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各学科学习方法 > 语文学习 > 高一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练习试题(2)

高一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练习试题(2)

时间: 朝燕820 分享

高一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练习试题

  四、(7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4~15题。

  蝂,善负小虫也。行遇物,辄持取,卬其首负之。背愈重,虽困剧不止也。其背甚涩,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物积因不散,卒踬仆不能起。人或怜之,为去其负。苟能行,又持取如故。又好上高,极其力不已,至坠地死。

  今世之嗜取者,遇货不避,以厚其室,不知为己累也,唯恐其不积。及其怠而踬也,黜弃之,迁徙之,亦以病矣。苟能起,又不艾,日思高其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位,大其禄,而贪取滋甚,以近于危坠。观前之死亡不知戒,虽其形魁然大者也,其名人也,而智则小虫也。亦足哀夫!

  14.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3分)

  (1)卒踬仆不能起 卒:_______________

  (2)苟能行 苟:_______________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又持取如故 故:_______________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4)亦以病矣 病:_______________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5)又不艾 艾:_______________

  (6)而贪取滋甚 滋: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答案】(1)结果,终于;(2)如果;(3)原来的,旧的;(4)祸害;(5)停止;(6)越发,更加。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5.把下列三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其背甚涩,物积因不散,卒踬仆不能起。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今世之嗜取者,遇货不避,以厚其室,不知为己累也,唯恐其不积。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日思高其位,大其禄。

  【解析】此题考查对浅近文言文的翻译能力。第(1)句,要注意“涩”“散”“踬仆”,分别解释为“不光滑”“散落”“被东西压倒”;第

  (2)句,要注意“厚”“累”,分别翻译为“作动词,增加”“累赘”;第(3)句,要注意“高”“大”,分别翻译为“使……爬得高”“使…

  …拿得多”。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答案】(1)它的背很不光滑,因此背上积聚的东西不容易散落,最后终于被东西压倒爬不起来。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现在社会上那些贪得无厌的人,遇到财物决不轻易放过,用以增加他的家产,不知道这会成为自己的累赘,而惟恐财物积聚得不多。

  (3)终日盘算着使自己的地位爬得更高,使自己的俸禄拿得更多。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五、(12分,每小题3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6~19题。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癸亥仲秋望前一日,入雁山,越二日而反,古迹多榛芜不可登探,而山容壁色,则前此目见者所未有也。鲍甥孔巡曰:“盍记之?”余曰:“兹山不可记也。”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永、柳诸山,乃荒陬中一丘一壑;子厚谪居,幽寻以送日月,故曲尽其形容。若兹山,则浙东西山海所蟠结,幽奇险峭,殊形诡状者,实大且多;欲雕绘而求其肖似,则山容壁色,乃号为名山者之所同,无以别其为兹山之岩壑也;而余之独得于兹山者则有二焉:

  前此所见,如皖桐之浮山,金陵之摄山,临安之飞来峰,其崖洞非不秀美也,而愚僧多凿为仙佛之貌相,俗士自镌名字及其诗辞,如疮痏蹶然而入人目,而兹山独完其太古之容色以至于今。盖壁立千仞,不可攀援;又所处避远,富贵有力者无因而至,即至亦不能久留、构架鸠工以自标揭,所以终不辱于愚僧俗士之剥凿也。又凡山川之明媚者,能使游者欣然而乐;而兹山岩深壁削,仰而观俯而视者,严恭静正之心不觉其自动。盖至此则万感绝,百虑冥,而吾之本心乃与天地之精神一相接焉。察于此二者,则修士守身涉世之学,圣贤成己成物之道,俱可得而见矣。

  【注】①永、柳:永州、柳州。②疮痏:伤痕。痏读“wěi”。③鸠:同“纠”,聚集。

  1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盍记之 盍:___________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故曲尽其形容 形容:___________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而吾之本心乃与天地之精神一相接焉 一:___________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解析】此题考查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理解能力。

  【答案】(1)盍:何不。如“伍奢有二子,不杀者,为楚国患,盍以免其父召之”(《史记•楚世家》)。(2)形容:形体容貌。如“形容枯槁”(《屈原列传》)。(3)一:全,都。如:“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岳阳楼记》)。

  17.与“而兹山独完其太古之容色以至于今”一句中的“完”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A.春华秋实 B.袖手旁观 C.穷形尽相 D.夏雨雨人

  【解析】此题考查文言句式中词类活用的辨析能力。题干中的“完”字是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译为“保全”。如“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六国论》)。C项中的“穷”也是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A、B、D三项中的加点词都是名词活用为动词。

  【答案】C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8.把下面句子中的画线部分翻译为现代汉语。

  所以终不辱于愚僧俗士之剥凿也。

  【解析】此题考查对浅近文言文的翻译能力。翻译此句,要注意它是一个被动句式。重点词语有“终”“辱”“于”,它们分别翻译为“始终

  ”“玷辱”“被动句式的标志,可译为‘被’”。

  【答案】(所以)始终不被愚蠢的和尚庸俗的士人开凿所玷辱。

  19.作者欣赏雁山的两点,一是雁山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二是这一特点符合作者_________的心境。(用原文中的词句回答)。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意的理解和概括能力。完成本题,要分析文章文意,抓住关键句子。作者说“而余之独得于兹山者则有二焉”,一是与他山比较,雁荡山没有被“愚僧俗士”剥凿,“独完其太古之容色以至于今”“严恭静正之心不觉其自动”“吾之本心乃与天地之精神一相接焉”。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答案】完其太古之容色 严恭静正

  六、作文(40分)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我们也爱母亲/却和母亲爱我们不一样/我们的爱是溪流/母亲的爱是海洋

  我们的欢乐/是母亲脸上的欢笑/我们可以走得很远很远/却总也走不出母亲心灵的街场诗人用质朴而饱含深情的笔调,抒写了母爱的博大与深厚,不知这些文字是否也曾经引起你的共鸣?对于平凡而又伟大的母爱,似乎可供我们诉说的太多太多,而你对于它,想必也拥有一份独特的感受和难忘的回忆吧。

  请以“母亲的爱”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联系生活实际,写出真情实感;文体自选,题目自拟,立意自定;不少于700字。
看了高一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练习试题的人还看:

1.教科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

2.高一年级第五单元语文测试卷

3.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测试试题及答案

4.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

5.高一上册语文必修二第五单元复习检测卷及答案

6.冀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

2391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