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优秀作品专栏 > 学习心得 > 读书心得体会:对詹姆士真理观一点偏见(2)

读书心得体会:对詹姆士真理观一点偏见(2)

时间: 嘉馨975 分享

读书心得体会:对詹姆士真理观一点偏见

  实用主义者把真理从神坛上拉了下来,失去了他原有的神圣的光环,就注定他会被质疑,会被修正,“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把真理由一杯静止的圣水变成一泓清澈的活水,似乎就更有活力与创造的可能性了。在实用主义以前,很多人都人为真理是那些哲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做的事情,而当实用主义真理观得到认可后,每个人都有成为创造真理者的可能性了。这似乎对普通大众是一个很让人兴奋的理论,但是同时必然招致各种批判,会有人说是对真理的“俗”话,让不食人间烟火的真理去尝五谷杂粮了。这是那些为了抬高自己身份的人的想法吧——如果人人都一样了,那么如何可以体现自己的与众不同呢?自己是不是也会淹没在芸芸众生之中呢?但是一个高高在上的“真理”有什么意义呢?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呢?我曾在班达的《知识分子的背叛》中看到了对这种变化的激烈批判,说知识分子转向用实践检验自己的理论,那是荒谬的,是对知识分子的背叛,作者对此感到十分的忧虑。我可以理解他的那种焦虑,或许若干年以后大量的人站出来说真理用实践检验是不对的,那些实用主义者也会感到十分焦虑的。但是,也许真如詹姆士说的那样,任何一个理论都会经历自己必要的阶段,对于那样的一些“前辈”们的质疑与攻击,根本不必在乎,而是要去超越那些惯性思维。

  通过这些讨论,我们应该大致了解实用主义者对真理的认识了,他们实际是把真理这个问题从认识论领域转移到了实践论上了,只是一个领域的转移,说哪一个是对的,哪一个是错的似乎是不够高明的,就像我们不能说一个人因为搬家就不是一个人了一样。如果真要比出个高低来,我想我只有用庄子的一段话来回答你了——“既使我与若辩矣,若胜我,我不若胜,若果是也,我果非也邪?我胜若,若不吾胜,我果是也,而果非也邪?其或是也,其或非也邪?其俱是也,其俱非也邪?我与若不能相知也,则人固受其黮?,吾谁使正之?使同乎若者正之?既与若同矣,恶能正之!使同乎我者正之?既同乎我矣,恶能正之!使异乎我与若者正之?既异乎我与若矣,恶能正之!使同乎我与若者正之?既同乎我与若矣,恶能正之!然则我与若与人,俱不能相知也,而待彼也邪?化声之相待,若其不相待,和之以天倪,因之以曼衍,所以穷年也。”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对于真理是否为真,我没有能力做出判断。而我关注的是在詹姆士的真理观中表达的另外一个观点——经验意识对实践的导向作用。我们知道在实用主义者看来,判断真理是考虑成本的,而有一个潜藏的前提就是人是一种趋利避害的动物,为了追求好处,人会在做一件事情之前考虑一些行动的方案,然后再这些行动的方案的指导下进行活动。毕竟未发生的事情,很难预料,我们能做的就是想一个在当下比较靠谱的方法去行动,然后就只剩下希望了,也可以说是起到上苍保佑了。现在又一种比较时髦的说法说我们这些计划具有“心理暗示”作用,这个暗示作用可是十分了得的,我们知道中国人很相信命运,其实那个命运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呢?没有人说的清楚。而一个人的发展本来就具有无限的可能性,那些算命先生只要说出其中一种可能,那么你就会自觉不自觉的那么去做,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就是朱元璋,他在起义之前只是个和尚,并且抱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态在混日子,但是因为他去算了一次卦,从此就走上了反对元王朝的道路,并且一路走来坐上了金灿灿的皇位。我想如果朱元璋没有去算那一卦,明太主可能就不叫朱元璋了。文章开头的那个小故事也是说明了同样的道理,如果没有那个算命先生胡说八道,那只碗或许还可以多保存几年;而我们熟悉的动画片《功夫熊猫1》中黑豹的越狱,难道真是天意注定?更多的是机缘巧合,但是如果没有乌龟的语言,就没有那只毛手毛脚的小鸟去报信,就不会应为一支羽毛掉下去,使黑豹有了越狱的可能了。其实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我们总是在不自觉中被我们的那些信念牵着鼻子走。

  而顺着我们的信念走下去,又坚定了我们对自己意识的自信,从而更加相信我们的信念,周而复始,就不断的创造着自己的“真理”。这样到底好不好?我不知道,但是有可以相信的自主意识,总是比什么都感到不可信的成本要低,至少我们可以在我们意识的指导下做一些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而如果什么都不相信了,我们还能做什么呢?我们还敢做什么呢?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至于什么是真理,什么是谬误,讨论再多也会有人不同意你的观点,无论你的理论构建的有多么严密,我们不必去考虑哪些虚无缥缈的东西,还是现实一点。不说人都是趋利的动物,但都是要生存的动物,为了生存,也要考虑一下成本。那么如果要做出选择,我宁愿选择实用的检验,也不追求认识的神圣。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作者: 箫爻

来源公众号:风雨书桌

3856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