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虚词的临场破译
在高考中,对文言文虚词的考查,《考试说明》作了明确规定:“理解常见的文言文虚词在代中的用法。”这道题为单项选择题,分值为3分。那么,临场应试时,如何联系语境,代言虚词的用法呢?下面小编略谈陋见。
一、看清题目,明确要求
一拿到题目,不要急于选择孰对孰错。先要看清题干,读懂要求。纵观近几年考题,题干多为“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虚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或不相同)的一组是()”,里面的“相同”或者“不相同”仅一字之差,如稍为疏忽,便会铸成大错,同时要弄明白“用法”和“意义”,两者全同才为“相同”,若两者之一不同或全不同即为“不同”。然后看选项明确考查对象,具体是哪几个虚词,命题的意图是什么,组合方式如何,落实虚词的出处等。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这一环,虽是常识,简单易行,但也正因为简单,就会使人大意马虎,痛失考分。因此,它是解题很为必要的第一步,千万大意不得。
二、速调记忆,灵活比照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明确考查的对象和要求之后,马上打开知识储备的库门,迅速调动记忆,在脑海里展现相关内容。若出自学过的课文,回忆该句具体意思是什么,该词的用法和意义如何。如2001年全国卷《田单列传》第13题: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这题的各项的第二句分别出自高中课文《病梅馆记》《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和《屈原列传》,其意思分别为:(2)竭尽我余生的光阴来医治梅树呢!(4)相如于是捧着和氏璧后退几步站着。(6)项伯于是连夜驱马赶到沛公军营。(8)所以内政上被郑袖所蛊惑。这样我们可以迅速把握这几个加点词的用法,分别是:(2)表目的关系的连词,(4)表承接关系的连词,(6)表承接动作的连词,(8)表被动的介词。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若代言虚词出现的陌生的句子中,也可迅速回忆该词的所有用法及例句,快速对应准确找出它的用法,就以上面第(7)(8)句为例。我们马上从记忆中调出有关“于”的用法。见下表:
用法 | 今译 | 例释 |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表处所、时间范围 | 在、到 |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在)《岳阳楼记》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积于今六十岁。(到)《赤壁之战》 |
2.表方向、对象 | 向、对、给 | 请命求救于孙将军。(向)《赤壁之战》 |
3.表被动 | 被 |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见笑于大方之家。(被)《庄子·秋水》 |
4.表比较 | 比 | 苛政猛于虎。(比)《捕蛇者说》 |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通过比照,灵活对应迁移,第(7)句和表中用法2相对应,可知该词在此表方向,“向”之意;第(8)句和表中的用法3相对应,可知该词在此表被动,“被”之意。其他选项也可用此法类推,该题答案为D.
当然,要灵活运用这种方法,必须熟读课文,识记常见虚词的常见用法等。这得靠平时积累,功夫在课外,这里不作赘述。
三、分析虚词所在句中的位置,区分用法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一般虚词在句中的位置不同,其用法也不同。比如“也”字用于句末,表判断,陈述、疑问、感叹等语气。“其”位于句首,一般用作语气副词,位于句中动词后,一般用作代词,名(代)词后一般是语气副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