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护理假的最新标准具体内容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护理假也叫陪产假,2018年的护理假是如何规定是很多准父母都会关心的问题。下面学习啦小编就给大家介绍2018护理假新规定,一起来看看吧!
↓↓↓更多护理假的内容(详情入口↓↓↓)
☞☞2018年陪产假多少天☜☜
☞☞2017-2018陪产假国家规定☜☜
☞☞2017-2018二胎产假最新规定☜☜
☞☞2017-2018产假工资计算标准☜☜
2018护理假新规定
北京
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的女职工,按规定生育的,除享受国家规定的产假外,享受生育奖励假三十天,其配偶享受陪产假十五天。女职工及其配偶休假期间,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不得降低其工资、予以辞退、与其解除劳动或者聘用合同。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北京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十八条
上海
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的夫妻,女方除享受国家规定的产假外,还可以再享受生育假三十天,男方享受配偶陪产假十天。生育假享受产假同等待遇,配偶陪产假期间的工资,按照本人正常出勤应得的工资发给。
《上海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三十一条
天津
国家工作人员和企业事业组织职工晚育的,男方所在单位给予七日护理假,女方所在单位增加产假三十日。
《天津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二十三条
广东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产妇除享受国家规定的产假外,增加三十五日的产假;男方享受十日的看护假。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广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三十七条
江苏
女方产假在国家规定基础上延长30天,一共128天;男方护理假延长5天,共15天
《江苏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草案
浙江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晚育的,男方可享受七天护理假。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浙江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三十六条
重庆
晚育者产假期间,男方所在单位应给护理假七个工作日。
《重庆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二十八条
河南
实行晚育的,除国家规定的产假外,增加产假三个月,给予其配偶护理假一个月。
《河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三十三条
河北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实行晚育的,奖励产假四十五天,并给予男方护理假十天。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河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三十二条
山西
符合晚育规定的,女方享受产假4个月,男方享受护理假15日
《山西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四十二条
山东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女方晚育的,除国家规定的产假外,增加产假六十日,并给予男方护理假七日。
《山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二十九条
湖北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已婚妇女晚育的,除享受国家规定的产假外,增加产假30天,并给予其配偶10天护理假。
《湖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三十七条
湖南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晚育的,除国家规定的产假外增加产假三十天;在产假期间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另增加产假三十天,男方享受护理假十五天。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湖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二十四条
安徽
在产假期间申请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延长产假30天,男方享受10天护理假;夫妻异地生活的,护理假为20天。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安徽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三十九条
江西
晚育的增加产假30日,并给予男方护理假10日。
《江西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四十七条
广西
晚育的女职工,增加产假十四天,同时给予男方护理假十天。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二十九条
福建
晚育又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女方产假为一百三十五日至一百八十日,男方照顾假为七日至十日。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福建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四十五条
云南
晚育的给予女方增加产假三十天,男方护理假七天。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云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二十六条
贵州
晚育的,除享受国家规定的产假外,女方增加产假30天,男方享受护理假7天。
《贵州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六十条
辽宁
晚育的,产假增加60日,男方护理假为15日。
《辽宁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三十一条
吉林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晚育的女职工,凭一胎生育情况证明增加产假三十天,同时给予男方护理假七天。
《吉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四十八条
黑龙江
职工晚育的,女职工产假可以延长至一百八十日,男职工享受护理假五至十日,特殊情况可以参照医疗单位意见适当延长。
《黑龙江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四十五条
四川
已婚妇女晚育的,除国家规定的产假外增加产假30天,给予男方护理假15天。
《四川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三十二条
内蒙古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晚育者增加产假三十日,并给予男方护理假十日。
《内蒙古自治区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四十一条
甘肃
实行晚育的,其产假为105天,并给男方护理假15天。
《甘肃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二十五条
宁夏
国家机关和企业事业单位职工在产假期间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可以增加产假四十天,并给予男方护理假十天。夫妻不在一地的,除探亲假外,另外给予男方护理假三十天,享受探亲假待遇。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四十一条
海南
城镇居民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享受下列奖励与优待:属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工作人员的,给予男方护理假十日。
《海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四十四条
新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女职工晚育的,除国家规定的产假外,增加30天产假,给予男方护理假15天。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二十五条
青海
晚育的妇女增加产假30日,其配偶享受10日看护假。
《青海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十九条
2018年产假期间工资的发放标准
1、产前假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女职工怀孕七个月以上(按28周计算),如工作许可,经本人申请,单位批准,可请产前假两个半月。提醒注意的是,请长病假女职工不享受产前假。这两个半月的产前假只能按预产期在产假前执行。至于女职工请产前假期间的工资按本人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发给。
2、保胎假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一些女职工的身体比较不好,为了母子的安全考虑,医生会建议孕妇在一定时间段内保胎,保胎期间女职工的工资按照病假工资计算。
病假工资的基数按照以下三个原则确定:
(1)劳动合同有约定的,按不低于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者本人所在岗位(职位)相对应的工资标准确定。集体合同(工资集体协议)确定的标准高于劳动合同约定标准的,按集体合同(工资集体协议)标准确定。
(2)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均未约定的,可由用人单位与职工代表通过工资集体协商确定,协商结果应签订工资集体协议。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无任何约定的,假期工资的计算基数统一按劳动者本人所在岗位(职位)正常出勤的月工资的70%确定。此外,按以上三个原则计算的假期工资基数均不得低于本市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计算系数按照以下方式确定:
(1)职工疾病或非因工负伤连续休假在6个月以内的,企业应按下列标准支 付疾病休假工资: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①连续工龄不满2年的,按本人工资的60%计发;
②连续工龄满2年不满4年的,按本人工资70%计发;
③连续工龄满4年不满6年的,按本人工资的80%计 发;
④连续工龄满6年不满8年的,按本人工资的90%计发;
⑤连续工龄满8年及以上的,按本人工资的100%计发。
(2) 职工疾病或非因工负伤连续休假超过6个月的,由企业支付疾病救济费:
①连续工龄不满1年的,按本人工资的40%计发;
②连续工龄满1年不满3年的,按本人工资的50%计发;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③连续工龄满3年及以上的,按本人工资的60%计发。
病假工资的计算基数和计算系数确定后,便可计算出病假工资的数额。
病假工资=(计算基数/21.75)×计算系数×病假天数。
3、产假期间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因此产前15天不能按照产前假支付工资,而应该按照产假标准支付工资。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按照法律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降低其工资、予以辞退、与其解除劳动或者聘用合同。
《社会保险法》第五十三条规定,职工应当参加生育保险,由用人单位按照国家规定缴纳生育保险费,职工不缴纳生育保险费。第五十四条规定,用人单位已经缴纳生育保险费的,其职工享受生育保险待遇。所需资金从生育保险基金中支付。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八条规定,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
如果生育津贴高于或者等于女职工的平均工资的,则女职工只能拿到生育津贴,生育津贴和工资不能同时得到。如果生育津贴低于女职工平均工资的,差额部分由用人单位补足。
2018年国考时政热点:独生子女护理假
近年来,随着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逐步进入老年人行列,独生子女如何照顾父母成为社会性难题。包括重庆、河南、福建等在内的多个省份出台了专门针对独生子女的“护理假”政策,无疑是对于该难题的一种正面回应。
在全面开放二孩的时代背景下,原有响应计生政策号召的独生子女家庭,则成了一个相对特殊的群体。现今,正轮到第一代独生子女担负起养老的重任,对于这个群体及其家庭,公共保障上多做一些针对性倾斜和分担,其实也是对过去计生政策承诺的一种兑现。专门为独生子女设置“护理假”,就体现了这种践诺的思维。但仅有护理假,显然还远远不够。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据媒体报道,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人口预测专家王广州,曾运用人口抽查数据和计算机仿真模型估计,2010年全国独生子女的总量在1.45亿左右。而只有一个孩子,使得这些家庭与多子女家庭相比更加脆弱,风险度更高。比如,在养老问题上,独生子女父母在养老上所面临的不确定性已然更大,设置“护理假”令人欣喜,但仅有“护理假”显然还不足以完全弥补这种不确定性。虽说在全面二孩政策落地之前已经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家庭,将继续按规定享受各项计划生育奖励优待政策。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流动型社会的继续深化,独生子女家庭的“特殊性”将更为突显,如何让这类家庭享受到同等水平的养老保障,恐怕需更多的政府投入。
而在独生子女家庭中,又还有一个特殊群体,即失独家庭,他们更需要有针对性的公共保障的系统关照。去年,财政部、国家卫计委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计划生育投入机制的意见》,其中明确了统一城乡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标准,将农村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标准提高到与城镇水平一致,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实行特别扶助制度扶助标准动态调整。这展现了政策对失独家庭的优待,但除此之外的一些细节问题,还有待尽快厘清和落实。
如“失独再生养”家庭的政策优待问题。按照现行的相关政策,失独家庭如果通过抱养或辅助生育重新拥有一个孩子,将不再享受政策救助。这一点在现实的争议颇大,也考验着相关政策的温度。有政协委员就提出,对待“失独再生养”家庭也应该一视同仁,保留他们原有的每月扶助补助和一次性扶助金等;还有失独家庭要求建专门性的失独养老院,以实现“抱团养老”,但目前仍只有少数地方开始行动;此外,对于失独家庭的现实困难,如监护人缺失,精神上的空虚等,都需要公共部门与专业社会组织的及时介入。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从某种程度上说,为独生子女专设“护理假”,其最大的意义还不仅仅是假期本身,而在于突显了独生子女家庭的相对“特殊性”,体现了公共政策对这类家庭的应有倾斜与关爱。这一点在全面二孩时代,尤显必要。当然,如何把这种政策善意落实好,仍考验着各地的执行力。而之于整个独生子女家庭群体尤其是失独家庭的公共保障而言,依旧还有很多的短板需要补上。
>>>下一页更多精彩“解读军队全面两孩政策有关规定”
2018护理假的最新标准具体内容
![](http://lhpay.gzcl999.com/static/doc/images/pc/icon_star.png)
![](http://lhpay.gzcl999.com/static/doc/images/pc/icon_star.png)
![](http://lhpay.gzcl999.com/static/doc/images/pc/icon_star.png)
![](http://lhpay.gzcl999.com/static/doc/images/pc/icon_star.png)
![](http://lhpay.gzcl999.com/static/doc/images/pc/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