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各学科学习方法>语文学习>

高中语文第一册检测题及答案(2)

时间: 芷琼1026 分享

  高中语文第一册检测题答案

  1.C

  2. B (“收集”与“搜集”都是动词。“收集”侧重在聚集、获得,不强调寻找,更无搜查的含义,而“搜集”既表示聚集,又有找、查的含义。篡改:用作伪的手段改动或曲解经典、理论、政策等。窜改:改动,改动成语、文件、古书等,如窜改原文。置疑表示怀疑,多用于否定。 质疑的区别在于心有所疑,提出以求得解答。捉襟见肘:形容衣服破烂,或比喻顾此失彼,应付不过来。相形见绌:指跟另一个人或事物比较起来显得远远不如。)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 A(B主谓搭配不当,“车辆”不能“处理事故、排险、抢救伤员以及疏导交通”;C“当初”与“始料未及”重复,删掉“当初”;D语序不当,将“巴基斯坦政府”放到“自从”后。)

  4.D(先有日出前的霞光,而后出现太阳的第一道光芒,继而火球腾空,然后晓雾揭开,最后看到湖面)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5. B赞应为“”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6. B (A“振”同“震”;C“赍”同“”;D“”同“”。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7.D 8.D 9.C 10.B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1. D (息:滋生,生长。)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2.C ( 动词,到、往。) 13.(4分)⑴(物价)贵到极点,就会返归于贱;贱到极点,就要返归于贵。当(货物)贵到极点时,要及时卖出,视同粪土;当货物贱到极点时,要及时购进,视同珠宝。(“反”1分,“出”1分,句意2分)

  ⑵(3)略

  14.(4分)①利用陶地的地理优势进行商业交易;②治理产业,囤积居奇;③散财行仁德之事;④把握时机,选择贤人。(1点2分,答出2点即可)

  15(1)(4分)前两句描绘出一幅秋林晚鸦图,天近黄昏,鸟雀归巢,成群的乌鸦从天际飞回,盘旋着,哑哑地啼叫,渲染出孤寂冷清的气氛。

  (2)(6分) 诗人运用环境烘托、鲜明的情态动作描写等手法,刻画了一个独守空房、因思念情深而无法继续织布的思妇形象。诗人借此形象表达了对妇女愁苦命运的深切同情。

  16.略

  17【答案】(4分)①交代带给“我”温暖的小猫小狗等事物,从而引出下文。(2分) ②以“很微弱”点明标题“瑟瑟发抖的暖”。(1分)③通过我的议论抒情奠定本文的情感基调,点明主旨。(1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8【答案】(4分)①反复强化这些被遗弃动物与花木的不幸遭遇,表现它们的生存困境。②反衬,为下文表现“我”“妻子”对它们的呵护关心作铺垫,反衬它们后来被照料、救治后的情形,突出了他们报恩之举,感恩之心。③照应文章标题及文中多次提到的“瑟瑟发抖的暖”。④多个意象的组合,丰富并深化了文章的内容。(答对3点即可满分,意对即可。)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9【答案】(6分)①运用拟人、对比手法,生动形象,将木的“垂朽”与“青春”作对比,富有艺术表现力,突出了“老木”的亲近、温情与感恩。(2分)②以“万物有灵”概括全文内容,照应上文多次提到的“感恩”。(2分)③运用心理描写,通过我的议论抒情点明“善有善报”的普遍道理,深化主旨。(2分) 20【答案】(6分)①运用象征,“多冷的冬天”隐喻世态的凉薄,人情的冷漠。②一语双关,暖意既实指流浪猫盘着一团瑟瑟发抖的暖、鸽子的暖、老木的暖,又虚指被万物感化的精神的暖意。③形象地表达“我”被暖融化后,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拥有了高贵的精神气度。④呼应标题,深化题旨。(每点2分)

  参考译文: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从前,越王勾践被围困在会稽山上,于是任用范蠡、计然。计然说:“知道要打仗,就要做好战备;了解货物何时为人需求购用,才算懂得商品货物。善于将时与用二者相对照,那么各种货物的供需行情就能看得很清楚。旱时,就要备船以待涝;涝时,就要备车以待旱,这样做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粮食平价出售,并平抑调整其他物价,关卡税收和市场供应都不缺乏,这是治国之道。至于积贮货物,应当务求完好牢靠,没有滞留的货币资金。买卖货物,凡属容易腐败和腐蚀的物品不要久藏,切忌冒险囤居以求高价。研究商品过剩或短缺的情况,就会懂得物价涨跌的道理。物价贵到极点,就会返归于贱;物价贱到极点,就要返归于贵。当货物贵到极点时,要及时卖出,视同粪土;当货物贱到极点时,要及时购进,视同珠宝。货物钱币的流通周转要如同流水那样。”勾践照计然策略治国十年,越国富有了,能用重金去收买兵士,使兵士们冲锋陷阵,不顾箭射石击,就像口渴时求得饮水那样,终于报仇雪耻,灭掉吴国,继而耀武扬威于中原,号称“五霸”之一。

  范蠡既已协助越王洗雪了会稽被困之耻,便长叹道:“计然的策略有七条,越国只用了其中五条,就实现了雪耻的愿望。既然施用于治国很有效,我要把它用于治家。”于是,他便乘坐小船漂泊江湖,改名换姓,到齐国改名叫鸱夷子皮,在海边耕作,吃苦耐劳,努力生产,父子合力治理产业。住了不久,积累财产达几十万。齐人听说他贤能,让他做了国相。范蠡叹息道:“住在家里就积累千金财产,做官就达到卿相高位,这是平民百姓能达到的最高地位了。长久享受尊贵的名号,不吉祥。”于是归还了相印,全部发散了自己的家产,送给知音好友同乡邻里,携带着贵重财宝,秘密离去,到了陶邑。(他)认为(这里)是天下的中心,买卖货物的道路通畅,做生意可以得到财富。于是自称陶朱公。又约定好父子都要耕种畜牧,买进卖出时都等待时机,以获得十分之一的利润。过了不久,家资又积累到万万。天下人都称道陶朱公。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朱公治理产业,囤积居奇,随机应变,与时逐利,而不责求他人。所以,善于经营致富的人,要能择用贤人并把握时机。十九年期间,他三次赚得千金之财,两次分散给贫穷的朋友和远房同姓的兄弟。这就是所谓君子富有便喜好去做仁德之事了。范蠡后来年老力衰而听凭子孙,子孙继承了他的事业并有所发展,终致有了巨万家财。所以,后世谈论富翁时,都称颂陶朱公。


猜你感兴趣的:

1.高中语文练习题及答案

2.高中语文第一册综合练习

3.高中语文必修五复习检测试卷及答案

4.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练习题

3036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