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队军营往事追忆:连队养鸡的故事
编者按: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某些军营养鸡是允许的。下面这篇《连队养鸡的故事》就是作者曾经的部队回忆。
六十年代守岛部队以岛为家,以苦为荣,养猪养鸡,种粮种菜,实现了副食自己。
连队有个鸡舍,就在厕所旁。1968年入伍时,老兵告诉我们,咱连这群鸡有六七十只,最老的那只"大老黑"是61年"兵",那可是有功之臣,每年孵小鸡,它都是头功。其余哪年的"兵"都有。 这些鸡都是土鸡,五颜六色杂七杂八,领头的是一只大红公鸡,威风凛凛,仪表堂堂。这群鸡在产蛋期,保障全连每周能吃一次炒鸡蛋。
每年四五月间,"老兵"母鸡会自动出来孵蛋。当年出生的小鸡,除了母鸡留下产蛋,公鸡们都在春节成了官兵们桌上餐。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这群鸡除了冬天分享我们的口粮,其余三季主要吃满山遍野的昆虫。
岛上蚂蚱、扁旦、螳螂甚多且肥大。平日里再加喂些连队的剩饭。这些剩饭是机房值班人员的三餐。每顿饭由接班人员用饭桶提上半山腰的坑道口。换班后的人员在洞口吃完饭后,就地将所有(一般的不会剩菜)剩饭往操场上一撒,一敲饭桶,只见那群鸡,从四面八方呼啸而来,场面甚是壮观。由于都是散养,个个身手不凡,几十米寬的山沟都是平飞过来,下坡多用滑翔动作。用现在语言,则个个都是母鸡里边的战斗机。
这些鸡说来也奇,连队的二米饭中,它们只吃白米不吃高梁米。用餐时,只见它们只只奋勇,个个争先。啄白米的速度就如通信二连的报务员手里的电键,每分钟都在120码以上(当然最后高梁米也不会剩下)。战士们都称它们为"修正主义"鸡。
1970年通信一连新兵全是女兵。连队里没有养猫养狗,除了一头拉车的毛驴就是这些鸡。女兵对这些战斗鸡情有独钟,没事就去看鸡。她们把鸡当成了庞物。
不久,女兵们改变了连队喂鸡的习惯,先敲饭桶后吃饭。交班女兵出坑道后,边喂自己边喂鸡,而且偏向喂自己喜欢的鸡。女兵嘻嘻哈哈,与鸡同餐,声情并茂好不热闹。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五月份天气见热。消息灵通的女兵向大家通报,知道吗?司务长已经出发,要去大陆,为连队买能多下蛋的莱亨鸡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男兵们已经在老鸡舍旁建造新鸡舍。使用从公社讨来报废的渔网,利用山坡上原有的树木为栏,围上四边,并扣上渔网,既通风又透光的五星级鸡舍建成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司务长回来了,鸡买回来啦!女兵们纷纷跑到"新兵集训队"来看这些封闭式管理的"新兵"。从电源站隔着山沟朝对面望去,山坡上白花花一片的鸡,衬着绿树也算是一景。
司务长从庄河买回一百只半大莱亨鸡。回岛时遇上小浪,北风四级,公社的交通船原本一小时船程,行了近二小时。
一百个"新兵"关在“新兵集训队”里挤成一团,颜色白的晃眼,与原来灰头土脸的"老兵"相比,颜值上升的可不只一星半点,立马成为女兵们的新宠。
这些明星鸡不禁细看,但见它们个个萎靡不振,无精打彩,司务长解释,鸡与人一样有些晕船,不日则好。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到第二天再去鸡舍时,只见那些鸡鸡眼微睁,双翼垂地,蔫头搭脑,半死不活,大家有些耽心。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待第三天看时,鸡开始脱毛,大都东倒西歪,站立的也是垂头丧气。司务长开始着急,高粱米也换成了细粮。
后几日更是惨不忍睹,一地鸡毛。鸡们身上只剩翅尖上几只飞羽和鸡屁股上少许的尾羽,其余大小羽毛全都脱完,露出鲜红的鸡皮,一群白鸡变成一群红鸡。并陆续出现非战斗减员。女兵们忍不住暗自落泪。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好在最后,没有"全军覆没"。一百只鸡还幸存五十只。这些幸存的"七O年兵"好长时间缓不过来。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连队从此再也没有从大陆买鸡上岛。
作者:苏峰
公众号:军旅警营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