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三个成果”一起要
时间:
虞云耀1由 分享
□要从群众感受最直接、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改起,真正解决领导机关、领导干部中存在的“四风”问题
□解决“四风”背后的深层次问题,必须建立两个长效机制:一是切实有效的理想信念和党性教育机制,二是严密管用的监督制约机制
□将集中进行教育实践活动的好经验好做法融入经常性工作,使好作风成为党员、干部的行为习惯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重在取得实效。指出,这次教育实践活动“既要立足当前、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又要着眼长远、建立健全促进党员、干部坚持为民务实清廉的长效机制。”这就要求我们下大气力、下真功夫,努力取得丰硕的实践成果、制度成果和理论成果,把党的作风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努力取得人民群众满意的实践成果
能否取得人民群众满意的实践成果,是衡量这次教育实践活动成效的首要标准。检验实践成果,集中起来,就是要落实到解决“四风”问题的成效上,落实到做好群众工作能力的提升上。
着力解决思想认识问题,牢固树立宗旨意识、群众观点,增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自觉性。贯彻群众路线、转变工作作风,前提在于认识水平的提高,在于思想理论的自觉。实践告诉我们,作风问题治标不易,治本更难。思想认识的提高不可能一蹴而就,理想信念、宗旨意识、党性修养、政治纪律的加强,需要长期的实践过程和艰苦的自我修养过程。应该说,这次教育实践活动把学习教育和提高思想觉悟贯穿全过程,收效是明显的。许多同志进一步增强了宗旨意识和群众观念,克服了对作风建设的轻视思想、观望心理、敷衍态度和担心情绪,进一步明确了什么是正确的权力观、事业观和政绩观。我们要的实践成果,就是要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使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始终坚持党的根本宗旨。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在心里扎下根,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才会有自觉性。
切实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突出问题,以改进作风的新成效新气象取信于民。“四风”不除,改善党群干群关系就是一句空话。这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一个突出做法是,开门搞活动,接受群众监督。一些地方和部门向全社会作出改进作风的承诺,公布一个时期内集中整改的具体事项,明确整改时限,并向社会公开监督电话,形成整改的“倒逼机制”。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强化监督检查,对顶风违纪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严肃追究直接责任人和有关领导的责任,并对典型案例予以通报曝光,发挥警示教育作用。我们要的实践成果,就是要从群众感受最直接、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改起,真正解决领导机关、领导干部中存在的“四风”问题,以实实在在的成效让人民群众满意。
党员、干部深入群众、深入基层、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在新形势下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本领有所提高。这次教育实践活动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树立问题导向,全方位多渠道听取干部群众的意见建议。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的制度普遍建立,许多干部走出机关大门与群众交朋友、攀“穷亲”,拜群众为师,向群众学习,帮助群众解决困难的过程成为增进与群众感情、探索群众工作方法、提高做群众工作能力的过程,在为群众排忧解难、造福人民的实践中,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得到彰显。我们要的实践成果,就是要使党员、干部真正把群众当作亲人,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成为党联系广大群众的纽带和桥梁。
拿起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提高解决自身矛盾的能力,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自觉性进一步增强。以整风精神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深入分析问题的原因,清洗思想和行为上的灰尘,既解决实际问题,又解决思想问题,是这次教育实践活动的又一特色。为了开好民主生活会,各地采取群众提、自己找、互相帮的方法,集中查摆问题,领导干部对存在的“四风”问题认识越来越具体、越来越聚焦。各种尖锐意见原汁原味地直接反馈给领导干部,促使他们认真反思自己,撰写对照检查材料,有的越写越“出汗”,深刻的自我剖析使灵魂受到触动。会前谈心交心、真诚沟通,会上敢于动真碰硬、揭短亮丑,通过开展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达到了“团结—批评—团结”的效果。我们要的实践成果,就是要使党的优良作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到保持和发扬,自由主义、好人主义得到克服,党内生活庸俗化、随意化、平淡化的倾向得到纠正,党内矛盾和存在的问题通过批评和自我批评得到及时有效解决,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得到提高。
努力取得能够长期起作用的制度成果
能否形成能够长期起作用的制度成果,是评价这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效的重要标准。“四风”的背后既有根深蒂固的陈旧观念,也有习以为常的“潜规则”,还有错综复杂的利益纠结。解决“四风”背后的深层次问题,必须建立两个长效机制:一是切实有效的理想信念和党性教育机制,二是严密管用的监督制约机制。
用制度固化成果。要通过制度加以系统化和规范化,本着于法周延、于事简便、务实管用的原则,抓紧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管理制度、干部作风状况考核评价制度等,尤其要针对薄弱环节,堵塞制度漏洞。
提高制度的执行力。首先要强化制度意识。坚持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谁也没有特权、没有例外,不管是谁违反制度都应当受到追究。二要从选人用人上加以引导和保证。要把执行制度作为选人用人的一项基本条件,在干部的考核、选拔、监督和管理等各个环节,重视对干部执行制度情况的考察。不严格执行制度的干部不能提拔重用。三要强化监督制约。有了制度不严格执行,有时比没有制度还糟糕。所有制度都要有刚性约束力,都要有监督。要切实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建立违反制度的追究问责办法,坚决纠正各种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为,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用法治思维解决作风问题。党的报告指出:“要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解决作风问题同样要有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首先是关在法律法规的笼子里。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时刻牢记人民授权和职权法定。进一步规范公务接待、财务审计等相关法规制度,从法律法规上堵塞滋生不正之风的漏洞。
努力取得深化规律性认识的理论成果
能否形成深化规律性认识的理论成果,是衡量这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效的重要标准。
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和党的群众路线新的时代内涵。同志鲜明提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他还指出,“我们要适应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新特点新要求,深入做好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工作,虚心向群众学习,诚心接受群众监督,始终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些重要论述为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和党的群众路线增添了新的时代内涵,要认真学习领会,贯彻落实。要从这次教育实践活动的实践中汲取丰富的营养,深入研究新的历史条件下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新内涵,不断升华理论认识。
充分认识在长期执政和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新要求新任务。各级领导干部如何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把握不同社会群体的需要和诉求,化解矛盾冲突,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如何把保障民生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真情关心群众疾苦,让广大人民群众更多更公平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等等。这些问题不仅要在理论上回答,更要在实践中回答。要在总结这次教育实践活动丰富经验的基础上,深刻认识新形势新任务对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提出的新要求,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推动党的作风建设和贯彻群众路线的各项工作。
深入研究新形势下贯彻群众路线、密切党群关系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阶层结构变化,社会矛盾呈现新特点,广大群众的需要和诉求多样化,给党的群众工作带来新挑战。不少年轻干部缺少基层工作经验和与群众同甘共苦、打成一片的经历,缺乏对群众的深厚感情。还要看到,彻底清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还需要作出长期艰苦的努力。将集中进行教育实践活动的好经验好做法融入经常性工作,使好作风成为党员、干部的行为习惯,还有大量工作要做。要紧密联系这次教育实践活动的实际,深入思考和研究这些重要课题,认清现实,把握规律,从战略上、思路上、对策上形成新的认识,以新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回应时代的呼唤和人民的期待。(作者系全国党建研究会会长)
□解决“四风”背后的深层次问题,必须建立两个长效机制:一是切实有效的理想信念和党性教育机制,二是严密管用的监督制约机制
□将集中进行教育实践活动的好经验好做法融入经常性工作,使好作风成为党员、干部的行为习惯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重在取得实效。指出,这次教育实践活动“既要立足当前、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又要着眼长远、建立健全促进党员、干部坚持为民务实清廉的长效机制。”这就要求我们下大气力、下真功夫,努力取得丰硕的实践成果、制度成果和理论成果,把党的作风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努力取得人民群众满意的实践成果
能否取得人民群众满意的实践成果,是衡量这次教育实践活动成效的首要标准。检验实践成果,集中起来,就是要落实到解决“四风”问题的成效上,落实到做好群众工作能力的提升上。
着力解决思想认识问题,牢固树立宗旨意识、群众观点,增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自觉性。贯彻群众路线、转变工作作风,前提在于认识水平的提高,在于思想理论的自觉。实践告诉我们,作风问题治标不易,治本更难。思想认识的提高不可能一蹴而就,理想信念、宗旨意识、党性修养、政治纪律的加强,需要长期的实践过程和艰苦的自我修养过程。应该说,这次教育实践活动把学习教育和提高思想觉悟贯穿全过程,收效是明显的。许多同志进一步增强了宗旨意识和群众观念,克服了对作风建设的轻视思想、观望心理、敷衍态度和担心情绪,进一步明确了什么是正确的权力观、事业观和政绩观。我们要的实践成果,就是要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使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始终坚持党的根本宗旨。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在心里扎下根,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才会有自觉性。
切实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突出问题,以改进作风的新成效新气象取信于民。“四风”不除,改善党群干群关系就是一句空话。这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一个突出做法是,开门搞活动,接受群众监督。一些地方和部门向全社会作出改进作风的承诺,公布一个时期内集中整改的具体事项,明确整改时限,并向社会公开监督电话,形成整改的“倒逼机制”。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强化监督检查,对顶风违纪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严肃追究直接责任人和有关领导的责任,并对典型案例予以通报曝光,发挥警示教育作用。我们要的实践成果,就是要从群众感受最直接、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改起,真正解决领导机关、领导干部中存在的“四风”问题,以实实在在的成效让人民群众满意。
党员、干部深入群众、深入基层、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在新形势下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本领有所提高。这次教育实践活动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树立问题导向,全方位多渠道听取干部群众的意见建议。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的制度普遍建立,许多干部走出机关大门与群众交朋友、攀“穷亲”,拜群众为师,向群众学习,帮助群众解决困难的过程成为增进与群众感情、探索群众工作方法、提高做群众工作能力的过程,在为群众排忧解难、造福人民的实践中,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得到彰显。我们要的实践成果,就是要使党员、干部真正把群众当作亲人,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成为党联系广大群众的纽带和桥梁。
拿起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提高解决自身矛盾的能力,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自觉性进一步增强。以整风精神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深入分析问题的原因,清洗思想和行为上的灰尘,既解决实际问题,又解决思想问题,是这次教育实践活动的又一特色。为了开好民主生活会,各地采取群众提、自己找、互相帮的方法,集中查摆问题,领导干部对存在的“四风”问题认识越来越具体、越来越聚焦。各种尖锐意见原汁原味地直接反馈给领导干部,促使他们认真反思自己,撰写对照检查材料,有的越写越“出汗”,深刻的自我剖析使灵魂受到触动。会前谈心交心、真诚沟通,会上敢于动真碰硬、揭短亮丑,通过开展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达到了“团结—批评—团结”的效果。我们要的实践成果,就是要使党的优良作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到保持和发扬,自由主义、好人主义得到克服,党内生活庸俗化、随意化、平淡化的倾向得到纠正,党内矛盾和存在的问题通过批评和自我批评得到及时有效解决,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得到提高。
努力取得能够长期起作用的制度成果
能否形成能够长期起作用的制度成果,是评价这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效的重要标准。“四风”的背后既有根深蒂固的陈旧观念,也有习以为常的“潜规则”,还有错综复杂的利益纠结。解决“四风”背后的深层次问题,必须建立两个长效机制:一是切实有效的理想信念和党性教育机制,二是严密管用的监督制约机制。
用制度固化成果。要通过制度加以系统化和规范化,本着于法周延、于事简便、务实管用的原则,抓紧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管理制度、干部作风状况考核评价制度等,尤其要针对薄弱环节,堵塞制度漏洞。
提高制度的执行力。首先要强化制度意识。坚持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谁也没有特权、没有例外,不管是谁违反制度都应当受到追究。二要从选人用人上加以引导和保证。要把执行制度作为选人用人的一项基本条件,在干部的考核、选拔、监督和管理等各个环节,重视对干部执行制度情况的考察。不严格执行制度的干部不能提拔重用。三要强化监督制约。有了制度不严格执行,有时比没有制度还糟糕。所有制度都要有刚性约束力,都要有监督。要切实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建立违反制度的追究问责办法,坚决纠正各种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为,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用法治思维解决作风问题。党的报告指出:“要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解决作风问题同样要有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首先是关在法律法规的笼子里。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时刻牢记人民授权和职权法定。进一步规范公务接待、财务审计等相关法规制度,从法律法规上堵塞滋生不正之风的漏洞。
努力取得深化规律性认识的理论成果
能否形成深化规律性认识的理论成果,是衡量这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效的重要标准。
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和党的群众路线新的时代内涵。同志鲜明提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他还指出,“我们要适应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新特点新要求,深入做好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工作,虚心向群众学习,诚心接受群众监督,始终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些重要论述为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和党的群众路线增添了新的时代内涵,要认真学习领会,贯彻落实。要从这次教育实践活动的实践中汲取丰富的营养,深入研究新的历史条件下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新内涵,不断升华理论认识。
充分认识在长期执政和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新要求新任务。各级领导干部如何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把握不同社会群体的需要和诉求,化解矛盾冲突,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如何把保障民生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真情关心群众疾苦,让广大人民群众更多更公平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等等。这些问题不仅要在理论上回答,更要在实践中回答。要在总结这次教育实践活动丰富经验的基础上,深刻认识新形势新任务对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提出的新要求,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推动党的作风建设和贯彻群众路线的各项工作。
深入研究新形势下贯彻群众路线、密切党群关系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阶层结构变化,社会矛盾呈现新特点,广大群众的需要和诉求多样化,给党的群众工作带来新挑战。不少年轻干部缺少基层工作经验和与群众同甘共苦、打成一片的经历,缺乏对群众的深厚感情。还要看到,彻底清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还需要作出长期艰苦的努力。将集中进行教育实践活动的好经验好做法融入经常性工作,使好作风成为党员、干部的行为习惯,还有大量工作要做。要紧密联系这次教育实践活动的实际,深入思考和研究这些重要课题,认清现实,把握规律,从战略上、思路上、对策上形成新的认识,以新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回应时代的呼唤和人民的期待。(作者系全国党建研究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