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情随笔:儿子爱吃葱油饼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亲情随笔:儿子爱吃葱油饼
葱油饼,在老家叫样子饼,据说城东林家村一带把带馅的油卷叫样子饼,诸城东西部方言的差别还是蛮大的。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我上小学时,小麦的种植面积小而且产量极低,农村多以地瓜、玉米为主食,小麦面食相当稀缺,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勉强开开“吃戒”。有一次,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左眼皮老是蹦蹦直跳,曾经听大人说过“左眼跳福,右眼跳灾”,边走边在心里琢磨到底有啥好事要发生,回家一看,母亲正在烙油饼呢,心想,老人的俗语竟然如此灵验。
那些年月,碰到农忙,学校便会放假,让学生跟着社员上坡去干农活,到社会这所舞台上显身手,大致相当于现在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吧。若碰到农活紧急,生产队队长便要求捎带午饭上坡。记得有一次,母亲给烙上一张油饼,用包袱包着,中午吃饭时,竟然引来不少羡慕的目光。后来父亲说,母亲在家吃的仍然是干干巴巴的玉米煎饼。
母亲烙油饼的情形至今深烙在脑海中。烙油饼的面无需酵母,和好面后,烙几张油饼就切成几个剂子,擀圆擀薄后撒上一层盐,用手抹匀,用擀面杖擀一下,倒上油弄匀,再均匀地撒上一层葱花,最后把面卷起来,重新擀制成饼。 那时没什么平锅、电饼铛,用的是我们平日做饭的八人锅。上锅烙时,要文火,烧塇活柴禾,这样才不至于烙糊,缺油少盐的年代,烙时不再舍得用油了,不像现在,烙时也要倒上不少油,所以,何时翻饼,这火候拿捏就显得尤为重要。烙好之后,母亲在面板上把它用菜刀切成三角形的小块。捣点儿蒜泥,拍个黄瓜,凉拌一下,做个下饭菜,就着吃上几块刚出锅的油饼,这美味,极享受。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进城上班后,离家路程变远,想吃母亲烙的油饼不再那么方便,于是,开始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刚学着烙时,要么半生不熟,要么烙焦烙糊,有一种挫败感。经过多次尝试,慢慢才算得心应手,味道也同母亲烙的基本接近了。儿子吃饭一向比较挑剔,顺口的饭菜少之又少,但唯独对我烙的葱油饼青睐有加,每次吃时,都毫不吝啬赞美之词,说我这手艺得到了奶奶的真传。此时此刻,心中不免窃喜,但窃喜之余,总是感觉与母亲相比,厨艺还存在一定差距。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我爱吃母亲烙的葱油饼,儿子爱吃我烙的葱油饼。
时至今日,人们会经常参加的宴会,有些档次很高,堪称饕餮盛宴,令人奇怪的是,母亲的厨艺尽管不能与科班出身的大厨相提并论, 但人们对妈妈的味道却念念不忘, 或许是想从中找寻一份无法替代的亲情吧。
【本文作者: 刘景森(微信公众号:景森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