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樵夫廖俊波》首映观后感心得5篇_看《樵夫廖俊波》感想心得
《樵夫廖俊波》根据廖俊波书记真实撼动的事迹进行了加工改编,以记者探寻廖俊波 “樵夫”的微信名由来、廖俊波生前在南平政和脱贫攻坚为民解忧的光彩睿智的工作经历,两条故事线索交叉的平行蒙太奇艺术手法,将主人公廖俊波的大爱、永远的微笑及他的初心和坚守,生动地还原了真实质感和朴实情感,亲情化的叙事视角一改以往说教式窠臼,人性探索超越以往主旋律电影。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优秀观后感,供大家参考。
2019《樵夫廖俊波》观后感
大无畏的共产党人,通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建立了新的中国,也在国家经济和道德的建设中,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时代楷模,从王进喜到焦裕禄,从孔繁森到任长霞,从杨善洲到廖俊波……他们是一粒粒火种,点燃了劳动与创造的火焰,他们是一面面旗帜,引领着我们前进的步伐,祖国的未来,因为有他们,而变的更加强大和美好。
电影《樵夫·廖俊波》讲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廖俊波同志的光辉生平与光荣事迹。不同于其他的人物传记电影,都是以名字命名,在本片的片名中,有"樵夫"二字,这正是对廖俊波同志的形象化概括,正如影片中所说:"樵夫,是把自己当柴烧,照亮世界的人",廖俊波也正是这样,勤勤恳恳,扎根基层,壮志满怀,锐意进取,将自己的毕生精力,都奉献给了党,奉献给了人民群众。
廖俊波曾经在2015年6月被中央组织部授予"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称号,他在政和县工作的几年,在群众最关切的脱贫攻坚、教育医疗、基础设施等方面都交出了一份出色答卷,全县贫困人口减少了3万多人,脱贫率达69.1%。而在这样的成绩背后,则是他和领导班子不辞辛劳的苦干严干,也正如他所说:"我是一个疯子,带着一群疯子在工作!"能有这样的成绩,也是他是真真切切的把群众当亲人,用心用情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用自己的"辛勤指数",才换来了群众的"幸福指数"。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在整部《樵夫·廖俊波》的影片中,让人印象深刻的,不仅仅是廖俊波始终昂扬的斗志,更是在他的努力下,变得越来越美丽的乡村、城镇,我们常说可持续发展,生态化生存,但大多数时候,对类似的概念,只停留在文字阶段。而《樵夫·廖俊波》却通过宏大的叙事视角,和细腻的人物刻画,让我们亲身感受到,祖国的大好河山日新月异的变化,樵夫,不仅仅是砍柴人,更是护林人,不仅仅是劳动者,更是管理者,由此,才能带领各阶层的干部群众"用我们的双手,给我们的子孙后代,建造一个生机勃勃的新城"。
作为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的主旋律文艺作品,电影《樵夫·廖俊波》一如廖俊波一样,朴实而真实,故事并没有聚焦于太多惊天动地的大事件,而是从一件件小事,点点滴滴中,让观者感受到这样一位平凡而伟大的共产党员的闪光与伟岸。影片在剧情与影像层面的处理,无疑更加拉进了作品与观众、角色与群众之间的距离,也由此让我们引发更多思考,身为祖国的一员,应该肩负怎样的责任、承载怎样的义务,才能成为时代发展中的能量与动力?这是榜样力量的感召,更是同行者的嘱托。
令人遗憾和悲痛的是,2017年的3月18日,时任福建省南平市委、副市长,武夷新区党工委书记的廖俊波同志,在赶往武夷新区主持召开会议途中不幸发生车祸,因公殉职。但他敢于担当、勇于创新的革命精神,生活中平易待人,工作中雷厉风行的作风,却永远值得我们怀念。今年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祖国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我们需要更多的廖俊波式的好干部,来建设祖国,来开创未来。历史证明:谁把人民扛在肩上,人民就把谁装进心里。廖俊波,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在这个金秋时节,去看《樵夫·廖俊波》,献上一份缅怀,收获一份赤诚,并祝祖国昌盛平安,繁荣富强,越来越好!
2019《樵夫廖俊波》观看有感
我们生活在一个时间和空间的盒子里,电影则是盒子上的窗口。电影允许我们进入他人的精神世界——这不仅意味着融入银幕上的角色,也意味着用另一个人的眼光来看待这个世界。看电影《樵夫·廖俊波》亦是如此,通过该片,我们大可以通过屏幕走进廖俊波的内心世界。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无论干什么事,我都会竭尽全力的!”这是廖俊波参加工作报道时说过的话。这句话看似简单、质朴,但却是全片的精神核心所在。
纵观廖俊波的生平,大可以用“生长于斯奉献于斯,倾注一生目光于斯”概括。身为一个刚刚毕业的学子,从邵武拿口镇到荣华山工业园区,从政和县到武夷新区,廖俊波工作过的每一个地方,条件都很艰苦。可是在基层工作的他,就这样凭着“樵夫精神”,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从一件件苦差事做起,让地方面貌旧貌换新颜。可以说,闽北热土孕育了钟灵毓秀的山川地貌,也培养了廖俊波坚毅的品格。
影片中有个桥段感人至深:报社记者罗闽昊实习期结束后,准备离职。彼时,主编交给他最后一个任务,希望他深入采访廖俊波生前的事迹,这也是他最后一个任务。主编问小罗:“你知道他为什么叫樵夫吗?”正源于是“樵夫”这个词汇,罗闽昊开始了自己的采访。该片亦随着罗闽昊的采访开始回朔廖俊波奋斗的一生。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你听过“巨人保罗”的故事吗?美国有个神话人物是个巨人,叫保罗-班扬。这个巨人樵夫力大无穷,伐木快如割草。廖俊波微信上“樵夫”这个名字即取意于此。影片最后,记者罗闽昊经过深入走方始以领悟,却原来“樵夫就是薪火相传的砍山人”。该诠释也和《樵夫·廖俊波》中“薪火相传,照亮世界”这一主题不谋而合。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在多年工作中,廖俊波始终如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无论是拿口镇、政和县,还是南平市武夷新区,每一处都有他付出过的痕迹。在他眼里,“群众的事无小事”一直是他的口头禅。对待群众温和,对待亲朋温暖,但温和与温暖并不意味着没有原则——“谁要是打着我的旗号搞工程,赶紧拒绝,我没有这样的亲戚”,廖俊波对底线的坚守成全了他永远澄澈的目光。
廖俊波去世后,记者罗闽昊走访时问群众对廖书记的看法时,一个村民饱含泪光地讲起当年廖书记对自己说过的话:“赚钱的事你们来做,不赚钱的事我们来做。”这就是樵夫的精神,这就是公仆的力量。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斯如廖俊波妻子林莉所说的的“懂你是最长情的告白”,廖俊波对人民群众亦是如此。也正源于此,廖俊波贯穿如一的像樵夫一样苦干实干,不畏艰苦为群众和地方经济解决难题。纵观全片,“滴水穿石,空谷传音”亦是对樵夫廖俊波的最好诠释,而这亦是本片的精髓所在。
2019《樵夫廖俊波》观看心得
现在的年轻人可能并不知道什么是樵夫,那是在缺乏机械和科技,天燃气和电饭锅还不普及的时代,人们要吃饭就得烧柴煮米,米由农民伯伯在田里耕种收获,柴就是由一些樵夫在山上砍取枯木和废枝,一斧子一斧子的砍下来再送往千家万户,很辛苦也很光荣。
由宁敬武编剧并执导、芦苇担任编剧顾问、韦廉担任艺术监制,郭广平、陶红主演的人物传记电影《樵夫·廖俊波》讲的就是一位“樵夫”的故事,可故事的主人公不是一位真正意义的樵夫,而是已经逝去的人民好公仆廖俊波,他先后担任拿口镇镇长、政和县原县委书记、南平市常务副市长、武夷新区党工委书记,在任职期间亲力亲为、鞠躬尽瘁,从洪灾来袭临危受命当上镇长的那一天起,就撸起袖子带领群众一起抗灾,战斗在第一线,而后一直致力于发展商业和经济,切实的让一方水土实现了从贫穷到富裕的转变。
他是闽北大山里长大的孩子,他用一生的辛勤奉献,无畏艰难,奋力开拓,体现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人生信条,赚钱的事让老百姓干,不赚钱不好干的事自己干。然而,要把这一个简单而又纯粹的人物搬上大银幕,却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因为廖俊波的一生是短暂的,却又波澜壮阔,质朴无华,却又熠熠发光,在他工作过的拿口镇、政和县、南平市,几乎每个老百姓都对他念念不忘。
有人说他像阳光,有人说他像老黄牛,也有人说他像领头雁,带领干部群众攻坚克难往前飞,每个人眼里都有一个不同的廖俊波,而在他的微信名“樵夫”来看,他多年来一直执着地做一位樵夫,只砍枯枝当柴烧、留下青山护水清。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怎样还原这头老黄牛或领头雁的风雨历程,怎么塑造这位生命不息砍柴不止的樵夫,《樵夫·廖俊波》给所有人物传记电影做出了一个成功的典范,不熬鸡汤不说教,全凭真情实感来打动人,影片一开场就显现了娴熟的叙事技巧和精密的戏剧结构,以倒计时的方式展现大雨夜的一宗车祸,然后从两个时空不断的交错呼应,一条线描写廖俊波的青年时代,从满腔热情的知识青年如何在抓住机遇,成为一镇之长;另一条线则是他主抓武夷新区建设期间,不断协调规划设计、招商。
随着两个时空的不断交错,观众会感到这个人物和以往印像中的领导不一样,不像有些影视剧里表现的领导,仪表堂堂,风度翩翩,说起话来都是哲理,而本片很敏锐地捕捉到了廖俊波作为普通人的平凡一面,比如说他在年轻时恋爱的模样,也一样的浪漫且感性,也爱读武侠小说曾自栩是不聪明的郭靖,在步入中年之后,官越来越大之后,他还像普通人一样,也有妻儿老小的甜蜜和苦恼,也会铁面无私的拒绝老朋友的项目,也会开会忙到都没时间看一眼年迈的爹妈。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在影片中,有几个比较感人的瞬间,像廖俊波做镇长这一段,为了给村民赈灾不辞劳苦一户一户的跑,为了重建房屋的土和村民做思想工作,一跑就是好几天,连夜里做梦都喊着砖,透过这几个鲜活的细节,一个活生生的优秀领导形象已经印在了观众的心里。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廖俊波用一生的心血去恪守忠诚与信念,诠释了公仆的真正含义。因为意外,现在廖俊波已经离开自己的岗位,但是他把樵夫精神永远的留在了这个世界,所以说《樵夫·廖俊波》不仅仅是一部单纯的电影,更是一篇励志铭,是一封告白信,会继续激励所有后来人继续奋斗,去完成廖俊波未竞的事业。
2019《樵夫廖俊波》观看体会
一说起传记电影,内地影迷往往会苦笑一下。因为咱们国家的传记电影在故事性上往往比较差,大都只做到了对历史人物的生平记录而已。反观北美地区,传记电影几乎就是颁奖季的大杀器。每年奥斯卡都会有大量优秀传记电影抢占一大半的提名。尤其是在剧本类、表演类的奖项上,传记电影的成绩尤为突出。说白了,北美电影人(尤其是一些独立电影)对传记片的拍摄理念有很多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比如通过对历史人物的片段截取,传记电影也能如其它类型片一样营造出令人揪心的故事性。最近一个对国外传记片手法借鉴出成效的国产传记片,便是9月6日在内地院线全面上映的《樵夫·廖俊波》。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本片的传记本尊是一位被评为感动中国2017年度人物的“时代楷模”——廖俊波同志。1968年出生的廖俊波曾任福建省南平市委、副市长,武夷新区党工委书记,政和县县委书记等职务,于2017年3月18日在赶往武夷新区主持召开会议的途中不幸发生车祸,因公殉职。影片大部分内容的确取材自廖俊波生前在工作岗位上的优秀事迹,但讲述方式却另辟蹊径,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影片先倒叙了廖俊波(郭广平 饰)生命的终点。导演宁敬武用动作片的手法拍摄了这场大雨中的交通意外,给观众先来了个巨大的视觉冲击。然后镜头一转,登场了一个与廖俊波毫无关系的“外人”——青年记者罗闽昊(洪浚嘉 饰)。为了交换追求梦想的机会,小罗答应了主编写一篇探索廖俊波为什么用“樵夫”作为微信名的文章。正是这个契机,小罗成为了廖俊波人生的客观讲述者。虽然他在探索的过程中和观众一样被廖俊波的事迹所感动,但他无论是身份还是职业,都从客观上代表了理性。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随着小罗的深入探访、搜集资料,观众也被引导进了一个层层深入的探索之旅中。廖俊波是个具体的形象,而樵夫则是个抽象的谜团。两者之间忽而接近忽而远离,营造出张弛有度的节奏感。小罗前前后后找了许多个可能答案,却没有一个是完美答案。这个过程还是蛮吊观众胃口哒。虽然观众对廖俊波生前事迹的了解是片段化的,但是通过小罗的串联,观众对廖俊波的行事作风、信仰理念、人格魅力等内在形象的认知却更加立体、更加丰满。整个观影过程也是跌宕起伏,不失焦点。
能看到内地电影人在传记片创作上寻求新思路,囤儿感到非常开心。毕竟相对于动作片、悬疑片、喜剧片、青春片等等,这是一个比较严谨的类型。每一个传记片项目,都有很多项目之初就存在的刚性诉求。技法上的求变,一点儿也不能损害这些诉求。这就需要创作者把外国的经验分析透,并把要拍摄的本国人物研究透。两者都透彻之后,才能做出如《樵夫·廖俊波》这样的精巧融合哈。
2019《樵夫廖俊波》观看影评
人物传记题材的影片,不同于一般的电影,在表现手法上更趋于理性,注重对人物的一生或某一时间段或重要的历史时刻进行充分还原,从而挖掘主人公身上隐含的审慎魅力,《模仿游戏》、《万物理论》、《玫瑰人生》等都如出一辙。影片《樵夫·廖俊波》,将镜头对准了有“时代楷模”和“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之称的廖俊波,透过丰满的笔触和细腻的表现手法,真实再现了廖俊波同志的不忘初心、扎实工作、廉洁奉公的优秀品格。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廖俊波同志生前是福建省南平市委、副市长,武夷新区党工委书记,曾任政和县县委书记,他甘为“樵夫”,带领当地干部群众扑下身子、苦干实干,创造了一个个奇迹,被中央组织部授予“全国优秀县委书记”荣誉称号。2017年3月18日,廖俊波同志在赶赴会议途中不幸发生车祸,因公殉职。影片采用报社记者的视角,融入亲人、同事、朋友的回忆,以及他工作中各种事例,充分且真实地还原了他光辉的一生。
影片采用倒叙的表现手法,先交代出故事的结局,随后按照时间顺序,讲述主人公在不同地点、不同阶段经历和发生的故事。从大学校园里的青涩时刻到走上工作岗位后的意气风发,从普通科员的尽心尽力到临危受命完成抢险救灾任务,从坚持原则招商引资到挨家挨户走访村民,从一心扑在工作岗位上到面对朋友的劝说不为所动……从而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再现了廖俊波同志在不同时期的所作所为和所感所想,从而令人物更加鲜活具体、清晰可见。
《樵夫·廖俊波》摆脱了传统人物题材的说教意味,注重用事实说话,以真情实感为纽带,引入了不少人的采访,而他们都或多或少地与廖俊波有着的密切的关系。一起工作的领导、感情深厚的老同事、一面之缘的普通村民、深受感召的回乡创业者、深受启发的非遗传承人、以及廖俊波的家人等,透过他们的言谈话语,追忆和怀念,再现了廖俊波同志的生活经历和工作历程。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影片采用三条不同的主线,一条是廖俊波同志的生平,以他的事迹展开故事;另一条是以报社记者的视角来展开故事,报社记者就像是“记录者”一样,用他的镜头、采访和报道,记录下廖俊波同志工作、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最后一条是被采访的同事、创业者、朋友、亲人等,透过他们的回忆来串联起廖俊波同志的生活点滴。三条主线既相互关联有互为补充,从而多角度、全方位、立体性的再现廖俊波同志的一生。
影片在创作上进行了有效的取舍,选取的故事,都是廖俊波同志身上典型的和具有代表性的事例。从带领干部职工抗击水灾到灾难过后挨家挨户地做工作,从身先士卒勇斗山火到走访村民解释征地补偿,从不遗余力改善校园环境到呕心沥血招商引资,从大力发展梯田旅游到面对好友的高薪邀请不为所动……一个个鲜活的事例,带领观众由表及里、由浅入深,走入主人公廖俊波不为人知的内心世界。
片中,作为主人公的廖俊波,并没有主角光环,而是像我们身边普通人一样,事业有成的同时,忽略了家人,孩子都戏称自己为“留守儿童”,甚至父母近在咫尺却不能相见,正是这些点滴的小事,与廖俊波本人有着高度的契合,让观众领略到主人公人格的魅力和源于内心深处的力量,从而产生强烈的代入感和现场感,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这也正是影片的亮点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