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西方哲学》阅读笔记精选6篇600字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尼采把道德分为主人道德和奴隶道德,属于后者,其实质有三:复仇精神、坏良心和禁欲理想,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希望你喜欢。
《现代西方哲学》阅读笔记1
本书重点知识
1.西方哲学是怎么从近代走向现代的?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近代西方哲学面对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开始质疑自身理论根基的可靠性。之后,在培根与笛卡尔的怀疑主义的推动下,突破了经院哲学的影响,确认了理性的地位,并论证了人作为理性主体的可靠性。然而,从康德、斯宾诺莎、费希特、谢林一直到黑格尔,关于人如何能够获得可靠的知识,哲学家们并没有得出令人满意的答案。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2.现代西方哲学的两条主线是什么?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现代西方哲学两条最重要的线索,一个是从尼采到海德格尔的意志哲学和存在主义思想,另一条就是从胡塞尔到维特根斯坦的现象学与分析哲学。
(1)尼采哲学延续的是康德哲学中本体世界的这一支,他并没有通过逻辑实证的方法学习啦在线学习网去演绎规律,而是直接思考表象世界背后的决定性力量,也就是他哲学的核心概念:权力意志。
(2)尼采将康德哲学的外在本体转向了生命本身;而海德格尔彻底终结了形而上学,将研究深入到了生命内在,对后来的存在主义思潮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3)胡塞尔现象学彻底解决了近代西方哲学陷入的二元困境,超越了主客体的对立关系,把人与世界看成一个整体。
(4)维特根斯坦沿袭着理性主义倾向的路子在进行哲学研究,把对康德所说的现象世界的理性探究走到了极致。他从语言分析的角度,给哲学的目标画了一张“勘测图”,把哲学与科学严格区分,不再让哲学跑偏。
小结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1.在19世纪中叶,现代西方哲学开始了,人们对抽象思辨的兴趣减弱,哲学从思辨转向实际,关心的对象变成了具体的人。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2.自然科学的飞速发展给近代哲学带来了危机,这才带来了西方哲学从近代向现代的过渡。圣经作为知识和真理的来源这个地位受到了严重的动摇。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3.康德的理论并没有完全解决人怎么追求真理这个问题。即使斯宾诺莎、费希特、谢林一直到黑格尔,关于人如何能够获得可靠的知识,哲学家们也并没有得出令人满意的答案。
4.就在哲学被科学肆意碾压时,科学的内部发生了重大变革。先是弗洛伊德《梦的解析》出版了,“无意识”闪亮登场,人们发现,原来人根本不够理性,理性的世界被打破。而后“电子”和“相对论”的提出,对传统的物理学造成了冲击,让人们开始质疑经验与常识。
5.康德关于本体世界和现象世界的划分,形成两条路,一条是沿着本体世界的思路,发展出从尼采的意志哲学到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理论,另外一条是具有明显唯理主义倾向的胡塞尔现象学和维特根斯坦的分析哲学。
《现代西方哲学》阅读笔记2
黑格尔之后,哲学家寻求突破绝对理念的途径。叔本华通过将意志确立为本体,来否认绝对理念。人说叔本华是悲观主义的代表,的确是,他揭示了现实仅是意志与意志的表象,而人得理性常常失效。这样的世界不是他主张的应然的世界,他只是冷冰冰略带自嘲地讲述了他所看到的世界的本质。
什么是世界?什么是自我?在他看来那无非是人得意志的表象了。意志支配了人的主体性,但这个意志又是可以被反思学习啦在线学习网的,也就是说,意志可以对意志进行反思,这一点很有趣。意志在叔本华看来等同于主体,但意志本身又可以成为反思的对象,因而是客体,并且人对意志的感知是最清晰明白的。不仅如此,世界是表象,表象即人堆自己意志的直观(反思),他认为较为自由的表象在于艺术与哲学。以上都是在说意志是认识的主体。但是同时意志又是身体的主体。显然身体作为物质性的存在,同外部世界一样具有客观性的地位,但人首先是自己身体的主体,人身体的诸多反应都是意志的客观化。那么外部世界是被怎样的意志所支配呢?各有各的支配规律。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且看他如何把世界纳入意志的统治之中,他的术语是“充足理由律”:关于运动的充足理由律,关于知识的充足理由律,关于存在的充足理由律,以及行为的根据律。以上,我们可以看到如下的对应关系:物理——运动,逻辑——知识,数学(时空)——存在,意志——行动。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外部世界遵循运动的意志,人的知识则是一种逻辑规则,人的存在则是规定在时空之中,而人的意志遵从行为的根据。
这里可以看出等级。物理世界的最次,最高级的人的意志。行动理论让我想到阿伦特的行动理论。二者迥异。叔本华那里,自然也是意志的客观化,无论是自身还是作为人的表象,而阿伦特则强调自然地吞噬能力,人必须发挥能动力量打破自然地裹挟,确立人性;再者,叔本华的行动规则根本上是盲目的无目的的,或非理性的,理性常常失效,只是一种生命的自然流露与消逝。因而根本上只是一种人的自然性的体现,而阿伦特的行动是有价值的,同亚里士多德主张的一样人的伟大(excellence)体现在行动中,行动本身不是混沌与盲目,是有价值的。
《现代西方哲学》阅读笔记3
叔本华推崇的主体不是贝克莱的感知主体,也不是康德的知性主体,而是行动的主体,这就是意志。因为我们当下知晓的,就是那些与我们须臾不可分离的行动,那就是意志。 2014-04-09 10:07:38 各种力量浪潮合演,亦多亦一,此起彼伏,一个奔腾泛滥的力量的海洋,永远流转易形,永远在自流,无穷多的回流,以各种形态潮汐相间,从最简单的涌向最复杂的,从最静、最硬、最冷的通向最烫、最野、最自相矛盾的,然后再从丰盛返回简单,从矛盾的纠缠回到单纯的欢悦,在这种万化如一,千古不移的状态中肯定自己,祝福永远必定回来的东西,这是一种不知满足、不知厌倦、不知痛苦的迁化。这就是我所说的永恒的自我创造、自我摧毁的迪奥尼索斯世界。〔15〕 2014-04-09 10:07:47 本质没有价值,但却一度被赋予和赠予价值,我们就是这赋予者和赠与者。 2014-04-09 10:51:03 当我们谈论价值,我们是在生命鼓舞之下,在生命之光照耀下谈论价值的;生命迫使我们建立价值;当我们建立起价值,生命又通过我们对之进行评价。〔17〕 2014-04-15 14:06:08 “存在”是黑格尔体系的一个逻辑范畴。“存在”对于祁克果来说却是一个只能适用于个人的概念。“存在”意味着一个人自己的生活过程,包括自我参与、自由选择以及实现自我三个环节。 2014-04-15 14:38:55 生活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可能性,参与生活就是自主自由地选择自己的生活道路。“存在”的拉丁文是ek-sistere,意思是站到……之外。“之外”是有待实现的各种各样的可能生活的领域,存在就是选择并实现一种特殊的可能生活。 2014-04-15 14:39:38 按照无个性的理性规则和公认的道德准则行事不是自由选择,就像不自主地被马拉着的人一样,不是人的存在方式。自由选择是人生的冒险,只有在结果不确定的情况下做出的选择才是自由的选择,否则那不过是被已知的目的所决定的手段。 2014-04-15 15:26:04 苏格拉底的遭遇使人认识到,人不可能完全实现道德律,获得完善的品德;人在道德生活中不可避免地面临着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苏格拉底的名言“我知道我一无所知”就是这一矛盾的表达。这一矛盾导致了道德意识中的犯罪感和内疚心理,这是宗教信仰的前身,因为在道德犯罪和内疚感中,对谁负有罪责的问题不是面对某一个具体当事人,而是面对一个无时不在注视着你的全知者而被提出的。道德犯罪感促使人再次面临选择:或者沉溺于犯罪感而不能自拔,或者飞跃到宗教阶段,皈依上帝,寻求拯救。 2014-04-15 15:38:11 荒谬是始终伴随着信仰的情绪,是检验信仰强度的尺度;荒谬感越强,则所坚持的信仰越强烈。 2014-04-15 15:43:25 祁克果说,真理都是主观的,因为,真正重要的问题是如何成为一个存在的个人,这个问题不可能被思想、理性所解决。科学和哲学的道理不能解决这一问题,因此不是真理。这一问题要靠自由选择,最终靠信仰解决。 2014-04-15 16:10:19 真理是客观的不确定性对最为激情的内在性的适应过程的依附……是客观依附于激情的适应过程,这是存在的个人可以获得的最高真理。 2014-04-15 16:50:02 我们做什么取决于我们是什么,但必须附加一句,我们是自己生活的创造者,我们在不断地创造自己。〔1〕 2014-04-19 13:04:10 对有意识的存在者来说,事物不是存在,存在的只是活动 2014-04-23 06:21:52 直觉通过对内心意识状态的体验把握绵延,通过细密地、专心地关注自我,便可以意识到存在于内心的精神“由过去侵入未来的持续的涌进”的绵延 2014-04-23 14:25:24 开放社会是动态的社会,它的道德理想是自由创造,它以英雄与圣者的行为为特征,它的思想根源是直觉。直觉不但是艺术和哲学自由创造的基础,也是圣者的神秘体验。 2014-04-23 15:42:21 在文化历史领域,事实都是个别的,始终都是一次性、不可重复的,它们的意义不在与普遍规律的联系,而在自身的独特的价值。文化科学是价值判断的体系,文化科学都是历史的,它把历史事实与一定的价值相联系,揭示历史的本质和意义。 2014-04-23 15:46:08 卡西尔于是建议从人的工作的功能出发来认识人的本质。人的特殊功能圈不仅包括感受系统和反应系统,而且包括符号系统,符号系统使人从动物的物理世界进入一个更为宽广的新的实在,即文化世界。动物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是直接而迅速的,但人却通过符号化的过程,不但延缓了对外界的反应,而且改变了外界刺激的作用,符号给予外界刺激以普遍的指称意义,给予直接的感性对象以多方面的联系和抽象的结构形式。经过符号处理的感受对象不再是物理世界,而是符号化的世界 2014-04-23 16:35:53 人通过符号功能,在理论空间和构造性时间中感受现实,在可能世界的结构里改造现实。这种改造活动创造出人的文化世界。文化世界包括语言、神话、宗教、艺术、科学、历史六个形式。 2014-04-23 20:04:45 如果快乐总量大于痛苦总量,便是善、正义,反之就是邪恶和不正义。为了计算快乐的总量,边沁设计了“快乐计算法”,它包括七项指标:快乐强度、延续时间、发生概率、发生的时间、产生有益后果的概率、产生有害后果的概率和发生范围等。 2014-04-25 13:48:01 任何人只要他满足某些条件,则某一特定事件必将对他出现。 2014-04-25 13:50:13 笛卡儿以来所使用的方法是“自我意识”的反思,不但没有消除这些模糊,反而引进了更多的模糊概念。 2014-04-29 01:44:21 真理的最后的基础是,总有一些人具有证实真理的亲身经历,没有经过亲身证实的人是在靠对他人的信任而接受这些真理的。如果没有这个基础和这种信任,就会像没有信用的金融系统一样崩溃 2014-04-29 08:31:41 天文学观察当然不能改变天体,但它却改变了星光到达地球的方式,天文学家捕捉到那些不经过实验就无法发现的变化。所以知识是一种“转化”,它把人以外的事物转化为知识的对象,把人的活动转化为对外界有指导、有目的的反应。知识或经验是人所特有的接受刺激和给予反应的方式
《现代西方哲学》阅读笔记4
物理世界的最次,最高级的人的意志。行动理论让我想到阿伦特的行动理论。二者迥异。叔本华那里,自然也是意志的客观化,无论是自身还是作为人的表象,而阿伦特则强调自然地吞噬能力,人必须发挥能动力量打破自然地裹挟,确立人性;再者,叔本华的行动规则根本上是盲目的无目的的,或非理性的,理性常常失效,只是一种生命的自然流露与消逝。因而根本上只是一种人的自然性的体现,而阿伦特的行动是有价值的,同亚里士多德主张的一样人的伟大(excellence)体现在行动中,行动本身不是混沌与盲目,是有价值的。
在以上世界的意志统治的规律中,人得行动根据律是最高级的(只不过是诸多悲观之中较不悲观的一种罢了),人的意志却也是能动又麻木的。正如赵敦华所言,他揭示了“非理性主义的宿命论和悲观主义”。作为共同人性的主体名人是彻底不自觉与无目的的,这一点类似阿伦特的劳动说,即人沉醉在自然地劳动中, 只是确证了生命的脉搏,只是满足了自然的需求,却无思。我们可以看到叔本华把人性归于人的动物性,即自然欲求,繁衍食欲等等。
而个人作为个体,也只是意志决定了宿命的存在者。改变是徒劳与矛盾的源头。
而天才式的个人则是在艺术与哲学中找到慰藉,人在艺术中忘记了自我,因而忘记的意志,意志似乎失效了,然而真正的失效只伴随死亡而开,因而然而也仅是暂时的。
叔本华的确是悲观主义,也很容易从他的思想发展出荒诞主义,人的理性不是至高的,意志是至高的,世界不是理智的,而是意志驱动的,人的理性是有限的,却总为非理性的世界确立原则,这是最深层次的悲观与荒诞之处。叔本华的哲学的价值,私以为在于意志的突出,也为尼采的出现做了铺垫。何谓意志,意志似乎才是属于人的,理性是属于神的,人只不过是不完全的有理性者,先天的理性只不过在试图达到上帝的纯粹理性。意志是一种生命的冲动,只是这群有死的人才有的,活生生的冲力。因而他与行动息息相关。但是切忌弘扬意志,因为很有可能发展处任何行动都是自身力量的彰显,意志虽然是多为无意识无目的的,但是不能有意识地放纵意志的意欲的有害行为。我认为意志不是世界的本体, 人也不是意志的主体,人毕竟还是人,亦即有理性,虽然人的实践力量也非常重要,不然人也不是城邦动物,而只是沉思动物,沉思的生活虽值得过,但对凡人而言却是在是强人所难,或许对哲学家而言是必要的,却不是凡人必要的生活,凡人的生活必然要指向社会共同体,指向实践。因而哲学家做解释世界的工作,凡人做改变世界的工作,勉强哲学家做改变世界的工作,是跨职业的勉为其难了吧。
《现代西方哲学》阅读笔记5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弗雷格希望建立一套形式逻辑的理想语言,来对自然语言作出审查。因此他设计了一套逻辑符号体系,将心理与逻辑的内容分开,将主观与客观的东西分开。他的哲学逻辑主要有三
1.区分心理和逻辑上的东西,主观和客观的东西。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逻辑学研究的对象是思想本身的性质及其关系。他相信概念、关系、客体的客观实在性。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2.决不孤立地询问一个词的意义,而只在一个命题的前后关系中询问词的意义。
弗雷格提出实在东西不一定具有空间广延性,概念之所以是实在的,是因为它是有内容和意义的,而意义是是在的。因此他对意义和意谓作出区别。意义和意谓是不同的,相应于符号,有确定的意义;相应这种意义,又有某一意谓;而相对于一个意谓(一个对象),不仅有一个符号。“离地球最远的天体”。对于弗雷德来说,最重要的分析单位是句子。句子的意义是它的思想,而意谓是它的真值。替换意义不同但意谓相同的词,不影响句子的意谓,而影响句子的意义。此外,弗雷德的意义理论很容易陷入释义学循环,因为他觉得语词的意义取决于句子的意义,语词本身没有意义,但是,句子选择语词又依赖语词本身意义的限制。
区分概念和对象
弗雷格把句子分为专名和谓词,专名表示对象,谓词或概念次表示概念和关系(一个结构,有待充实的函数)。剩下的和我的专业也没关系,不总结了(懒)
罗素
类型论和摹状词理论
集合论悖论:“一方面,能够被计算的事物的类,本身也是能够被计算的东西。另一方面,人的类本身不是一个人。”语义悖论“说谎者悖论”每个命题函项,除了有真值域外,还有含义域。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摹状词理论起源于金山悖论,罗素的解决方案是,区分专名和摹状词,专名必须指称一个对象,而摹状词可以没有指称,只指事物的某方面特征。把摹状词改成谓词。当今法国国王是秃头——至少有一个X是当今法国国王,至多有一个X是当今法国国王,X是秃头。
存在论和认识论
宁用已知实体进行构造而不用它们来推论未知实体。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在进行任何逻辑分析时,即在讨论任何复杂符号或观念的意义时,在决定什么是实在的,什么是真的时,应当坚持不懈地努力弄清楚构成这些符号或观念的最少的真正的组成部分和要素,从而弄明这些复杂的符号或观念究竟是什么。
维也纳学派
20c20-30s以奥地利维也纳大学教授石里克为首的一群主张逻辑实证主义或逻辑经验主义的哲学家。
哲学与知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维也纳学派认为知识无非两大类:关于数和量的抽象理论,关于事实和存在的东西经验推论。不存在康德所说的先天综合知识。
维也纳学派植根于科学与经验主义,他们将能够被经验、证实作为一切知识的起点,因此将形而上学拒斥于知识的范畴之外,认为知识是科学的专有领域,而哲学的意义只在于为科学理论服务的一种逻辑和语言工具(个人理解,将哲学从知识中不断驱逐,剩下的地界只剩下工具性)
哲学知识从逻辑的观点讨论科学,哲学是科学的逻辑,即是对科学概念,命题,证明,理论的逻辑分析;各门科学中有构造概念、命题、证明、假设、理论的各种可能的方法。我们从方法中能看到一些共同的东西,而哲学就是对这些共面的逻辑分析。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知识的问题变成了知识的陈述问题。
以证实拒斥形而上学
逻辑实证主义看来,关键在于区分有意义的命题和无意义的命题。他们反对哲学,或形而上学的原因十分粗暴简单,无法在经验世界中被证实的命题,被讨论没有意义,简直是一种抢占制高点的向下打击(。逻辑实证主义认为只有能够被证实的,才是有意义的,
实证主义者不是把这个标准用作决定一陈述实际上为真或为假的方法,应当用它来确定探究真理的必要条件:一个陈述必须要有意义。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而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科学知识都需要被当下证实。如果有被证实的可能,那么就属于有意义的范畴。有些语言学和数学明天i虽然不能给予证实或证伪,但它们是关于经验陈述的语言结构,我们用来表明经验内容的语言结构与它们有关。
但这也引发了后续对实证主义的抨击,即“所有。。。都是。。。”的这类全称命题,应该如何处理,因为根本不存在能够被穷尽的证实。
伦理学立场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他们虽然把形而上学排斥在知识之外,但不否认伦理学。石里克认为虽然到的命题不像数学命题或逻辑规则那样分析,但也是一种事实的陈述,伦理学是经验科学,因此可以证实。最后他们选择心理学来解决这些问题????迷惑行为。
卡尔纳普则认为伦理学命题是一种祈使句,不能够使用语言来描述,而是用语言来指令。规范伦理学的目的是说明人类行为的准则和关于道德判断的价值,这种命题阐述知识一个规范或价值判断。
就很迷惑…
《现代西方哲学》阅读笔记6
尼采把道德分为主人道德和奴隶道德,属于后者,其实质有三:复仇精神、坏良心和禁欲理想。奴隶们出于怨恨的心理,否定生活中一切有价值而得不到的东西———权力、财富、享受、强健、智慧,并以“最后的审判”的教义来恐吓强者,用“天国和地狱”的区分进行复仇。 “至善”观念等于上帝,尼采特别反对“上帝”观念。他说:“上帝的观念迄今为止是存在的最大障碍”;对生活、自然和生命意志的战争都是以上帝名...克尔凯郭尔说,这些要求忘记了认知者是生存的个人,哲学家“摒弃了生存”,想象“抽象的思维最崇高”,而让个人自己面对生存的难题。如此,思想家面临这样的选择:或者“尽最大努力忘记他生存着”,或者“把他的注意力转向生存”,尽力理解“如何去做一个人”。两者是“客观思想”与“主管思想的对立”: “客观思想无视思维主体及其生存,而主管思想者生存着,从根本上关切他生存在其中的自己的思维。因此,他的思维是一种不同采认为与国家结盟的哲学是一种开玩笑的哲学或假哲学,因为国家不关心真理,而是关心对它有用的东西,无论这是真理,半真理,还是谬误。按照国家利益高于真理的标准,国家区分了好哲学家和坏哲学家,并把所有教席分派给好哲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