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军精武标兵事迹材料范文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爱军精武标兵事迹材料范文
爱军精武标兵们无畏生死,在各种演练和习训中表现勇敢和优秀。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收集整理的爱军精武标兵事迹,希望对大家有用。
爱军精武标兵事迹篇1
马立新,1966年10月出生,1983年10月入伍,先后毕业于海军潜艇学院、海军指挥学院,获工学学士学位和军事学硕士学位,现任海军某潜艇艇长。先后被评为海军军事训练先进个人、全军优秀硕士研究生、海军青年学习成才标兵、全军十大学习成才标兵。
马立新心系潜艇事业,坚持瞄准世界海军发展前沿,刻苦钻研相关专业知识。他主动放弃职务晋升机会,考入海军指挥学院合同战术研究生班。学习期间,先后研读了《战术学概论》、《合同作战指挥》、《世界兵种知识》等数十种书籍,收集整理了50多万字的学习资料,撰写的十多篇研究文章,在《海军学术研究》、《世界海军训练》等专业杂志发表。研究生毕业后,面对新型潜艇装备,他与全艇官兵一起拿着图纸摸管路、操部署,逐个熟悉装备结构和工作原理,夜以继日查阅了100多册、50多万字的装备图册和资料。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作战指挥系统是潜艇的“神经中枢”,是全艇信息网络的汇集终端,为攻下这个科技含量最密集的“制高点”,他给自己制订了详细的学习计划,较短时间就做到了开关、按钮“一摸准”,功能、程序“一口清”。他根据实战需要,向厂方提出多项改良建议被采纳,特别是在指控系统中加装了两种解算程序,大大缩短了搜索目标的解算时间,提高了潜艇的快速攻击能力。
他打破常规抓训练,摸索总结了“多方协同开放式”、“合同对抗捆绑式”等6种训法,不仅提高了潜艇转、走、攻、防能力,而且提高了训练效益。为了让艇员正确领会战术要领,他坚持将每个航次、每次演练可能用到的战法搬上讲台,逐个讲解,再组织艇员认真操演每个动作、每个程序,直到全体艇员熟练掌握战法为止,大大缩短了艇员在实际演练中的反应时间。
爱军精武标兵事迹篇2
李中华,1961年9月出生,1983年7月入伍,现任空军某试飞团副团长,特级飞行员,空军级试飞专家,双学士学位,是我国3名国际试飞员之一。荣获空军功勋飞行人员金质荣誉奖章,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5次、三等功6次,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次。
李中华牢记使命职责,勇于献身试飞事业,勤奋钻研航空科技知识和飞行技术,多次执行重大科研试飞任务,飞出了某型飞机的最大马赫数、最大动升限、最大过载值等诸多极限数据,出色完成了某型飞机失速尾旋、小速度特技飞行等科研试飞任务,填补了多项国内空白,为我国航空武器装备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他安全飞行2200多小时,能够熟练驾驶三个机种26种机型执行任务和进行风险课目试飞,正确处置空中险情18起。
“低空大表速”是对飞机结构强度的可靠性和颤振特性最有力的检验。李中华勇敢地挑起了歼X飞机“低空大表速”课目试飞这副重担。战鹰以雷霆万钧之势,从万米高空呼啸而下,一点一点向飞机的极限设计值逼近。飞行速度每增加一个单位而产生的噪音和视觉反差就以10个单位递增,飞机随时都有解体的危险。他把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最严格的科学态度完美结合起来,飞出了在飞机不解体的前提下飞机速度所能达到的最大逼近值,创造了国产飞机在大气层中最快飞行速度的纪录。
战斗机的失速尾旋被世界航空界称为“死亡陷阱”。飞机一旦进入尾旋状态,就像进入了巨大的磁场,翻滚着螺旋式急速下坠。李中华与战友经过精心准备,多次驾机进行试飞,成功探索出冲出“死亡陷阱”的方法和经验。后来,他又完成了风险更大的倒飞尾旋,并成功处置了尾旋中的发动机空中停车险情。
爱军精武标兵事迹篇3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潘海亮,1973年11月出生,1991年12月入伍,1996年7月入党,现为第二炮兵某导弹发射营士官。他立足本职,刻苦钻研,多次夺得上级组织的导弹专业技术比武冠军,先后被第二炮兵树为首届“十大砺剑尖兵”,被总政树为全军学习成才先进个人,荣立二等功、三等功各1次。
导弹武器系统复杂、技术密集,仅仅会指挥操作是不够的,还必须具备很强的分析排除故障能力。专业训练中,有时为了搞清一个现象,潘海亮主动向专业尖子请教,深入分析排查,一问就是一大堆问题,一查图纸就是几个小时。遇到故障,他就帮着递工具、打手电,故障排除到凌晨一两点,他就跟到一两点,并及时写下记录和心得。经过不懈的努力,他很快成了旅里排除故障的行家里手。2001年实装操作中,他发现发控台电爆管等效器灯不亮。虽然这个故障在导弹不点火的情况下不会造成任何影响,但在发射时就可能造成弹毁人亡的严重后果。他在仔细分析了原理后,对涉及到的21条电缆逐条进行检查,对340多个节点逐个进行测量,经过两天两夜的努力,终于找到原因,并写出了《电爆管等效器灯不亮故障快速检修法》。
作为一名专业骨干,只求自身过硬不够,只有使全班、全排乃至全连、全旅都过硬,自己的过硬才更有价值。为此,潘海亮主动向旅里申请担任控制专业培训教员,将自己长期摸索总结出的理论学习心得和操作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们。为提高学员们的学习效率,他把学习时间合理分配,采取“四分之一”教学法,即四分之一时间专业理论授课、四分之一时间自学钻研、四分之一时间讨论消化、四分之一时间实装操作。这些年来,潘海亮先后带出15名优秀发控师、128名技术骨干,其中89人成为基地和旅技术尖子。
猜你喜欢:
>>>下一页更多精彩“爱军精武标兵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