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优秀作品专栏 > 科普知识 > 《黄帝内经素论》第五十三篇:刺志论(七)

《黄帝内经素论》第五十三篇:刺志论(七)

时间: 陈响897 分享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黄帝内经素论》第五十三篇:刺志论(七)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LS05——《根结第五》自然巡航之迁断校注释译说明

  ‖LS05—D0201→Q0306‖→‖LS38—Q0901‖→‖SW53‖迁移说明: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 原篇非独立论文,凑篇之简,宜迁出;

  2、 《素问悬解》卷四置于《逆顺肥瘦》,接于LS38—Q0701“日再可也。”句后,并云:“二段旧误在《根结》。”黄元御处置甚是;

  3、 《太素》置于卷第二十二《刺法》,接于《灵枢.逆顺肥瘦》LS38—Q0901句后,杨上善处置甚是,从之;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4、 《甲乙》卷五置于《针道自然逆顺》,接于《灵枢.逆顺肥瘦》LS38—Q0901句后,皇甫谧处置甚是,从之;

  5、志者,心之存变也。用针之道,自然之论,迁入本位,与《刺志论》主题相符,义理双通。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D0201逆顺五体: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内经校释》校:“孙鼎宜:‘疑逆顺五体是古经篇名’刘衡如《灵枢经》校语:‘逆顺五体,乃本书第三十八篇篇名,今本作‘逆顺肥瘦’。《太素》卷二十二刺法无‘者’字。” 并注:“逆顺,异常的叫逆,正常的叫顺。五体,《类经》二十三卷第五十六注:‘五体者,五形之人也。’逆顺五体,是指五种类型人的形体正常和异常情况。”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姚春鹏注:“从下文内容来看,其主要内容是对人的五体或逆或顺的研究。五体,据《素问》指筋、骨、脉、肌、皮。本文提到了骨节(骨)、肉(肌)、皮,未提到气血、经络。内容上是有一定联系的。”

  3、《灵枢悬解》卷四《逆顺肥瘦》注:“逆顺五体,谓肥人、瘦人、常人、壮士、婴儿五等也。”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D0201布衣、匹夫之士:

  1、据《荀子.大略》:“右之贤人,贱为布衣,贫为匹夫。”布衣,古时麻布制成的衣服。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据汉.班固《白虎通.爵》“庶人称匹夫者,匹,偶也,与其妻为偶,阴阳相成之义”、《孟子.粱惠王天下》:“夫扶剑疾视曰:‘彼恶敢当我哉!’此匹夫之勇也。”可知:布衣、匹夫之士,即身着布衣、贫穷庶民。

  D0202慓、悍、滑、利:

  1、 慓,piao1,通剽,《平人绝谷》LS32-B0101作“剽”,本意为掠过,轻拂,取轻漂意;

  2、 悍,《说文》:“悍,勇也。”,取活跃、激烈意;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 滑,多义字,本意指光溜、不粗涩,与涩互为反义词,取平滑之意;

  4、 利,多义字,取敏捷、快捷意。《平人绝谷》LS32-B0101作“慓、悍、滑、疾”,可见“利”之本意为“疾”,即快捷;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5、 慓、悍、滑、疾,即物质之四个基本特征:轻漂、活跃、平滑、快捷。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Q0201膏、梁、菽、藿:

  1、 膏,油膏,《说文》:“膏,肥也。”油,液态为油膏,固态为油脂;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 梁,即高梁;

  3、 菽,大豆。《说文》:“尗,象菽豆生之形也。”

  4、 藿,豆叶。《广雅.释草》:“豆角谓之荚,其叶谓之藿。”《汉书.五行志》:“菽者,众豆之名,然大豆曰菽,豆苗曰霍,小豆则曰苔。”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5、 《内经校释》注:“膏,指肥肉;梁,细粮;菽,豆类的总称;藿,豆叶。”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6、 膏梁为肥美之食,菽藿为粗杂之食。

  Q0301不可刺之:《太素.刺法》注:“俱不足者,不可行刺,宜以汤药调也。”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Q0302有余者泻之,不足者补之:本句被《疟论》SW35—D0901所引用。

  Q0303【月真】:chen1,撑。肝肺内【月真】,即肝肺二脏内部撑满。

  Q0303阴阳相错:

  1、《太素.刺法》注:“阴阳俱盛,所以相错也。”

  2、《小尔雅》:“错,杂也。”阴阳相错,即阴阳相互错杂。

  Q0303【月焦】: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内经校释》注:“【月焦】、焦、燋三字通用。”

  2、【月焦】,qiao2,通憔,憔悴。

  Q0303聂辟:

  1、《内经校释》注:“摄、慑、聂并通用。《素问.调经论》:‘虚者,聂辟气不足’,《太素》卷二十四虚实所生篇‘慑’作‘【木聂】’,《甲乙》卷六第三作‘摄’,是其证。”

  2、《太素》卷二十二《刺法》作“摄辟”,并注:“摄辟,肠胃无力也。”

  3、王冰注:“聂,谓聂皱。辟,谓辟叠也。”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4、《内经注评》注:“聂与慑同,作畏惧讲;辟,邪偏不正。聂辟即松弛无力。”

  5、聂,nie4,《调经论》SW62-Q2401亦有“虚气、聂辟、气不足。”聂辟,或为湘楚方言“聂屁”之音,“夹屁”之意。聂辟,即“坏了”、“完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Q0303薄着:姚春鹏注:“肌肉消瘦而致皮包骨。”

  Q0304精气乃光: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甲乙》卷五第六作“精气乃充。”

  2、《太素.刺法》、《灵枢.根结》均作“精充乃光。”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内经校释》作“精气乃光”,并译作:“精气才能充沛。”从之。

  LS59——《卫气失常第五十九》自然巡航之迁断校注释译说明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LS59—D0801→B1501‖→‖LS38—Q0901‖→‖SW53‖迁移说明:

  1、 《卫气失常》非独立论文,且所论与原篇主题不符,杂合凑篇之简,宜迁出;

  2、 《内经评文》之《卫气失常第五十九》,周学海于篇后曰:“前后三事文义不贯,文气亦不接续。”

  3、 《甲乙》置于卷六第六《内外形诊老壮肥瘦病旦慧夜甚大论》;

  4、 《类经》置于四卷十八《老壮少小,脂膏肉瘦之别》,独立成篇;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5、所论显见为人之少长、小大、肥瘦之解论,据《经水》LS12-Q0305“其少长、小大、肥瘦,以心撩之,命曰法天之常。”可知:所论亦为“审察于物而心生之”自然之法,故迁入本论本位,作为前述解论,与《刺志论》主题相符,义理相贯。

  B0801已上:

  1、《甲乙》卷六第六作“以上”;

  2、即以上。《黄帝内经》中,“已”、“以”常通用。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B0801三十:

  1、 《灵枢悬解》卷六《寿夭刚柔》、姚春鹏注本均作“三十”;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内经校释》作“三十”,并校:“原作‘二’,据《甲乙》卷六第六、《千金》卷五第一引《小品方》改。”从之。

  B1001【月囷】:jun1,肌肉突起处。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B1001皮满:《甲乙》卷六第六张玉萍注:“皮肤充满而不松弛。”

  B1101淖:

  1、《内经校释》注:“淖,柔润的意思。”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淖,nao4, 《说文》:“淖,泥也。”即泥沼、柔润。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B1201多气:

  1、《内经校释》译:“阳气充盛。”

  2、多肥气。

  B1201能:古之“態”,即态,形态。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B1201纵腹、垂腴:

  1、《灵枢悬解》卷六《寿夭刚柔》注:“纵腹垂腴,其腹皮丰腴,纵缓而下垂也。”

  2、《说文》:“腴,腹下肥也。”即大腹便便、下垂肥肉。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B1201身体、容大: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灵枢悬解》卷六《寿夭刚柔》注:“身体容大,容者,从容舒泰之象也。”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体,ti1,《百度百科》云:“‘体’是劣,又指粗笨。”体,即粗笨;容,容积也、体形也。身体、容大,即身体粗笨、体形宽大。

  B1401不能相加、不能相多: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 《全本黄帝内经》译:“皆无过多或过少的情况。”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 《内经注评》注:“常人皮肉脂膏都比较均匀,不见某一种偏多。”

  3、 《说文》:“加,语相增加也。”加者,增加也。不能相加,即不能相互增加;《说文》:“多,重夕为多。”多者,重叠也。不能相多,即不能相互重叠。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B1501膏人、脂人、肉人:

  1、《卫气失常》LS59─B1001 “伯高曰:【月囷】肉坚,皮满者,肥;【月囷】肉不坚,皮缓者,膏;皮肉不相离者,肉。”即为本经定义。

  2、《卫气失常》LS59-B1501“是故膏人纵腹、垂腴;肉人者,上下容大;脂人者,虽脂,不能大者。”亦为定义之补充。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B1501虽脂,不能大者:

  1、《灵枢悬解》卷六《寿夭刚柔》作“虽脂不能大也。”

  2、《甲乙》卷六第六作“虽脂不能大。”

  3、从原作“虽脂,不能大者。”其义无碍。

  LS06——《寿夭刚柔第六》自然巡航之迁断校注释译说明

  ‖LS06—D0901→B1303‖→‖LS59—B1501‖→‖SW53‖迁移说明:

  1、 《寿夭刚柔》非独立论文,与前后文意不属,凑篇之简,当迁出;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 《甲乙》置于卷十第一《阴受病发痹》,皇甫谧依病名分类,头绪繁多;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 《太素》置于卷第二十二《三变刺》,独立成篇;

  4、 《灵枢悬解》将LS06—D1201→B1301置于卷五《卫气失常》,并云:“此段旧误在《寿夭刚柔》。”从黄元御对两部关系之判断;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5、 通过布衣和王公大人营、卫、寒痹之刺法不同示例,呼应了本论开篇黄帝所提出的布衣、王公大人治法问题,此既合岐伯“心之存变”之志意,又合审察于物而“心生之乎”、“以心撩之”自然之意,又呼应了前文布衣、王公大人血气之变,而治法变应存变;迁入本位,与《刺志论》主题相符,义理双通。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D1001三变:《太素.三变刺》注:“刺营见血,出恶血也;刺卫见气,出邪气也;刺痹见热,故曰三变。”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B1001刺寒、痹者,内热: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内经注评》注:“刺寒痹病变,必须要使针下出现热感,使热气入内以温经散寒。”

  2、《太素.三变刺》注:“寒湿之气停留于经络,久留针,使之内热以去其痹也。”

  3、《说文》:“内,入也,自外而入也。”内热,即内入热气。刺寒症、痹症,宜内入热气。

  B1101怫忾、贲响:

  1、《内经注评》注:“怫(fu2)忾(kai4),忿怒之意。在此形容气机急剧聚集冲动。怫忾贲响,指气失调和,郁结体内,在腹中鼓动作响。”

  2、《灵枢悬解》卷五《卫气失常》注:“怫忾,气郁而不畅也。贲响,奔冲而鸣传也。”

  B1301蜀椒一斤、干姜一斤、桂心一斤:

  1、《太素》卷第二十二《三变刺》作“蜀椒四升,干姜一升,桂一升。”

  2、《甲乙》卷十第一《阴受病发痹》、人卫影印、《灵枢.寿夭刚柔》、《灵枢悬解》卷五《卫气失常》均作“蜀椒一升,干姜一升,桂心一升。”

  3、姚春鹏注本作“蜀椒一斤,干姜一斤,桂心一斤。”从之;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4、依常理,液体当以升计,固体当以斤计,当以姚春鹏注本为是。然诸本有“升”、“斤”有异,疑字形相近致传抄有误。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B1301四种:《太素.三变刺》注:“酒、椒、姜、桂四物性熟,又泄气,故用之熨身。身腠适而可刺也。此在冬日血气不流之时,熨之令通也。”

  B1301【口父】、咀:

  1、《类经》二十一卷三十二注:“【口父】咀,古人以口嚼药,碎如豆粒而用之。”

  2、【口父】,fu3,咬;咀,细嚼。【口父】、咀,即咬碎、咀嚼。

  B1302马矢煴: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内经注评》注:“煴,微火,没有火苗。燃烧干马屎而煨之,取其火微。”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灵枢悬解》卷五《卫气失常》注:“马矢煴中,马粪火中煨之也。”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马矢,干马粪;煴,yun4,《说文》:“煴,郁烟也。”无熖之火。

  B1303晬:

  1、《内经注评》注:“晬是一周的意思,一日一夜为晬日。”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内经校释》注:“一昼夜的时间。《太素》卷二十二三变刺注:‘晬,一日周时也。’”

  3、晬,zui4,古同“睟”。

  B1303生桑炭炙巾:

  1、《灵枢悬解》卷五《卫气失常》注:“生桑炭炙巾者,桑炭能去风、寒、湿痹也。令热入至于病所,汗出寒消,则痹通矣。”

  2、《说文》:“巾,佩巾也。”即用棉布织成的夹层布条。

  B1303内热:

  1、《灵枢悬解》卷五《卫气失常》注:“内热,内寒化而为内热也。”

  2、《说文》:“内,入也,自外而入也。”本节乃前文“内热”之解论。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LS67——《行针第六十七》自然巡航之迁断校注释译说明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LS67—D0101→Q0801‖→‖LS71-Q1302‖→‖SW53‖迁移说明: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 《行针》非独立论文,凑篇之简,宜迁出;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 《甲乙》置于卷一第十六《阴阳二十五人形性血气不同》,与《灵枢.阴阳二十五人》、《灵枢.通天》合而成篇;

  3、 《太素》置于卷第二十三九针之三《量气刺》,独立成篇;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4、《素问悬解》置于卷二《行针》,独立成篇;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5、所论针刺得气与神动之关系,实为用针与遗传血气之关系,迁入本位,与《刺志论》主题相符,义理相贯。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D0101百姓: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书.尧典》云:“九族既睦,平章百姓。”孔传:“百姓,百官。”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清.陈鱣《对策》:“古所谓百姓即百官,故《尧典》或与黎民对言,或与四海对言,非若今之以民为百姓也。”从之。

  D0101神动:据《本神》LS08—Q0102“两精相抟,谓之神。”可知:神,即受精卵形成之际,由万能的自然神所注入之意识。心藏神。神动,即心动神摇。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Q0201熇熇、高高:

  1、 《灵枢悬解》卷二《行针》注:“熇熇高高,气高而扬也。”

  2、 马元台《灵枢.行针》注:“高高而无卑屈之人。”

  3、 姚春鹏注:“熇熇,火热炽盛,形容有火热般的热情。高高,形容不屈人下。”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4、 熇,he4。熇熇,《百度百科》云:“火势猛烈,火势旺盛的样子。”即热热闹闹;高,《说文》:“高,崇也。像台观高之形”、《韩非子.五蟗》:“轻辞天子,非高也,势薄也。”高高,即高高在上、自高自大。熇熇高高,即热热闹闹、高高在上。

  Q0301颇有阴: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太素.量气刺》注:“欲知重阳仍有阴者,候之可知。”

  2、阴气颇多。

  Q0401多阳者,多喜:《九针论》LS78—Q0415云:“五并:精气……并心则喜。”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Q0401数怒者,易解: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灵枢悬解》卷二《行针》注:“肺金之阴气多,则伤肝胆甲乙木,故善怒。易解是其阳多,数怒是其有阴,故曰颇有阴也。”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甲乙》卷一第十六张玉萍注:“此其言数怒者其气易解。数,频。”

  3、据《九针论》LS78—Q0422“阴出之于阳病喜怒”、《九针论》LS78—Q0413“胆为怒。”可知:此即频频发怒者,怒气易解。

  Q0501淖:nao2,润泽,《说文》:“淖,泥也。”

  Q0601阴气:《疟论》SW35-Q0702云:“夫寒者,阴气也。”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Q0601阳气:《疟论》SW35-Q0702云:“风者,阳气也。”

  Q0801粗:《说文》:“粗,疏也。”此即庸医。

  公众号:其人颂经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3869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