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优秀作品专栏 > 读后感 >

《沙乡年鉴》读后感:这片土地,何时醒来

时间: 子文834 分享

  编者按:《沙乡年鉴》是一本描述土地和人类关系的著作,被誉为自然文学典范。以下是王晓秋老师对于《沙乡年鉴》的读后感。

  我喜欢一棵年轻的北美白杨,因为有一天,它会老去。 ——利奥波德

  认真捧读利奥波德的《沙乡年鉴》这本书,还是源于去年教学八年级课文《大雁归来》时,其实教了很多次的《大雁归来》,一直没有引起我多大的重视,以前仅仅将它当成略读或自读课文给轻描淡写地过了,从来没有正儿八经地和学生共同去学习、探讨它和《沙乡年鉴》这本被誉为自然文学典范、生态文学的圣经,土地伦理的倡导书,直到去年参加市区的语文教学研讨交流活动,发现《沙乡》早已被作为中考重点阅读篇目之一,而且被一次次提到了研读教学之重点,才让我意识到它所传递的理念已引发人们深入的思考,同时也促使我去拜读它的迫切心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读到第一部分12月“家园范围”时,我不禁感慨万千,往事历历在目——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年少时,我总爱用手去感受这片土地的温暖,因为在碰触她的同时,我的心也在微微发烫。后来,我不敢再触碰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也渐渐地从一段懵懂的岁月走出,走进另一个世界,可同时,睹物思人的背后往往物是人非,我察觉的到,这片土地,她沉睡了,而且很难再醒过来了。蓝天、流云、绿水,鲜花、芳草、飞鸟……一切的一切,脱离了这片土地的怀抱......

  曾经,我眼中的这片土地,是陶潜笔下的世外桃源,是马致远所吟诵的“小桥流水人家”。而今,这片土地,放眼望去——拔地而起的是高楼大厦,一座座古桥随着河流的填埋渐渐消失了。这片土地变了好多,每天都是酸雨的侵蚀,这片土地变了好多,每天都是污水的浇灌……她曾笑过,也曾哭过,可最终都还是黑色的泪水,写满了她的憔悴,她的疲惫。她所孕育的儿女长大了,长大了,而同时她也累了。一切都融为水,将这片土地浸没,然后她睡了,不再醒来......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细读第二部分素写——这儿和那儿,我终于明白维斯康星里那沼泽地的哀歌和沙乡是怎么回事,让人不由得“像山那样思考”,我又一次陷入沉思——

  看着这一切发生的我,兀地想起:在那段肆无忌惮的年华里,我曾经走进院子后面的那片菜园,看那清新的绿色。肥沃的土地,碧绿的蔬菜,绿色覆盖了这片土地的肤色,我贪婪的呼吸,贪婪的拥抱这一片颜色。我曾经走进田野,望那无垠的金色。在那时不时传来一阵稻香中,我听见了麦子饱满的果实摩挲的声音,我伸手轻碰,热,暖!呵!那是太阳的光辉所给予的,大地的能量所焕发的。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现在,我又走进家中菜园,只看见老爸种下的了无生气的蔬菜零落在那一片死物之中,已然没有了儿时那种浑然天成的自然。站在路旁,回忆着过去的那片田,现在,只是一幢幢高楼大厦矗立罢了。在我看来,是一副阴沉之气,上方仿佛被乌云所笼罩,天天下着暴雨。现在的天空,灰蒙蒙地与周围连成一片,没有太阳给予的温暖,没有亲人的陪伴,就连人影也孤寂了许多。当荒野成片增加,当江河渐渐浑浊,当雾霾笼罩天空,当美景不复存在……当这些发生时,这片土地已经在告诉我们,不要再这样下去了,否则还给我们的只能是昔日我们亲手“赐”予她的伤害。她在颤抖,她在发怒,她带着满腔怒火掀起巨浪......到时候,悔之晚矣。

  看完第三部分 结论,我终于释然:那剩余不多的荒野,户外休闲的荒野,用作科研的荒野和那野生动植物的荒野谁来护卫荒野?土地伦理引发人们良知的发现,希望——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还荒野一片绿色,让那尖尖小草铺满黄土;还江河一片清澈,让鱼儿能有更好的栖身之所;还鸟儿一片树林,还母亲一片自然的绿色!作为这片土地的子女,我们难道不该尽己所能,尽量地呵护她吗?现在这片土地已昏昏欲睡,可是造成此番现象的,又是谁?

  这片土地,何时醒来!这片土地何时醒来!而在她那浸泡在水中的梦里,轻烟细雨,杏帘酒香,清风明月,一畔江南!亲近这片土地,亲近母亲;保护这片土地,保护母亲,保护我们所依存的家园。让我们一起携起手来,趁时间还不晚!

  当一个事物有助于保护生物共同体的和谐、稳定和美丽时,它就是正确的;当它走向反面时,就是错误的。 ——利奥波德

  作者:灵昆中学 王晓秋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公众号:语文的那些事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3913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