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在线阅读 > 随笔 > 登泰山随笔:登而后开眼界知不足

登泰山随笔:登而后开眼界知不足

时间: 晓晴1082 分享

登泰山随笔:登而后开眼界知不足

  前些日子登了泰山、敬拜了“三孔”,回来后总觉着意犹未尽。此处之“意”既有亲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之后引发的强烈共鸣,又有瞻仰圣人而激活对时空回旋的思考与遐想。旅行,毕竟只是我们在路上的一半,而另一半需要靠手不释卷、字斟句酌,嗅着书香、伴着书眠去慢慢体会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回想起来自己也攀登过不少峻岭险峰,但面对高大雄伟、钟灵毓秀的泰山,能像杜甫那样萌发登上这五岳独尊之颠的雄心,完全是竭力尝试在平静的生活层面撩起一波涟漪所致。我们原本可以安逸的过活而不必去挑战某些极限,但那样的结果,只会使自己在绝大多数人都逐渐趋同的人生长河里,变得静若止水。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因此,这点小小的不甘寂寞,恰恰是静中思动,动中求变,变中求新,新中求进,进中突破的逻辑思辨。至少是为了防止对生活失去兴趣,增强求知动力和运动活力,改变懒惰、拖延和消极的状态,随后“痛并快乐着”地接受了一回自作自受的极限挑战。

  登泰山究竟要怎样才能体会到和诗圣相同的感觉呢?我预先的策划是:让自己静下心来,清空所有思绪,一边负重攀援,一边慢慢进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意境。我甚至信马由缰地想象,当年杜甫看到巍然泰山,也许并不是高山仰止,一定还想登上泰山绝顶,一览天地万物。泰山,在他的眼里仅仅是一个象征,它可以喻指历史长河中的那些古圣先贤,包括他们伟大的人格,浩瀚的思想。而我们不能只是仰望他们的光芒,而要见贤思齐,不断地向他们学习,最终还要站在与他们同样的高度,甚至比他们更高的高度,来观看这个世界。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一个人一生所能达到的高度,取决于其胸襟、眼界和他的人生志向。杜甫之所以能成为诗圣,就是因为他拥有这首诗中所展露出来的胸襟、眼界和人生志向。虽说“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杜甫化用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但这寥寥数字不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老子曾在《道德经》里告诫我们,忘记那些带着虚幻的光环的“比较”,忘记比较带来的虚名,因为,这些名相之类的东西,都是事物本身带来的,有了你做的“事”,才有“事”带来的“名”,可是,很多人却偏偏喜欢把精力过度放到追求“名”上,而忽略了做的“事”本身。

  林林总总写了以上这些文字,它们是我登泰山而后开眼界、读杜诗而后知不足的一点心得感受,愿和广大微友分享。

3725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