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读书学习的文章
关于读书学习的文章
阅读是复杂的认知行为,是为了获取知识,信息而产生的互动的过程。所以读书时我们获取知识,自我学习的一件事情。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读书学习的文章,希望对你有帮助。
关于读书学习的文章:关于读书的感受
朋友们,大家好!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非常有幸今天能够站在这里和大家一起谈书,与大家交流一些我自己对于读书的一点小看法。其实这个话题已经是老生常谈的了,而且结合前几次班会大家的态度和我个人对于演讲的理解,因为我一直以为演讲效果的好坏直接取决于演讲者的个人因素,即使是台下倒头大睡那也只能归结于演讲者的原因。然而谈论这个话题不管是在今天还是在哪个时候都是尤为必要的,所以为了避免枯燥的说法,尽量让这个话题有意思些,我会严格地使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议论文格式。
什么是读书
首先,看到这个问题,大家是不是应该先自问一下到目前为止自己读了多少本书啊?在这里我想斗胆冒昧地问一下咱们的班主任马帅老师:“老师您平均一个学期或者一年读多少本书啊,您对自己的阅读有没有什么计划?”我呢,大家别看我站在这里讲话,其实我也没读多少,我从高二开始有觉悟地读书,到现在算下来约摸百十本吧。我想大家首先得明确这样一个定义,就是说什么才能叫“书”?像《意林》、《人民日报》这样的报刊杂志叫不叫书?字典上对于“书”的定义是“装订成册的著作”,所以大家可不要把买一本杂志说成是买书了啊,清算时也不要把这些计算在内。那么,什么又是读书呢,或者说读哪些书才算是读书呢?关于这一点大家见仁见智:也许你认为读一些专业书籍提高自己的学科素养就达到了自己的读书目的,我不反对;也许你会读一些艰涩高深的科学或者思想专著,比如弗洛伊德的心理学、霍金的宇宙论,想借此扩大见识,这也无妨。但是朋友们可千万不要过多的依赖浅阅读和一些快餐文化,读这些东西是难有深刻收获的,在我看来读这些是不能称之为读书的。
为什么要读书
对读书有了大致明确的定义,我们再来探讨一下“为什么”的问题,即我们为什么要读书。想必大家差不多知道2014年国民阅读报告中中国的年人均阅读量是多少了吧,4.56本,没错,就是少得这么可怜,说出来让人寒酸,都不敢拿出来对比。那么再加上刚开始我问大家的那个问题,我们不禁要思考一下:为什么当今时代国人阅读量这么低,尤其是我们青年学生,阅读量并没有高到哪去?在准备这次发言的资料的时候我看到这样一篇文章,现如今许多人都认为读书没用,工作上领导只赏识有才干、会逢迎的员工,根本不会在意你读了多少书,你一个语文老师即使读再多的书也未必教得好语文,甚至连追求知识、研究学问的学者和科研人员能静下心来啃上几本书的也不多了,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现在会出现出现许多论文剽窃和抄袭的问题了。不知道大家听到这些,会不会有哪怕是一丁点的通心和怜悯?这个时代究竟是怎么了,她出了什么毛病?
为什么大家都很少愿意读书呢?大家忙啊,我知道,大家都忙些什么呢?忙着兼职赚钱、忙着恋爱或者相亲、忙着学校各部门大大小小的事情。这一点我也深有体会。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就是书太贵。大家有没有觉得呢?你去书店买一本一般的平装书,基本都是三十元钱左右,更别提那些装帧精美、纸质优良的精装书了。上学期我曾在咱们友好路的新华书店买过一本三联书店出版的北岛的诗集,书做得很好,装帧印刷质量自不必说,可价钱都快五十了。要是以这样的价格,谁还敢“破万卷”啊!所以我以后就不怎么去书店买书了,不是不愿意了解新书,实在是囊中羞涩,逛不起啊。我不禁怀念起初中时代买过的六角丛书和一些旧书摊了,现在在一些大城市里恐怕连一些旧书摊都很难找得到了。除了以上两个原因之外呢,还有一个很大的原因,便是兴趣了。死活都读不下去书的人,你又怎么能要求他安安分分地坐在那里静下心来读呢?毕竟现在时代不同了,人们的观念都更加开放和包容,已经不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了,就业也更多样化,再也不是“学而优则仕”了。而现在的年轻人呢,多会选择把多余的注意力转移到像QQ、微信和其他一些多元化的娱乐方式上了。即使是读一些东西,也多是以新闻或者推送等快餐化和娱乐化的途径,然而这些正如前面所说,都是不深刻的,是难以深入并滋养一个人的灵魂深处的。结果呢,以娱乐和媒体为导向的肤浅读物的盛行,真正伟大的作品“皆寂寞”,无关痛痒、无病呻吟的文字到处充斥着,有文化、有内涵的文字却被视而不见;有才能、有天赋的人少,碌碌无为者多;勤勉肯干的人少,投机取巧的人多;真诚谦和的人少,狂妄自大的人多。现代的科技产品日新月异,可是呢,人们的心里一样很寂寞、一样很空虚;变着花样四处求爱的人许多,可是爱在哪呢?能把爱情当做信仰去珍视和维护的人又有几个呢?想想古时候,一杯薄酒就缔结着几个人的友情,一个信物又足以让人等候一生啊!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到这里说一些题外话,相信大家对于海子并不陌生,那一首《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相信不少人已经是耳熟能详的了:“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而前些日子又是海子诞辰六十周年,网上关于海子的言论不绝于耳,似乎全世界都在为海子抒发着各种感慨。而这些寻章摘句、义正辞严的所谓”解读“的结果只能是神话海子,甚至还有人不惜生命坐在山海关的铁轨上颂诗来纪念海子,我想说这无疑是愚蠢至极。海子的确是一个神性的诗人,倒不是因为他的死,而是他的诗。他潜藏在诗中的孤独和悲伤无言以说,但绝对不应采用这种看似热闹的方式来纪念,真正的途径便是去读他的诗、去感受和聆听他的苦痛。
那么,说到这里,我们为什么要读书呢?理由有千条万条,其实归结起来无非就是学会做事和做人。这个原则放之四海而皆准,你学习专业知识也好、掌握生活技能也罢,如果对做事和做人无益,那么你所做的事很大程度上就没有多少意义甚至是徒劳。那怎样才算是会做事和会做人呢?做事上我们要审时度、掌分寸、合规矩、高效率,做人上我们要明礼义、知廉耻、多谦和、多勤勉等等。要知道,我们每个人自从生下来就是不完满的,圣经上把这叫做“原罪”。即使是圣人孔子也要不可避免地犯错,因此,从大的方向讲,人的一生就是不断弥补、不断规范自己进而“至善”这样的一个过程,而阅读则可以帮我们更好地弥补自己、提升自己。所以有时候我就想,单身这么长时间是不是由于自己人格境界太高了、太完美了?开个玩笑。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曾在《人生的境界》一文中提出了“觉解”这一概念。他把人与动物相区别开来的对于所做之事的认识和自觉性称为“觉解”,并且依照做事投入觉解的多少将人生的境界划分为自然、功利、道德和天地这四大境界。其实想想,读书岂不也是这样?它也有着类似这样的一种觉解。当我们从浩如烟海的藏书中不加着意地挑选一本书,只是凭借自我的感觉去阅读,这就是其中的“自然境界”;而当我们开始意识到读书可以提高自己的文笔功夫、提高自我的思想见识和人格品位,这就达到了“功利境界”;而当我们深知自身的残缺和不足,想要靠读书来弥补自我的时候,就到了“道德境界”;而当我们从读书中领悟到了人生的短促和渺小以及宇宙和时间之有限,对于人生的意义和价值问题有了深刻的思考之后,这就上升到了“天地境界”。
除了自我弥补,读书还有一个很好地作用就是:你可以在优秀思想的长期熏陶下逐渐培育自己的思想以致觉醒和独立,即可以培养独立的人格。这一点是尤为重要的。大家想想,生活中是不是仍有许多人总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没有主见;对于生活上的一切事物只会逆来顺受,甚至面对明知是错误的事也不敢反抗、不敢说一个“不”字?我们每个人都是有着自我思想和独立意识的个体,它潜藏在我们的灵魂深处,只是有的人觉醒了,有的人则继续沉睡。你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将其唤醒,一是通过自身的阅历,另一则是通过阅读优秀书籍。相比人生阅历,读书算得上是最有效、最快捷的方法了。其实,“事在人为”这句话说得实在不错,而做一件事靠的就是一个人的意识和思想,只要脑子里的东西摆正了,生活中的一些诸如违法乱纪、背信弃义的事自然就会少发生。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除了上述两个大的作用之外,读书还会带来许多附加的好处。你可以借此扩大知识面、增长见识;也可以学习其中的语言艺术,练就一手好文笔;而且也可以培养气质,使自己浑身沁发出一种儒雅的风度;你也可以纯属借它充当谈资,为了和朋友在一起有点共同语言……读书的好处太多了。这样一来我们甚至会发现其实买书和读书是世界上最划算的事了,别人终其十年、二十年、一辈子甚至是几代人的思想精华都可以轻松地以你几十元钱的价格、几个月的时间收进腹中,变为己有。想到这些,我真为那些作家感到憋屈呀!
诚然,一个人可以不问这些,庸庸碌碌地生活下去,做好每天的生活琐事,诸如柴米油盐、结婚生子、劳动收获等等,而且这样看来也并没有什么不好,也不显得活得有多失败或者怎样;甚至你也可以选择以自己的无知、封闭和狂妄自大存在着,作为自己喜欢的方式,这些都没有关系。世界上的太多了,也没有人要求你非得怎么怎么做才行。但是,我们所提倡的是诗意地栖居,有思想、有个性而不像动物一样只会享受一些低级趣味地生活着。正如周国平所说,人在外表上都是极为相似的,并没有多大区别,而真正的区别在于自己的独特的思想和灵魂。有的人脑子里空无一物,而有的人则是参天的密林。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前几年曾经流行这样一个网络词汇——“啃老”。意思呢想必大家都知道,就是说一些年轻人有能力却不去自力更生而继续依赖父母的接济过活,“啃老”指的就是这种现象。我时常想,一个词汇的定义不该这么局限,我们把它放大了来想:我们日复一日不厌其烦地做一些自以为很有趣却无聊至极的事,比如刷微博、写一些无病呻吟的段子、玩着别人的思想开发出来的游戏,这样叫不叫“啃老”?我们的同学之中有部分人上课不听讲,一天天地空耗着生命,考试大多以自己以前高中的记忆潦草过关,这样算不算“啃老”?我们不愿接受新思想,而继续以以前的旧思想、旧经验、旧方法做事,这种“热剩饭”式的行为方式又称不称得上是“啃老”呢?相信大家才思敏捷,对于这个问题肯定比我清楚吧。
怎么样读书
我们说完了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现在我们来谈一谈怎么做。其实,关于读书的方法也是因人而异,网上与此相关的文章不计其数。我现在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经验所得,再加上对网络上方法的总结和借鉴,给朋友们交流如下三个建议: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一是要学会选择。不管读什么书,首先面临的就是选择问题。在选择读物时,我们完全可以依照自己的兴趣,由浅入深而来。我们可以先挑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书来读,等到自己的思想达到了一定的层次,再考虑选择进一层的书。举个例子,一个以前不怎么读书、对阅读只是试探性心理的人直接读柏拉图的《理想国》或紫式部的《源氏物语》,那这个人结果就说不定再也没有兴趣读书了,甚至还有可能变得悲观至极、患上抑郁症也说不定。我们读书也不能只读一个人的或是一种文学形式的,而要尽量全面和多样化,即广读博览。不光要读散文,还要读小说、传记、杂文、随笔、诗歌等等;不光要读文学,也要尽可能地接触到史学、哲学、法学乃至艺术领域。对于这一点也许会有评论说是犯了宽泛病:中国人做事历来都是含糊和宽泛的,做饭什么调味品都是少许,要求一个人文的要琴棋书画无所不能,武的要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其实在读书方面我们大可不必理会这些,只有借助广泛的阅读和涉猎,我们对各个领域才都会有所了解,而不至于局限一处,这样一来我们人生的可能性才能拓宽和延展。不过话说回来,个人的精力终归是有限的,我们可以针对自身情况对阅读加以规划,建议大家先以文学为主,但不管怎样文学书总是不能少的。与此同时,我们在选择书籍时也应该知道,不是所有书都是适合自己的,也并非所有的书都是值得读的。一个人的品味和他的价值内涵很大程度上就可以从他所选择的读物上看出。我一直发现许多同学对心灵鸡汤和一些励志类读物比较感兴趣,如卡耐基的《人性的优点》、《人性的弱点》,刘同的《谁的青春不迷茫》等等;有时候还会读一些暖人心腑的讲些小故事的文章。在我看来,这类书也并非毫无价值,但绝不值得我们长期地沉湎与陶醉,感动和激励虽好,但毕竟是不深刻的,大多做一些表面功夫而让你暂时地感觉良好,如果想读大可以选在饭后或者睡前看看。同样不值得我们多读的还有一些文学评论书籍,我们要想了解一位大师的精神原貌,大可以直接去读他们,不必这么“百转千回”地读一些解读性的文字。正如周国平打过的这样一个比方,说是一个人想要表白一个女主人,可到头来却爱上了为他引见的仆人,岂不可笑?
二是要勤加思考。俗话说“开卷有益”,其实盲目的开卷还不如不开,只会开卷而不懂掩卷相当于白开。是不是有些绕嘴呢,说白了就是我们要多读,更要多思考。思考则是自己的灵魂与作者的相互交流、碰撞从而引发共鸣的过程,少了这个过程,读书的意义和效果就会大大地折扣。因为作者的思想始终走不进你的心里,自然也就成不了你自己的东西,正如叔本华所说的你的大脑也就成了作者的“跑马场”。相信许多朋友都会在自己的座右铭上或是给朋友的赠言中都会写上一句“不忘初心”,可是这个词语传来传去意义也就被淡化了,我们不妨思考一下何为初心?其实这个词语来自一个日本禅者铃木俊隆的一本书(大家可不要以为我知道的很多,这也是我在网上查到的),原意指的是要保持自己最初的那个状态、不被自我的认知禁锢从而对一切事物保持探索和好奇。我们在读书和思考的过程中也要时时询问一下自己的初心是什么,时刻警醒自己现在的所作所为是否与自己最初的想法背道而驰。正如柴静的一句话:“不要因为我们走了太远,就忘了当初为什么出发”。
三是要甘于寂寞。在这样的一个“热闹”的时代下,似乎静下心来读一本书显得格格不入,每时每刻都会有一些新奇的事物引诱着你。可是,既然选择了诗意地栖居这条道路,选择了这样一种更孤独却更睿智的方式,我们就要增强自律意识,有所节制。读书的时候不能怀有太多的功利心,读许多所谓的“有用”的书,也不能盲目求快。行百里者多半于九十,有些人拿着一本书翻了几页就搁下,有些人都已经读了多半了却再也没有毅力将其读完。而有些书的趣味则是要在全部读完之后甚至要经过不止一次的揣摩和理解才能渐渐地显露出来。阅读时也不能三五成群、结伴而读。读书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也是一件很艰苦的旅程,读书的快乐在于迷惘中的顿悟、孤独中的宽慰、陌生中的理解和痛苦中的超脱。但凡在某一项事情上有所成就的人,都不外乎于执着和勤勉四个字。
除此之外,关于读书我还有许多小经验可以与大家分享:在读一本陌生的书前,我总会现在网上查找一下它的介绍和短评,如果书中人物关系复杂,我也会抄一张人物关系的脉络图来对照阅读。如果有翻拍的影视作品我也会尽量去观看,比如陈忠实的《白鹿原》、路遥的《人生》、《平凡的世界》还有许多国内外名著都已翻拍成电影或者电视剧。经过了这样的一遍“预热”,我们阅读原著和理解起来也会更加容易,更能把握作品的深度。然后就是读完一本书之后我会总体梳理一下其中的人物关系和故事梗概,必要时也会通过写书评的方式来加深印象。我们写书评的时候也不一定太长,三言两语也可以;内容上也不必全是褒扬,有不同的意见也尽可以写出来。总之所写的东西必须要经过自己的思考,必须是自己的真实想法。还有就是如果有些朋友是在是一刻也不能不看手机,而且也已经习惯了阅读电子文章的方式,我可以给大家推荐一款手机应用——《每日一文》。这个软件非常小巧,大小不足一兆,其中推送的文章大多都是很著名的美文,篇幅都很短小,阅读起来不会占用太长时间,平常排队或者蹲厕时也都尽可以使用。而我本人则是习惯了纸质阅读,对于电子版的东西实在没有耐心读下去,所以只能望而却步。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另外,出于对大家的鼓励和负责,我也是极为困窘地从我所了解的书目中列出如下一个精简的书单。“一个人除了知荣辱、有文化、会思考、重历史、能奋斗之外,最重要的就是有真诚”,这便是我列出这个书单的原则。
《文化苦旅》 余秋雨著
《平凡的世界》 路遥著
《人生哲思录》 周国平著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小王子》 圣埃克苏佩里著
《百年孤独》 加西亚 · 马尔克斯著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罪与罚》 陀思妥耶夫斯基著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目送》 龙应台著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人间词话》 王国维著
张晓风散文
顾城诗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需要读的好书实在太多,还有许多名著我也不能一一罗列出来。现在只是依据其内容和题材的不同各取其要地给大家呈现出来,剩下的则要由大家自己去发掘。我给大家的只是一个引子,大家读完之后也尽可以顺藤摸瓜地读一些相关或相似的其他优秀作品。比如,读完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我们也可以读读他的《行者无疆》、《山居笔记》等文化散文;路遥除了《平凡的世界》很好外,《人生》也很不错,讲的都是旧一代知识青年的奋斗和爱情历程,很鼓舞人心;周国平的《人生哲思录》是我的第一本思想启蒙书,高二时我就是不知不觉地被他带入到了哲思和阅读的殿堂,他的早期作品《爱与永恒》(随笔集)、《守望的距离》(散文集)含金量很大,值得一读;除此之外他的《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和《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都影响很大,而后者更是在前些年的大学校园里掀起了一阵“尼采热”,曾经在大学校园里流行这样一句话:“男生不能不读王小波,女生不能不读周国平”,王小波的作品多批判和警醒,周国平的作品多理智与哲思;圣埃克苏佩里除了《小王子》久负盛名外,其《要塞》一书也很好,许多作家包括歌手在内就是因为一部作品太闻名、光芒太盛而遮盖了他的其他的优秀作品;马尔克斯除了《百年孤独》之外还有《霍乱时期的爱情》,值得说一下的是,他的《百年孤独》一书很早就被列为当代中国大学生死活不不下去的书前列,但在我读完之后并没有很艰涩难懂的感觉,反而因为书中宏大的篇章、魔幻的色彩和译者优美的文笔所折服,人物关系的确复杂,但在网上抄下一张关系图之后就不成问题,因此我们在挑选读物时不能依赖于媒体的排行榜和市场的指引,而应遵从作品自身的价值以及自己内心的声音;张晓风的散文是我读过的为数不多的语言精美、感情细腻、思想灵秀的散文作品,读完之后大为震撼,散文作品中林清玄佛韵深刻、语言明丽,梁实秋诙谐大度、描写精到,其作品《雅舍小品》为最,巴金真诚温厚,贾平凹奇崛精巧;还有就是我为什么要在书单最后推荐一部诗集,也许不少人会说诗歌太难理解,即使是这样我们也要去读,读不懂没关系,关键在于心领神会,只要你有了美的感觉,哪怕说不出来也无妨,目的已经达到了。我们这个时代需要有诗,我们的精神世界更离不开诗,它们是我们的精神依托。那么我为什么要推荐顾城的而不是其他诗人的诗呢?顾城的诗歌意象色彩感非常强烈、想象奇幻瑰丽、语言隽永并且极富童心;而海子和北岛则显得悲观和消沉,席慕蓉和仓央嘉措的诗宗教色彩浓厚,大家可以结合自身情况阅读。到此为止,关于读书的问题我已经给大家说了不少了,如果大家在平时的阅读经历中有什么困惑尽管可以现在说出来咱们一块探讨一下。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在发言的最后,我想给大家讲一则小故事,这个故事是我从林清玄的《紫色菩提》上读来的,原名叫《三生石上旧精魂》:
北宋的大诗人、书法家黄山谷(也就是黄庭坚)二十六岁时在黄州任知府。有一天他做梦时梦到自己走出衙门到一个乡村里去,看到一个白发的老太婆站在家门口呼唤一个人的名字,门外的香案上供着一碗芹菜面。于是黄山谷便走过去端起来吃了,醒来之后发现嘴里还有芹菜味。当时他以为这是做梦便没有在意,可是第二天他又梦到了同样的情景,嘴里同样仍有芹菜味。出于好奇他就循着梦中的道路走去,果真见到一个老太婆,问起梦中的事,老太婆说昨天是她女儿的忌辰,每年她都这样叫她女儿回来吃面;又问起死去多久,正好是黄山谷自己的年岁——二十六岁,而昨天也正好是自己的生日。黄山谷在那女儿的闺房中发现了一个柜子,打开之后全是自己以前写的文章,而且一字不差。于是黄山谷就明白了自己是她女儿转世,便将老太婆认作母亲接回衙中奉养终身。这个故事名字叫做“满嘴芹菜香”。后来明朝的诗人袁枚读到这个故事时写下一句名诗:“书到今生读已迟”,意思是像黄山谷这样的大文学家并不是今生才开始读书的,而是前世就已经读了很多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想起这个故事,我就常常感觉自愧不如,因而就不敢有所懈怠。我今天站在这里完全平等地跟大家交流一些读书经验,不是我自编自演,想借机抬高自己或者是炫耀什么,也不是因为我比大家知道的多,只能说是我比那些不读书的人觉醒得早、受益地早罢了。现在我把我的经验和感受尽可能详尽地交付给大家,并不是设下一条条金科玉律,不容置喙。大家可以借鉴,当然也可以另辟蹊径,找到一条更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也许大家循着我的经验读了一些书,喝到了一口的井水,但说不定你们走自己的途径、用自己的方法发现了一汪海呢。有人认为,幸福的三要素是有希望、有事做、能爱人(巴克莱《花香满径》),我发现了读书的好处,并且希望大家能够少走弯路,能够在书的世界里找到希望、明白做事的意义、敢于真诚地去爱一个人,从而诗意地栖居,做一个幸福的人。可不要像我这样(指着自己的少白头)——白首方悔读书迟啊。
关于读书学习的文章:读书的方法
与人谈及读书,我曾经自感羞愧。我也算是读过一点点书的,至于这一点点到底是多少,我没有统计过,但终还知道这数字离“破万卷”相差甚远。所以,轮到自己想写几个字时,往往只有大半个晚上咬笔头的份儿,盖属于脑子里空洞无物,没有神助自是必然了。
我羞愧的是,即便是在我读过的这一点点书之列,若遇学问家考问我,大多数情形,我也说不出个子丑寅卯。这时,我往往会一边羞愧得做低头认罪状,一边大呼上了五柳先生的当,是他告诉我“好读书,不求甚解”的。我这人还特虚荣,别人考问我时,我若答不出,我会为失去了一个表现自我才华的机遇、为给他人增添了一个哂笑的口实耿耿于怀。真的。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我常常羡慕那些天资聪慧、口若悬河的翩翩君子。试想,能够在大庭广众之下,如数家珍地背诵唐诗宋词,指点作家们的那个创作流派,这个艺术手法,该是多么潇洒惬意的事呢。我不行。不仅背不好三言两语,还经常把一些读过两三遍的书里的人物与情节搞得一塌糊涂。不行,就向人请教。人告曰:多读,无它。言简意赅。可我还是不明白,就算是把人家喝咖啡的工夫都用来读书,又能读多少呢?匡算一下,一个人从7岁入学堂,到三十而立,二十多年的时间,假如每天平均读两千字,也不过才近一千七百万字,不到一千册书的容量。而且这里面大概还会包括小学的语文、算术,中学的物理、化学。看来,多读还是有个限量,人一天当中总不能不吃喝拉撒睡,只读书吧?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还有一个问题是,看过了并不等于读懂了。世界之大,愚拙如我者,大有人在。有相当一些人也犯有前面看、过时忘的毛病,毕竟一目十行、过目不忘的人寥寥无几。就有一位朋友当着我的面承认有的书他看了几遍,仍然记不全、搞不懂,我相信他的话。它让我稍微增添了一点自信心。
我固执地认定判断一个人是否有学问,不能仅仅以他自报的读书多寡论,正如掂量作家的成色,不能仅仅凭他出书的多少。果真遇到一本好书,若读了二三遍记不住,不妨读它十遍百遍,总有弄懂的时候。读书不多,但少而精,总比自诩读得多多、却常闹笑话的好。读书少,与人交流时自然心虚得很,一旦进入自己所熟悉的范畴往往就很硬气。读书少,很多场合下露怯。读书愈多,越知道自己的渺小。曾有一位持有高学历的先生在应聘时,回答主考老师的问话:我喜欢读古典文学(对现当代的书不屑一顾),读过三国、红楼、水浒(别的说不上),就是三本书的作者也是张冠李戴。似此等读书多多的人,已经不是露怯,而是露丑了。这种人真正的读书人是不喜欢的。
书总归是要读的,但万万不可为读书而读书,为装装门面,死读书。读书的过程应该是天地间一种很美妙的享受,如同欣赏音乐。读书更不应该盲目地追求数量,而应在质量上下功夫。殊知,一本好书,真正读懂参透了,它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的。
还有,若把读书看成一种乐趣来对待,那么效果一定会好些。已经过了为对付考试,为弄到某个证书而读书的年龄,某些不适合自己的自己不喜欢的书,尽可抛弃之。一旦所读过的书的精髓要义进入了头脑里,立刻就会成为自己的东西,它们会熏染得读书人连思想也变得澄明些。
我领悟了这些道理,所以就不再自卑,更不会自大。我永远也不会有过目不忘的才情,可我拥有了韧劲和一点小灵巧。朝闻道,夕死可矣。人生对我而言还有一段路程,我知道得不算太晚。故在读书这件事上,我可能会有所进步。也不纯粹是自我安慰。
关于读书学习的文章:读书的真谛
老李的儿子今年高考,考得不错,可是在填报志愿这个问题上,却不知道怎么办。他们两口子都是做小本生意的人,不懂这些,孩子又没有什么特别的喜好。这不,过两天就要截止报考志愿了,赶紧请了一群亲戚朋友过来帮忙出个主意。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学校是定好了,可是在报什么专业上,大家却产生了分歧。大姑说,男孩子要读理工科,学点技术,好找工作。伯父说,还是学经济金融好,以后可以去银行,工资高。女儿在读大学的领居老黄说,现在互联网这么发达,要学计算机,学互联网才好。在国企工作的朋友却说社会变得太快,搞不好过几年学互联网的人太多了,反而不好找工作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最后大家还是敲定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这个专业,理由是这毕竟是时代趋势,也是门技术,听说现在程序员工资也是很高的。将来孩子找工作应该也不难的。
看到这样的场景并不陌生,可能每一个普通人在面临报考大学志愿时,都曾这样挣扎过。最后可能都为了找份好工作而选择了某一个专业。不是所有人都能在自己年轻时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找到能够为之奋斗终身的目标。因此,既然需要选择道路,那就选择能带来日后更好保障的那一条。
在现今的教育制度下,大多数人只是认真读了课本,考了个好成绩,选个好学校,为了找份好工作,这样的人生轨迹就被认为是安稳体面的。如果你读了那么多年书,还读了名校,可是你最后却没有找到一份高薪、稳定的工作,你就是个loser,你的书白读了。难道,我们读了那么多年书,就是为了找份好工作?我们接受教育,仅是为了找份好工作?
记得读大学时,很多人都会出外做兼职,上课倒成了不重要的事。到大三大四时,就会有很多同学干脆不上课,在外面工作了。当年曾有一位老师面对整堂课缺席一半人的情况,在询问之后才知道都是去实习,他感叹道,“你们毕业后的大半辈子的多数时间都是在工作,放弃现在学习、受教育的机会,不觉得可惜吗?工作都会有的,你们着急什么呢?”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大学产业化的发展,让很多人有机会享受高等教育,但是也造成教育质量的下降,大学生的廉价,就业压力的加剧。以前读大学是向往知识,是只有少数优秀的人才才能得到的。而如今读大学更像是为了拿一张好点的票去登上社会这趟列车。网上不一直流传这样一句话吗:“其实文凭不过是一张火车票,清华是软卧,本科是硬卧,专科是硬座,民办是站票,成教是在厕所挤着。火车到站,都下车找工作,才发现老板并不太关心你是怎么来的,只关心你会干什么。”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有多少人不是把受教育当成拿一张文凭,在社会上换个风景更好的位置?社会资源的稀缺,人们为了过上更高质量的生活,所以要找份好工作,而读书就是为了有更大机会抢到好工作。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对好工作的定义,也是非常单一的。公务员、国企编制内人员、银行员工、大公司职员等一系列排下来,就是人们理解的好工作。创业只是少数有钱有能力的人会去尝试的。大多数人更倾向于好工作等同于稳定的收入来源。大学有位老师曾对我们说,“一个国家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前仆后继地去考公务员。他们追求的是稳定安逸的生活,而不是用自己的学识去产生更多的生产力,为这个社会做出更多贡献,这对一个国家来说非常危险,也是这个时代的悲哀,是你们这一代人的悲哀。”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老师当年这一番话,似乎并没有对身为学生的我们产生什么触动。整个社会的功利主义和快速变化的趋势,让人们更关心于自己能否占到一个更好的坑,掌握更多资源。直到工作多年后,当我站在CBD时,看着附近奔跑着的上班族,我回想起这番话,感到一种深深的悲凉。
今天的CBD,在几年前只是一片荒野。我当年来这里时,只见到深黄的泥土和黄色的挖掘机。而当我下一次来到这里时,它已经是一个新兴的地标,我完全认不出它原来的模样。它象征着这个城市的快速发展,却没有当初任何一点痕迹。没有人记得这里曾经是什么地方,有过什么故事。它没有历史的沉淀,它只是一个新兴的建筑群。它像中国大多数城市一样,被模糊了一个城市该有的文化印记。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如今我们的城市变得同质化,都是千篇一律的高楼大厦,低矮的城中村楼房夹杂在一片高架桥和高耸建筑之间。不仅仅是城市,乡村也开始变得一样,甚至不伦不类。城市的产业转移,承接到了农村,带去了难看的厂房,也带去了环境的变质和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化。我们在急速地追求更高的经济利益时,却忽略了一些更为重要的东西。
也许正是这种功利主义,让教育也变成一件功利的事。人们以为东西必须要有用的,才是值得的。我曾和人探讨过我们读的书。对方的意思是你大学读的那些书,学的东西,现实中哪里会用到,那么你平时读小说读诗歌有什么用,还不如读一些有用的书,例如工具书,职场教育书。但我告诉他,读书这件事并不是为了有用,而是这些无用的书才让人生有了意义。然而最终我们并未能说服彼此,而我也知道他的观点能让更多人接受。
或许就是“有用主义”的存在,让大学变得像是培养技能的场所。每个人在大学里期待的是学到一门有用的技术,而且千万不要是冷门的技术,而是要热门,这样才能够保证在社会上有用武之地,能找份好工作,得到更高的收入。假如大学只是为你让掌握技能,找份好工作,那我们要大学做什么?你何不如去上技校,还能更早出来工作,有更多的社会经验呢?
高晓松曾经说过,他回清华演讲时,讲了类似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与远方这样的主题,但是互动环节时,同学问的却只是“我应该去外企还是国企”这种问题。回想起大学时代,虽然我的学校并非清华这样的名校,但是每次听演讲时,往往是那些企业家的演讲更受欢迎,甚至有人会因为一个提问拿到了名企的实习机会而成为学校里的传奇。
大学绝对不应该是为了找份好工作,它不仅仅是为了让你学技能,它更应该是帮助你建立、学会完善你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让你学会做人。抱着速成技能想法的人,也许并不应该去大学。可是很遗憾的是,我们的教育,从小学开始,就让许多人只是为了考试而学习,并没有机会真正去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和兴趣。教育成为一条流水线,把人做成一个个标准化的产品,没有自己的思想和追求,只能在社会中做一颗螺丝钉。
被改造成产品,是社会对这一代人造成的悲哀,但如果自己没有发觉,没有自知之明,那就是自己造成的悲哀。我一直认为去读大学的人,应该不设限自己,去尝试更多未知领域,才有可能弥补你在过去十来年的教育中缺失的对自我认识与挖掘的能力,而这些未知领域,并非单单只是工作技能,更应该是文学、历史、艺术等等这些看似无用的东西。唯有你去了解了人类的历史,看到人性的更多面,体会艺术与思想的辉煌……,你才能在当下混杂的世界里,保有一颗赤子之心和懂得明辨的眼睛,不至于被社会节奏所打乱,也不至于被物化成一个没有灵魂的产品。
看了“关于读书学习的文章”的人还看过: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关于读书经历的作文
2.关于读书的励志作文
3.关于读书的作文1500字以上
4.有关于读书的文章:读书识趣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5.关于读书的优秀范文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