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关于提问的心得:提问,不能成为圈套
语文教师关于提问的心得:提问,不能成为圈套
提问,不能成为圈套
一位老师执教《呼兰河传(节选)》,在“初读课文,拟写一个题目”这个环节,有这样一个片段。
师:课前,老师布置了一个任务,让同学们结合初读课文的感受,给这篇课文拟写一个题目,谁来说说自己拟的题目。
于是,学生纷纷举手。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生1:我的拟的题目是“童年花园 乐土”。
师:还有吗?
生2:我拟的题目是“最忆是童年”。
生3:我拟的题目是“那些年,我们一起走过的童年”。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显然,这位老师此举目的非常清楚,通过“拟题”的办法,来熟悉文本,对课文整体感知,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可谓一石多鸟,也是不少老师常用的方法。
可是,没想到,执教老师下面的一番话,却让我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师:从刚刚同学们拟写的题目中,老师捕捉到三个关键词:一个园子,两个人物(“我”和祖父),一段快乐无忧的时光。(板书:“一个园子”,“两个人物”,“一段快乐无忧的时光”)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显然,这位老师对接学生回答后的一番话语,几乎是空穴来风,自说自话,是预设充分的台词演绎。我把这一片段反反复复地看几遍,试图还原出原始的场景,可以肯定地说,学生的回答中,压根就没有老师所说的“三个关键词”——一个园子、两个人物和一段快乐无忧的时光。如果一定要坚持“同学拟写的题目中,老师捕捉到的关键词”,恕我驽钝,只能找出一个,“童年”,至多,“回忆”也可以勉勉强强算上。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如此场景,在公开课中并不鲜见,有老师当做遮人耳目的必杀技,其实就是自欺欺人的做法,忽悠而已。难怪有人对公开课“作假”深恶痛绝。
上述案例,是某省级优质课比赛中的一个片段。其实,早在十多年前,钱梦龙先生就一针见血地指出,某些课堂提问,已经成为一种变相的教学圈套。他列举了两种:一种叫“浑水摸鱼法”,课堂上其实没有学生说,老师却说“这个同学说的好”;另一种叫“口是心非法”,明明学生说错了,却说“这个同学说得好”,比如学生回答“革命到头”,老师却在黑板上板书“革命到底”。
看到这里,我们不难发现,上述案例中教者正是“巧妙”地运用了钱梦龙先生所批评的第二种“口是心非法”,学生并没有回到什么教师希望出现的“关键词”,但这并不妨碍教师继续教案剧的上演,管你说的是不是我要的答案,只要通过我的口“重复一遍”,“修饰一番”,再通过我的手在板书上写出来,那就是我要的答案。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也许,听课老师未必会在意这个细节,但是,学生肯定会听到了老师的说法。长此以往,会造成什么影响?教学生作假。我私下揣测,只能说,这位老师只顾自己的一流演技,忽视了学生的存在。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在教学情境中,学生不能圆满回答教师的提问,这本是常态,我们应理性面对,何必要忌讳呢。相反,提出一个问题来,学生立即小手直举,回答得滴水不漏,倒是值得怀疑的。要么就是问题本身没有思维含量,要么就是制造的假象——这些年,这些事,我们见得多了。学生思维遭遇卡壳时,更显示出教育的问题所在,学生是否因为文本的阅读还不到位,是否还未思考成熟,语言组织还自认为不满意,是否还需要时间来充分酝酿老师的问题……。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其实,当学生的回答与教师预设的答案有差距之际,也正是教师自身的很好的反思和调整的时机。许多优秀教师之所以优秀,正是他们善于抓住这些稍纵即逝的情境,巧妙地引导学生真实地暴露思维状态,进而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开拓,哪怕是语言组织上也可能会循循善诱直至有所增益,留下了一个个值得咀嚼再三的镜头。一切自作聪明、故弄玄虚、掩耳盗铃的行为,都是一种自欺欺人的拙劣表演,逃不过学生明亮澄澈眼睛的。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本文作者:梁增红
公众号:梁增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