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作品专栏 > 优秀作文 >

关于美食的作文:家族传承的手工空心挂面

时间: 佩珊1164 分享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学习啦:空心挂面是手工制作、工艺复杂的发酵型挂面,是一种古老的传统面食小吃。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家族传承的手工空心挂面》这篇作文吧。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陕西关中人以面食为主。虽然我吃过各种各样的面食,但刻进我脑海最深处的,莫过崔家人做的手工空心挂面了。特别是从旧社会、人民公社时期走过来的人,每每说起手工空心挂面,就有垂涎三尺之感,仍然口有余香。

  父亲手工挂面技艺是从我二爷、大伯那儿学的,后来他们三个人被人民公社安排,巡回各生产大队给农村的“能人”、下乡知识青年教手工空心挂面技术。由于二爷手艺精湛,被破格录用到眉县供销社工作,直到九十年代退休;父亲以“农村手艺能人”名义,也被录用到国营眉县太白酒厂工作。金渠公社、城关公社、常兴公社一带,会做手工挂面的人很多,大多数是他们三个人的学徒。当时挂面做的最正宗的,要数金渠公社范家寨大队一带的农民。我三爸有文化,也勤于思考,他的空心挂面技艺在西府很有影响力,也被评为全县“农业学大寨”领头人。崔家人的手工空心挂面,早年间就在祖籍凤翔府家喻户晓,在陕甘商界还被誉称为地方“面神”,慈禧太后在西安避难期间,懿旨钦定崔家空心挂面为宫庭御善(记载于《长安食谱录》)。清朝末年,为了躲避日本东洋浪人强行学艺,先辈们被迫烧毁祖传手工作坊百余间,在同盟会革命党人的帮助下,迁出原籍,隐居眉县。爱国义举在三秦腹地传为佳话,曾受到省府主席杨虎城将军的资助。崔家手工空心挂面,五代人传统传承技艺,手工技艺现已经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作为手工技艺传承人感到骄傲。

  父亲开始做挂面的时候,我还小。父亲做挂面时,我们姐妹在旁边看,慢慢地学会给父亲做帮手,也明白了父亲做手工挂面时的艰辛。我们三姐妹经常帮忙给父亲掀着木架子车,去邻村三寨村磨坊加工面粉,因为粮站、粮油门市部的面粉是工厂生产的,添加了石粉、增白剂,面太“脆”,做不岀空心挂面。二爷经常教导我们,先做人,再做面;只有心细、心实,面才能做细、面心才能做空;天道酬勤,功在自然成。“摔面”的软功技艺是崔家先辈从太极拳里悟到的真谛,也是能做岀空心的绝技。其实,那时二爷只给他们兄弟三人传授了空心挂面绝技,其他外姓的徒弟们都没能学到“真谛”。

  做手工挂面的头道工序是揉面。揉面算是最吃力的活儿了,先将上等麦面倒进大瓷盆,按一定的比例加入盐水,然后用手搅拌,面要和得不软不硬,再用拳头使劲挤压,用木头杆子砸。一盆面要揉好,往往要挤压揉搓近一个小时。冬天父亲在揉面时常常脱掉棉衣,穿件卫生白大褂,还是大汗淋漓。面揉好后,就放到瓷盆里,盖上湿布,端到温暖的地方“醒面”。父亲说,面揉到了,挂出来的面才能薄、劲、光,才能烹调出酸、辣、香,才是真正的空心面,才能做到每根像针一样细,中间一条空心线,一头吹气,另一头有风;拿一把子面,在夜里点燃蜡烛,通过空心缝隙可以透光,看到无数火焰;才能有独特的口味,才能吃出小麦的原香味。

  约莫过两个小时,面就“醒”好了,接下来就是盘条。盘条要盘两次。父亲先将醒好的面放到案板上,揉搓成胳膊那么粗的面条,我帮忙把面条一圈一圈盘在瓷盆里,这叫盘大条。大条盘好后,又端到温暖的地方再次醒面。

  半夜两点钟,得开始盘小条。把“醒”好的大条面放到案板上,揉搓成大拇指粗的小条面。父亲在案板上揉搓面条,我得接住一圈一圈盘在瓷盆里。盘小条要比盘大条费时费力得多,盘好后还得再次醒面。

  鸡叫头遍的时候,父亲就起来把盘好的小条面搓成更细的面条,缠在两根叉开的竹棍上,挂到用土坯垒成的面槽里。所有的面条缠完挂好,用草帘子盖严面槽。等太阳出来时,从面槽里取出竹棍,挑到院子,将一根竹棍插在面架上,然后攥住另一根竹棍慢慢往下拽,面条便被拉长拉细,吊在面架上晾干。挂面丝儿长长的、细细的、白白的,在阳光下闪着银光,煞是好看。到正午时分,挂面晾干了,父亲把它切成短截儿,再用绳子扎成捆,手工挂面就算做成了。我母亲和大姐拉着架子车去槐芽街道卖面,我和父亲拉着架子车去齐镇街道卖面,妹妹在家收拾挂面作坊卫生。当时虽然家里贫困,很辛苦,但是我一直怀念着那时其乐融融的生活。

  父亲以前在寒冬腊月才做手工挂面。我知道一是那时农活不忙,生产队允许做;二是在过年时,乡亲们要把手工挂面作为走亲戚的必备礼品用,平时乡亲们也吃不起。父亲还告诉我,挂面上架后,先要冻住再慢慢晾干,冬天最适合做手工挂面。挂面作坊在我家窑洞里,那里暖和,面容易醒。父亲常常一夜不得休息,除过揉面、盘条、上竹棍、上面架、捆挂面这些基本工序外,还得随时查看面醒了没有。面不能醒得太快,也不能太慢,如果超过时间面还没有醒旺,就得在面盆跟前放盆热水或火炉加温,催面快点醒旺。做手工挂面是很费力劳神的活儿,做一天挂面,生产队除给父亲记一个劳动工日外,另外每斤还抽三分钱作为报酬。父亲也给乡亲们帮忙做挂面,没有钱的人家就留一点粘在竹棍上的挂面头或烂挂面给我家,这样我们姐妹就可以三天两头吃上挂面头了。在那口粮紧缺的日子里,能吃上父亲做的挂面头,对我们来说简直就是山珍海味了。当时洪寺中学、范家寨小学的几个同学常常来我家蹭饭,现在她们还说,吃了一辈子的面,还是我家的面最好吃,多年过去了,现在嘴角还留有余香。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挂面丝儿长,挂面情更长。父亲的手工挂面,不仅使我们吃到了美食佳品,也为我们兄妹几个挣到了过年买新衣服和上学的费用,更重要的是让我体会到了父母养育我们的艰辛。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即使能吃到“山珍海味、鱿鱼海参”,可我却感到远不如父亲的手工挂面那么光滑筋道,那样滋味绵长。

  作者:崔红娟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公众号:七彩雨文学社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学习啦


3946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