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牧场生活纪实笔记:搬蘑菇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高宪哲先生的牧场生活,搬蘑菇,让人大开眼界,让人向往。下面请大家跟小编一起来体会下这种生活吧!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草原上,蘑菇很多。乌兰牧场南边枳芨湖的草地上,蘑菇更多,特别是雨后,经常会突然冒出许多的蘑菇,带个筐,一下午能捡满了,如果运气好,碰到了蘑菇圈,那收获就更可观了。
这里的蘑菇好像只有一个品种,不知道是不是人们常说的“口蘑”一类的蘑菇。这种蘑菇长得圆正、敦实、肥厚、白色、光滑无鳞片。蘑菇柄粗短,圆柱形,稍弯曲,光滑略有纤毛。蘑菇伞盖肥厚,不易开伞,未开伞时有一薄膜护着菌褶。菌褶较密,在未开伞时呈白色或粉红色,开伞后由浅至深,逐渐变为褐色、甚至黑色。菌肉肥嫩,组织结实,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草原上最常见的食用菌种。
枳芨敦儿之间的的草地有的很窄,有的很开阔。但不管窄的地方或是开阔的地方,都有蘑菇生长。不知道为什么,同样是草地,在枳芨湖的草地上蘑菇就多。大概和这种蘑菇属于一种粪草腐生菌有关?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蘑菇刚生成,从地里往外拱,还没出土时,会把地面拱起个包。再长,会拱裂地皮,从土块的裂缝里能看到白色的蘑菇。等长出来时,土块就会被拱到旁边,白花花蘑菇就会显露出来。出土时间久了,就会开伞,菌褶会变黑,菌柄会生虫子。有时远远望去,白花花的。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枳芨湖里还有一种东西,也像蘑菇一样,从地里拱出来,当地人叫“马皮泡”。这东西,刚出土时是白色的,圆圆的,像个白色的泡泡,大小相当于苹果。未成熟时,打开来,里面是淡黄色的菌肉。成熟的里边是黑赫色的粉状物,好像应该叫“孢子”。如果不采摘下来,继续生长,它会裂开,黑色的“孢子”会随风飞走。当地人说,马皮泡的黑粉,有止血功效。如果不慎划破皮肉,将马皮泡粉直接敷在伤口,按住了,止血、消炎。采蘑菇时,可要认准了呵!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当地人将采蘑菇称为“搬”蘑菇。经常看到有人在枳芨湖里转来转去的搬蘑菇。那个时候,人们看到打了伞而且时间久了的蘑菇,都不爱搬,一来容易有虫子,二来不好吃了。人们主要搬那些没出土或刚出土的。看到远处白花花的一堆儿,如果是刚顶出土,那是好蘑菇,刚打伞,也还可以。
搬蘑菇的时候,一手护着菌伞,一手叉开手指,从根儿上绞住菌柄,轻轻一起,就下来了。要是看到拱起的土包,上面都开裂了,用手指或木棍挑开上面的土块,拨开四周的浮土,伸进手指,推动菌柄离开泥土,就可以拿起来了。切不可直接用手拔菌伞,否则就会将菌伞与菌柄拔脱。老人们说,不能用铁锨、铁铲等铁器来搬蘑菇,蘑菇一碰到铁器就不再长了。如果不用铁器,这个蘑菇窝里,还会再长出蘑菇来。
一个地方发现了蘑菇,在附近,还会找到。因此,人们一旦发现一窝蘑菇,就会在附近再察看一番,找找看有没有新的土包。而且,它们的生长速度大体一致,先发现的如果顶裂土块了,周边也大致是这个状态;因此,再找的时候,就可以根据先前发现的状态,去寻找。比如,先前发现的只是顶了土包,再找的时候,就难找些,要看仔细点,察看附近的异样,有无土包;如果先前发现的是已经出土了,那再找时,就好找了,一眼就可以知道有没有了。
最让人兴奋的,是发现了一个蘑菇圈。
有一年夏天,一个上午,老三带着老四、老五去枳芨湖搬蘑菇。因为头一天下了场大雨。兄弟三人带了一个直径约45公分的大柳条箩头(当地人方言,即:筐),过了南河槽,往西南方向枳芨湖间的一大片开阔地去了。刚开始,搬了一些零星蘑菇,虽然不多,也遮盖住了箩头底儿,倒也让兄弟们高兴。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老三让两弟弟抬着筐,自己前边找蘑菇去了。老四、老五握着两侧的箩头系子,跟着走。老四一脚踢到脚下的土包,差点绊倒。回头一看,乐了!原来,他踢到了一窝蘑菇顶起的土包。这窝蘑菇把地皮拱得都裂开来,从顶上往下,能看得见里面的蘑菇了。老四这一脚,踢掉了盖着的土块,露出了白花花的一堆儿蘑菇。
这是一窝刚顶裂土块的蘑菇,是最好品质的时候,也是最佳搬蘑菇的时机。他俩赶紧招呼跑远了的老三。老三返回来,小心翼翼地起这一窝蘑菇的时候,老五又在旁边惊喜地大叫一声“蘑菇”!紧挨着这一窝,旁边又一窝。老四一抬眼,在十几步远又发现一窝。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老三也不搬蘑菇了,刷地站了起来,转身看了看,好像有经验地说,“这是个蘑菇圈,你们别乱跑,别把蘑菇包给踩平了,看不出来就搬不出蘑菇了。”说着,他顺着这几窝蘑菇形成的路径,一下子就找到了这个蘑菇圈!
蘑菇圈的形成,其实是一种蘑菇真菌用“孢子”繁殖后代的结果。孢子在菌褶里成熟后,随风散落在枯草腐根中,长出菌丝。菌丝的生命力极强,由中间一点向四周辐射生长,经长时间循环,形成自然长成的蘑菇圈。刚形成的蘑菇圈较小,年复一年,随着菌丝不断向外延伸扩展,蘑菇圈越来越大,直径小则十米,大则上百米。如果超过百米,“圈龄”得有几百年。有人说,蘑菇圈实际是蘑菇生长年轮的一种体现!夏季,每当雨过天晴,条件成熟时,草地上便出现这种神秘的圆圈。这种天然野生蘑菇,是食用菌中的极品,肉质鲜嫩,味道奇香。那些年,在内蒙古草原,蘑菇圈是常见的。
这是一个直径大约十几米的蘑菇圈,圆圆的,好像圆规画出来的。这个圈的宽度大约45公分。当确认了这个蘑菇圈的大小后,就会发现,这个圈上的蘑菇包几乎是一个挨着一个,每一个土包下面,就是一窝未出土的蘑菇,每一窝大约都有七八个未开伞的雪白光滑的蘑菇骨朵。
这兄弟三人,以前只是听人说有蘑菇圈,从未见过。如今,这好事让自己碰到了,那个高兴劲儿就甭提了。就挨着个儿地拿棍儿挑开盖在上面的土块,拂去浮土,刨开蘑菇四周的湿土,将手从蘑菇边上伸下去,小心翼翼地将蘑菇起出来。
由于蘑菇还没拱出土,只是把土包拱裂了,不认真找是看不到的。但由于确认了蘑菇的圈,知道了圈的走向,就好找了,基本上是沿着这个弧线,挨着个儿地都起了出来。一开始兄弟三人起一窝还往箩头里装一窝,后来,箩头装满了,就都堆在了箩头旁边。
蘑菇圈都起完了,蘑菇都集中到了箩头边上,不小的一堆,白花花的。但怎么运回去呢?拿什么装呢?成了三个兄弟费脑筋的事儿了。
这个箩头,约45公分的直径,深不到一尺,容量不算小了!他们把之前搬的、开了伞的蘑菇扔了出去,把蘑菇圈上的蘑菇装进去,堆得满满的,都冒了尖,才装了四分之一。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还是老三有主意。把三人的上衣都脱下来,把扣子都扣上,拔一根芨芨草緾绕着捆扎住领口,然后倒过来,领口向下,衣服下摆向上,成了一个桶状的敞口大容器。三个人的衣服都装满了,还剩一些没装进去。老三又把自己的裤子脱下来,扎住两个裤腿儿,也从腰上往里装,直至装完。
蘑菇是装完了,但怎么带这大小五件蘑菇回家呢?还是老三的主意:老四、老五两人抬那个箩头,老三把裤子装的挎在自己脖子上,两手再抱着一小个的上衣装的,是老五的衣服装的。三个人将这三件运送到百十米开外。然后,三人再返回去,将剩下的那两个装满蘑菇的上衣,把衣袖提起来,用绳子从“大容器”上边三分之一处緾两圈捆住。这样,拎着两只袖子就不会翻倒。老三在中间,两手各抓一个衣袖,两个弟弟在两侧,每人一只衣袖,将这两件共同抬着,超过前三件百十米后放下。再返回去运前三件。就这样,循环倒替,直到运送回到家里。虽然有点折腾,但好在蘑菇圈离家也就一公里左右的距离。
作者:高宪哲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公众号:东方散文杂志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