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政策教育心得体会参考(2)
2017形势政策教育心得体会篇4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探讨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研究》
摘要:上世纪八十年代到2007年美国爆发次贷危机期间的二十年,世界经济经历了被经济领域专家学者称之为"大稳定"的阶段,特别是2002年到2007年这五年,世界经济处于黄金时期,经济高速增长,在这个阶段,发展中国家、新兴经济体和除了日本等少数发达国家都实现了经济的高速稳定增长,中国在这个阶段为世界经济增长贡献了不可或缺的力量,直到2007年爆发的金融危机中断了世界经济的增长。但是直到2010年,还有大部分人认为金融危机造成的经济衰退只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周期性现象,政府认为采取一定的经济刺激策略就能让经济重回高速增长轨道,因此各国政府联合起来采取了宏观经济政策,但是并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而我国的经济随之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本文将就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展开探讨。
关键词:经济发展;新常态;战略思维
引言:我国于2014年年底召开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应该对我国当前经济形势有正确的认识,并根据现有状况准确的判断未来经济发展方向,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必须有辩证的、历史性的认识,特别提出要认识、适应并恰当的引领我国的经济发展新常态,这也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经济发展必须遵循的逻辑。但是目前对新常态的理解存在一定的缺陷和错误,具体来说就是在认识新常态是简单的、片面的、固定的、静态的,存在片面化、简单化等问题,认为新常态是能够自然保持的经济增长状态,因此不必担心新常态的发展状况,存在这些错误和缺陷对于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经济发展状况存在不利影响。正确的认识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并进行深入全面的研究,才能确保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经济发展新常态概述
我们所说的常态就是正常状态,而新常态就是新的正常的发展状态。正常的经济增长率会在一定的范围内正常波动,这也是经济增长的特点之一,按照经济周期理论,不论是国家经济还是区域经济,都不可能呈现直线式增长状态,国民经济总是在不断波动,而高新企业不断出现发展壮大和落后企业倒闭破产都是经济发展的正常状态,不论是消费结构、产业结构还是科学技术,都在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进步。对于我国的劳动力产业结构,以往比重最大的为第一产业,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只需要更少的劳动力就能够得到足够的工农业产品,因此比重最大的逐渐转变为第三产业。由于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经济增长点加速并且不断变化,也是经济发展的正常状态。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经济发展的非常态是与常态对应的,在衡量非常态和常态时,需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例如在分析我国经济增长时,不能仅就经济增长速度谈速度,认为经济低速增长或者高速增长是常态。在分析经济增长状况时,需要分析多个方面的因素:(1)生产要素能否支撑经济增长;(2)物价是否稳定,正常的、健康的经济增长应该是低通胀、高增长的,如果经济增长存在高通胀、低增长或者高通胀、高增长等现象,则说明经济增长滞胀或者过热;(3)经济增长是否在环境容量允许的范围内,过去几十年里,袅袅炊烟显然不是环境污染,但是在现在则是环境污染的标志;(4)经济增长稳定与否,如果经济增长速度忽高忽低,阶段性经济增长极不稳定,那么说明经济运行是不健康的;(5)经济能否实现可持续增长,也就是稳定的、长期的曾张,如果目光短浅,用短时间的经济增长换取国民经济的长期增长,显然是得不偿失的。目前世界各国的竞争实际上就是综合国力和经济增长的竞争,一些国家进入了"中等收入"状况,主要就是国民经济没有实现可持续增长。目前我国经济增长进入了中高速增长阶段,主要是由于:第一是生产要素无法满足经济高速增长的要求,原本的劳动力、自然资源供给接近无约束或者无限供给,现在则是有限供给,在某些阶段甚至出现了短缺问题,实际上就是能源和自然资源难以维系经济的高速增长;二是环境无法实现可持续增长,自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较快,但是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问题,环境容量导致经济无法实现可持续增长;三是经济增长不够稳定,数据显示,我国经济增长率最低和最高相差可以达到11个百分点,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问题严重,我国居民的名义收入和实际收入将会存在严重差异。我国目前的客观条件要求经济增长进入中高速增长阶段,在经济中高速增长的大环境下,我们应该尽力保持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尽量保持通货膨胀率的正常。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对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错误认识
(1)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并不是不顾及经济发展速度,而是要让经济发展从高速状态进入中高速增长状态,一些人认为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不需要考虑经济发展速度,这是对新常态的错误认识,我国已经进入经济增长换挡期,但是是换中高速档,而不是低速档。我国对于宏观经济的调控有一个底线,不可能放任经济增长或者减少,将其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发展才是硬道理,这对于任何经济增长都是适用的,因为只有保持经济增长,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才能得以体现。我们必须追求可持续、质量高和集约型的经济增长;(2)必须保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才能解决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的经济问题,如城乡居民收入、职工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等,加快发展是改善落后状况和解决发展中问题的有效途径;(3)要避免进入中等收入陷阱,就必须保持经济的中高速增长,导致中等收入陷阱的主要原因并不是经济增长速度放缓,而是由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停滞导致社会问题增多造成的。对经济发展有影响的因素有很多,即使一个国家处于经济高速增长期,也不可避免的会有低速增长阶段。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如何适应和引领新常态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1保持正常的心态
经济增长回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不可避免的客观规律,我们不能逃避只能适应。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经济容量增大,增长速度势必会有一定的回落,就像滚雪球,雪球比较小的时候滚动速度较快,体积变大后滚动速度就会放缓,雪球越大滚动速度越快是不符合常理的,速度降低的情况下经济容量仍然在增大;经济增长的适度回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环境和能源的紧张或者短缺状况,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经济高速增长带来了诸多问题,如环境污染、生态失衡和能源短缺等,我们也为此付出了代价。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经济增长并不是唯一,同时还要保证环境的可持续增长。正确处理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在确保经济发展的同时尽力改善生态环境,是我们应该坚持和奉行的理念,切忌用牺牲环境换取短期的经济增长,这显然是得不偿失的行为。
3.2深化对经济发展的认识
经济增长侧重量,经济发展侧重质,也就是经济发展并不是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经济增长,要实现经济发展就必须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但是经济增长不一定会带来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也不代表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能够实现协调发展,这些系统都是相辅相成的,虽然各自独立但是又相互影响,任何一个子系统出现故障都会对其他子系统产生影响,经济发展能够为其他方面的发展提供物力和资金支持,但是并不代表经济发展其他各项也能够随之发展。
3.3建立完善的机制体制
要根据当前经济发展状况,革新对政府工作的考核评价体系,在新常态的大环境下,应该采用新的思路;分清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和政府的不同功能,尽量减少出现诸如政府职能错位、干预太多等问题。
结束语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综上,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大环境下,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必须调整经济结构、创新驱动力,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参考文献
[1]金碚.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5,(01):63.
[2]齐建国.中国经济"新常态"的语境解析[J].西部论坛.2014,(09):46.
[3]刘生龙.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内涵和形成机制[J].经济纵横.2015,(03):85.
2017形势政策教育心得体会篇5
《实现中国梦的途径》
摘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关键词:中国梦途径中国道路中国精神 中国力量
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强调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一重要讲话深入阐释了实现中国梦的正确方向,深刻揭示了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告诉我们如何为满怀信心走好中国道路注入强大的正能量。
1、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实现中国梦,必须坚定不移地走好中国道路。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中走出来的,具有广泛的现实基础。
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并非易事。近代以来,为救亡图存,无数仁人志士上下求索,浴血奋斗,付出巨大牺牲,却始终没有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有实际相结合,走出一条中国式的革命道路,赢得民族独立和解放,建立了新中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建国后,经过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艰苦探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学习啦在线学习网、理论准备、物质基础。改革开放后,我们党深刻总结建国以来的经验和教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把中华民族引向伟大复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使经济社会事业飞速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辉煌成绩。回顾中国共产党走过的90多年历程,可以看到,这条道路充分体现了把马克思主义不断中国化的历史,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艰难探索的历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最终开辟和形成的历史有力证明:在当代中国,只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发展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正是在这条道路的指引下,我们党带领人民取得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巨大成功,彻底改变了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战胜了各种困难和考验,综合国力迈上新台阶,经济总量上升为世界第二,年均增长近10%,进出口总额跃居世界第二;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30倍以上,我们在十年间构筑起一些西方国家近百年才完成的基本社保网,不到20年里就为全球减贫事业做出超过70%的贡献。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充分证明:我们既不能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能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唯一正确道路。
用中国道路引领中国梦的实现,当前,我们就要紧紧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不断夯实实现中国梦的物质文化基础,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按照“五位一体”的总布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深化改革开放,敢于啃硬骨头、涉险滩,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最大限度释放改革红利。要做到不动摇、不折腾、不懈怠,凝心聚力,甩开膀子,真抓实干。
2、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魂,是中华文明绵延不断的力量之源。五千余年的中国历史,战争、灾难、瘟疫等各种天灾人祸难以计数,尤其是近代以来,内忧外患接连不断,然而中华文化、中华文明没有中断,我们所以能够在每一次重大危机面前化危为机,转变成推动发展的动力,正是因为在长期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勤劳勇敢、团结统一、爱好和平、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近现代史上,每当中国遭受帝国主义列强的疯狂侵略,出现亡国灭种的危机时,爱国主义精神显示出强大的力量。从孙中山、黄兴等资产阶级革命家到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等无产阶级革命家,都继承了中华民族“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他们勇敢地将复兴中华的责任扛于肩上。这种在历史的长河中,经千百年的凝聚,无数次激发,而最终被整个民族所认同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对国家、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力量。今天,我们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我们离中国梦的实现越来越近,更需要发扬雷锋、郭明义、罗阳身上所表现出来的民族精神,更需要中国精神的力量支撑。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体现了中国社会发展方向,激励中华儿女实干兴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深圳等特区为试点,在中国历史上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新的伟大革命。对于发起和领导这场改革的邓小平,有人曾评价他是“20世纪罕见的杰出人物”,“是开创历史的伟人”。人们怀念这位世纪伟人,同时也倍加珍惜他给我们留下的宝贵遗产:敢为人先、敢于打破教条、与时俱进的改革创新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中华民族富于进取的思想品格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伟大成果,是激励中华民族奋发图强的强大精神动力,是实现中国梦的支撑。正是依靠这样的中国精神,我们才战胜了各种艰难险阻,建立了新中国,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主要内容的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动力和支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伟大中国梦的精神力量。
中国梦不仅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同时也是推动实现包括中国人在内的全世界人民梦想的长久动力。实现中国梦,给世界带来的是和平、是发展、是合作,是机遇而不是威胁。历史事实表明,中国和平发展,世界因此受益。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中国梦的实现也为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梦提供更多正能量。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1921-1949)修订版、
2、《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1949-1978)
3、《党的领袖与党史研究》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4、《中国共产党90年创新实录》
5、《开放中国:改革开放的30年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