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各学科学习方法>语文学习>

2017年高中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2)

时间: 芷琼1026 分享

  高中语文易错成语

  拾人牙慧—拾取别人的只言片语作为自己的话来说,多用来形容一味重复别人而缺乏主见。使用时注意褒贬色彩。

  无所不为—没有不做的事,指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使用时要注意褒贬色彩。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技艺或社会地位已经由浅入深、由低到高,达到了很高的境地。使用时不能只看其表层意思。

  狗尾续貂—比喻用不好的东西续在好的东西的后面。后也用来比喻事物(多指文艺作品)的续作前后好坏不相称。本词一般用作贬义,用于自称时含谦义。

  休戚与共—休:欢乐,戚:忧伤。彼此间忧喜和祸福共同承担,指同甘共苦。注意不能将本词与“息息相关”混淆,后者只比喻关系密切而无同甘共苦之义。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过犹不及—犹:如同。事情做得过火了,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好的。不能错误得理解为做得太不够了。

  穷形尽相—形容尽致的意思,指文章的细腻生动。不要误解为“原形毕露”之义。

  数典忘祖—典:典籍,指古代的礼制、历史。比喻忘本。现也用来比喻对本国历史无知。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天马行空—天马:神马。马的奔腾如同腾空飞行。多比喻诗文、书法等气势豪放,不受拘束。

  风声鹤唳—前秦苻坚领兵进攻东晋,大败而溃,溃兵听到风声和鹤叫都疑为追兵。形容惊慌疑惧。不能只按字面意思理解。

  捉襟见肘—原指衣服破烂,生活贫困。后来也比喻顾此失彼,无法应付。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粉墨登场—妆扮好了,登场演戏。今多用于贬义,比喻坏人登上了政治舞台。

  安土重迁—并非看重迁移的意思,而是形容恋乡土,不愿轻易迁移到外地。“重”在这里解释为“难”。

  别无长物—表面上看起来是别无特长,其实是指再没有别的东西,形容除此之外空无所有。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不易之论—很容易让人理解为不易理解的言论,实为内容正确,不可更改的言论。

  大而化之—不是把大的化成小的,而是形容做事情不小心谨慎。

  独具只眼—形容具有独到的见解或独特的眼光。

  河东狮吼—不是河东的狮子大叫,它是指厉害的妇人,用来嘲笑怕老婆子的男人。

  敬谢不敏—指恭敬地表示能力不够或不能接受,而不是指不及时感谢。

  具体而微—指内容已具备了,不过局面、规模较小。不是指到细微之外。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如坐春风—比喻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好的教育。容易错误理解为自然风光的美好。

  高中语文语法考点

  格式:主+否定词「不、未、无、莫、毋、弗」+宾「余、吾、尔、自、之、是」+动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①三岁贯汝,莫我肯顾(《硕鼠》)译文:“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②时人莫之许(《隆中对》)译文:“可当时的人并不赞许他(这么看)”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③秦人不暇自哀(《过秦论》)译文:“秦人来不及哀叹自己”。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④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译文:“邹忌不相信自己”

  ⑤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齐桓晋文之事》)译文:“这样还不能称王天下,没有这样的事”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还有如:毋吾以也,莫己若也(译:“不能因为我,(他)还不如自己”)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成语有:我无尔诈,尔无我虞(译:“我不欺骗你,你不欺骗我”)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从上面的例句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否定句中宾语代词前置,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第一,宾语必须是代词,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第二,全句必须是否定句,即必须有否定副词“不、未、毋(无)”等或表示否定的不定代词“莫”。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否定词之后。

  高中语文文言文句式

  一般句式

  一、判断句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用“者……也”表判断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句末用“者也”表判断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用“者”表判断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4)用动词“为”或判断词“是”表判断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①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

  ②汝是大家子

  (5)用“即”“乃”“则”“皆”“本”“诚”“亦”“素”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兼加强语气,用“非”表示否定判断

  ①今天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③梁将即楚将项燕。

  ④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⑤臣本布衣。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⑥且相如素贱人。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⑦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⑧予本非文人画士。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6)无标志判断句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

  如:“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

  「特别提醒」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


猜你感兴趣的:

1.2017初一语文期末试卷

2.2017年高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3.2017年初一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4.2017年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

5.2017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29158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