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的几种张力关系
时间:
若木1由 分享
自提出“中国梦”以来,“中国梦”成为社会各界热议的重要话题。有阐发“中国梦”的当代价值、理论与现实意义的“意义论”或“价值论”;有阐发“中国梦”内涵与本质的“知识论”或“认识论”;有阐发“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之内在联系,并试图将其置入中国文化传统、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中来考察的“整体论”和“过程论”等等。应该说,这些讨论都很重要,有助于我们从不同角度理解“中国梦”。为进一步深化对“中国梦”的认识,笔者以为还有必要把握和处理好“中国梦”具有的几种张力关系。
“情”与“理”的关系
“中国梦”既表达了中国人民世世代代追求美好生活的情感和愿望,又是审时度势的理性判断与合理规划,或者说“中国梦”是极富情感色彩和民族意志的一种理性表达。“中国梦”的提出直接基于特定的时代背景,是在中国参与全球化、现代化进程中,在继往开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阶段提出的,有其现实基础——改革开放30多年取得的巨大成就,包括经济实力、政治与文化影响等;而且有对中国现实处境的理性认知和规划,特别是对中国国情和中国问题的合理审视。实际上,正是“中国梦”这种理性设计的感性化表达,使其有一种温暖心田并召唤个体心灵的作用,有一种诱发主体自由想象的功能,还有一种催人深思并做出理性抉择的力量。同时,也让人感受到对主体的尊重,有利于调动社会各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虚”与“实”的关系
有梦想才会有激情、有奋斗、有成就。无论一个人还是一个社会,作为历史性存在,总是筹划着去存在,从形而上学的观念到形而下的现实。没有“虚”的先行意识和理念,就会迷失努力目标和方向,盲目行动,甚至背道而驰。而有规划和设计的梦想是人之生存活动不同于动物的本能生存的关键所在。人能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自由自觉的活动,根本上说,是由于“人是有意识的存在物”。因而,“虚”的梦想对人或社会而言,是必要的。正如所说:“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毋庸置疑,“中国梦”不能仅停留在语词上,必须化作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美丽中国”行动的引擎和动力。“中国梦”的提出是审时度势的科学判断,她既是一种图景,向我们描绘了一个美好的、鼓舞人心的未来状态和理想样式;又是一种通过全体人民不懈努力而能够实现的未来目标,是一场推进中国社会全面进步的现实运动。
“一”与“多”的关系
“中国梦”作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和集体意志的表达,是全民族现代化之旅的宏大叙事、整体规划与顶层设计,在这个意义上它是“一”。但是,这个“一”在内容结构上是“多”:不仅包括“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到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年(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年(2049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且反映在主体构成和价值关照上是“多”,即“中国梦”不仅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不仅关系到国家利益——国家富强,民族利益——民族振兴,而且关系到个体和大众的利益——人民幸福,以及社会利益——和谐社会。因此,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总体性原则,顾大局,讲合作,共同谋求国家和民族的整体利益。
“软”与“硬”的关系
实现“中国梦”不仅要建立在经济发展的硬实力上,而且更要注重软实力的提升,就是要加强文化建设、凝炼“中国精神”。如果说我们国家在经济上已经有了一定规模,并雄踞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位置。与之相比,我们的文化软实力还无法与经济实力匹配。而当今一个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不只是看它的经济所占份额,更重要的是看其文化影响、文化输出与贡献。“中国精神”的孕育与凝炼既是以文化建设为前提,也是文化建设的标志性成果。只有建立在“中国精神”基础上的道路自信,才能使“中国梦”具有正确的实现途径;只有建立在“中国精神”基础上的理论自信,才能使“中国梦”具有坚实的思想基础;只有建立在“中国精神”基础上的制度自信,才能使“中国梦”具有坚定的政治保证。就是说,“中国精神”是凝聚中国心、实现中国梦的根本力量。当然另一方面不能忘记,“中国精神”这种软实力的提升,离不开强大的经济基础这一硬实力作后盾。
“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
必须看到,全球化的今天,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依赖,在文化上的相互交流与碰撞,在政治上的相互制衡,使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动模式正在形成。“中国梦”不仅属于中国,而且属于世界。“中国梦”的实现需要世界眼光与世界情怀。这就意味着,对“中国梦”的理解,既要避免狭隘的民族主义,也要反对抽象的世界主义。进而,在实现“中国梦”的操作上,应积极推进文明对话和对话文明,走互利共赢的包容性发展之路。如果说,“中国梦”的提出是基于时代的主题与中国在世界经济体系、利益格局中的基本定位,那么,“中国梦”的实现则绝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而是一个世界历史性意义上的大事。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的支持,同样,世界文明的进程也需要中国的参与和推动。“中国梦”的实现必将有助于人类“共同福祉”的改善。
(作者系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张秀华)
“情”与“理”的关系
“中国梦”既表达了中国人民世世代代追求美好生活的情感和愿望,又是审时度势的理性判断与合理规划,或者说“中国梦”是极富情感色彩和民族意志的一种理性表达。“中国梦”的提出直接基于特定的时代背景,是在中国参与全球化、现代化进程中,在继往开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阶段提出的,有其现实基础——改革开放30多年取得的巨大成就,包括经济实力、政治与文化影响等;而且有对中国现实处境的理性认知和规划,特别是对中国国情和中国问题的合理审视。实际上,正是“中国梦”这种理性设计的感性化表达,使其有一种温暖心田并召唤个体心灵的作用,有一种诱发主体自由想象的功能,还有一种催人深思并做出理性抉择的力量。同时,也让人感受到对主体的尊重,有利于调动社会各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虚”与“实”的关系
有梦想才会有激情、有奋斗、有成就。无论一个人还是一个社会,作为历史性存在,总是筹划着去存在,从形而上学的观念到形而下的现实。没有“虚”的先行意识和理念,就会迷失努力目标和方向,盲目行动,甚至背道而驰。而有规划和设计的梦想是人之生存活动不同于动物的本能生存的关键所在。人能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自由自觉的活动,根本上说,是由于“人是有意识的存在物”。因而,“虚”的梦想对人或社会而言,是必要的。正如所说:“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毋庸置疑,“中国梦”不能仅停留在语词上,必须化作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美丽中国”行动的引擎和动力。“中国梦”的提出是审时度势的科学判断,她既是一种图景,向我们描绘了一个美好的、鼓舞人心的未来状态和理想样式;又是一种通过全体人民不懈努力而能够实现的未来目标,是一场推进中国社会全面进步的现实运动。
“一”与“多”的关系
“中国梦”作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和集体意志的表达,是全民族现代化之旅的宏大叙事、整体规划与顶层设计,在这个意义上它是“一”。但是,这个“一”在内容结构上是“多”:不仅包括“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到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年(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年(2049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且反映在主体构成和价值关照上是“多”,即“中国梦”不仅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不仅关系到国家利益——国家富强,民族利益——民族振兴,而且关系到个体和大众的利益——人民幸福,以及社会利益——和谐社会。因此,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总体性原则,顾大局,讲合作,共同谋求国家和民族的整体利益。
“软”与“硬”的关系
实现“中国梦”不仅要建立在经济发展的硬实力上,而且更要注重软实力的提升,就是要加强文化建设、凝炼“中国精神”。如果说我们国家在经济上已经有了一定规模,并雄踞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位置。与之相比,我们的文化软实力还无法与经济实力匹配。而当今一个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不只是看它的经济所占份额,更重要的是看其文化影响、文化输出与贡献。“中国精神”的孕育与凝炼既是以文化建设为前提,也是文化建设的标志性成果。只有建立在“中国精神”基础上的道路自信,才能使“中国梦”具有正确的实现途径;只有建立在“中国精神”基础上的理论自信,才能使“中国梦”具有坚实的思想基础;只有建立在“中国精神”基础上的制度自信,才能使“中国梦”具有坚定的政治保证。就是说,“中国精神”是凝聚中国心、实现中国梦的根本力量。当然另一方面不能忘记,“中国精神”这种软实力的提升,离不开强大的经济基础这一硬实力作后盾。
“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
必须看到,全球化的今天,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依赖,在文化上的相互交流与碰撞,在政治上的相互制衡,使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动模式正在形成。“中国梦”不仅属于中国,而且属于世界。“中国梦”的实现需要世界眼光与世界情怀。这就意味着,对“中国梦”的理解,既要避免狭隘的民族主义,也要反对抽象的世界主义。进而,在实现“中国梦”的操作上,应积极推进文明对话和对话文明,走互利共赢的包容性发展之路。如果说,“中国梦”的提出是基于时代的主题与中国在世界经济体系、利益格局中的基本定位,那么,“中国梦”的实现则绝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而是一个世界历史性意义上的大事。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的支持,同样,世界文明的进程也需要中国的参与和推动。“中国梦”的实现必将有助于人类“共同福祉”的改善。
(作者系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张秀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