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各学科学习方法>语文学习>

语文学法指导心得

时间: 芷琼1026 分享

  教育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统一的过程,教有教法,学也有学法。接下来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了语文学法指导心得,一起来看看吧。

  语文学法指导心得篇一

  初高语文差异教大,那么在高中如何学好语文呢?作为高中的起始年级在语文学习方面努力做到: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一、写一手好字。

  写一手工整规范的汉字,不仅体现语文的基本功,也是高考的需要,现在高考作文要求中明确规定每一个错别字扣一分;卷面不洁也要适当扣分。所以,我们平时写字时就要写得规范大方,不写错别字,不乱涂改,不忽视标点,保证纸面(卷面)清洁。俗语说,"练字不过百日"就是说,用一百天就能练一手好字,希望同学们好好练字。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二、养成零打碎敲勤积累的好习惯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我们每位同学都应准备一个积累本。平时我们要在本子里记下咬不准音、义的字词,老师总结出来的方式方法,阅读过程的那些火花,可以说,无论是教材的还是试卷的,无论是报刊的还是杂志的,无论是谈话的还是阅读的,都是我们应该积累的。积累的方法就是随时随地地有需要就分门别类地记在本上。对于学习,欧阳修善于利用"三上"的时间,即"马上、枕上、厕上",郑板桥则利用"舟中、马上、被底"的零星时间读书背诵。古人勤奋读书的精神值得大家学习和借鉴。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三、养成勤于阅读、背诵好习惯

  语文的知识能力养成是靠大量的语言实践积淀而成的。而阅读是最重要的语文实践。古人讲究读书要三到:眼到、口到和心到。现代著名学者胡适还认为读书应有第四“到”即“手到”。阅读时多动手,包括查阅字典和资料、作抄录备忘、提纲节要、笔记心得、探讨研究。经过自己动手的东西往往能够了然于心,甚至终生不忘。这有助于我们阅读能力的培养和阅读速度的提高,进而提高答题的准确率。

  关于背诵。俗话说"挖到篮子里才是菜",意思是说,很多知识,你只有记住了才对自己管用。对积累本我们平时要经常翻看查阅,就可以把外储变为内储,真正转化为对自己有用的东西。很多知识只有经过不断的反复的强化记忆,才能在自己大脑里扎根。知识积累的多了,才能从根本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才能在说话时、写作时、考试时把材料信手拈来,增强作文文采,提高语文成绩。

  四、养成勤于联想、勤于练笔好习惯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语文学习复习的内容可以通过"想"来巩固。可以从点到面,也可以从整体到部分,或纵向或横向,把知识点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知识体系,印在脑海里。关于练笔,只要有利于练笔的都可以写,日记、摘抄,美景,人物,大事,小事都可以写。要注意把观察能力的训练与感受能力、思考能力的训练结合起来,练笔要写得具体、生动,要坚持写真事,说真话,抒真情,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心"。这样考试时才能有素材,有思路,有情感。著名作家叶永烈曾写过《高考作文状元的经验》一文,总结了高考作文状元的“五多”经验。即多读、多看、多写、多改、多思。随着语言实践活动的丰富和深入,一个人的字词句篇积累会不断增加,其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也会相应增强,更重要的是他的语言感觉、思维品质、学习习惯、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文化品味、情感态度、思想观念等都会相应得到提升。

  五、抓紧课堂的四十五分钟。

  四十五分钟课堂凝结了老师的心血和智慧,集中了老师的汗水和才智,通过每一堂课,每一篇课文,老师不仅教会同学们知识,更教给同学们一种方法,一种能力。所以,我们每一位同学都要重视四十五分钟课堂。初中阶段很多同学养成了记笔记的习惯,但进入高中大家在记好笔记的基础上,要积极思维,大胆发言。因为有的内容,如段意、文章思路等等,一旦记录下来,也就没有很大的价值了,关键在于思维的过程,形成能力的过程。每堂课下来,每位同学都要问问自己:我学到了什么,我记住了什么。哪怕记住一个词,记住一个句子,一种方法,都是收获,语文能力的形成正是语文知识达到一定量的积累的结果。可能有的同学认为对于考试而言,课文只是例子,考试时也不会出现,而且语文也不如数、理、化一样,我今天不听明天就听不明白了,因而就对语文课的课文分析不重视。但是要知道我们的阅读经验就是在一篇篇课文的分析、讲解中积累起来的,如果没有对课文的感性认识的积累,阅读的水平很难提高。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六、大量练习的基础上,注重进行规律的总结。

  做一定数量的语文练习是保证语文成绩提高的重要方法,同学们在做练习时喜欢做选择题,不喜欢做简答题,以为到考试时再认真做就可以了。这是一大误区,岂不知,没有养成良好的表达习惯,到考试时你想表达好都不可能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我们常发现同学们语文学习有这样的现象,做过的试题,读过的文章,考试考到了,又不会了;我们还发现,同学们这道试题会做,换了同一类的试题又不会了。这是什么原因呢?就是因为我们不善于总结规律,没有形成举三反一的能力。在语文训练中,只有当我们找到了某一个知识点的运用规律,才算真正完成了练习的任务。比如,做病句修改的练习,如果我们将做过的练习进行归纳,就会发现病句也无非就是那十来种类型。以后,只要做病句修改练习,就考虑这些类型,这样事半功倍。有人在题海中遨游,结果被题海淹没了;有人在题海中寻找,结果找到了目标。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当然,除此之外,我觉得还须多关心时事、多听新闻、多阅报刊;能结合课堂实际,观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我相信,只要我们能养成良好的习惯,依循学科规律,多积累、多实践,持之以恒,我们每个人的语文素养一定能得到不断的提高。我相信,只要我们能养成良好的习惯,依循学科规律,多积累、多实践,持之以恒,我们每个人的语文素养一定能得到不断的提高。

  语文学法指导心得篇二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很好地进行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呢?我认为学法指导的过程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环节。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一、首先示范,展示学法

  由于学生的认识规律是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所以上课开始后,便开门见山地向学生灌输抽象的学习方法,是很难被小学生所接受的。即使接受了也只是机械地记忆,而不是理解,更谈不上应用。因此,学法指导的第一环节应先让学生积累一定的感性认识。即通过教学中的示范性指导,让学生从教师的教学中感知学法,领悟学法。

  如在教学第十册第三课《古诗三首》时,我将第一首诗《江畔独步寻花》作为展示学法的范例。指导学生分五步进行学习:一、初读,读准字音。1、学生自由朗读,注意读准字音。2、指名朗读,纠正错误读音。3、教师示范朗读,读出诗句的停顿节奏,以唤起学生的注意。4、学生试读,达到能读准字音,会停顿的程度。二、细读,理解字词。1、学生自读诗句,勾画出不理解的字词。2、指导学生运用查字典、联系诗句等方法理解这些字词的意思。三、精读,体会诗意。1、指导学生再读诗句,一边读一边想每句讲的是什么。2、学生逐句讲述诗句意思,要说得通顺、连贯、明白。四、赏读,想象意境。1、再读《江畔独步寻花》,思考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2、自由朗读,想象诗的意境,体会诗的情感。3、反复朗读,欣赏诗的韵律,感受诗的情趣。五、诵读,背诵诗句。让学生在声情并茂的读书声中再次体味诗的意境,欣赏诗的美感,并能熟领略了诗的意境,同时使学生从这一学习过程中获得了清晰完整的感性认识。为下一步发现和领悟学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及时小结,归纳学法

  通过第一部分的学习,学生积累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如果不及时加以指导和归纳,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他们对学习方法的认识就不能深化,也就达不到掌握技能方法的目的。因此,当学生对学法的感性认识达到一定的程度时,教师要及时引导他们对第一部分的学习过程进行简要回顾。

  如在学完《江畔独步寻花》这首诗后,我就问学生:“我们刚才是分了几个步骤来学习这首诗的?每一步又是怎样做的?通过回答问题,学生对刚才的学习过程进行回忆思索,把发现和领司到的学法简明准确地归纳出来。

  三、自学实践,运用学法

  通过前两个步骤,学生已经领悟和归纳了学法。但学法作为一种方法和本领,不但要靠讲授,靠理解,更重要的是要靠实践活动的训练。只有通过学生的自学实践才能真正掌握学法,也才能使学生的自学能力真正得到培养。所以,领悟和归纳学法并不是学法指导的最终目标,而只是一个起始。

  如在教学第二首古诗《游园不值》时,我就把主动权留给学生,让出人头地通向旬才理解和归纳的学法自学这首诗。在学生自学之前,我用小黑板出示学法,强化学生的意识,防止自学过程的混乱性;同时我还向学生提出相应的要求。这样,学生既明白了学习的方法,又弄清了自学要求,就能按部就班地进行自学。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四、检查效果,巩固学法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检查学生的自学效果,这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检查,可以纠正不足;通过检查使学生看到自己运用学法所取得的成绩,获得成功的满足和喜悦,激发学生运用学法的兴趣。所以在学生自学后,应采取一定的方法检查自学效果,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在教学《游园不值》时,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步骤检查自学效果:1、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不值”、“游园不值”、“应”、“怜”、“屐齿”、“苍苔”、“小扣”、“柴扉”。2、作者未能进园赏花,但他并不扫兴,你从哪里看出来?3、图文结合,讲述诗的意思,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4、感情朗读和诵背全诗。在检查过程中,允许学生发现不同意见,并善于用“不同”去效地促使他们独立思考、评议、争论和互相启发。然后,再让学生根据学法继续自学、检查,使学生真正地掌握学习古诗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当然文体不同。学习的方法也不同。不论是学习古诗还是其他课文,都有各自不同的学习方法,教师要善于把握各类文体特点,在教学中加强学法指导,切实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这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和素质教育的需要。

3202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