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三学习方法 > 高三语文 >

高中语文古诗词形象鉴赏专题训练

时间: 於宝21274 分享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古诗词鉴赏不仅要学习好答题技巧答题方法,也要不断地去练习熟悉这些方法,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中语文古诗词形象鉴赏专题训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古诗词形象鉴赏专题训练

  古诗词1

  赠别 杜牧

  多情却似总无情,惟觉樽前笑不成。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如何理解诗中蜡烛的形象及其作用?

  古诗词2

  水 调 歌 头

  叶梦得

  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小窗低户深映,微路绕攲斜。为问山翁何事,坐看流年轻度,拚却鬓双华。徙倚望沧海,天净水明霞。

  念平昔,空飘荡,遍天涯。归来三径重扫,松竹本吾家。却恨悲风时起,冉冉云间新雁,边马怨胡笳。谁似东山老,谈笑净胡沙!

  [注]靖康之后,叶梦得随宋高宗南渡,深得高宗亲重。后高宗向金求和,叶梦得被调离长江前线,无所作为,于是上疏告老,隐居于湖州卞山石林谷。此词即作于其间。

  (1)词的上片前四句写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作用?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本词表现了诗人复杂的思想情感。请简要指出是哪几种。

  古诗词3

  阮郎归·耒阳道中为张处父推官赋①

  辛弃疾

  山前灯火欲黄昏,山头来去云。鹧鸪声里数家村,潇湘逢故人。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挥羽扇,整纶巾,少年鞍马尘。如今憔悴赋招魂②,儒官多误身③。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注] ①耒阳,湖南省耒阳县;张处父,词人好友;推官,官职名。②招魂,《楚辞》的名篇。③借用杜甫诗句“纨袴不饿死,儒官多误身”。

  (1)词的上阕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请作简要分析。 (5分)

  (2)下阕通过什么样的手法描绘了怎样的形象?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古诗词4

  访隐者

  [宋]郭祥正

  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①寒云抱泉石。

  山翁②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注]①坞:山坳。②山翁:此处指隐者。

  (1)在诗句中,与诗题相呼应的最关键的一个字是____________。(1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结合第三、四句,赏析“隐者”的形象。(3分)

  古诗词5

  寻陆鸿渐①不遇

  [唐]皎然

  移家虽带郭②,野径入桑麻。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报道山中去,归时每日斜。

  [注]①陆鸿渐:即茶圣陆羽。曾授太子文学,不久,后隐居苕溪。②带郭,意思是靠近外城。

  诗中的陆鸿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作品是从哪两个方面刻画这一形象的?

  古诗词6

  塞下曲(其六)

  戎昱

  铁衣霜露重,战马岁年深。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自有卢龙塞②,烟尘飞至今。

  北风凋白草,胡马日骎骎①。

  夜后戍楼月,秋来边将心。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注】①骎骎(qīn qīn):形容马跑得很快的样子。②卢龙塞:古地名。

  这首诗刻画了怎样的边将形象?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古诗词7

  瀑布 李忱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简要分析诗中塑造的“瀑布”这一艺术形象。

  古诗词8

  野步

  宋•周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

  野步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清•赵翼

  峭寒催换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

  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

  (1)从人物形象的角度,谈谈两首诗分别呈现了怎样一个野步者的形象。

  古诗词9

  小儿垂钓

  胡令能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这首诗是从那几个方面来刻画垂钓小儿这个形象的?这个形象有哪些特点?试作简要分析。

  古诗词10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最爱东山晴后雪①

  [宋]杨万里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只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注]①本诗为《雪后晚睛,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最爱东山晴后雪>二绝句》中的一首。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4分)

  (2)请赏析“软红光里涌银山”中“软”、“涌”二字的妙处。

  古诗词11

  野菊 【宋】杨万里

  未与骚人当糗粮①,况随流俗作重阳。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政②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

  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注】①糗粮:干粮。首句典出屈原《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句。 ②政:通“正”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2分)

  古诗词12

  梦江南 温庭筠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⑴词中“恨极在天涯”的“恨”是指什么?(2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⑵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⑶请简要赏析这首词的结句。(4分)

  古诗词13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送邹明府游灵武 唐/贾岛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

  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

  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注】明府:对县令的尊称。灵武:即灵州(治所在今宁夏灵武县)。

  (1)请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作简要分析。(4分)

  (2)贾岛注重用字推敲,请对第三联中的“藏”“透”二字作简要赏析。(4分)

  古诗词14

  病牛 李纲

  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精疲谁复伤。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但使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禾熟 孔平仲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百里西风禾黍香,鸣泉落窦谷登场。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老牛粗了耕耘债,啮草坡头卧斜阳。

  注:李纲,南北宋之交的一位坚决主张抗金的政治家。由于投降派的排挤被罢相。这首诗是他被罢相之后贬到武昌时写的。孔平仲是一位颇具才气的诗人,此诗写于其正当得志之时。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这两首诗中都描绘了“牛”的形象,其形象是否相同?请结合两诗简要赏析。

  (2)古人云:“诗言志。”请结合两诗中“牛”的形象,评说两位诗人在诗中寄寓的思想或反映的各自的思想境界。

  古诗词15

  高冠谷口招郑鄂(岑参)

  谷口来相访,空斋不见君。

  涧花然暮雨,潭树暖春云。

  门径稀人迹,檐峰下鹿 群。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衣裳与枕席,山霭碧氛氲。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注】然:通“燃”。

  结合诗中意象,说说郑鄂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古诗词16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渔翁 (唐)柳宗元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鹊桥  (宋)陆游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一竿风月,一蓑烟雨,家在钓台西住。卖鱼生怕近城门,况肯到红尘深处?

  潮生理棹,潮平系缆,潮落浩歌归去。时人错把比严光,我自是无名渔父。

  陆游《鹊桥仙》中“渔父”的形象和柳宗元《渔翁》诗中“渔翁”的形象有何相同之处?请简要分析。

  古诗词17

  小松

  (唐)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注]刺头:指松树苗长满松针,又直又硬。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诗人所写的小松有何特点?借此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古诗词18

  处士卢岵山居

  温庭筠

  西溪问樵客,遥识主人家。

  古树老连石,急泉清露沙。

  千峰随雨暗,一径入云斜。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日暮鸟飞散,满山荞麦花。

  (1)试分析本诗的颔联或颈联景物描写的特点。(3分)

  (2)这首诗中,作者用什么手法,刻画了卢岵怎样的形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5分)

  古诗词19

  浣溪纱①

  纳兰性德(清)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②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③,当时只道是寻常。

  【注】①本词为纳兰怀念其早逝的妻子卢氏而作。②被酒:醉酒。③赌书泼茶:用李清照、赵明诚典,形容伉俪情深,志趣相投。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词的上阕刻画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是如何刻画的?请简要分析。(4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你认为"当时只道是寻常"一句有何深意?请简要分析。(4分)

  古诗词20

  墨梅

  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1)这首诗表现了画中梅花的_______的特点。

  (2)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品质?

  古诗词21

  孤雁 崔涂

  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之? 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迟。

  渚[1]云低暗度,关月[2]冷相随。 未必逢矰[3]缴[4],孤飞自可疑。

  注释:①渚:水中的小洲。②关月:边关的月亮。③矰:短箭。缴(zhuó):系箭的丝绳。

  (1)诗中的孤雁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作者塑造孤雁这一形象的目的是什么?(4分)

  (2)结合全诗,谈谈作者是怎样塑造孤雁这一形象的?(4分)

  参考答案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答案:“蜡烛有心”谐音相关,烛芯变成了惜别之心,把蜡烛拟人化了,似乎那夜流溢的烛泪,是在为男女主人公的离别而伤心。总之诗中借物抒情,借蜡烛写出了诗人自己的伤感,形象生动,含蓄蕴藉。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答案:(1)①诗人选用秋色、秋霜、黄花、房屋(小窗低户)、小路等意象,描绘出秋季来后诗人隐居之处凄美、幽僻的景象。(3分)②为后文抒发情感作铺垫。(2分)

  (2)①对朝政的不满;(1分)②壮志难酬、英雄空老的感喟;(2分)③想以山水自娱;(1分)④但又无法忘怀国家的安危,时刻惦念着抗金战事的矛盾与痛苦。(2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答案:(1)上阕营造了昏暗、萧瑟、凄冷的意境。 (2分) “山前灯火欲黄昏”写出了夜幕似降非降的昏暗; “山头来去云”写出了作者的飘然不定的凄苦;“鹧鸪声里数家村”以“鹧鸪”表明作者对前途的忧虑,意境凄冷。 (而“潇湘逢故人”传达了作者内心淡淡的欣喜。答出这一点也可给分) (3分,每句1分)

  (2)①使用了对比、用典的手法, (2分)写出了一个少年时期风流潇洒、意气风发而现在却漂沦憔悴、落魄江湖的词人形象。 (少年时期1分,现在1分)②表达了作者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痛苦与郁愤。 (2分)

  4、(1)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的能力。在全诗中,仅有第一句中的动词“踏”与诗题“访隐者”中的“访”相呼应。

  答案:踏

  (2)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的能力。题干要求结合第三、四句来赏析“隐者”的形象,诗人通过“酒熟不出门”写隐者足不出户,独饮自己酿造的美酒;通过“残花满地”的景物描写进一步烘托隐者孤独、随性自然的形象。

  答案:通过描写隐者独饮自己酿造的酒,足不出户,门外落花满地,无人造访,无人洒扫的隐居生活,表现了隐者避世脱俗,随性自然的情怀。(意思对即可)

  5、答案:一是陆新居的处所与环境,通过“野径入桑麻”“篱边菊”“无犬吠”等来表现主人的心态,远离尘俗,崇尚隐逸;二是由西邻叙述陆的行踪,表明他又是一个酷爱自然和热爱生活的高人。

  6、解析: 诗歌的后三联刻画了边将的形象,其中颔联主要表现思乡之苦,颈联主要表现戍边之苦,而尾联则可以说是描写了边将的内心即对战争的抱怨及厌恶。诗人在诗中寄寓的情感是丰富的,既有对边塞将士的同情,也有对战争的厌倦,综合起来也就是渴望和平的到来。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答案: 刻画了一个饱受戍边、思乡之苦的边将形象。颈联表现了对战争给边塞将士带来的苦难的同情,尾联表现了对从古至今接连不断的战争的厌倦,全诗寄寓了诗人渴望和平的美好愿望。

  7、答案:涓涓细流不辞辛劳,汇集成一落千丈、雄伟壮观的瀑布,而后又谢绝溪涧的挽留,继续向前,流向大海,决心化作汹涌澎湃的波涛。这“瀑布”乃是胸怀大志、不惧艰难、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志士的化身。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8、答案:第一首诗给我们呈现的是一个陶醉于春天美景,悠然漫步于郊野的隐逸者形象;第二首诗给我们呈现的是一个在阵阵秋寒中带着哀愁,只能倚杖在近郊漫步的老者形象。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9、答案:从形神两个方面(或外貌、动作、心理等方面),聪明(机灵)、天真可爱;分析“蓬头”“侧坐”等表现小孩的天真可爱,从“遥招手”“怕”等可看出小孩的聪明(机灵)。

  10、(1)【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的能力。从诗句描写上看诗人的性格,从诗歌的氛围上品读诗人的心境和情怀,诗人陶醉于东山晴后山上雪景,面对如此美丽的大自然,诗人怎能不陶醉,怎能不忘怀!答案示例:诗人只顾寻胜景而不觉春寒,驻足春风夕阳中凝望东山,对东山雪景充满喜爱之情。从这些动作与心理的描写中,可以看到一个心境悠闲、陶醉于自然美景而欣然往我的诗人形象。

  (2)【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炼字,以及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修辞作用。解答这两字,要立足诗歌,从修辞角度以及表达效果上回答。答案示例:“软”字以触觉写视觉,生动地写出了夕阳余晖可感可触、柔和温暖的独特美感;“涌”字运用比拟的修辞手法,形象的描绘出在夕阳红光映照之下,白雪覆盖的东山如银涛涌出的奇丽景象。

  11、答案:野菊生长于山野,花色清淡,香气清馨。不因无人欣赏而减其香,不为外部环境而改变内心的高洁。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2、答案:(1)思念远隔天涯的心上人的怅恨之情。(2)主人公满腹哀怨,对月怀远,月却不解;临水看花,花自飘零,无人怜惜。刻画了一位孤独寂寞又自哀自怜的主人公形象。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借景抒情。把天涯之思投向无边天际,以碧云摇曳表现心绪的不宁,以碧云斜落表现心情的低沉。

  13、答案:(1)诗中邹明府形象的主要特点是: 清正廉洁。三年县令任满离去,马依旧瘦弱,随身相伴的还是那些书。如今冒雪远游朔方,前程艰险,单薄的衣衫哪抵得住透骨寒风。正是通过这些细节的刻画,展现了邹明府至清至廉的形象。

  (2)①“藏”字,运用拟人手法,描绘人行之迹很快便为大雪覆盖的边塞雪景,写景生动,颇有画意;一个“藏”字,已包含大雪纷飞、道路莫辨、行人稀少等多重意蕴。②“透”字,极为传神地展现了林间朔风砭人肌骨的穿透力,同时还隐含风急、天寒、衣单等内容,富有想象力和感染力。

  14、答案:两诗中形象不同。李纲《病牛》:此牛在未病之前耕耘过许多田地,让人收获过千万担的谷物。在它老病时,却遭到冷遇,没有谁来同情它。到了最后病牛只能空怀有“但使众生皆得饱”的良好愿望。这是一个流尽血汗仍愿奉献到底的崇高形象。孔平仲《禾熟》:此诗中的“老牛”在完成自己一年的耕作后,从“禾黍香”“谷登场”的丰收中获得了“粗了耕耘债”的轻松与满足。正悠闲自得地享受看主人给自己的奖赏,它不争不怨,知足而乐,随遇而安。这是一个知足而乐,悠然自得的形象

  15、答案:从“谷口”、“涧花”、“暮雨”、“潭树”、“春云”、“檐峰”、“鹿群”、“山霭”等意象,可以看出郑鄂居住地虽然偏僻幽深,却环境优美、高雅、温馨而富有生机,又从人迹稀少和雾气氤氲中可看出,郑鄂是隐居山中,过着恬淡闲适生活的隐者。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6、答案:两首作品表面上是写渔父(渔翁),实际上都是自己的咏怀之作。两个形象都远离红尘,追求高洁的境界。

  17、答案:小松初时不为人注意,而最终长成凌云之木,联系作者身世,我们知道这是以小松喻人,托小松讽喻时俗。一方面,反映了作者“出生轻微也能成就大业”的观点;另一方面讽喻世俗小人以身取人、目光短浅、趋炎附势的本质。

  18、、(1)颔联写作者赴山居途中所见,是近景。(1分)苍苍古树生长于石缝之中,仿佛与石连为一体;泉水湍急而清澈,水底的沙石清晰可见。(1分)这两句形象地描绘了山中特 有的景物,表现了山居环境的古朴、清幽。(1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或:颈联写作者在山中看到的远景。(1分)一场春雨悄然而至,众多的山峰在雨中显得幽暗;山中云雾弥漫,那通往山居的小路弯弯曲曲延伸到云雾深处。(1分)这两句描绘了山居环境的高峻、幽深、奇特。(1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补充说明:原诗"千风随雨暗"应为"千峰随雨暗"。如未更改,可将答案中的"山峰"改为"千峰"之意亦可。答出风雨之中环境幽暗即可。

  (2)衬托。(1分)对卢岵山居清幽景色的描写,反映其生活的古朴,人品的高洁。(1分)描写满山的荞麦花,显出一片洁白,与处士山居风光相映,使读者对卢岵处士生活

  的古朴和人品的孤高有一个深刻的印象。(2分)表达了作者对处士的景慕之情。(1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9、①一个形单影只、陷人对亡妻无限哀思的词人的形象。(2分)既有直接描写,也有景物的烘托渲染。(1分)先以"西风"中独自悲伤奠定一种感伤的基调,继而以萧瑟的"黄叶"、紧闭的"疏窗"和即将坠落的"残阳"与之呼应,渲染怀念之苦。(1分,意思对即可)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②当时只是寻常情景,只有失去它之后才懂得珍惜。往日的幸福未能珍惜,今天却再也无法挽回,表现了作者的伤心与无奈。(2分)这一句字字含泪,深刻表现了亡妻之痛。(2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0、①,高洁,淡雅,朴素.②,写出了王冕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

  21、(l)形象:孤雁在潇潇暮雨中独自飞翔悲鸣,在静静的寒塘上面盘旋,欲下却又迟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疑,只恐遇险。目的;通过孤雁形象的描绘抒发带人飘泊异乡孤独凄凉的情感。

  (2)首联写“离群”背景,用“行”与“独”作对比,突出了孤雁之孤,也写出了诗人的同情。颔联写失群的原因和失群之后仓皇的表现,既写出当时的自然环境,也刻画孤雁的神情状态。颈联军孤雁穿云随月振翅奋飞,然而仍是只影无依。凄凉寂寞。

216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