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食品可以宣称保健功效吗
现在市面上,有三种形态的食品,分别是普通食品、保健食品、医用食品。今天着重介绍下,普通食品和保健食品的区别。下面学习啦小编告诉大家普通食品宣称保健功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哦!
普通食品不能宣称“功效”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所研究员张坚认为,食品就是提供基本的营养物质,不能说有什么功效。人体所需的营养素有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共五大类。其中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因为需要量多,在膳食中所占的比重大,称之为宏量营养素。各类包装食品,在营养成分表里,这几样也是必须注明的。
食品安全法相关研究报告
2015-2020年中国风湿学习啦在线学习网骨痛胶囊行业调查研究及投资评估分析报告
2015年1月
2015-2020年中国风湿痹康胶囊行业调查研究及投资评估分析报告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015-2020年中国风扇型加热器行业调查研究及投资评估分析报告
2015-2020年中国风扇式燃气暖风机行业调查研究及投资评估分析报
南开大学法学院教授宋华琳介绍,消费者可以通过包装上的标志辨别食品和保健食品,根据《保健食品管理办法学习啦在线学习网》和《保健食品标识规定》,保健食品标签上应当标有保健食品专用标志“蓝帽子”。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据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的数据,2015年我国营养与保健食品产值预计将达到1万亿,并形成10家以上产品销售收入在100亿元以上的企业,百强企业生产集中度超过50%。这么巨大的市场,让无数食品企业为之眼热,并纷纷“打擦边球”参与。
宋华琳说,《食品安全法》以及《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一审稿中均规定,食品广告的内容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但大量“打擦边球”的功能性食品的出现,不仅容易误导消费者,也造成食品安全监管的灰色地带。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明确食品与保健食品的区分标准,进而具体规定食品广告要求。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主任何计国介绍,这些产品功能宣称其实是借助传统中医药文化中的概念,也只有中国人听得明白。至于某些产品所宣称的一些功能,在学术界及专家中也有很大的争议。对于长期存在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食品功能宣称,现在确实没有明确的管理办法,未来有可能采取区别于现有保健食品管理的方法进行监管。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根据之前的定义,保健食品是指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对于一些未获得保健食品审批的食品能否宣称一些功能,也要等待食品安全法的修订。何计国说,“比如说我们经常接触的普通食品,如大枣、红豆等,能否有一定的功能宣称等,因为事实上,可以说每种食品都有一定的功效,只是功效大小、针对人群等有所不同而已。”
申报新功能成本高,企业更愿打“擦边球”
目前国家确认的保健食品功能宣称为27种,但市场上的相关或类似产品多种多样,中国保健协会副理事长徐华锋表示,目前的功能宣称的确已经很难涵盖市场上所有的产品,另外,“受传统‘药食同源’观念的影响,很多食品也具备某些方面的功效,但人们在购买时,某些食品是否‘对症’,还是应该以国家相关审批为准,因为这是对功效明确性的最好证明。我们不排除某些普通食品可能具有某种功能,但区别在于功能并未得到相关部门审验。另一方面,其实保健食品的功能宣称一直是开放的,现在企业也可以提出申请新的保健食品功能,提交相应的材料证明其有效性的依据和方法等,通过审评委员会评审即可。”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在目前实行的管理模式下,一款产品要获得保健食品审批(即小蓝帽),首先要进行试验,包括毒理学试验、功能学试验、功效成分或标志性成分检测、卫生学试验、稳定性试验等诸多内容。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从时间上来说,这些试验可能持续数月或半年甚至更长时间,尤其是一些涉及人体试验的项目,然后进行申请,符合情况后由省级部门向国家相关部门递交申请,相关部门与保健食品审评中心组织专家对产品的配方、配伍科学性及其他生产标准等进行审核,通过审核后才能获得保健食品审批,宣称相应的保健功能。”
徐华锋认为,一项新功能的宣称总是要费时费力的,如果一项新的功能被申报并通过评审,而国家没有相应的保护措施,一些企业并不愿花费额外的时间和成本。真正申报一项新功能的成本未必有多高,但直接审批现有功能相对简单,这也是有些厂家在宣传时宁愿打擦边球也不愿申报的原因之一。
普通食品宣称保健功效需承担法律责任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当广告所宣传的产品和服务本身或者该产品或服务的主要内容不客观、不真实时,一般可以认定该广告为虚假广告,究其实质是广告对商品或服务作出了不真实或引人误解的表示。对于虚假广告应追究其民事责任。对于因信赖虚假广告而缔结合同的消费者,可以要求合同的相对方因其广告虚假承担违约民事责任,也可以要求广告主、广告发布者对其从事虚假广告的行为承担侵权民事责任,同时广告代言人因代言虚假广告应承担连带责任。
实践中,消费者如果要证明自己的损失是因为信赖虚假广告引起的,首先需要证明该广告为虚假广告,但虚假广告的证明比较难,对此建议法律规定广告主在传播广告时,如果无法证实其所宣称的效果,就应承担虚假广告民事侵权责任。这种证明责任倒置可以减少虚假广告,也有利于鼓励消费者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