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_养生学堂>中医知识>中医概念>湿热>

生活中应该如何治疗湿热症

时间: 韵仟42 分享

  二十四节气中的芒种,此时空气潮湿,湿气重,不利于脾胃健康,一般人可采用中医疗法,祛除体内湿气,那我们具体应该如何治疗体内的湿热学习啦在线学习网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关于中医如何治疗湿热症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处!

  中医如何治疗湿热症

  一、中药祛湿清热

  上班族应酬多,常吃辛热的食物,如白酒、火锅、羊肉等,就很容易上火,会导致身体乏力、口舌生疮、吃不下、便秘学习啦在线学习网、小便黄等症状。这时候要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宜清淡,尽量选择含糖分少的食物。

  如果体内湿气很重,也可选择一些芳香的药材来化湿,如藿香、陈皮、茯苓、半夏等。但因为中药用药要根据个人体质调整,如觉得自己肢体沉重,头发昏,打不起精神来,胃口很差等,建议先到中医科检查一下自己的体质,以便对症用药。

  二、针灸拔罐泄热化湿

  祛湿除了中药调理还可用针灸、火罐等。现代女性容易有便秘,晚上也睡不好。医师说,芒种节气,气温高,雨水多,人体也容易湿热稽留。

  拔火罐也是一个立竿见影的祛湿方法,具有清热解毒学习啦在线学习网、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的作用,除了来医院拔,在家中也可自行操作。但拔罐时应注意以下4点:

  1、保暖。拔罐时均要在脱衣服后,才能治疗,所以治疗时应避免有风直吹,防止受凉,保持室内的温度。

  2、避免烫伤。不要将燃烧的酒精落在身上,过热的罐子勤更换。

  3、不宜拔的部位:心前区、皮肤细嫩处、皮肤破损处、皮肤瘢痕处、乳头、骨突出处均不宜拔罐。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4、同一部位不能天天拔。

  三、穴位按摩艾灸化湿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平时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有湿热之象时,可以按摩和艾灸一些穴位祛热,既是中医祛湿的有效方法,也十分简单易学。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身体五大祛湿穴位从头到脚依次为:百会穴、大椎穴、神阙穴、阴陵泉穴、涌泉穴。

  百会穴

  位置:头顶正中线与两耳间联线的交点处,大致在头顶正中央处。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按摩方法:手握成拳状敲打或来回揉搓百会穴3-5分钟,最好有发热之感。此外还可以点燃艾柱,灸熏此穴位。

  大椎穴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位置:颈后正中,位于颈部和背部交接处突出的骨头即第七颈椎棘突的下缘。取穴时活动颈部,不动的骨节上方即是。

  按摩方法:低头,双手十指交叉放到大椎穴的部位,用双手大拇指同时用力来回揉擦大椎穴,直至大椎穴发热。

  功效:大椎穴受湿气入侵,易造成肩颈病症如肩膀颈椎酸痛不适等。刺激该穴位可避免风寒湿邪的侵袭,提高免疫力。

  神阙穴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位置:脐中部,即肚脐眼处。

  按摩方法:顺时针揉动腹部,也可点燃艾炷来灸熏穴位;或者涂抹艾草精油于腹部后用热水袋温敷;或使用艾盒,将其点燃后固定在腹部20分钟,注意温度不要太烫。

  功效:该穴位受湿气入侵,则脾胃不适、腹胀、大便粘腻,女性还容易引发妇科炎症如白带增多、经血不畅等。腹部本身就要以保暖为主,刺激神阙穴有助于健脾祛湿、强健身体。

  阴陵泉穴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位置:阴陵泉穴为祛湿要穴,位于小腿内侧,在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采用正坐或仰卧姿势,由膝盖下方往膝盖方向摸索,在膝盖内侧碰到大骨的部分。

  按摩方法:点按为主,每次按摩100~160下,每日早晚各1次,也可用艾柱熏灸此处3-5分钟。

  功效:若该穴位受湿气入侵,则会出现膝盖疼痛、两脚笨重、行走不畅之感。刺激该穴位可达到清利湿热,通经活络的效果,帮助缓解腹胀、膝痛等不适之感。

  涌泉穴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位置:足底,足前凹陷处第二、三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于足底掌心前面正中之凹陷处来找到穴位。

  按摩方法:点按早晚各一次,每次点揉3-5分钟,以有酸痛感为佳,两侧交替进行。也可用温热水泡脚学习啦在线学习网后艾灸,双足穴位各灸15-20分钟。

  功效:涌泉穴受湿气入侵,会导致膝关节痛、风湿及全身疲劳、浮肿。常按此穴有助促进睡眠,对肾亏引起的眩晕、失眠、耳鸣、头痛、腰痛等有一定的疗效。

  四、冬病夏治三伏贴

  芒种节气过后,可根据中医师指引进行三伏贴。冬病夏治源自《黄帝内经》之春夏养阳原则,利用夏季(初伏、中伏、末伏阶段)气候炎热、人体阳气最旺盛的客观条件,通过适当地内服或外用一些方药来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使一些在冬季容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学习啦在线学习网病症减轻或消失,其中三伏贴是最广泛使用的方法。

  由于夏季阳气旺盛,人体阳气也达到四季高峰,尤其是三伏天期间,肌肤腠理开泄,在人体的穴位上进行药物敷贴,药物最容易由皮肤渗入穴位经络,能通过经络气血直达病处,以鼓舞正气,增加抗病能力,使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反复感冒心绞痛、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腹泻、冻疮等这些冬天好发、阳气虚弱的疾病于未发病而阳气旺盛的夏季进行治疗和调摄,所以在夏季治疗冬病,往往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

  湿热体质表现:

  脸总像洗不干净,面色发黄、发暗、油腻。

  牙齿比较黄,牙龈比较红,口唇也比较红。

  容易生以脓包为主的痤疮,痘痘,红肿疼痛较明显。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口干、口苦、口臭。汗味大、体味大。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大便燥结或者粘滞不爽。小便深黄色,异味大。

  容易紧张、压抑、焦虑、发怒。

  如果人瘦,则身上容易生疽(深度浓肿)。

  湿热严重者:出现脘闷腹满,恶心厌食,肝区胀痛,发热怕冷交替,尿频、尿急,涩少而痛,腹痛腹泻,泻下脓血便,肛门灼热。+

  快速辨治湿热证十法

  (一)芳香宣化法(上焦)

  暑热之邪袭于外,湿热秽浊蕴于中。

  症见:头晕身热,周身酸沉乏力,胸中气塞,脘闷咳嗽学习啦在线学习网,小便黄赤。舌苔白腻而滑,脉濡滑。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此湿温初起之证,宜芳香宣化方法,鲜佩兰10克(后下),大豆卷10克,鲜藿香10克(后下),嫩前胡3克,川郁金6克,白蒺藜10克,姜竹茹10克,制厚朴5克,川黄连3克(研冲),通草3克。

  (二)芳香疏解法(上焦)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暑热外受,表气不畅。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症见:形寒头晕,周身酸楚,身热肌肤干涩,中脘满闷,恶心呕吐,腹中不舒。舌苔白腻,脉濡滑,按之濡软略数。

  芳香疏解,退热定呕。

  佩兰叶12克(后下),广藿香10克(后下),陈香薷5克(后下),大豆卷10克,制厚朴6克,白蔻仁5克,煨鲜姜3克,杏仁6克,太乙玉枢丹1克研细分冲。

  (三)芳香化浊法(上、中焦)

  暑热湿滞、互阻中焦。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症见:身热泛恶,呕吐痰水,心烦急躁,两目有神,口干不欲饮水。胸腹中阵痛,大便欲解不得。舌白苔腻,脉象濡数,按之弦滑且数。

  以芳香化浊法定呕降逆折热。

  佩兰叶10克(后下),藿香6克(后下),制厚朴6克,半夏曲12克,川连3克,佛手10克,大腹皮10克,煨姜3克,保和丸12克(布包),赤芍12克,焦麦芽10克。

  沉香末1克、白蔻仁末1克二味,共研装胶囊分两次汤药迭下。沉香末以降其气逆,蔻仁末以化开湿郁。治若不当,即可转痢。

  (四)轻扬宣解法(上、中焦)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暑温蕴热,互阻肺胃。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症见:身热头晕,咳嗽痰多,胸脘痞闷。舌红苔白腻,脉弦滑略数,右脉濡滑且数。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热在肺胃,法宜宣解;湿浊中阻,又当轻扬。

  香豆豉12克,炒山栀6克,嫩前胡3克,象贝母10克,杏仁泥10克,枇杷叶12克(布包),保和丸15克(布包),鲜芦根30克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五)宣肃疏化法(上、中焦)

  暑湿热郁,蕴阻肺胃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症见:咳嗽痰多,胸中满闷,大便不通,小溲赤黄,舌苔黄垢而厚,脉象濡滑,右关尺滑且有力。

  宜宣肃上焦,疏化畅中法。

  前胡3克,象贝母12克,杏仁泥10克,香豆豉12克(布包),山栀3克,炙枇杷叶12克(布包),黄芩10克,保和丸15克(布包),焦麦芽10克,枳壳3克

  (六)轻宣清化法(上、中焦)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暑热偏多,湿邪略少。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症见:身热咳嗽,汗出口干,意欲凉饮,胸脘少闷。舌红苔黄,脉滑数略濡,右部有力。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宜清解暑热,轻宣他浊。

  薄荷细枝2克(后下),佩兰叶10克(后下),连翘12克,炙杷叶12克(布包),白蒺黎12克,前胡3克,杏仁10克,川贝母5克(研冲),鲜西瓜翠衣30克,鲜荷叶一角,益元散12克(布包),竹叶6克,黄芩6克

  (七)辛开苦降法(中焦)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湿热病,热郁中州,湿阻不化。

  症见:头晕且胀,胸闷而周身酸楚,漾漾泛恶,大便不畅,小便赤黄,苔白滑腻,脉濡滑而沉取有力。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宜辛开其部以利三焦,苦降其热以燥湿浊,少佐淡渗分消。

  白蒺藜10克,佩兰叶12克(后下),白芷3克(后下),半夏10克,黄芩10克,黄连3克(研冲),炒苡米12克,白蔻仁12克,赤苓12克,滑石12克。

  (八)宣化通腑法(中、下焦)

  暑挟湿滞,互阻不化。

  症见:恶心呕吐,腹胀矢气,大便不通,小溲艰涩。舌苔白腻,根部垢厚,脉濡滑关、尺有力。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宜宣化降逆,展气通腑,一方两法,兼顾胃肠。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鲜佩兰12克(后下),鲜藿香6克(后下),香豆豉12克,山栀5克,佛手片10克,槟榔10克,杏仁10克,前胡6克,通草3克,煨姜2克。

  酒军0.5克,太乙玉枢丹1克二味共研,装胶囊,分两次用佛手片10克,生姜3克,煎汤送下,先药服。(此定呕法)

  (九)泄化余邪、轻通胃肠法(中、下焦)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湿温后期,身热已退,症状大轻,余热未除,湿热积滞退而不净。

  症见:大便不通,腑气不畅,腹中不舒,舌苔腻根黄厚,脉象濡滑,右侧关、尺滑且有力。

  泄化余邪而通胃肠。

  白蒺藜10克,粉丹皮6克,香青蒿1克,枳实3克,鲜杷叶12克,保和丸15克(布包),全瓜蒌30克,知母6克,炒苡米12克,山楂炭12克,杏仁10克,茵陈12克,白蔻仁末0.6克、生熟大黄末各1克,上三味共研细末装胶囊,分两次汤药送下。

  (十)泄化余邪、甘润和中(中、下焦)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湿温初愈,邪退不净,中阳未复,阴分亦虚,运化欠佳。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症见:胃纳不馨,周身乏力。舌胖而淡,脉濡精缓弱,按之弱而无力。

  宜泄化余邪,甘润和中方法,以善其后。病势向愈,饮食寒暖切当留意。

  川石斛12克,丹皮6克,香青蒿0.5克,甜杏仁10克,神曲12克,鸡内金10克,冬瓜子20克,茯苓皮15克,生熟谷麦芽各12克,香砂枳术丸15克(布包)

生活中应该如何治疗湿热症

二十四节气中的芒种,此时空气潮湿,湿气重,不利于脾胃健康,一般人可采用中医疗法,祛除体内湿气,那我们具体应该如何治疗体内的湿热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关于中医如何治疗湿热症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处! 中医如何治疗湿热症 一、中药祛湿清热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生活中如何治疗肝胆湿热引起的口苦
    生活中如何治疗肝胆湿热引起的口苦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中医认为,口干、口苦有可能由于肝胆湿热,那我们应该如何治疗肝胆湿热引起的口苦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关于如何治疗口苦的知识,希望对大

  • 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治疗湿热下注
    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治疗湿热下注

    湿热下注多表现为 带下量多,色黄绿如脓,气味臭秽,或挟血液等着症状,我们应该如何治疗湿热下注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关于如何治疗湿热

  • 如何能科学有效的调理因湿热而带来痘痘
    如何能科学有效的调理因湿热而带来痘痘

    湿热引起的痘痘既给身体带来不利,有影响个人的美观,那应该如何才能解决湿热带来痘痘这个问题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关于解决湿热带来痘痘

  • 如何有效的治疗脾胃湿热的症状
    如何有效的治疗脾胃湿热的症状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随着现代社会生活、学习和工作压力的加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出现脾胃问题。我们应该重视脾胃给我们发出来的信号,那当我们有了脾胃湿热怎么办呢

92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