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优秀作品专栏 > 科普知识 > 《黄帝内经素论》第四十九篇:九针论(一)

《黄帝内经素论》第四十九篇:九针论(一)

时间: 陈响897 分享

《黄帝内经素论》第四十九篇:九针论(一)

  ★★★★★篇名释:

  1、 本篇前部主论圣帝欲立针经之仁心厚爱、针道之要、用针之要、虚实之要、九针之名、九针标准、九针功能、误刺之害、用针之要;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 后部对九针正文逐句作出解论,回答了九针与天地、人事之关系,九针之适宜功能、官方标准、制作方法、制作原理。因通篇所论,围绕九针展开,故此名篇《九针论》。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LS01—D0101→Q0204‖→‖LS78‖LS01—D0101黄帝问于岐伯曰:余【子】万民,养【百姓】而收其租税;余哀其不给,而属有疾病。余欲勿使被毒药,无用砭石,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荣其逆顺出入之会】。令可传于后世,必明为之法,令终而不灭,久而不绝,易用难忘,为之经纪。【异其篇章】,别其表里,为之终始。令各有形,先立《针经》,愿闻其情。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黄帝请教岐伯说:我爱民如子,奉养百官却要收租征税;我同情他们不能自给,却屡有小疾大病。我希望他们勿被药物毒害,勿用砭石,想用小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荣其逆顺出入之会。令其可传至后代,必须明确制定法则,令其终而不灭,久而不绝,易用难忘,形成经纪。分出不同篇章,区别篇目表里,使其有始有终。令小针各有定形,首先确立《针经》,我想听听具体情形。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Q0101岐伯答曰:臣请推而次之,令有纲纪,始于一,终于九焉。请言其道:小针之要,易陈而难入。粗守形,上守神。神乎神,客在门。未睹其疾,【恶】知其原?

  岐伯回答:谨让为臣依次推演,使论述有纲有纪,从一开始,到九结束啊。谨让我谈谈九针之道:小针之要领,易说而难精。庸医墨守病形刺法,上医御守血气虚实。正气啊正气,邪气就在门口。未有明辨正邪,焉知道用针病位?

  Q0102刺之微,在速迟。粗守关,上守机,机之动,不离其空。空中之机,清静而微。其来不可逢,其往不可追。知机之道者,不可挂以发;不知机道,扣之不发。知其往来,要与之期。粗之【闇】乎,妙哉!工独有之。往者为逆,来者为顺。明知逆顺,正行无问。迎而夺之,恶得无虚?追而济之,恶得无实?迎之随之,以意和之,针道毕矣。

  针刺之微妙,在于行针之快慢。庸医墨守四肢病位,上医深知守候脉气,用针之快慢,不外乎明知脉气之虚实。针入空穴之得气,要清静而细心。脉气盛时不可迎而用补,脉气虚时不可追而用泻。深知射箭之道者,不可挂针随时待发;不知射箭之道者,扣下针具犹豫不发。深知脉气之异常和正常及盛虚,方知脉气之可刺时机。庸医浑然不知脉气之微妙和奥秘;好呀!上医却完全明白九针之内涵。脉气去时虚小为异常,脉气来时平脉为正常。明知脉气之异常和正常,正确取穴无有疑问。迎着脉气之来而泻,怎会不虚?追着脉气之去而补,怎会不实?迎气之刺追气之刺,据其功能调和血气,小针理论就是这些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Q0103凡用针者,虚则实之,满则泄之,宛陈则除之,邪胜则虚之。【《大要》】曰:徐而疾则实,疾而徐则虚。言实与虚,若有若无。察后与先,若存若亡。为虚与实,若得若失。虚实之要,九针最妙,补泻之时,以针为之。

  所有用针之原则,气口脉虚当用补法,气口脉盛当用泻法,血管之血络就要除去,各经邪气有盛都要泻出。《大要》经说:用针慢入快出就气实,快入慢出就气虚。所言脉实与脉虚,是说有气与无气。观察用针前后状况,是说补泻前后邪气之存亡。针刺虚症与实症,补如有所得泻如有所失。补虚泻实之要,九针各有所宜,补泻开合之时,运用九针施治。

  ‖SW25—D0501→Q0501‖→‖LS01—Q0103‖→‖LS78‖SW25—D0501帝曰:何如而虚?何如而实?

  黄帝问:如何刺虚症?如何刺实症?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Q0501岐伯曰:刺虚者,须其实;刺实者,须其虚;经气已至,慎守勿失。深浅在志,远近若一,如临深渊,手如握虎,神无营于众物。【义无邪下,必正其神。】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岐伯说:刺虚症,须待针热方能出针;刺实症,须待针寒方能出针;脉气已经到来,谨慎针法勿失。病之内外在于感觉,脉象深浅征候一致,如临深渊不敢坠落,如手握虎渴望健壮,神志清静勿容杂念。垂直进针正刺而入,必须调正患者精神。

  Q0106九针之名,各不同形。一曰【镵针】,长一寸六分;二曰【员针】,长一寸六分;三曰【鍉针】,长三寸半;四曰【锋针】,长一寸六分;五曰【铍针】,长四寸,广二分半;六曰【员利针】,长一寸六分;七曰毫针,【长一寸六分】;八曰【长针】,长七寸;九曰【大针】,长四寸。

  九针之名,各不同形。第一针叫鑱针,长一寸六分(3.7厘米);第二针叫员针,长一寸六分(3.7厘米);第三针叫鍉针,长三寸半(8.1厘米);第四针叫锋针,长一寸六分(3.7厘米);第五针叫铍针,长四寸(9.2厘米),宽二分半(0.6厘米);第六针叫员利针,长一寸六分(3.7厘米);第七针叫毫针,长一寸六分(3.7厘米);第八针叫长针,长七寸(16.2厘米);第九针叫大针,长四寸(9.2厘米)。

  Q0107镵针者,头大末锐,去泻阳气;员针者,针如卵形,揩摩分间,不得伤肌肉,以泻分气;鍉针者,锋如黍、粟之锐,主按脉勿陷,以致其气;锋针者,刃三隅,以发【痼】疾;铍针者,末如剑锋,以取大脓;员利针者,大如【氂】,且员且锐,中身微大,以取暴气;毫针者,尖如蚊、【虻喙】,静以徐往,微以久留之而养,以取痛、痹;长针者,锋利、身薄,可以取远痹;大针者,尖如【梃】,其锋微员,以泻机关之水也。九针毕矣。

  镵针,针头大针尖锐,用于泻去全身热邪;员针,针尖如卵,揩摩分肉左右,无法伤及肌肉,用于泻出分肉邪气;鍉针,针尖如黄黍、粟米之锐,主管按脉勿要陷下,用于导出邪气;锋针,锋刃三条,用于消除顽固疾病;铍针,针尖如剑锋,用于刺破大的痈脓;员利针,大如马之尾毛,又员又尖,针身稍大,用于治疗暴痹。毫针,针尖如蚊子、牛虻之嘴,静悄悄以缓慢离去,轻微微用于久留而养气,用于治疗痛症、痹症;长针,针尖锋利、针身薄长,可用于治疗长期痹症。大针,针尖如挺棍,其针尖稍圆,用于泻出关节之积水。九针形制和功能就是这些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Q0108夫气之在脉也,邪气在上,浊气在中,清气在下。故针陷脉,则邪气出;针中脉,则浊气出;针太深,则邪气反沉,病益。故曰:皮、肉、筋、脉,各有所处。病各有所宜,各不同形,各以任其所宜。【无实实,无虚虚】,损不足而益有余,是谓甚病。病益甚,【取五脉者死】,【取三脉者恇】;夺阴者死,夺阳者狂。针害毕矣。

  那邪气在脉时,邪气在上部,浊气在内部,清气在下部。所以针具陷进经脉,就有邪气泻出;刺中经脉,就有浊气泻出;刺入太深,就会邪气反沉,病情加重。所以说:皮、肉、筋、脉,各有主管器官。疾病各有所宜针具,针具各不同形,各有适宜功能。勿要补实,勿要泻虚,损不足而补有余,这叫加重病情。病情加重后,大泻五脏之脉者将死,大泻三阳之脉者将怯弱不能康复;误泻阴经之气者将死,误泻阳经之气者将狂,用针不当之危害就是这些了。

  公众号:其人颂经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3869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