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语文学习 > 民俗文化 > 谚语 > 关于健康的谚语解析

关于健康的谚语解析

时间: 若木631 分享

关于健康的谚语解析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谚语是口头文学的一种,是人们生活经验的总结,言简意赅朗朗上口,并且寓意深远。特别是与健康有关的谚语,生动亲切,包含了很多实践已经证明了的医学知识。健康谚语俯拾即是,现将半个多世纪前,人们常说的谚语,略述一二以飨读者。

  “人生三件宝:丑妇、薄地、破棉袄。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丑妻”虽不能让男人觉得养眼,但这样的女人往往温柔贤惠且善于持家,是男人最好的贤内助;“薄地”虽薄,但是辛勤耕耘,总是会有收获的,可以解决吃的问题;棉袄虽破也可以挡风遮雨。此谚语告诉人们要知足者常乐,一味的追求外表美好的东西,并不一定是件好事情,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

  “三寿:睡觉不覆首,吃饭缺一口,妇人长的丑。 ”意思是说,睡觉不蒙头,饭不要吃得太饱,夫妻生活要有节制,才能健康长寿。

  “吃饭吃饭细嚼慢咽”。是讲吃饭时要充分咀嚼食物,使消化从口腔开始,同时慢慢吞咽也能防止噎呛。与俗语“紧活儿,不紧饭”,是同一道理。慢慢地吃饭给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提供很大的益处。孔子也早就认识到了细嚼慢咽的好处,他说“食不言寝不语”,是说吃饭的时候不说话,睡觉的时候也不说话,因为吃饭说话影响消化,睡觉前唠叨不绝会使思绪兴奋,不得安宁,因而影响入睡。

  “小儿要得安,多受饥与寒。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小孩子不要吃得太饱,就会避免消化不良和过分的肥胖。在适度的寒冷中进行锻炼,可以有效地增强孩子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吃饭防噎,走路防跌。 ”咀嚼不充分或吞咽太快都易造成食物在食道内隔噎,甚至发生危险,因此而丧命者也大有人在,这可不是危言耸听。走路,已经成为人们活动的动力定型,好处很多,但也要经心以防摔倒。

  “早晨要好,中午要饱,晚上要吃少。 ”这个谚语与现代科学对饮食的要求是不谋而合的。值得强调的是,据现代营养学家的研究,晚饭一定要少吃或者不吃,才更符合我们机体的生理学要求。这样,在夜间消化道能得到充分的休息。

  “天天瓯一瓯,强起做知州。 ”就是说每天要少量的饮点酒(少于50克),据营养学家的研究,这样对心血管系统有所裨益,并且能够刺激胃液分泌,帮助消化。

  “饭后一躺,强起上保养。 ”以现代医学观点来看,这是正确的。饭后大量的食物进入胃肠道;机体就会适应性的调配大量的血液到胃肠道,这活跃的血液循环,促进了胃肠道的消化和吸收。反而言之,如果这时进行体力活动,那么到四肢去的血液就会减少,严重影响胃肠工作。所以,饭后短时的躺卧休息,是非常必要的。

  “饥不洗澡 (游泳),饱不剃头。 ”游泳是一项大量消耗体力的运动,腹中空虚就容易导致低血糖,继之在水中会出现极为危险的眩晕或是虚脱。刚吃饱饭则上腹部胀满,剃头前的洗头和被动体位的剃头,都对胃肠道带来不必要的压力,就会影响其消化功能。

  “买牛要买抓地虎,寻媳妇要寻大屁股。 ”腿短而粗的牛被称为抓地虎,与一般牛相比,它们具有更大的挽力;妇女的臀部大则其骨盆宽大,这样宽大的骨盆有利于分娩。在一个甲子前,农村妇女妊娠后,几乎不能做产前检查,临产的妇女在分娩过程中死亡率很高。而骨盆宽大的妇女多能顺利分娩。

  “无药有喜”。身体健康没有疾病当然不用吃药,这是一种幸福。得了某些疾病的人们少吃药或是不吃药,用机体的抵抗力、免疫力去战胜疾病,也能康复。这样还会避免药物副作用对身体的危害。

136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