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与复核程序是怎样的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与复核程序是怎样的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是指公安机关在查明交通事故原因后,根据当事人的违章行为与交通事故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违章行为在交通事故中的作用,对当事人的交通事故责任加以认定的行为。今天小编就与大家分享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内容,仅供大家参考!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与复核程序
一、当事人在什么情况下才负交通事故责任?
公安机关在查明交通事故原因后,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违章行为与交通事故之间的关系,以及违章行为在交通事故中的作用,认定当事人的交通事故责任。当事人有违章行为,其违章与交通事故有因果关系的,应当负交通事故责任。当事人没有违章行为或者虽有违章行为,但违章行为与交通事故无因果关系的,不负交通事故责任。
二、交通事故责任分几种?如何划分?
交通事故责任分为全部责任、主要责任、同等责任、次要责任.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一方当事人的违章行为造成交通事故的,有违章行为的一方应当负全部责任,其他方不负交通事故责任。
两方当事人的违章行为共同造成交通事故的,违章行为在交通事故中作用大的一方负主要责任,另一方负次要责任;违章行为在交通事故中作用基本相当的,两方负同等责任。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三方以上当事人的违章行为共同造成交通事故的,根据各自的违章行为在交通事故中的作用大小划分责任。
三、哪几种情况负全部责任?
当事人逃逸或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使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应当负全部责任。
当事人一方有条件报案而未报案或者未及时报案,使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应当负全部责任。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当事人各方有条件报案而均未报案或者未及时报案,使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应当负同等责任。但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发生交通事故的,机动车一方应当负主要责任,非机动车、行人一方负次要责任。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四、十二种负全部交通事故责任的行为
1.当事人逃逸、造成现场变动、证据灭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无法查证交通事故事实的。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当事人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当事人驾驶车辆在有交通信号灯控制的交叉路口,遇红灯继续通行的。
4.当事人驾驶机动车越过施划有禁止穿越的道路中心线或者隔离设施与道路上的其他车辆或行人发生交通事故的。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5.当事人驾驶机动车进入非机动车道或非机动车通行范围内,剐撞同向行驶的非机动车的。
6.当事人驾驶车辆在人行道或行人通行范围内剐撞行人的。
7.当事人驾驶车辆剐撞依法在人行横道内通行的行人的。
8.当事人驾驶车辆未避让执行紧急任务的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救险车的。
9.当事人所驾驶车辆的装载物在遗洒、飘散过程中,导致发生交通事故的。
10.当事人驾驶机动车倒车时,与车后其他车辆、行人发生交通事故的。
11.当事人驾驶非机动车在非机动车道逆行,与顺向行驶的非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的。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2.当事人驾驶非机动车在非机动车道超越同向行驶的非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的
负主要交通事故责任的行为
1.车辆在路口未按规定让行事故。
2.车辆在路口未按交通信号通行事故。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车辆违反右侧通行规定、未各行其道的事故。
4.车辆在路段未按规定让行事故。
5.车辆未按规定变更车道、借道通行事故。
6.机动车未按规定会车、后车未与前车保持安全距离事故。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7.机动车未按规定调头事故。
8.机动车未按规定超车事故。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9.机动车未按规定停放事故。
10.机动车违反规定装载事故。
11.机动车未按规定行车、停车发生的乘车人事故。
12.行人未按规定通行的事故。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3.未按规定施工、作业事故。
14.未按规定设置广告牌、管线事故。
交通事故复核程序
一、复核时间、对象与方式: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一)时间: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送达之日起三日内;
对象:上一级交通管理部门;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方式:书面复核申请。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二、受理复核的时间和处理:
(二)主体:上一级交通管理部门;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时间:收到当事人书面复核申请后五日内;
方式:作出是否受理决定;
(三)主体:上一级交通管理部门;
时间:自受理复核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方式:(1)审查认定书认定的事故的事实、证据及适用法律;
(2)审查道路交通事故责任划分是否公正;
(3)审查道路交通事故调查及认定程序是否合法。
(四)手段:书面审查,必要时可以聆听当事人意见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次数:以一次为限。
(五)结论:
(1)作出复核结论,责令原办案单位重新调查、认定。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维持原道路交通事故认定的复核结论。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作出复核结论,责令原办案单位重新调查、认定。
(4)复核审查期间,任何一方当事人就该事故向法院提起诉讼并经法院受理的,交通管理部门应当终止复核。
复核途径是行政监督的一种,能进一步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猜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