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家人吃春卷的故事随笔:春卷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编者按:春卷的历史是什么样的呢?你应该还不知道吧!作者描写了全家人一起吃着炸春卷的情景,其乐融融。接下来跟小编一起看看吧!
一
冬寒料峭,我想着做春卷来吃。把春妥妥地卷起来,放到油里炸得脆又香,然后用筷子夹着这滚烫的春物送到嘴里细细品尝。那时,唇齿,舌尖,心里,必是温暖的春味。
春卷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据传在东晋时代叫春盘。当时人们每到立春这天,就将面粉制成薄饼摊在盘中,卷上精美蔬菜食用。江浙一带春卷盛行。犹记得小时过年的时候,来客人了,母亲必会早早地在弄堂里生起煤球炉子,包好葱肉馅儿或者豆沙馅儿的春卷,整整齐齐地码在盘子里。在等客人快要到的时候,便开始油炸春卷(因为春卷如果炸早了,会受潮不松脆)油炸春卷的香味能香遍半个村子。我口水哗啦哗啦地流。母亲一般不舍得给我吃。因为那个年代物资匮乏。来十个客人可能就炸十个春卷,自家人一般是不吃的,倒也无关吝啬小气。比如过年的油豆腐嵌肉和蛋饺,以前客人来了都不吃,自家人更不舍得吃。每来一拨客人就端出来作一次摆设。一直从年头端到年尾,过正月十五了,母亲发话可以吃了,我便大快朵颐,满心欢喜地吃着已经有点白花毛气(霉味)的蛋饺和肉嵌油豆腐。
二
当香气四溢的春卷上桌的时候,某个年长的客人看着吸溜着口水的我说:春卷还是娃吃吧。我必会兴高采烈,然而母亲会给我使以眼色,让我拒绝。我蹩过头去,违心地拒绝:不用了,不用了,我已经吃过了啦。母亲偶而也会多包一两个春卷或者有个把春卷炸得变形了,就赏给在一旁吞口水的我。我会忙不迭地把滚烫的春卷往嘴里放,生怕到嘴的春卷飞了,每次都被烫个龇牙咧嘴,却总也改不了。
大冷天,就想念春卷的味道。小寒那日,我被寒风和对吃的执着灌着,扑倒附近的象贤菜场。靠南面门口这头,有一个穿灰布衣衫的矮小老太在做春卷皮。小摊简易至极,只有一个圆筒形的煤球炉子,上面搁着一块平面的圆形铁板。身边的塑料桶里有事先调好的面粉糊。只见老太太用右手掀起一块棉抹布轻轻擦拭滚烫的铁板,左手手腕极其灵活地将面团迅速在铁板上抹一周,铁板上就留下了一块圆形的白色面皮,待面皮边缘微微隆起,再用一把特制的铲刀在面皮四周铲几下,最后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轻轻一提,一张完整的春卷皮就做好了。皮儿薄如蝉翼,但又不破,呈现半透明状。老太如此往复,动作娴熟地做着一张张春卷皮。忽而,我想起欧阳修《卖油翁》中的一句话“吾亦无他,唯手熟尔”。看老太专注地编造着一首美味的前奏曲也是一种莫大的享受。老太的脸被岁月风霜粗暴地搓揉成一团,五官都靠得分外近,沟沟壑壑,斑斑点点。老太应该是外地的,我跟她说起了本地话,可她听不大懂,用半吊子的普通话跟我交流。我马上也开始用普通话。不过,我居然忘了询问价格,直接说:老阿姨,给我称8块钱春卷皮吧。老太给我从尼龙袋里抓出厚厚一叠春卷皮放到电子称上称。我问:8块钱能包二十几个吧?老太笑笑说:8块钱能包四五十个,要不给你称5块钱?我看到老太旁边还有一袋袋包好的春卷,便询问:老阿姨,包好的怎么卖啊?老太说:10元一袋,一袋12个。你还是自己包合算,自买馅料,20元可以包好几十个呢。这老太真有趣,居然不求多卖掉些春卷皮,也不推销自己包的春卷,反倒让顾客自己包,算为人实诚,我对她顿心生几分好感。
三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把买来的春卷皮带回家,便开始筹备馅料。最经典的还是葱肉馅儿。我挥舞起“伪厨娘”的孱弱手臂在厨房的砧板上制造着有节律的声音。和《芳华》中歌舞青春的女子似有十万八千里之遥。芳华不再,日子还在。手酸了,背出汗了,肉也碎成糜了。我把肉糜放到陶瓷大碗里,切了些细姜粒和葱末进去。又打了两个鸡蛋,辅以适量盐、白糖、鸡精、生抽和料酒,把馅料上下左右来回地搅拌。加了鸡蛋的馅料口感更嫩滑,而且不易散掉,这是婆婆传授的秘诀。期间做作业的小儿跑进厨房来观看和询问了好几次。馅料做好了。我和小儿分工合作。小儿负责掰薄如蝉翼的春卷皮。我负责包春卷。择一平碟,先将春卷皮铺平放好,把适量馅料放到中间,将两侧的春卷皮翻到中间,将馅儿盖牢,然后从一端将皮子卷往另一端。如此这般,一个长圆形的春卷便包好了。高潮部分是炸春卷。我选了一个6寸的平底锅,一是省油,二是省力(一次能同炸8个)。炸的的过程中我不停地用筷子翻看春卷皮是否呈金黄色。如呈金黄色,再翻面炸。两面均呈金黄,便可起锅。只听得厨房里油烟机轰鸣,直闻得家中到处弥漫着油烟味和春卷的香味,还夹杂着小儿兴奋的笑声。第一锅春卷隆重起锅。生怕小儿烫着,我连声说:稍安勿躁,过会儿再吃。小儿哪里肯依,老早被春卷的香味勾得灵魂出窍了。复又回溯过往,想起自己幼时的馋样,简直如出一辙,不禁莞尔。
曾在某本书上看到过一句话:食物的香气里,有一条通往过去的路。和家人们在热气氤氲中吃着炸春卷,真是浑身生暖意,其乐也融融啊。
本文作者:山小山(公众号:南湖文学)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