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游到了纸上》教师评课总结:构建语用课堂,提升语文素养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鱼游到了纸上》教师评课总结:构建语用课堂,提升语文素养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导语:《鱼游到了纸上》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很多名师都上过,而且上得非常精彩。吴春来老师凭着自身的语文素养和扎实的文本解读能力,另辟蹊径,上出了别样的精彩。
一、教学价值的准确定位
对于这样的一篇励志性的写人文章,人文内涵非常丰富,很多老师会不自觉地引导学生从内容入手,感受人物形象,挖掘思想内涵。吴老师敏锐地发现文本表达上的特点,将教学价值准确定位在语言的学习与写法的揣摩上。教师教得清晰,学生学得深入。
吴老师让学生默读课文,找出暗示青年是个聋哑人的句子,引导学生品读感悟青年的形象。然后巧妙设疑:作者为什么不在描写青年外貌的时候就直接介绍他是一位聋哑人呢?学生有了前面的阅读体验,很自然就发现这是一种铺垫,能勾起读者的好奇心。在此基础上,老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伏笔的特点及表达的妙处,水到渠成。这种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学,既展示了有思考、有深度的语文学习过程,又帮助学生掌握了写作方法,提升了语文能力。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二、年段特点的鲜明体现
本堂课在年段目标的把握上非常精准。根据中段的年段特点,吴老师注重词语的学习,随文学习生字新词,比较品味叠词的表达效果、运用关联词学习表达等,多种形式的词语学习,帮助学生丰富了语汇,夯实了基础。注重朗读的指导,引导学生在读句子时注意停顿、语气、重音,带着自己的理解读出感情等,这些都是中段语文教学的重点。段的训练也是这堂课的一大亮点,吴老师以文章第七自然段为例,一方面引导学生品读文章语言感悟青年高超的绘画技巧,一方面巧抓分号帮助学生认识段的结构,然后借用关联词语加深对并列式构段方式的认识,最后引导学生当堂背诵,积累语言。整个教学过程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学生得意得言,学得酣畅淋漓。
三、思维能力的不断提升
全国小语会理事长陈先云认为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包括语言理解能力、语言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和初步的审美能力。本堂课立足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思维能力的培养上做足文章。如课前质疑,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读书,培养主动思考的习惯。理解鱼游到心里与游到纸上的关系时,吴老师引导学生反复读书,到书中寻找答案,通过品读关键语句,理清三者的关系,然后又要求学生用关联词语“因为……,所以……”来说明,将语言表达与思维训练融为一体,相得益彰。段的教学环节,吴老师从句与句之间内在的逻辑联系入手,引导发现构段特点,在句子与段落之间巧设桥梁,全面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纵观整堂课的教学,吴老师立足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准确把握年段目标,重视语言实践与积累,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得扎实、学得有效,课堂精彩纷呈、亮点频现。但在教学的设计上还要注意减少琐碎的无效的提问,精简教学环节,板块推进教学,留给学生更多的语言实践的时间与空间。
【自我发现】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发现“课脉”
课堂如文章皆有脉络的,课堂的脉络,可以称之为“课脉”。刘老师在点评中说,“注意减少琐碎的无效的提问,精简教学环节,板块推进教学”,其实就是在讲“课脉”的问题。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我主张从言语形式角度确定教学内容,教学生学会发现,以此提高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这就是我们通常讲的教什么。
那如何来教呢?必须会发现“课脉”。此课出现无效提问,环节不够精简,推进稍欠艺术,皆因“课脉”把握不准。
好课是灵动的,“课脉”呈曲线流程,这里需要老师及时捕捉学生学的信息,以此生成。生成的过程,就是思想的过程;“课脉”之美,亦思想变化之美。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好课是有过渡点的,“课脉”不可断裂。每一处过渡,就是教学板块的衔接;过渡不可少,自然最重要。课堂有几个板块,其实就是课堂有几处环节,板块的设计,因文本而定。《鱼游到了之上》分三个板块:学习伏笔手法,比较阅读三句话,品读文段。三个板块如何过渡,何时过渡,是课堂教学关键。而这样的过渡取决于学情,而学情的把握在问题中发现。这需要教师设计每一板块主问题,若设计好主问题,老师切忌无效地反复提问,如此势必导致课堂主题不集中,显得臃肿、繁琐。故而,教学需要等待,需要安静,需要给学生留足阅读和思考的时间。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文作者: 湖南省长沙市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刘亚雄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公众号:春来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