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语文学习>语文知识大全>

趋炎附势的意思及故事

时间: 忠文943 分享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宋史·李垂传》:“今已老大,见大臣不公,常欲面折之。焉能趋炎附势,看人眉睫,以冀推挽乎?”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趋炎附势的意思及故事,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趋炎附势基本解释

  【成语】:趋炎附势

  【拼音】:[qū yán fù shì]

  【解释】:奉承和依附有权有势的人。

  【出处】:

  宋史·李垂传》:“今已老大,见大臣不公,常欲面折之。焉能趋炎附势,看人眉睫,以冀推挽乎?”

  【举例造句】:

  只知道趋炎附势,而不能安于居住的地方,它们的死是必然。

  趋炎附势成语典故: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宋真宗时,聊城人李垂考中进士,先后担任著作郎、馆阁校理等官职。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李垂很有才学,为人正直,对当时官场中奉承拍马的作风非常反感,因此得不到重用。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当时的宰相丁谓,就是用阿谀奉承的卑劣手法获取真宗欢心的。他玩弄权术,独揽朝政。许多想升官的人都不住地吹捧他。有人对李垂不走丁谓的门道不理解,问他为什么从未去拜谒过丁谓。

  李垂说:“丁谓身为宰相,不但不公正处理事务,而且仗势欺人,有负于朝廷对他的重托和百姓对他的期望。这样的人我为什么要去拜谒他?”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这话后来传到了丁谓那里,丁谓非常恼火,借故把李垂贬到外地去当官。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宋仁宗即位后,丁谓倒了台,李垂却被召回京都。一些关心他的朋友对他说:“朝廷里有些大臣知道你才学过人,想推举你当如制诰(为皇帝起草诏书等官员)。不过,当今宰相还不认识你,你何不去拜见一下他呢?”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李垂冷静地回答说:“如果我30年前就去拜谒当时的宰相丁谓,可能早就当上翰林学士了。我年纪大了,见到有的大臣处事不公正,就常常当面指责他。我怎么能趋炎附势,看别人的眼色行事,借以来换取他们的荐引和提携呢?”

  他的这番话又传到了宰相耳里。结果他再次被挤出京都,到外地当州官。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后来,“趋炎附势”这一成语用来形容走权门,或奉承和依附有权势的人。

  趋炎附势造句

  (1)你别怪我趋炎附势,要知人在廊簷下不得不低头啊!

  (2)他这种趋炎附势的人,不值得交往。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他专好趋炎附势,谁都瞧不起他。

  (4)那种趋炎附势、钻头觅缝的人物,难免不招人鄙视。

  (5)即使由于装备和技术的关系,露营本身已经成为一个趋炎附势的问题。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6)一个人立身行世要有骨气,有操守,不可趋炎附势。

  (7)使用这些字样的动机是庄严肃穆而非趋炎附势。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8)在我看来,他就是个趋炎附势的机会主义者。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9)今天在会议上,他那趋炎附势的丑态,实在令人噁心。

  (10)抗战时期,一些汉奸依靠日本侵略者,趋炎附势,欺压同胞,广大百姓对他们憎恨无比。

  (11)越是贪官越爱趋炎附势。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2)你与这种趋炎附势的小人深交,小心近墨者黑。

  (13)这种趋炎附势的小人,不必理会他!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4)这种趋炎附势的人,是不值得交往的。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5)他是个趋炎附势的小人,前倨后恭的丑态令人不敢恭维。

  (16)他当上议员后,那些趋炎附势之人很快成为他家的常客。

  (17)趋炎附势是小人行径,不是我们君子所为。

  (18)我瞧不起这种靠趋炎附势,得到重用的人。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看了“趋炎附势的意思及故事”的人还看了

1.趋炎附势的典故是什么

2.四字典故大全

3.有教育意义成语故事

4.上行下效的典故是什么

5.改变人生观念的经典故事

6.让人有启发的名人故事

趋炎附势的意思及故事

《宋史李垂传》:今已老大,见大臣不公,常欲面折之。焉能趋炎附势,看人眉睫,以冀推挽乎?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趋炎附势的意思及故事,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趋炎附势基本解释 【成语】:趋炎附势 【拼音】:[qū yn f sh] 【解释】:奉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808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