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断句方法
断句在古代被称为“句读”。实际上,我国直到“五四运动”之后才开始使用标点,“五四运动”以前的所有文章都是没有标点的,我们现在看到的文言文的标点全是后人加上去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断句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1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断句方法
一、特殊的文言词语
1.利用虚词,帮助断句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古人的文章没有标点符号,为了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文章停顿的重要标志,尤其是一些语气词和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
文言文中,“夫、惟、盖、凡、且、窃、请、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经常出现在句首;“以、于、为、而、则”等连词经常出现在句中;“乎、哉、也、矣、欤、焉、耳、邪”等语气词经常出现在句尾。
此外,复句中的关联词,如苟、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若夫、至于、已而、且夫、乃夫、于是、至若、若、故、是故等,大致用在一句话的开头。顷之、向之、末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久之等表示时间的词,常用在句首。
例1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例1可置于句末的虚词有“焉、也”,可置于句首的虚词有“夫”,可置于分句句首的虚词有“以、则、而、故”。据此,考生可以断句如下: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2.找出动词,明确句意
古代汉语中,句子多以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为中心,找出了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也就区分出了独立的句子。考生可以据此明确语句的意思,从而正确断句。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例2 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
例2中有“亡”“入”“吊”三个动词,据此可以将其断成两个句子: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
二、特殊的文言句式
文言文有四种特殊句式,掌握这些特殊句式的特点,也可以帮助断句。如判断句的常见标志为“……者……也”,考生应该在“者”后断句。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此外,考生还应该掌握一些文言文的固定句式,如“何……之有”(宋何罪之有),“如……何”(如太行王屋何),“唯……是……”(唯余马首是瞻),“非唯……抑亦……”(非唯天时,抑亦人谋),“不亦……乎”(不亦说乎),“何……之为”(秦则无礼,何施之为),“无乃……乎”(无乃不可乎),“可得……欤”(可得闻欤),“得无……乎”(得无异乎),也可以帮助断句。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例3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例3中的“不……乎”这一句式是非常明显的标志,考生据此可以断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断句题解答技巧
从根本上讲,扎实的古文基础是文言文断句的关键。同学们平时要大量诵读经典古文,培养自己的语感。古文功底深厚了,断句自然就不会成为问题。当然,掌握一些答题技巧也有助于提高答题能力。
1. 断句前先通览全文,把握语段的基本意思。
有的同学喜欢读一句断一句,不能从语段的整体意思出发去解题,这不是明智的方式。只有在语段的基本意思的指引下解析语段,才能做到纲举目张,避免出现“得以自资父兄”之类的根本性错误。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 充分利用整句的特点断句。
古人写文章喜欢用整句,或对偶,或排比,或顶真,前后照应,句式整齐。从近几年的高考试卷来看,命题人也喜欢选用这种形式的语段作为命题材料。比如2006年4月北京市海淀区高考模拟卷第11题的答案: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天行有常 / 不为尧存 / 不为桀亡 / 应之以治则吉 / 应之以乱则凶 / 强本而节用 / 则天不能贫 / 养备而动时 / 则天不能病 / 循道而不贰 / 则天不能祸 / 受时与治世同 / 而殃祸与治世异 / 不可以怨天 / 其道然也
(选自《荀子》)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 根据虚词的位置断句。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一般来说,同学们在答题时应注意虚词的以下几种情况:
“夫、若夫、且夫、盖、故(是故)、是以、然则、向使、顷之、既而、寻、旋、无(亡)何、未几、已而、俄而”等常在句首;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也、矣、与(欤)、邪(耶)、焉、哉、乎、耳”等常置句尾;
“以、而、于、则”等常在句中;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曰、云”等叙述人物对话的虚词常常要与其后的句子断开;
“嗟夫、呜呼”等叹词,独立成句,前后都应断开。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文言文常常有句末两个甚至三个语气词连用的情况。比如:“不识此语诚然乎哉”中的“乎哉”是句末两个语气词连用,“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中的“焉耳矣”是句末三个语气词连用。此类虚词还有“也与(欤)”“也哉”“已乎”“矣乎”“而已矣”等。
4. 掌握一些常见的文言文固定结构可以帮助断句。
“……之谓也”肯定在句末,如“夫子之谓也”;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此之谓……”肯定放在句首,如“此之谓失其本心”;
“……孰与……”前后肯定都紧跟名词或代词或名词短语学习啦在线学习网,如“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虽然”后面肯定断,如“虽然,我自今年来,苍苍者欲化而为白矣”;
“然而”后面肯定不断,如“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关于常见的文言文固定结构,笔者有专文整理,见本刊2007年第1期。)
5. 熟悉一些文言文中常用的专有名词(如官名、人名、教育术语、官务术语等)有利于断句。
官名如:起居郎、洗马、起居注、二千石、殿中侍御史、左拾遗、太子少保等。
人名如:靖节先生(陶渊明)、范文正公(范仲淹)、柳子厚(柳宗元)、欧阳永叔(欧阳修)、杜子美(杜甫)、易安居士(李清照)、王临川(王安石)等。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教育术语如:童子试、乡试、会试、殿试、及第、乡学、祭酒、诸生等。
官务术语如:下车(到任)、视事(任职)、行部(巡视所辖之地)、洗沐(例行的公假)、乞骸骨(告老还乡)等。
3文言文断句方法
借助叹词进行断句
“嘻”、“噫”、“嗟乎”和“呜呼”等叹词,在文中大都独自成句,它们的前后都要断开。例如:
故曰勇于私斗而怯于公战又奚独怪于狗而烹之 / 嘻 / 过矣(2007年辽宁卷)
借助句子成分进行断句
要准确地进行断句,必须能够准确地识别句子,弄清句子的界限,而仔细分析句子的构成成分无疑是识别句子的最佳办法。和现代汉语一样,文言文中一般的完整句都有主语、谓语和宾语,主语中心语和宾语中心语前会有定语,谓语中心语前会有状语。要从文中识别句子,必须先找出主语来,然后由主语确定谓语和宾语。如有省略,要弄清省略的是什么。另外,还要注意倒装句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介宾短语)的位置。弄清了句子的界限及句子的内部成分,断句就容易了。借助句子成分断句的具体做法是:谓语后面要断开(带宾语的就在宾语后面断开),后置的状语后面要断开;如果谓语前置,那么谓语和主语之间要断开;如果宾语前置,则谓语中心语动词后面要断开。例如: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访练兵简卒 / 欲宣力中原 / 慨然有平河洛之志 / 善于抚纳 / 士众皆为致死 / 闻敦有不臣之心 / 访切齿 / 敦虽怀逆谋 / 故终访之世未敢为非(2008年广东卷)
通读全文后,我们大致可知,整段话主要写了两个人、两件事,一是周访练兵的目的和士兵对他的态度,二是王敦有反叛之心。整段话的句子依次用“(周)访”、“士众”和“(王)敦”等人名做主语,只是有的句子承前或承后省略了主语。弄清了各个句子的主语,便可以进一步确定各个句子的谓语。主语、谓语都弄清楚了,便可以进行正确的断句。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借助关联词语进行断句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和现代汉语一样,文言文中的复句绝大多数要用关联词语来表示分句之间的关系。关联词语有的单用(常见的有:“然”、“则”、“以”、“乃”、“且”、“而”、“苟”、“纵”、“故”、“是故”、“是以”等),有的成对使用(常见的有:“尚……况……”、“与其……孰若(岂若)……”、“与其……毋宁……”、“向……则……”、“若……则……”、“非……则……”、“非惟……抑亦……”、“虽……而……”、“虽……然……”等等)。这为我们断句提供了有利条件。一般地说,单用的关联词语前面要断开(若关联词语放在主语后面,则在主语前面断开);成对使用的关联词语,两个关联词语之间要断开。例如:
由今之道无变今之俗 / 虽与之天下不能一朝居也(2006年福建卷)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后边的关联词语经常省略,如果翻译,则需要根据前一个关联词语进行增补。这种情况不能视为关联词语的单用。
借助固定结构进行断句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文言文中有一些固定结构,如“……者……也”、“如……何”、“何以……为”、“不亦……乎”、“无乃……乎”、“可得……与(欤)”、“得无……乎”、“庸……乎”、“其……乎”、“安……哉”等等。断句时,若能充分借助这些固定结构是极为便利的。例如:
非我而当者 / 吾师也 / 是我而当者 / 吾友也 / 谄谀我者,吾贼也 / 故君子隆师而亲友以致恶其贼也(《荀子?修身》
上例中已断开的部分就是借助“……者……也”结构断开的。
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断句方法相关文章:
1.
8.
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断句方法
上一篇:高中语文怎么提高基础
下一篇: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断句方法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