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优秀作品专栏 > 教育心得 >

高中生学《兰亭集序》读生死

时间: 晓晴1082 分享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编者按:《兰亭集序》是中学语文课本内的重要内容,作者通过学习感悟到生与死的意义,下面我们来看看他的学习感悟吧!

  唐按:

  中学生这样谈“生”“死”:老师借解读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的机会,与我们探讨了世人一直究思不断的话题——“死”与“生”。这使我感慨良多,不禁思绪万千,颇有看法,便“录其所想”,却不敢奢望“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学《兰亭集序》读“生”“死”

  朝阳

  (高一9班)

  就在今日,唐某人借解读大书法家王羲之所作的千古名篇《兰亭集序》的机会,与我们这些少年探讨了古今中外世人一直究思不断的话题——“死”与“生”。这使我感慨良多,不禁思绪万千,颇有看法,便“录其所想”,却不敢奢望“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遥想古今,有多少豪杰,多少伟人,无不被“生”、“死”这简单的二字所困扰。那“灭六国,合天下”的秦始皇赢政不是因为想“长生不老”而困惑到死吗?那“少年英才”,霸气征伐,嵩山拜谒,封“万岁峰”,建“万岁亭”,修“万岁观”的一代君王汉武帝,在晚年不也困于“生死圈”吗?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在我看来,“生”“死”二字只不过是万物的一个起点与终点,就如同河流一样,它会在某一个空间出现,但终会在另一个地方流入大海。“生”与“死”,看似两种对立相克的事物,却终究会脱离世间万物相克相生的规律。

  “死”不一定是死,“生”也不一定是生。有人以为,死亡是一个生命的结束,是一种痛苦;但也有人认为,死亡是一种解脱,是一个生命的重生点。这就如同苏轼所说的:“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若以长的时间段来说,“生”与“死”可谓瞬间,俯仰之间,便是生;再俯仰之间,便为亡。重要的是生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你为这个世界留下了什么——或许碌碌无为,或许流传千古。但是你一定要留下什么,不管是不是为了他人,至少,总得有些什么东西证明你曾经来到这世上。

  记得开学之初,唐某人就告诉我们:“写随笔,不是为完成作业,而是要留下你曾经来过这世界的痕迹。或许千百年后,你的子孙找到这本随笔,说‘嘿,这原来是我祖先曾写过的随笔。’”我现在越来越喜欢写每周一次的成长随笔了,其实我是为自己的成长留下活过的“证据”。

  学习《兰亭集序》,感慨一番人生。与其活着被“生”与“死”所困扰,不如在乎那段或高兴或悲伤,或沉静或愤怒的过程。

  唐某人曰:

  修禊农历三月三,会稽山阴兰亭会;临流赋诗风雅集,名流高士抒怀抱。晋穆帝永和九年(353年)距今1664年,穿越千百年的山水聚会有着怎样的欢乐美情、生死感慨,竟至于让当下的少年也“感慨良多,不禁思绪万千”,这实在是文脉涌动,文心永恒的可喜之事。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始皇赢政想“长生不老”,却困惑到死;霸气征伐的汉武帝梦想祭岳而“万岁”,却怎么也走不出天地的“生死圈”。与其困扰于生死命运,不如珍视俯仰之间的当下过程,并为这个世界留下能“证明你曾经来到这世上”的“证据”。没有“证据”的过程就是生命的虚妄。你能用写随笔证明你的存在,这是值得期待的语文人生。

  学贵多思,你的领悟是非凡的。你竟然牢记住了我说过的劝学语录,真令我感慨。祝福你。

  2017年12月30日星期六,18:18评阅

  公众号|悦读致远高中生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3916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