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学习心得体会:参加山东师大课程建设培训有感
金秋九月,在教体局张局长带领下,我们60余名滑县教育管理者和部分中小学校长来到了“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泉城,参加了山东师范大学举办的中小学课程建设高级研修班。这次培训的主题是学校课程建设,对于课程建设,我只是在理论层次上知道它的重要性,但内心更多的是懵懂。培训课程分为两部分,山东师大专家高屋建瓴的讲座、青岛浮山路小学团队“一篇带多篇” “多篇带整本”阅读教学模式实践的成果分享、山东大学附属学校赵勇校长“养心育德,养根育能”学校课程建设的实操途径,到西营镇中小学的实地考察。通过短短的5天培训,虽然对专家的一些观点弄不明白,对一些内容不理解、消化不了,有所困惑,但对于学校课程建设这件事情,我体会到:课程体系是学校的核心所在,是学校办学特色的体现,无论你愿意与否,学校课程建设势在必行。我在认知上也收获颇多。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孙宽宁教授认为:学校课程建设包括学校中的所有课程;学校课程建设是对学校中不同类型课程的整体规划、重组和整合;学校课程建设要基于学校的理念、目标与需求,反映学校特色。学校课程建设是学校教师针对学校的育人需求或问题,而对学校课程进行持续改进的专业活动,学校课程建设以育人为目的、以教师为主体、以专业为依托、视建设为常态。学校课程建设的切入点:从教学的某一方面入手:目标、方法、过程;从某一门课程入手:知识的整合、资源的再开发;从某一类课程入手:活动中的经验习得;从学校课程体系的规划设计入手。我在参加山师大的课程建设培训之前,一是认为学校课程建设只是学校的校本课程;二是认为学校搞的活动,只要有教师指导、有教学设计、过程完整就是课程。通过聆听孙宽宁教授等专家的阐释,我才知道我对学校课程建设的认识是极端肤浅的,学校课程建设不是这个样子。事实上,无论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还是校本课程,在学校都是学校课程,课程建设既包括课程开发,也涵盖课程整合,是一个系统工程。既有学科课程,也有活动课程,但是活动课程和活动既有一定的联系,也有很大的区别。平时,我们学校开展的升旗仪式、开学季、毕业季、社团活动是算不得课程的。从孙教授的讲座中,我模糊的认识到:学校对学校课程建设应该有整体系统的规划思维,对学校课程整体规划应该有非常明确的“顶层设计”意识,即学校的办学定位,也就是未来要我们要办成一所什么样的学校。俗话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学生一拨又一拨,校长一个又一个,但学校会一直存在,那么,我们想让学校成为一个什么样子,我们想培养什么样的学生,这个定位是不能随便更改的。学校的培养目标,也就是学生从学校毕业了,会是什么样的形象,我们是中小学,培养目标肯定要有基础教育的基本特征,培养目标是学校课程的指向和依据。比如:山大教育集团就提出了教育的目的是提高生命质量,培养完整的人,共享生命成长这些理念,学校紧紧围绕“共享生命成长”这一理念,开发、整合了教师课程、学生课程和家长课程,以学生课程为例,共分为四大类:品德修养课程、人文·科学课程、生命健康课程、艺术审美课程,每一类又分作基础性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其中基础性课程是每个学生必修的课程,所有的课程建设与整合都以学生发展为根本目的。其实对我来说,更大的启发在于教授们对学校课程的界定打破了以前我对课程的认知,例如他们认为活动课程应该是“课程”而非“活动”,现在我们搞的形式多样热热闹闹的学生文体活动以及学生社团,其实严格来说算不上课程,因为既然是活动课程,就必须严格按教育教学的规律办事,就应该把课程、教学、评价这三者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在学校课程建设中,课程是核心、教学是重点、评价是关键。离开了教学和评价的课程,它只不过是冰冷知识的堆积而已。例如对于我们目前开展的读书活动,我们可以把读书活动系列化、育人化、持久化,并有适当的评价方式,我想这就是课程建设。对于课程建设,我们不能随大流,也不能标新立异。要像山大教育集团那样,根据培养目标,设置哪些课程是必选的,这是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和要求,哪些课程是自选的,这反映了学生自我发展的需求。
9月21日实地考察了历城区西营镇的三所学校,收获颇丰。校园不大,整洁规矩,标语不多,但清晰明了,三所学校的共同点是校园占地面积小但在内里做出了大文章。学校的文化建设很有特色,有的是显性的,以文字画面显示出来,有的是隐性的,如校园的布置,花草树木等。学校花草成行,绿树成荫,无杂草,无垃圾,可谓是一草一木皆文化,一沙一石都育人。校园文化彰显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学校特色,如南营小学的中草药栽种于校园,校徽无用解读,便能让人知道其中含义;所有活动,围绕办学理念展开,如西营中学的入团仪式、感恩教育演讲会、中小学自豪讲坛主题演讲、学做好人演讲比赛、校园爱心之星评选、做智慧善良健康文雅的学生演讲等,主题全部是学校的办学理念“学做好人”。只要用心,便有办法。学校的校本课程真正做到了课程,有规划、有方案、有教师、有课时保证、有教学评价,以龙湾小学盆景制作与鉴赏为例,每个学生都有成长记录带,记录袋包含我的个人资料、研究计划、小结、期中评价表、期末评价表、作品集等,学校特色是盆景制作,校园里到处就是盆景。我想,一所学校处处展示的是学生的成果,这不正是“以学生为本”重视学生发展的最好体现吗?考察后的确让我们深思,一所好的学校,真的不必拼硬件好坏和面积大小,这三所学校所做的基本上都可以在我们当地实施。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每一次的学习都是一次成长,感谢教体局为我提供这次学习机会。我唯有努力前行才能不负所望!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本文作者:四间房乡 赵志刚】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