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生旁观者效应的原因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为什么旁观者在他人在场时不会提供救助,这就是旁观者效应。那么产生旁观者效应的原因是什么?下面就由学习啦小编告诉大家产生旁观者效应的原因吧!
产生旁观者效应的原因
一、社会抑制作用(社会比较理论):社会上每一个人对所发生的的事情都有着一定的看法并采取相应的行动。但每当有其他人在场时,个体在行动前就比无人在场是更加小心的评估自己的行为,把自己准备做出的行为和他人进行比较,以防出现尴尬难堪的局面。比较结果当他人都不采取行动时,就会产生对个体利他行为的社会抑制作用。
二、社会影响结果(从众心理):一个人不仅会以他人看法来评估某一情境,而且在行为举止方面也倾向于模仿他人行动。这种情况在特殊情况下更为突出。个体在面对紧急情况下,即使意识到有责任上前帮助,但若别人没有行动的话,个体往往会遵从大家一致的表现。
三、多数人忽略:他人的在场和出现影响了个体对整体情境的认知、判断和解释,尤其是在紧急情况下对自己陌生情况进行判断。人们既缺乏对行为措施的心理准备也缺乏对行为的信息资料。因此每个人都试图观察在场每个人的行为资料以澄清事情的真实、自己的模糊认识。从他人行为动作中找自己行为的线索和依据。
四:责任扩散:在紧急情况下,当有他人在场时,个体不去救助受难者的(社会)代价会减少。见死不救产生的罪恶,罪恶感、羞耻感,责任会扩散到其他人身上,个体责任会相对减少。我们说,为了对处于困境中地人提供帮助,个体必须感到自己有责任采取行动。但是,当有许多人在场时,就造成了责任扩散,即个体不清楚到底谁应该采取行动。帮助人的责任被扩散到每个旁观者身上,这样每一个人都减少了帮助的责任,容易造成等待别人去帮助或互相推诿的情况。 第二个解释是对让会举止失措的害怕。在任何紧急事态中,为了作出反应,就必须把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停下来,去从事某种不寻常的、没有预料到的、超出常规的行为。在单个人时,他可以毫不犹豫地采取行动,但由于其他人的在场,他会比较冷静,观察一下其他人的反应,以免举止失措而受到嘲笑。
旁观者效应的定义
旁观者效应也称为责任分散效应,是指对某一件事来说,如果是单个个体被要求单独完成任务,责任感就会很强,会作出积极的反应。但如果是要求一个群体共同完成任务,群体中的每个个体的责任感就会很弱,面对困难或遇到责任往往会退缩。因为前者独立承担责任,后者期望别人多承担点儿责任。“责任分散”的实质就是人多不负责,责任不落实。
旁观者效应的现象研究
社会心理学家拉塔尼和达利(1970)发现当有其他的旁观者在场时,会显著的降低人们介入紧急情况的可能性。自1980年以来,有60多个实验研究比较了独自一人或与他人在一起时的亲社会行为表现,结果发现,大约有90%的实验都证明独自一人时更可能提供帮助。研究还发现,在场人数越多,受害者得到帮助的可能性越小。拉塔尼和罗丁(1969)进行了一项实验研究。让参加实验的被试听到隔壁办公室里以为女士从椅子上重重摔下来的声音并大声呻吟:“哎呀,我的天呐!我的脚……我……我……不能动……它。哎呀,我的裸骨。我……拿不开……这个……东西。”事情的全部过程大约持续两分钟。观察被试在不同情境中的反应。第一种情境下,被试单独在场,结果又70%的被试去帮助受害者;第二种情境下,事情发生时有两个陌生人在场,结果又40%的被试去帮助受害者;第三种情境下,被试与一位消极的实验者助手在场,他对被试说不用帮忙,结果只有7%的被试去帮助受害者。
那些在这个过程中什么也没做的人,显然认为这件事并不是紧急情况。“只是轻微的扭伤”,有人说。“我不想让她觉得尴尬”,另一些人解释到。这证明了旁观者效应,当了解到注意到紧急情况的人增加时,人们施予帮助的可能性变小,所以对于受害者来说,处于人群中也许是不安全的。
在做了这个实验后,拉塔尼和达利都询问被试,在场的他人是否会影响他们?虽然我们已经看到了在场的人所产生的奇妙影响,但被试却总是否认这样的影响。他们只是回答说:“我知道有其他人,但我的所作所为与他们不在时是一样的。”这些答案强化了一个我们熟悉的观点,我们通常其实并不知道自己所作所为的原因。
旁观者效应的例子
(一)
2011年10月13日下午,广东省佛山市,2岁女孩小悦悦被汽车撞倒并碾过,7分钟内,18个路人经过,但无一人救助,最后被一个拾荒阿姨救起,但还是在8天后去世。事件发生后,国人纷纷谴责路人冷漠见死不救。后来,有心理专家出来解释说,路人的“冷漠”,其实是心理学上的“旁观者效应”所致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旁观者效应(bystander effect)是社会心理学的一个名词,指的是在紧急事件现场,由于旁观者的存在,个体的利他行为受到抑制,受害者得不到帮助。现场的人越多,人们就越倾向于袖手旁观,受害者获得帮助的可能性就越小。这种现象违背常理,因为我们通常会认为在场的人越多,受害者得到帮助的可能性越大。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旁观者效应”这个概念的诞生,源于1964年发生在美国的一桩谋杀案。
1964年3月13日凌晨,纽约,28岁的女子吉蒂·吉诺维斯(Kitty Genovese)在自己的住所附近被一个持刀歹徒袭击,整个过程持续了35分钟,由于引起了女子的邻居的注意,凶手一度逃离,但很快又折返继续行凶,最后把她杀死。据报道,她有38个邻居目睹此事,但无一人出手相助或报警。
3月27日的《纽约时报》头版报道了这件事,在美国引起轩然大波。美国民众和媒体展开了关于人性冷漠的大讨论,一批社会评论家也站出来发表高论,认为此案具有重要意义,冷漠已经成为大城市的一个特征,美国社会正在变成一个冷漠的社会。由于媒体不断渲染,事情越炒越大,最后还出了一本书。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这些讨论引起了两个心理学家——约翰·达利(John Darley)和比伯·拉塔奈(Bibb Latane)——的注意。他们研究了所有关于这个事件的报道后,提出了与众不同的解释:无人帮助吉诺维斯的原因恰恰是因为她的邻居多达38个——人越多,就越没有人去帮助受害者。因为责任被分散了。
心理学家毕竟不是慷慨陈词完就了事的社会评论家,他们提出了自己的解释,紧接着就是做实验来验证这种解释。科学上把这种未经验证的解释称为假说。
(二)
达利和拉塔奈找了一些纽约大学的学生做被试。按照惯例,他们隐瞒了实验目的。实验者告诉这些大学生,找他们来是为了了解他们的大学生活。实验的过程是,每位学生单独呆在一个房间里,相互之间用实验者提供的通讯工具通话,这种装置每次只允许一名学生讲话,其他所有学生都能听到他的讲话。每个学生有2分钟的讲话时间。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实验者把学生分为三组,让他们处于三种不同的实验条件下——这是这个实验的关键所在。第一组的学生被告知他们只能与另外一个人交谈(二人组);第二组的学生被告知他们将与另外两个人交谈(三人组);第三组的学生被告知他们将与另外五个学生交谈(六人组)——当然,这又是实验者的“骗术”,实际上,每组只有一个学生作为真正的被试,其他声音都是录音。
实验开始后,被试首先会听到一个男生在讲话,他谈了一些自己的大学生活,然后提到自己有癫痫病史,尤其在压力大时容易发作。他讲完后,轮到下一个学生讲话,在第一组中,就是轮到被试讲话,而在另二组中,可能是另外一些“学生”讲。一轮下来之后,又轮到第一个“学生”讲话,此时突发事件发生了——该“学生”开始讲话不久就“癫痫发作”,断断续续地发出一些求救的声音:“……我的癫痫就要发作……我需……要一些……帮助,如果有人愿意帮助我……(哽咽声)我要死了,帮……助癫痫……”
面对这个突发事件,三组的被试会有怎样的不同反应?
实验结果是:当被试相信有其他人在场时,出手帮助的概率大大减小。第一组(二人组)有85%的被试实施了帮助行为——离开其所在的房间,向实验者报告学习啦在线学习网情况——而第三组(六人组)只有31%的被试这么做。被试采取行动的反应时间也有显著差异:第一组的平均反应时间不到一分钟,而第三组接近三分钟。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实验结果清楚地显示,无论是提供帮助的可能性,还是提供帮助的及时性,都随着“在场”人数的增多而迅速递减。两位心理学家把这种现象叫做“旁观者介入紧急事态的社会抑制”,简称“旁观者效应”。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其中的机制之一就是“责任扩散”(diffusion of responsibility)。
面对突发事件,如果只有自己一个人在场,我们就会感到自己有帮助受害者的责任;而如果还有其他人在场,这种帮助受害者的责任就会扩散出去,觉得帮助受害者不是自己一个人的责任。在场的人越多,这种责任扩散就越厉害;在场的人越多,在场的每个人就觉得自己出手帮助的责任越小。
面对突发事件,在旁观者众多的情况下,每个人都在有意无意地等待别人行动,而自己处于观望状态。每个人都以为别人已经提供帮助(别人已经帮了,用不着我了),或将会提供帮助(我不帮,总有人会帮),或应该提供帮助(别人都不帮,我为什么要帮)。这样的情形最终导致了旁观者的集体冷漠,而酿成悲剧。
在旁观者众多的情况下,不仅帮助受害者的责任感扩散了,而且不帮助受害者的自责和内疚感也扩散了。“谁都有责任”最终变成了“谁都没有责任”。
西谚有云:没有一滴雨会认为自己造成了洪灾。让人深思。
看过“产生旁观者效应的原因”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