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知识大全 > 知识百科 > 自然科学知识 > 鱼化石是怎么形成的

鱼化石是怎么形成的

时间: 炜杭741 分享

鱼化石是怎么形成的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鱼化石,听起来与人们的现实生活很遥远,往往只有在博物馆或者新闻上面才会偶尔看到或者听到这个词。很多人都奇怪鱼化石的形成原因是什么。下面由学习啦小编为你详细介绍鱼化石的怎么形成的。

  鱼化石的形成原因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鱼的尸体,经过亿万年的变动,又长期与空气隔绝,还受到高温高压的作用,尸体上覆盖的泥砂越来越厚,压力也越来越大。又过了很多很多年,鱼尸体上面和下面的泥砂变成了坚硬的沉积岩,夹在这些沉积岩中的鱼的尸体,也变成了像石头一样的东西,且十分坚硬,这就是“鱼化石”。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鱼化石的形要成经过三个阶段。

  ①很久很久以前(大概几亿年前),江河湖海中生活着鱼。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②鱼死后沉入水底,被沉积的泥沙覆盖。由于水底空气被隔绝,又有泥砂覆盖,鱼的尸体不会腐烂。

  ③经过亿万年的变动,又长期与空气隔绝,还受到高温高压的作用,尸体上覆盖的泥砂越来越厚,压力也越来越大。又过了很多很多年,鱼尸体上面和下面的泥砂变成了坚硬的沉积岩,夹在这些沉积岩中的鱼的尸体,也变成了像石头一样的东西,且十分坚硬,这就是“鱼化石”。

  还有另一种解释,由于剧烈的地壳活动引发的地震、火山爆发、海啸等自然灾害,使得海洋鱼类在极短的时间内被大量的泥沙或岩浆包围,经过高温高压,泥沙板结石化成岩或火山岩冷却石化成岩,随着地球板块的运动被抬出水面,而在泥沙或岩浆里的鱼经过亿万年的等待,终于被风化裸露,被世人看到称作“鱼化石”。

  鱼化石的价值

  研究价值

  化石留给现在的科学家们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可以从化石中了解很久很久以前的生存环境,以及这个物种的变化过程,对探究物种起源或者其它科学领域的研究都有着重大的发现。我们对过去发生的自然事件没有办法得知,只能在化石的形态中得到一点知识,所以只要是化石被发现,这个现场就得重要保护,而且在挖掘过程中的好好保护,不能损坏到化石。

  经济价值

  鱼化石是比较多的化石。究其原因是其生存环境造成的。大家可以理解很多东西都是死后被充分埋藏并并水浸泡才能较好形成化石,所以,一些化石往往都是海相地层、浅湖相地层里的产物。因为淤泥细腻,所以鱼化石往往品相都特好。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鱼化石算是留存的比较多的化石,由于鱼化石的种类多,价值差距也是比较大的,而且现在市面上假的化石很多。所以喜欢收藏化石的人在购买化石时,一定要注意辨别化石的真伪和种类,不要轻易出手购买,以免上当。另外,小编想说的是,如果发现了珍贵的鱼化石,科学价值是非常高的,远远高于收藏价值,将鱼化石用于科研比收藏更有意义。

  鱼化石的诗歌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艾青-《鱼化石》

  动作多么活泼,

  精力多么旺盛,

  在浪花里跳跃,

  在大海里浮沉;

  不幸遇到火山爆发,

  也可能是地震,

  你失去了自由,

  被埋进了灰尘;

  过了多少亿年,

  地质勘察队员

  在岩层里发现你,

  依然栩栩如生。

  但你是沉默的,

  连叹息也没有,

  鳞和鳍都完整,

  却不能动弹;

  你绝对的静止,

  对外界毫无反应,

  看不见天和水,

  听不见浪花的声音。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凝视着一片化石,

  傻瓜也得到教训:

  离开了运动,

  就没有生命。

  活着就要斗争,

  在斗争中前进,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当死亡没有来临,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把能量发挥干净。

  卞之琳版鱼化石诗歌

  《鱼化石》赏析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我们一般都认为卞之琳的诗是“主情”向“主智”的转变,认为他和废名写出了三十年代最好的“新的智慧诗”。不过,卞之琳在其《〈雕虫纪历〉自序》中说:“人非木石,写诗的更不妨说是‘感情动物’。我写诗,而且一直是写的抒情诗,也总在不能自已的时候,却总倾向于克制,仿佛故意要做‘冷血动物’。”看来作者更情愿将自己的诗看作为“抒情诗”,至于其诗“智性化”的倾向,可以看作是他对前人一些诗人的诗由于过分的抒情导致的伤感情绪泛化的一种反叛,可以说,他是在用另一种方式抒情,是一种节制的抒情,就像罗兰·巴尔特提出的“零度写作”。作品的语言初看上去是没有带有作者感情的客观文字,但这些文字组合以后就明显可以看出作者所站的立场,所持的观念,这些观念的表达,不可能没有作者丝毫的感情色彩。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不知道卞之琳这首诗有没有他自己生活的原型。卞之琳于一九三三年夏天毕业于北大英文系,夏天认识了在北大中文系的张充和。卞之琳一直苦恋张充和,只可惜张充和后来随美国丈夫去了美国, 卞之琳也于一九五五年十月一日与青林结婚。 在卞之琳的诗里面,“你”、“我”、“他”都是相对的,这给人以更广阔的想象空间。在《断章》中,有人将“桥上的你”看作男的,而把“楼上的人”看作是女的。我更喜欢反而视之。在《鱼化石》中,作者开始就注明是一条鱼或一个女子说,但我更喜欢把“我”看作是一个男的,这样虽然有悖于作者的创作意图,但是否可以说作者的这种说明正是为了掩饰自己。

  诗中第一句是“我”对爱情的渴望,具体的爱情,爱情具化为“怀抱”,是一种温馨尔浪漫的想象,第二句说我往往“溶于水的线条”,我觉得这句诗理解为作为男子“我”经常倾心于“你”的温柔似水更为贴切。接下来,“我”不知道你是不是像我爱你一样的爱我,既是一种表白,也是一声询问。“我”心里透过一阵怀疑,也充满着一片希望。最后一句点睛之笔,“你我都远了”,你我也没有希望了,你是你,我是我,以后各不相干。但成为的“鱼化石”,使“鱼非原来的鱼,石亦非原来的石”,你我都彼此改变了对方。鱼化石并不是鱼和石的最佳结合体。鱼在石中时禁锢的,是彼此分明的,并不是融为一体的。从意象的选择上看,“鱼”、“石”构成的对比是不是正蕴含着一个脉脉深情、一个冷冷冰冰,从这个角度看,此诗倒好像成了一首怨诗,“男人”的怨诗。卞之琳先生是个男人,但他有女人的心性。

  虽然同把两首诗理解为爱情诗,但二者在“化欧”、“化古”上侧重点却不相同。如果说,《断章》更多的来自古典诗歌的灵感,那《鱼化石》则更多的对外国现代诗歌资源的吸收。施蛰存将诗对现代性的追求分为对“现代生活”的“现代(感受与)情绪”及“现代辞藻(语言)所决定的“现代诗行”两个方面。卞之琳在这些“现代诗行”下,成功地传达了“现代情绪”:那种世界的冰冷,那种付出与收获的不平等,那种爱情的不稳定,那种‘物是人非’,那种失败后的无可奈何……


看了鱼化石还看:

1.世界最著名化石

2.化石是怎么形成的

3.海洋水族馆游记作文

4.化石形成的条件

5.有关化石的资料

554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