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选调生考试行测考试的备考:“数字推理”So easy!
2016选调生考试行测考试的备考: “数字推理 ”So easy!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数字推理,选调生行测考试不可避免的考点,题量貌似不多,却可以让很多人恨的咬牙切齿!就算很聪明的考生也有可能会掉进一些小陷阱.不过,勤能补拙,一切都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来改变,所以练习过的考生怎么都比心存侥幸的考生胜过那么几倍吧!不过除了练习,还要学会归纳总结,举一反三,so easy!那就让我们看看数字推理都可以有哪些小技巧吧!
一、显含规律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相邻数之间通过简单的加、减、乘、除、平方、开方等运算发生联系,产生规律,主要有以下几种规律:
1、四则运算:相邻两个数加、减、乘、除等于第三数或者是相邻两个数加、减、乘、除后再加或者减一个常数等于第三数。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等差数列:数列中各个数字构成等差数列,包括数列中相邻两个数相减后的差值成等差数列的二级等差数列和两次差值构成等差数列的三级等差数列。
3、等比数列:数列中各个数字依次构成等比数列,包括二级等比数列或者三级等比数列。
4、平方数列:前一个数的平方等于第二个数,包括前一个数的平方再加减一个常数等于第二个数的平方数列变形。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5、倍数数列:前一个数乘一个倍数加减一个常数等于第二个数。
6、隔项数列:数列相隔两项呈现一定规律,这类数列包含的数字多。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7、奇偶数列:数列全奇数或者全偶数或者奇偶间隔。
8、排序数列:数列有特殊的序列规律。
二、暗含规律
数列规律不明显,但每一个数字本身都暗含规律,综合来看才具有全局规律。
1、幂次规律:数列中每一个数字都是n的平方或者是n的平方加减一个常数,或者是n的平方加减n,形成规律;每一个数字都是n的立方构成或者是n的立方加减一个常数构成,或者是n的立方加减n,形成规律;幂次超过立方的一般不考虑。
2、倍数规律:数列中每一个数字都是n的倍数加减一个常数,而这些n本身构成一定规律。
举例: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中间数等于两边数的乘积,这种规律往往出现在带分数的数列中,且容易忽略:
如1/2、1/6、1/3、2、6、3、1/2
(2)数的平方或立方加减一个常数,常数往往是1,这种题要求对数的平方数和立方数比较熟悉: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如看到2、5、10、17,就应该想到是1、2、3、4的平方加1;
如看到0、7、26、63,就要想到是1、2、3、4的立方减1;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平方、立方的数列往往数的跨度比较大,而且间距递增,且递增速度较快,如果满足上述规律,就考虑幂次规律。
(3)A2-B=C
如数列5,10,15,85,140,7085
如数列5,6,19,17,344,-55
如数列5,15,10,215,-115
(4)奇偶数分开解题,有时候一个数列奇数项是一个规律,偶数项是另一个规律,互相成干扰项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如数列1,8,9,64,25,216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奇数位1、9、25分别是1、3、5的平方
偶数位8、64、216分别是2、4、6的立方
(5)后数是前面各数之和,这种数列的特征是从第三个数开始,呈2倍关系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如数列:1、2、3、6、12、24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由于后面的数呈2倍关系,所以容易造成误解!
掌握显含规律和暗含规律这些规律后,怎样灵活运用才能以最快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呢?这就需要在对各种题型认真练习的基础上,应逐步形成自己的一套解题思路和技巧,一些通用步骤如下:
第一步,先看邻项,查看数列中相邻数字在加减乘除后符合上述的哪种规律,然后得出答案观察数列特点,需要进行简单计算。
第二步,再看隔项,查看隔项是否构成数列,如果是,那么相隔各项按照数列的各种规律来解答。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第三步,分析数字,如果邻项隔项皆不成规律,那么寻找数列中每一个数字在构成上的特点,查看是否符合某种规律。
不过,每个人对数字的敏感度不同,所以上面的顺序也可以由考生自行调整,只需符合自己的直观感觉即可。
再分享一些例子,以便于考生理解:
1、等差等比数列: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除了最简单的,还可以在等差等比上再加、减一个数列,如24,70,208,622,规律为a*3-2=b;
二级等差等比数列,各数之间的差有规律,如1、2、5、10、17,它们之间的差为1、3、5、7,构成等差数列,也有差之间构成等比的。
2、和数列: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各数之间的和有规律,如1、2、3、5、8、13,前两个数相加等于后一个数,也有以三个相加为规律的。
3、组合规律:
看各数的大小组合规律,做出合理的分组,如7,9,40,74,1526,5436,其中7和9,40和74,1526和5436这三组各自是大致处于同一大小级,那规律就要从组方面考虑,即不把它们看作6个数,而应该看作3个组,再从每组的规律入手考虑,7*7-9=40,9*9-7=74; 40*40-74=1526,74*74-40=5436,规律就显现出来了。
4、首位规律:
有些数列看起来无序,没有差和的顺序关系,可以从首尾规律考虑,如7,10,9,12,11,14,这组数7+14=10+11=9+12。
5、倍数关系:
如果各数间相差较大,但又不是大得离谱,那就不考虑幂次关系而考虑倍数关系,如6、24、60、120、210,感觉它们之间的差很大,但又不是特别大,规律是2^3-2=6、3^3-3=24、4^3-4=60、5^3-5=120、6^3-6=210。
6、暗含规律:
数的大小不构成规律的,就要具体分析数字了。如25、58、811、1114,这些数相邻两个数首尾相接,且2、5、8、11、14的差为3;再如256,269,286,302,( ),2+5+6=13,2+6+9=17,2+8+6=16,3+0+2=5,∵256+13=269,269+17=286,286+16=302∴下一个数为302+5=307。
7、3个数的规律:
复杂的如0、1、3、8、21、55,这组数的规律是b*3-a=c,即相邻3个数之间才能看出规律,还有更复杂的数列,不过也是多次利用前述规律而已。
8、分数规律:
就是数字规律的进一步演化,分子一样,就从分母上找规律;或者第一个数的分母和第二个数的分子有衔接关系。而且第一个数如果不是分数,往往要看成分数。
其实数字推理也没什么难的,是吧?!干巴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