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优秀作品专栏 > 教育心得 >

班主任关于劳动的家庭教育故事:唤醒“沉睡”的家长

时间: 晓晴1082 分享

  编者按:有些家长“心疼”孩子,导致孩子们体会不到劳动的滋味,作者是怎么引导学生和家长的教育呢?下面我们来看看《唤醒“沉睡”的家长》这篇教育故事吧!

  “老师,今天小丽没做值日。”周一下午我刚踏进教室,劳动委员陈闯就气愤地报告,随后其他组员也七嘴八舌地诉说:“上午一放学她就走了”,“我提醒她留下来做值日她还冲我做鬼脸”……“我不能值日,妈妈说不让我扫地。”还没等我开口问,小丽就迫不及待地为自己辩护。“我今天刚洗的头发,新换的衣服,妈妈说不能参加劳动。”小丽声音洪亮,理直气壮,好像做错事的不是她而是别人。“ 新换了衣服,就可以不做值日了吗?”陈闯也不甘示弱。我及时制止了他们的争论,经过教育协调,小丽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愿意参加周二第二组的值日工作,以弥补今天的过失。这次小风波暂告一段落。

  事后细想,小丽学习勤奋,成绩优秀,一直是同学们学习的榜样,这次却因为劳动引起了公愤。那么小丽错误思想的根源在哪里呢?家庭教育。孩子年龄小,思想认识就像一块白纸,在上面画什么就是什么,往哪方面引导就会形成什么思想认识。这让我突然想起前几天有家长给孩子请假,说上午放学有急事,需要孩子一起去,不能参加值日了,难道也是因为“心疼”孩子?如果真是这样,那这就成问题了。因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背道而驰,不但教育效果会事倍功半,孩子夹在中间也会很纠结,不利于孩子成长。学习如此,习劳亦是如此。我想,让家长提高认识,正确引导孩子们习劳,已刻不容缓。那么家长对这件事是什么看法呢?

  一、问卷调查----了解情况。

  1.学生问卷:“你在家里做家务吗?都做些什么?”2.家长问卷:“你让孩子在家里做家务吗?为什么?”调查显示:完全不做家务的占80%以上。究其原因,第一,孩子在家里被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宠着,享受着小皇帝小公主的待遇,大人们爱都爱不过来,哪舍得让孩子做家务。第二,好多家长把做家务和学习看成是一对矛盾体。做家务不是要耽误学习吗?孩子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做什么家务啊?所以,当孩子提出做家务的时候,大部分家长会说:“不用你,你去写作业吧。”做父母的希望孩子多才多艺,希望孩子学唱歌、学舞蹈、学绘画……什么都想让孩子学,可就是不让孩子学做家务。第三,一部分家长竟然认为做家务是侍候人的活,是没出息的表现,孩子有本事就应该好好读书考大学,将来做高贵的人,家务只要请钟点工做就行了,没有必要现在就学。

  调查结果显示,多数父母的眼睛只盯着孩子的学习,把提高成绩放在教育孩子的第一位,而对于自理能力的培养,态度实在很漠视。找到症结所在,就要对症下药了!

  二、召开家长会---明白习劳益处。

  为了唤醒家长,改变其溺爱的态度,就要让他们明白习劳对孩子百利而无一害,为此,我们班精心组织了一次家长会,对于个别家长还进行了单独沟通,交流看法,重点从孩子的全面发展、长远发展、习劳的益处入手。

  1.习劳知感恩。

  俗话说: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父母恩。一个人只有在亲自做的过程中,才能体会其中滋味。所以说培养孩子做家务的能力是一种人生智慧,孩子学做家务才会懂得感恩。让孩子把地拖好,他一干才知道拖地的辛苦,进而萌发更高的思想觉悟,不随地扔垃圾,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让孩子学煮饭炒菜,他才能体会到妈妈的辛苦,不再挑三拣四……孩子做家务的次数越多,能力越强,越能够体会父母的辛劳,激发感恩意识,并把这种感恩内化为学习的动力,相反,你什么都不让他做,每天在那里看电视,他根本不知辛苦是何种滋味。怎能体会父母的不易?习劳的人才知感恩,常常能够劳动,能够付出的人,他才能感谢别人的付出。

  2.习劳可以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亦能开发智力。

  劳动中双手都活动,有益于左、右脑的开发,从而促进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发展,有利于学习能力的提高。习劳还可以培养人的分析、判断能力,发展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习劳可以改善呼吸和血液循环,促进生理的新陈代谢过程,还能调节大脑疲劳,有利于大脑的发育,所以能益智。

  3.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试问,我们喜欢跟什么样的人合作?喜欢跟勤快的还是懒惰的? 答案不言而喻。假如我们的孩子到了一个集体或团队里面,一进去就能够主动收拾打扫,看到别人在忙会走过去主动帮助。给大家的第一印象是什么?很勤快,很舒服的感觉,所以他的人际关系自然就会很好。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但是假如他什么都不会干,生活规范又很差,不但帮不上别人的忙,还会给大家添很多麻烦。最可怕的是还意识不到自己的错误,我想这样的孩子以后的处境会很艰难……

  通过家长会的形式让家长朋友明白了引导孩子习劳的诸多好处,为下一步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开展活动---力行见证奇迹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和家长达成共识以后,就要用这种思想去指导行为,最后转化成孩子们的良好习惯,为此我们班开展了一系列的习劳活动。比如每天以“我为家人做件事”为主题的日记展示,让我们看到了孩子们的孝心和很强的动手能力;每周开展的劳动小明星评选,我们感受到孩子们从习劳中获得的自信和幸福;由家长配合开展的“我眼中的宝贝”摄影展记录了孩子们在劳动过程中的快乐和风采……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我看到了孩子和家长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王行是一个很腼腆的孩子,一说话就脸红,成绩也不太好,在班里一直“默默无闻”。他却在微信里经常给我留言:“老师,我终于体会到爸爸妈妈的辛苦了,我以后还要继续帮他们做更多的家务”“老师,我今天扫雪了,把我家院子里扫完以后,我又把胡同里的雪扫了。”……陈奥的家长说:“俺家孩子一直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一点都不知道体谅父母的辛苦,我们也不知道怎么教育,自从参加了学校的家长会和一次次的活动,我开始配合老师的工作,现在孩子每天都帮我扫地洗碗筷,还主动给爷爷洗脚,我们感到很欣慰!”小丽家长也不好意思地说:“我原来担心让孩子做家务会耽误学习,现在看来,不但对成绩没影响,孩子反而更加自信乐观了,在劳动中也积累了很多素材,作文写得也越来越好了……”有了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孩子们在学校的表现也有了很大的改观,特别是集体劳动中的表现更出色了,小组值日做的很好,并且经常有非值日生主动参与帮助。孩子们已将习劳融入了自己生活,沉浸在主动为大家服务的氛围中,不亦乐乎!

  我们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学生家长是我们的朋友,也是我们的战友,只有诚心唤醒部分“沉睡”的家长,家校达成共识,形成合力,对孩子的教育才会事半功倍,让我们携起手来,引领孩子在学习之余学会习劳,体会习劳,享受习劳,为孩子的一生奠基!

  作者|四间房乡六完小 秦利娜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3905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