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历史人物故事
唐朝历史人物故事
一说历史大家就会觉得我们中国历史很厚重,其实在中国历史长河中,还是有许多值得我们去学习的东西的,小编在这整理了关于唐朝历史人物故事的知识,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唐朝历史人物故事一:安禄山
安禄山(703年-757年),营州(今辽宁朝阳)人,本姓康,名轧荦山。其父可能是康姓胡人,母阿史德氏是个突厥族巫婆。相传,其母多年不生育,便去祈祷扎荦山(突厥尊扎荦山为战斗之神),遂于长安三年(703)正月初一感应生子,故名扎荦山。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安禄山之父死得早,他从小随母在突厥人部族生活。后其母改嫁于突厥将军安波注之兄延偃。开元初年,其族破落离散,他与将军安道买之子孝节,安波注子安思顺、安文贞一起逃离突厥,遂与安思顺等约为兄弟,从此即冒姓安氏,名禄山。安禄山是唐代藩镇割据势力之一的最初建立者,也是安史之乱的祸首之一,并建立燕政权,年号圣武。
安禄山长得痴肥,眼盲后,长期靠心腹小宦官为其穿衣。因其宠爱幼子,二子安庆绪见安禄山对自己不加宠幸,心中怨愤,命令安禄山宠幸的宦官李猪儿在替他穿衣时,以刀刺其腹而死,安方势力开始走下坡路。
安禄山原来没有姓氏,名字叫轧荦山。母亲阿史德氏,是突厥族的一个巫师,以占卜为业。突厥人"斗战"一词的发音是轧荦山,就用它作为安禄山的名字。他小时候失去了父亲,跟着母亲在突厥族里生活,将军安波至的哥哥安延偃娶他母亲为妻。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开元初年,安禄山跟将军安道买的儿子一起逃离了突厥人。安道买的第二个儿子安贞节任岚州别驾,把他们两个人抓回来了。年纪到了十多岁,安禄山以与他的哥哥及后父安延偃生活在一起为耻。约定同安思顺等人结为兄弟,就定为姓安。长大成人后,安禄山通晓六国语言,当了个为买卖人协议物价的牙郎。
1925年,日本学者桑原骘藏考证出安禄山是康国出身的粟特人。 其后伊朗学专家亨宁(W.B.Henning)进一步指出,禄山,或荦山,为粟特语Rokhshan,是光明的意思。 这一观点被大部分学者所支持。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天宝十载(751年)正月初一,是安禄山的生日,唐玄宗和杨贵妃赐给安禄山丰厚的生日礼物。过罢生日的第三天,杨贵妃特召安禄山进见,替他这个"大儿子"举行洗三仪式。杨贵妃让人把安禄山当做婴儿放在大澡盆中,为他洗澡,洗完澡后,又用锦绣料子特制的大襁褓,包裹住安禄山,让宫女们把他放在一个彩轿上抬着,在后宫花园中转来转去,口呼"禄儿、禄儿"嬉戏取乐。
历史学家荣新江指出安禄山信仰拜火教。他说:"安禄山自称为'光明之神'的化身,并亲自主持粟特人聚落中群胡的祆教祭祀活动,使自己成为胡族百姓的宗教领袖。他利用宗教的力量来团聚辖境内外粟特胡众,利用'光明之神'的身份来号召民众。大量蕃兵胡将追随安禄山起兵反叛,不能不考虑'光明之神'感召的精神力量。"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安禄山死后,与史思明等被河朔旧将与士卒奉为圣人。安禄山部将田承嗣投降唐廷,送史朝义母亲及妻子予朝廷,唐朝封为魏博节度使,为了安定北方人心,他为安禄山、安庆绪、史思明、史朝义四人立祠,号为"四圣"。773年,田承嗣向朝廷要求拜相,唐代宗派内侍孙知古要求他毁了"安史四圣"的祠堂,田承嗣乃毁之,唐廷为褒奖他,授其同平章事。 到唐穆宗长庆年间,河朔旧将与士卒称呼安禄山、史思明为二圣,时任卢龙节度使张弘靖为改变这种风气,下令扒开安禄山的墓并毁其棺,引起河朔旧将与士卒的不悦。
唐朝历史人物故事二:陈政
陈政(616-677年)父陈犊,字克耕,光州固始人(今河南省固始县),隋朝将领陈果仁之子。驻守河南光州固始,隋朝末年说服陈果仁以五万精兵降唐,唐高祖李渊平定天下,功拜玉钤卫翊府中郎将,封开国元勋济美嘉庆侯,原配卒,陈政为陈犊与魏敬之子,排行第三。《大明一统志》卷七十八《漳州府·陵墓·陈政墓》载:在南靖县南新安里。唐诸卫将军陈政,领兵戍闽,卒葬于此。政,光州人。开辟漳州的将领之一,青年时随其父陈犊攻克临汾等郡,唐太宗任其为左郎将。
公元669年(唐高宗总章二年),闽中曾镇府年老乞休,又因泉(治今福州)潮州"蛮僚"啸乱,唐廷遣戎卫归德将军陈政更代,晋升陈政为朝议大夫,统岭南行军总管事,率府兵自丰州(今泉州)莆田县南下。此时,福建多为狂锋獠之地,百事待兴。入漳伊始,受尽劳累病苦。陈政所率唐军来到柳营江畔(今江东)扎营,并打退少数民族武装,进军盘陀梁山之下。后来,少数民族首领组织更大规模的狙击,陈政以众寡不敌退守九龙山(今九龙岭),且耕且守。同时,奏请增兵,朝命以陈政之兄陈敏、陈敷带领五十八姓军校南下支持。
公元670年(唐咸享元年),陈敏兄弟奉母魏箴与年仅十四岁的陈元光同行,至须江县(今浙江省江山市)地,陈敏、陈缚不幸相继病逝。陈政迎其母,葬二位兄长于汉兴(今福建浦城),领众军校入闽会合。陈政采纳军咨祭酒丁儒之策,瓦解柳营江西少数民族武装,教化西北山峒的黎民,围歼少数顽固之敌于蒲葵关下,打通了南进的道路,于是,进屯梁山外的云霄镇。在边事稍有安息时,便建宅于云霄火田村居住。他曾经渡云霄江,指着江水对父老说:"此水如上党之清漳",因改云霄江名为漳江,此即后来,以"漳"命州名的来由。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公元677年(唐仪凤二年)四月,陈政病故于军中,享年六十二岁。公元1150年,南宋绍兴二十年,追封陈政祚昌开佑侯。
陈政墓在福建省云霄县城西3公里处的将军山麓。现墓地尚存翁仲、马、羊等唐代大型石雕。陈政墓附近有一溪涧,名马坑,相传为陈氏饮马处,山麓有磨剑石、试剑石。
将军山海拨426米,高标秀异,每逢元宵、中秋晴夜,皓月西移,自城内望去,恰似挂于山巅,素有"将军挂月"之称,为云霄一大胜景。后来有个风水先生称归德将军墓穴有王者之气,地灵钟秀,后代子孙有九五之尊,成帝王大业。
唐朝历史人物故事三:南霁云
在张巡的麾下,有几位英风烈烈的好汉子,其中最杰出的就是南霁云。南霁云本是河南省清丰县南寨村人,排行第八,故人称“南八”。南霁云精通枪法,善骑射,开左右弓,百步之内箭无虚发。南霁云本是游侠式的人物,安史之乱起,张巡起兵御敌,南霁云就投到张巡麾下,开始了他人生最辉煌悲壮的历程。
南霁云本是尚衡的部下,因为仰慕张巡的为人,就执意要投到张巡帐下,固劝不归。士为知己者死,这就是英雄之间的惺惺相惜。为什么古人总让我们仰视?因为在他们心中,始终存在着一个“义”字,他们唯义是从。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南霁云的箭术令人叫绝,史称能左右开弓,百步之内箭无虚发。公元757年,安庆绪派汴州刺史尹子奇统兵攻睢阳。睢阳太守许远向张巡求援。南霁云随张巡率兵自宁陵向睢阳,攻破叛军防线后与睢阳守军会合。张巡计赚尹子奇时,南霁云张弓搭箭,正中尹子奇左目。张巡派南霁云突围搬救兵,南霁云仅率三十骑,硬是凭着他的一路神箭,将围追堵截的万名敌兵射得人仰马翻,顺利突围。
南霁云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故事的就是借兵。在向屯兵彭城的御史大夫许叔冀求援无果,南霁云率领三十骑突围向临淮的御史大夫贺兰进明求救。贺兰进明打着和许叔冀一样的算盘,坐视成败,任南霁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就是不肯发兵。贺兰进明欣赏南霁云是个将才,便想将其留在麾下,于是设宴款待。席上,看着满目珍馐,想到睢阳城中忍饥挨饿的将士们,南霁云怆然涕下,他说:“云来时,睢阳之人不食月余日矣。云虽欲独食,义不忍。虽食且不下咽。”说着,他抽出佩刀,自断一指,顿时鲜血淋漓。
那一刻,唐人的灵魂深深地震颤了。他们泪流满面,唯有贺兰进明,心硬似铁,依旧不肯出师。南霁云用自己的手指,淋漓的鲜血来表达未能完成使命的愧疚,未能扫平叛兵的愤憾,还有誓与睢阳城共存亡的决心。随后他上马出城,但心中愤懑之气仍汹涌难平,于是他拉满弓,让一支羽箭挟着他的怒气,直射佛塔,箭没砖半许。立誓:“吾归破贼,必灭贺兰!此矢所以志也。”可惜他没有等到那一天,英雄饮恨,小人得志。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睢阳城的守兵们坚持到最后一刻,直到连站起来的力气都没有了。叛兵攻破城,将张巡、南霁云等人俘去,用刀架在他们的脖子上逼他们投降。南霁云本来尚想假意投敌,寻机破贼,张巡一声大喝:“南八,男儿死耳,不可为不义屈!”南霁云便收回这个念头,从容赴死。“男子汉大丈夫,不可向不义者屈服,宁掉头颅垂青史,不留骂名在人间。”。后人曾有诗赞南霁云道:洒血睢阳笑尔痴?故乡粗豆靡穷期。李唐社稷今何在?不及将军尚有祠!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这次的整理就到这里啦,希望能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