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实用范文 > 报告总结 > 学习总结 > 音乐开题报告范文(2)

音乐开题报告范文(2)

时间: 雪锦826 分享

音乐开题报告范文

  1.文献分析法

  2.案例分析法

  3.观察法

  二、创造力的培养寓于幼儿园音乐教育之中

  (一)创造力培养对幼儿发展的影响

  1.创造力的含义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创造力培养对幼儿发展的意义

  3.影响幼儿创造力的因素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二)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的特点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三)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对幼儿创造力培养的意义

  三、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中如何激发幼儿的创造力

  (一)正确对待幼儿的创造活动

  1.教师改变观念,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2.树立幼儿的创造意识

  3.给予幼儿创造空间,实施自己的创造性想法

  4.肯定幼儿的创造行为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二)创设一定的环境,激发幼儿的创造力

  1.提供充足的音乐材料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给幼儿充分的表现机会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三)音乐教育活动培养创造力,要遵循幼儿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计划进度安排及其内容(参考文献目录):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010年12月--2011年1月收集资料阶段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011年1月--2011年2月分析资料阶段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011年2月--2011年3月开题报告形成阶段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011年3月--2011年4月论文写作阶段

  2011年4月--2011年6月论文修改及形成阶段

  参考文献目录:

  1.杨帆:新教育理念下的现代幼儿音乐教育[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林文全文数据库,2009(01)

  2.云瑞芳:儿童版画教学与儿童创造力培养[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李素萍:音乐创新教学与学生创造力培养[D],江西师范大学,2005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4.漆玲玲:论多元智力理论与创造教育[D],华中师范大学,2005

  5.王晓霞:论音乐教学中创新素质的培养[J],黄河之声,2010(20)

  6.张建萍:对我国幼儿音乐教育现状及其发展的思考[D],河北大学,2007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7.董霞:音乐教育对幼儿创造力培养的研究[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7(05)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8.见福增:中国幼儿音乐教育问题与发展研究[D],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4(03)

  9.郑玉香:音乐教育对学前儿童发展的价值[D],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硕士),2005(05)

  10.伍荣生:浅谈音乐教育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三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03)

  11.王媛媛:幼儿园音乐教育与幼儿多元智能发展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2.张洁:幼儿期和童年期儿童音乐创造力发展的比较研究[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

  13.王巧玲:音乐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教师,2009(12)

  14.崔学荣:音乐教育创新的途径与方法[J],中国高教研究,2002(11)

  15.冯振琦:谈音乐思维与创造性思维的共性[J],艺术教育,2005(01)

  16.梁玉春,张丽娜:加强情境创设,培养创新思维[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0(10)

  17.尹爱青,李力红:音乐教育主体性目标体系设计--创造性部分[J]中国音乐教育,2000(03)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8.廖施聪: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大众文艺,2010(17)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9.史铎:多元智能理论在我国儿童音乐教育教学中的应用[D],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0.杨喜丽:刍议音乐教育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09)

  21.岳慧兰:幼儿创造力认识与培养的调查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03)

  22.许婕:论音乐教育中儿童健全人格的培养[D],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6(12)

  23.陈新晖:论创新型幼儿教师的成长与培养[D]广西师范大学,2003

  24.刘冠华:创造力的可教育性研究[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8(02)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5.齐璐:3-5岁幼儿创造性人格的结构、发展特点与类型[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8(02)

  26.付全新:论影响学生创造力的核心要素及培养[D]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硕士),2006(09)

  音乐开题报告范文篇3: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论文题目:音乐人类学视野下的傈僳族“阿尺木刮”

  一、选题背景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滇西北流域生活的傈僳族,有着极为丰富的民歌样式及种类,在人类学的视野里,滇西北傈僳族的木刮文化传统是傈僳族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与滇西北文化模式的集成。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一,“阿尺木刮”是以傈僳族的生活生产方式而形成的极具民族性格和情感表达的重要民俗艺术事项。长期以来,音乐学界对维西地区傈僳族“阿尺木刮”的研究,主要是围绕音乐形态、音乐种类等方面进行的记录和调查,而“阿尺木刮”的生成环境、生成因素以及在历时与共时的交集中所产生的文化意义却没有给予更多的关注和研究。作为最能真实直接表达文化个性的民间歌舞事象,是每个民族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不能脱离它赖以生存的文化传统和生态环境,不能脱离其生长、延续的空间、时间以及人们的音乐行为。一次偶然的机会,由黄凌飞老师引荐跟随着云南大学的罗梅老师,一同前往怒江参加傈僳族的阔时节活动,在田野调查过程中,“阿尺木刮”这一具有傈僳族传统气息的歌舞种类,让笔者真正感悟到傈僳族歌舞所具有的完整而充满张力的文化独特性,故选择其为硕士阶段毕业论文的主题。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选题目的

  1、当今的社会已经进入了全球化的时代,全球化作为人类文明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一场革命。无论是从人最为基本的人权问题开始发生了改变,还是从学术研究上都有了质的飞跃。“阿尺木刮”是维西县特有的傈僳族传统歌舞,其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社会的关注度较为广泛,将这个地区的音乐,作为文化的重要特征进行研究时,应该考虑到这个地区各个族群之间音乐文化内在的本质。将云南滇西北地区的傈僳族“阿尺木刮”的研究,置放在音乐人类学和艺术人类学的理论方法背景中。笔者试图在这样的理论框架下,通过对维西地区傈僳族“阿尺木刮”这一歌舞生态系统的实地考察分析,运用音乐民族志的分析和音乐民族志的书写方式来呈现文本,这样对“阿尺木刮”进行专门研究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在以往的研究中,对于傈僳族“阿尺木刮”过多地运用音乐本体来分析其的音乐的特征,对于这个民族的认知方式、概念体系、音乐行为的描述很少。只有对于这个民族音乐文化的地方性知识的挖掘和阐释,才能够从生成机制中更好地传承和保护该民族的音乐。

  (二)研究意义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在研究对象确立的同时,尊重其文化持有者的内部眼光和其音乐文化的地性知识,力图客观地呈现研究对象的文化内涵和价值。通过对“阿尺木刮”所依赖的生态环境进行调查和分析,对其文化内涵、族群中的族性认同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更深刻地认识傈僳族的“阿尺木刮”,预计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运用音乐民族志这样一种阐释性的理论范式;以文化人类学、艺术人类学为理论视角,将维西地区的傈僳族“阿尺木刮”放在声音及意义的社会背景中,拓宽了艺术审美的视野与领域。人类学家赖斯先生在梅里亚姆的三维模式基础上所提出的“历史构成——社会维持——个人创造和体验”整体模式的运用,体现重视共时研究与历史性研究相结合的学术取向,为中国民族艺术的研究提供新的可能性。本文通过对于维西地区傈僳族村落调查,以个案的形式对其进行分析,采集和收集大量的“阿尺木刮”一手资料,对“阿尺木刮”进行音乐人类学的分析和研究,期望通过理论的层面阐释“阿尺木刮”更深刻的内涵和其背后的意义,并使的维西地区傈僳族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等得到多维多元的展示,使得大家能够更好的认知傈僳族的文化内涵。

  三、本文研究涉及的主要理论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维西傈僳族文化学者林永辉收集整理的《维西县傈僳族歌舞———阿尺目刮》文章中对于“阿尺木刮”起源有如下论述的:傈僳族是我国古代西北氐羌部落的一支,经历了漫长的迁徙,直至怒江州、迪庆州维西县一带。“阿尺木刮”是维西地区傈僳族祖先创造且一代代传承下来的歌舞事象,当地人在长期的游牧、迁徙生活中,与羊群建立了深厚的情感,且通过模仿山羊的声音和动作形成的一种相互间表达思想感情的工具。维西县文化馆非遗在中心主任和琼辉老师讲述:山羊是傈僳人的图腾,并且傈僳族人是很敬重山羊的,相传在很早很早的时候傈僳族有一位很美丽漂亮的女孩,不小心被村子里的头人看上了,头人想要娶这位女孩为妻,但是女孩不同意这门婚事,连夜她就抱着两头小羊上山去了,为此躲避头人的婚礼。躲在深山密林里的女孩,无时无刻地觉得孤独和寂寞,因此身心如此痛苦,只有把羊当作自己的朋友,跟它们交流。她学习羊的叫声来唱歌与羊进行对话,学习羊的动作来跳舞与羊进行玩耍,久而久之就有了这种舞蹈,并且得以传承下来。在“都市时报2008~2009‘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寻踪’系列报道、十七香格里拉傈僳族“阿尺木刮”中的论述为:“傈僳族属南迁的古氐羌人,从古代移民的画卷中可以看出,浩浩荡荡的移民大军,在漠北悠远的星空下南迁,为祈求族群幸福和平安,首领们会选择适当的节日祭祀,祭祀的羊儿歌舞即是起源。”

  叶枝镇新洛村“阿尺木刮”国家级传承人熊自义老人告诉笔者,傈僳族的祖先世世代代居住在大山里,几乎与外界不往来,天长日久都过着采集、狩猎、游牧的生活。与山羊建立了亲密的关系。傈僳人每天都要将山羊放到山上,在这个孤独寂寞的过程中放牧的傈僳人与羊朝夕相处,时常观察着山羊的声音、动作和体态,观察山羊在吃草、在玩耍时候的各种习性,为了消除孤寂常常模仿它们的动作和声音。日积月累,形成了傈僳族最为原始和精彩的“阿尺木刮”。同乐村大村一直流传着这样的一个有关于“阿尺木刮”的美丽传说“相传同乐村在最早的时候是不叫同乐的,以前是叫“罗托腊”,在几百年前,有两个夫妻从外面私奔而来,悄悄的偷住在的大河边。但是他们两个没有后代,只是孤独地住在那里。住了一段时间后来了一对年轻的夫妻,老的夫妻问他们“你们从来哪里”,他们回答说“我们来这里玩的,今天晚上能来你这里住吗?”回答说“好的”,之后在夜里的聊天过程中,他们就聊了彼此的来意,如他们是从哪里来到这的、他们叫什么名字等等,在这样的聊天中两对夫妻建立了很好的友情,年轻的夫妻问他们,这个地方叫什么名字,年长的夫妻说名字我们也不知道,但是我们来的时候带着一匹小骆驼,在用我们的当地话来说就是“罗托腊”也就是骆驼来的意思,那么我们就把这里叫做“罗托腊”这个名字。年长夫妻说“我们两个是因为彼此间相亲相爱才跑到这里来生活的,而你们是因为父母的不同意所以才来到这里的,我们情况都一样,要不我们就做一家人吧”,从此这四个人就一直生活在了一起。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四、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通过大量的查阅相关的地方民族志、文化志、社会历史调查等文献资料,了解维西地区傈僳族“阿尺木刮”的相关记载与知识背景,通过对文献资料的分析、比较、收集和整理以及归纳以往研究成果,从其中探寻出自己的研究视角以及切入点。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在分析文献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维西县的叶枝镇及周边村寨进行田野调查,运用主位与客位进行系的统调查,从个案入手,主要是对当地民间传承人、当地的领导部门、参与活动的群众等不同人群多方面进行采访,观摩并加入到当地群众举行“阿尺木刮”的活动,走访当地民俗生活,向当地民众研习“阿尺木刮”的方式、意义等,以便后期研究。笔者以局外人的视觉和局内人的视觉参与和观察的双重身份开始调查工作,与当地的傈僳族族群生活在一起,以便更加深入了解傈僳族的生活习俗、思维方式等文化构成,以便深入了解其思想与行为,更好研究“阿尺木刮”。将第一手田野资料与田野资料结合,从中寻找新的发现和视角。

  五、写作提纲

  中文摘要3-4

  Abstract4

  绪论7-11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一)选题缘起7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二)选题目的7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三)研究意义7-8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四)研究现状回溯8-10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五)研究方法10-11

  1、文献搜集法10

  2、田野调查法10

  3、深描10

  4、综合研究法10-11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第一章“阿尺木刮”发生的生态环境11-17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第一节“阿尺木刮”的自然生态空间11-13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第二节“阿尺木刮”的人文生态空间13-17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一、服饰、饮食和居住13-15

  二、宗教信仰15-16

  三、民俗风情16-17

  第二章傈僳人历史记忆中的“阿尺木刮”及其展演活动17-26

  第一节“阿尺木刮”的历史记忆17-20

  一、傈僳学者的“阿尺木刮”记忆17-18

  二、传承人的“阿尺木刮”记忆18-20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第二节“阿尺木刮”的展演活动20-26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一、展演活动相关概述及其活动说明20-22

  二、展演活动过程22-26

  第三章“阿尺木刮”构成要素26-35

  第一节“阿尺木刮”的构成要素26-30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一、歌词特征26-27

  二、音乐形态特征27-29

  三、体态特征29-30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第二节代表性艺人访谈实录30-35

  一、歌者熊自义30-31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二、李碧清与“阿尺木刮”31-35

  第四章“阿尺木刮”的文化解读35-45

  第一节“阿尺木刮”的时空构成与音乐行为35-39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一、“阿尺木刮”的时空构成35

  二、“阿尺木刮”的音乐行为35-37

  三、“阿尺木刮”中所传达的社会秩序37-39

  第二节“阿尺木刮”的生存根基39-45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一、“阿尺木刮”的历史构成39-40

  二、社会群体维护中的“阿尺木刮”40-43

  三、个人创造和体验中的“阿尺木刮”43-45

  结语45-46

  参考文献46-47

  附录一47-49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附录二49-51

  致谢51

  六、目前已经阅读的主要文献

  [1]杜亚雄:《民族音乐概论》,上海音乐出版社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陈一.:傈僳族原始宗教与原始文化[J].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1,(06)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云南省编辑组.维西傈僳族自治县概况[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4

  [4]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云南省编辑组.傈僳族简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11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5]管建华:《音乐人类学的视界》,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6]管建华:《音乐人类学导引》,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7]黄昌莉.从创世神话中探讨傈僳族的远古生活[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1,(01)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8][美]克利福德.格尔兹:《地方性知识》,王海龙、张家译,上海人民出版,1999年版;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9][美]克利福德.格尔兹:文化的解释[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

  [10]李自强.三江奇韵[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5.8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1]林永辉.维西傈僳族民间音乐选[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10.12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2]林耀华.民族学通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1

  [13]洛秦:《音乐中的文化与文化中的音乐》,上海书画出版社,2004;

  [14]鲁建彪.傈僳学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0.11

  [15]马世雯.傈僳族的传统思想及其当代社会观念的演变[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2000,(05);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6]聂乾先.云南民族舞蹈文集[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4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7]彭兆荣:《族性的认同与音乐的发生》,中国音乐学(季),1999年第3期;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8]斯琴高娃、李茂林.傈僳族风俗志[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5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9]斯陆益.傈僳族文化大观[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11

  [20]田联韬:《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1]汤亚汀:《历史思潮与方法论》,上海高校音乐学院人类学E-研究院;

  [22]汤亚汀:《西方民族音乐学方法论概要》,(上、下),载《中国音乐学》(季刊);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3]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县志编委会,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县志,[M],云南:维西傈僳族族自治县县志编委会办公室,2006年

  [24]维西傈僳族自治县文化体育局:《维西傈僳族自治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普查资料集成》,2006.10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5]《云南方志民族民俗资料琐编》云南省编辑组.云南方志民族民俗资料琐编[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4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6][清]余庆远.维西见闻纪[M].维西: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志编委会办公室编印,1994.6

  [27]杨曦帆.藏彝走廊乐舞文化选点考察与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07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8]杨杰、贺丽芬.傈僳族的图腾与姓氏[J].民族文化研究,2001.4

  [29]周凤萍,《傈僳族“阿尺木刮”艺术特征》,《民族音乐》,2011.6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0]约翰.布莱金:《人的音乐性》,人民音乐出版社;

  
看了音乐开题报告范文的人还看了:

1.音乐系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2.音乐表演论文开题报告

3.音乐表演毕业论文范文

4.新闻采访论文开题报告

5.新闻编辑论文开题报告

6.本科生开题报告范文

7.计算机类本科论文开题报告

8.计算机类本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9.新闻编辑专业论文开题报告

1227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