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叶培建事迹简介心得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感动中国2019年度十大人物已经进入提名候选阶段,每一位提名者的经历都是非常感人,具有极大的精神鼓舞力量。“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最重要的年终节目之一,今年举办的是第十八届,每年从社会各行各业推选出10位(个)震撼人心、令人感动的人物或群体。这里给大家分享2020感动中国2019年度十大人物提名者先进事迹见解,供大家参考。
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候选人:叶培建
中国科学院院士。现年74岁的叶培建,从事航天工作已有51年之久,从探月工程到逐梦火星,他的大半辈子和中国航天紧密相连。
叶培建是嫦娥一号总指挥兼总设计师,在后来各号嫦娥方案的选择和确定、关键技术攻关、大型试验策划与验证、嫦娥四号首次实现月背软着陆等各项工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近些年,叶培建更多是站在幕后,为年轻的航天工作者们撑腰。在发射现场,大家都说,叶总就是“定海神针”。
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之叶培建事迹
他是我国嫦娥系列月球探测器研制团队的“大专家”,是无数年轻人心中的“主心骨”。从资源二号到嫦娥一号,从圆梦月球到逐梦火星,有他在,“发射不紧张、队员吃得香”。为中国航天事业尤其是空间事业兢兢业业奉献50余年,一生矢志“为人民服务、做人民的科学家”。他,就是此次被授予“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技术顾问、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培建。
七旬探月“追梦人”
2019年1月3日,中国人自主研制的嫦娥四号探测器稳稳降落在月球背面的冯·卡门撞击坑,中国代表全人类首次揭开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纱。
在嫦娥四号成功落月的当天,一张照片在网上火了。
嫦娥四号成功落月的那一刻,74岁的叶培建静静走到嫦娥四号探测器项目执行总监张熇的身后,对她表示祝贺和鼓励。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而作为与叶培建共事多年、亦师亦友的张熇,此刻再也无法掩饰住内心的激动,流下了幸福的泪水。两代“嫦娥人”的手紧紧握在了一起。
“我们一起经历了那么多,以后要走的路还很长!”叶培建深有感触地说。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诚然,从嫦娥一号艰难立项,到嫦娥四号究竟去哪儿,叶培建的探月之路,走得并不容易。
嫦娥一号时,研制经费有限,叶培建和同事们一起,把一块钱掰成三块花,精打细算地铺就出中国第一颗月球探测器的“奔月”之路。
嫦娥四号时,鉴于嫦娥三号成功落月,有人认为我们应该见好就收,为了稳妥起见,还应该把探测器落在月球正面,叶培建则极力主张到月球背面去。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无论是技术的进步还是人类探月事业的发展,都需要我们做一些‘冒险的事情’,真正去开拓、去创新,开辟新的天地。”叶培建说。
思想有多远,才能走多远。就这样,中国的“奔月之梦”在叶培建和同事们的不懈努力下,完成了举世瞩目的圆梦之旅,书写了人类探月史上崭新的一页。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用“航天梦”托举“中国梦”
伟大事业都始于梦想、基于创新、成于实干。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曾有人质疑,为何要花如此大的代价和精力去探索月球和火星以及更深远的宇宙?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对此,叶培建总是抱有自己的态度:“人类在地球、太阳系都是很渺小的,不走出去,我们注定难以为继。月球是全人类的,但谁开发谁利用,我们今天不去,以后可能想去都难。”
过去,国家在一穷二白、比较落后的情况下,是几年一颗卫星。现如今一年几十颗卫星,让中国人有了更多仰望星空的能力。实践证明,只有创新才能让我们的国家发展得更快、更好。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过去我总说‘要做个可怕的人’,就是要让困难怕你。”叶培建认为,航天是一项“差一点点就成功、差一点点就失败”的事业,面对困难就要迎难而上、越挫越勇。当前,我们的国家面临更严峻的形势、更复杂的变化,我们要发展,就必须要靠创新,必须要技术上更强大。
中国探月工程的论证报告提出,到2020年前完成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计划。叶培建告诉记者,明年,我们计划中的嫦娥五号将完成采样返回。紧接着,对火星的探测也将拉开帷幕。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火星探测是我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行星探测,我们的第一次火星任务将会把三件事情一次做成:首先将探测器发射到火星,对火星进行全球观测;其次降落在火星;同时火星车要开出来,在火星上巡视勘测。这将是全世界首次在一次火星探测任务中完成上述三个目标,在工程实现上是很大的创新,中国现在就是要做别人没有做的事情。”叶培建说。
“一个伟大的中国,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必然方方面面都要强,要用‘航天梦’来托举‘中国梦’。”叶培建说,未来,随着月球采样返回、火星探测、建设空间站等任务的完成,我们建设航天强国、科技强国的目标一定会实现。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继续做“人民的科学家”
“亲爱的叶培建爷爷:得知您被授予‘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我们杭州市崇文实验学校的全体‘小海燕’要向您致上少先队员最崇高的敬意:敬礼!祝贺您,叶爷爷!”
被授予“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后,叶培建收到一封杭州小学生写给他的信。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在不少大学校园的讲台上,在很多小学校园的课堂里,人们总能见到这位年过七旬的叶院士。
“我的这份成绩是人民给的,我是人民的科学家,也必然发自内心地感谢人民。”叶培建总是告诫自己,永远做人民的一分子,继续努力为人民服务。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虽然今年已经74岁了,叶培建仍称自己“身体还可以”“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我只是千千万万个中国航天人的代表之一,只有把今后的事情做好,把队伍带好,才能够对得起这个称号,无愧于人民。”叶培建说。
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之叶培建事迹心得
叶培建说:“宇宙就是个海洋,月亮就是钓鱼岛,火星就是黄岩岛,我们现在能去我们不去,后人要怪我们。别人去了,别人占下来了,你再想去都去不了。这一条理由就够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叶培建是我国第一代传输型侦察卫星系列总设计师,中国绕月探测工程、嫦娥一号卫星系统总指挥兼总设计师。携手星辰大海,一辈子赤诚热血,勇争第一,就是叶培建的真实写照。
实话实说,责任比命大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打开网络搜索,叶培建第一个关联词语是“太敢说了”。叶培建崇尚“实话实说”,也从来都是这样做的。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同事说他常常因为一点小事或者资源调配不开生闷气,“这么多年也没学会人情世故,像个老小孩。做承诺也常常立军令状,不会留退路”。
2000年中国发射第一颗国家战略卫星,后来的叶培建描述当时的心情:“卫星上天以后表现第一圈很好,第二圈也很好,第三圈出中国了,最后一个收到信号的是我们的喀什,当时卫星没信号了,我每次讲到这块心里很难受的。一开始大家都很高兴,在车上说说笑笑的,成功了,后来就不说话了。当时我真希望那个车从山上掉下去把我摔死。我觉得我无法交待,很自私啊,摔下去我是烈士,卫星丢了我无法交待。”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好在后来,卫星电池维持超过7小时,等来了下一个地面指令。“我们所有人都在祈祷它能撑到(下一个指令发出)”。这颗卫星后来超额完成任务,没有令叶培建“无颜面对江东父老”。
因此,“对航天事业负责”成为叶培建一辈子都在努力的事。2017年两会,72岁的叶培建带来了两个提案:一个与航天有关——国家对航天事业要有统筹规划;一个与航天无关——领导干部要有作为、早作为。
敢吃螃蟹,每一步都要有创新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在我们院里,只要说今天这个会是叶总主持的,没有哪个迟到,我自己也从来不迟到。我想这和我的父母都是军人有关,他们对自我的要求、军人做派都影响了我,对我来说,就是要把航天工作做好,说真话,说实话。”
叶培建受父亲影响很深。1945年,叶培建出生在泰兴一个军人家庭。父亲抗美援朝回来,叶培建开始跟父亲“转战四海”,在南京、杭州、湖州都上过学。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填写大学志愿时也是接受了军人父亲的教诲“我们国家需要强大的空军”。大学毕业被分配到航天部卫星总装厂,从此与航空航天有了不解之缘。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978年,国门刚刚打开,叶培建赴瑞士纳沙太尔大学微技术研究所读博士研究生。他的努力刻苦是出了名的。瑞士一家报纸曾写过他的专访,报道中说:他从不去酒吧,偶尔打打乒乓球。记者问他:“为什么要这样下工夫?”他说:“中国那么多人,而派我出来学习,已经为我付出了很多,我知道肩上的担子有多重,我应该努力,为国家做些事情。”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自认为是半个军人的叶培建从没想过“定居国外”,报效国家也是“理所应当的事”。叶培建后来的采访中说“我这人民族自尊心很强,在国内干,是为自己国家干的,在人家那儿干,钱挣到了,但是替别人干的,就这么一个简单的想法”。
1985年,叶培建获得了纳沙太尔大学的科学博士学位,论文题目是《手写中文计算机在线自动识别》。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回国后他先是在502所工作,参加了“红外热轴探测系统”的开发,1995年,他作为技术负责人参加了深圳股票VSAT网的设计;参与中国资源二号卫星设计,实现了星地一体化设计;第一个实践把电测与总体分开;第一个提出在卫星进入发射场前要进行整星可靠性增长试验,这诸多的“第一”充满艰辛,一次又一次考验着这个勇于创新、“爱吃螃蟹”的人。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嫦娥四号落地月球背面也是叶培建据理力争的结果。四号原本属于嫦娥三号的备份星,嫦娥三号执行的任务非常成功,作为备份星的嫦娥四号做什么用呢?当时有专家认为嫦娥四号就没有必要冒险,在月球着陆还是落在正面保险系数更高一些。
“我当时提出了反对意见,嫦娥三号已经落在月球正面了,为什么嫦娥四号还要在落在正面,我们搞科学探测,不应该怕失败,每一步都要有创新。”最终,嫦娥四号将降落在月球背面的任务被确定。
2017年1月,为表彰他在空间科学技术领域的卓越贡献,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国际小行星中心将编号“456677”的小行星命名为“叶培建星”。“那颗星并不属于我,但却给我带来了一份新的责任与使命,那就是在有生之年再多做点事情。”
现在叶培建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今年和同事们把嫦娥五号做好,明年把火星做好,同时把小行星的工程立项做好。这是我75岁以前的任务,至于75岁以后呢,看发展再定指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