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兴趣爱好 > 其它兴趣爱好 > 饮茶 > 中国茶道道法自然的内容

中国茶道道法自然的内容

时间: 曾扬892 分享

中国茶道道法自然的内容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中国茶道强调“道法自然”,包含了物质、行为、精神三个层次。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中国茶道道法自然的内容,一起来看看。

  中国茶道道法自然的内容

  物质方面,中国茶道认为:“茶是南方之嘉木”。是大自然恩赐的“珍木灵芽”,在种茶、采茶、制茶时必须顺应大自然的规律才能产出好茶,行为方面,中 国茶道讲究在茶事活动中,一切要以自然味美,一朴实味美,东则行云流水,静如山岳磐石,笑则如春花自开,言则如山泉吟诉,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都应发 自自然,任由心性,好不造作。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精神方面,道法自然,返朴归真,表现为自己的性心得到完全解放,使自己的心境得到清静、恬淡、寂寞、无为,使自己的心灵随茶香弥漫,仿佛自己与宇宙融合,升华到“悟我“的境界。

  中国茶道与道法自然的关系

  一、茶与“道”的不解之缘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道教,是我国固有的土生土长的宗教,并一直在中国的土地上生存、繁衍和传播。在历史的长河中,道教曾对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文学、艺术、宗教、文化、风俗乃至科学技术方面,都产生过相当大的影响。至今人们常说的许多口头语,如“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等,都典出于道教。鲁迅先生曾说:“中国根抵全在道教”。道教学者葛玄在三国时期就首辟茶园种茶饮茶,所以道教与茶结缘早于佛教。

  佛、道之间一个重大的区别是:佛教徒修来生,企求死后能往西天极乐世界。道教徒修今生,盼望长生不老做神仙。道家认为:“我命在我不在天”,通过个人修炼达到延年益寿、得道成仙的目的,因此,注重研究炼丹、气功、医药、养生,所以历代名医多羽客,寿星出道家;道教教义要求道教徒 “修道养德”——在个人修养上要做到“清静无为,清心寡欲”;同时道家崇尚自然,追求天人合一,求得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些都和茶的自然属性、药用功能和精神功能正适合道教徒悟道也悟茶,通过品茶使心灵得到清静、恬淡、扶寿、成仙正是道家所追求的真谛。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二、茶文化和中国道教文化相互渗透

  1、茶是道家敬鬼神的重要供品

  唐罗隐《送灶诗》:“一盏清茶一缕烟,灶君皇帝上青天”。南宋《上清灵宝大法》云:“上帝三宝前,列茶汤”。道教香、花、水、果、灯五供中,水一般也有用茶为之。清代在祭祀真武大帝时,就用白色的瓷杯盛茶作供品。《言功设醮全集》还有献茶词:“夫此茶者,蒙顶摘芽,采仙春于峰上……望瑶台而献上”。以天下第一蒙顶茶,献供瑶台诸神,茶真乃道教甘露灵液。茶可通达大道仙界,因此在道教的追荐科仪中也有“三奠茶”。;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饮茶用具中所包含的道家文化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道教教义之一《太平经》说:“元气恍惚自然,共凝成一,名为天也,分而生明而成地,名为二也;因为上天下地,阴阳相合施生人,名为三也。” 《道德经》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传统的潮汕功夫茶一般只有三个杯子,不管多少客人都只用三个杯子。第一杯茶一定先给左手第一位客人,无论其身份尊卑,无论其年龄大小,也无分性别。每喝完一杯茶要用滚烫的茶水洗一次杯子,然后再把带有热度的杯子给下一个用。我想,这种习俗应该源于“天、地、人”之道。在中国茶道中,人们习惯于把有托盘的盖杯称为“三才杯”。杯托为“地”,杯盖为“天”,杯子为“人”。意思是天大、地大、人更大。如果连杯子、托盘、杯盖一同端起来品茗,这种拿杯手法称为“三才合一”;----这种称呼显然出于道教;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作者-------唐代著名的茶学专家陆羽创造的煮茶风炉:一足云坎上巽下离于中,一足支体均五行去百疾,巽主风,离主火,风能生火,火能熟水,五行相生相克,阴阳调和,从去达到“去百疾”、养生、羽化的目的,八卦、五行都是道家的教理,所以道教嗜茶,自然理在其中了。

  三、茶文化浸润着道教精神和道教的思想

  1、“茶法自然”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中国茶道在行为上,讲究在茶事活动中,一切都要以自然为美,以朴素为美,动则如行云流水,静则如山岳磐石,笑则如春花自开,言则如山泉吟诉,举手投足之中都应发自自然,任由心性,毫无弄巧造作;在精神方面,“道法自然,返璞归真”表现为使自己的心性得到完全的解放,心境清静、怡然、寂寞、无为,仿佛与宇宙相融合,升华到“无我”的境界。尤其是在品茶时更乐于于自然亲近,追求寄情于山水,忘情与山水,心融于山水的境界,在思想情感上能与自然交流,在人格上能与自然相比拟并通过茶事实践去体悟自然的规律。“茶法自然”,是道家“道法自然”思想的典型表现。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万物皆有性情”

  道家认为万物皆禀道而生,故万物含灵都禀赋“道性”、天生“有情”。在中国茶道茶人眼里,月有情、山有情、风有情、云有情,大自然的一切都是茶人的好朋友。诗圣杜甫的一首品茗诗写道:“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石阑斜点笔,桐叶坐题诗。翡翠鸣衣桁,蜻蜓立钓丝。自逢今日兴,来往亦无期。”,苏东坡有一首诗:“仙山灵雨湿行云,洗遍香肌粉未匀。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林春。要知冰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首面新。戏作小诗君莫笑,从来佳茗似佳人。”

  3、“仙道贵生”

  道家品茶不讲究太多的规矩,而是从养生贵生的目的出发,以茶来助长功行内力。如马钰的一首《长思仁·茶》中写道:"一枪茶,二枪茶,休献机心名利家,无眠未作差。无为茶,自然茶,天赐休心与道家,无眠功行加。";道教南宗五祖之一的白玉蟾在《水调歌头•咏茶》:“二月一番雨,昨夜一声雷。枪旗争展,建溪春色占先魁。采取枝头雀舌,带露和烟捣碎,炼作紫金堆。碾破春无限,飞起绿尘埃。汲新泉,烹活火,试将来,放下兔毫瓯子,滋味舌头回。唤醒青州从事,战退睡魔百万,梦不到阳台。两腋清风起,我欲上蓬莱。”

  4、“清静无为”的心境

  道教追求长生不老,认为清静无为是养生要旨,这与道家创始人老子、庄子的思想一脉相承。老子提出“为无为,则无不治”,应该“致虚极,守静笃”。庄子进一步发挥了老子清静无为的思想,在《庄子》中谈到长寿的秘诀是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体就会自然健康;必清必静,不要动摇你的精神,就可以长生。老庄认为清静无为有助于养生长寿,而养生的关键是淡薄名利,洗却宠辱,看破生死,保持心地纯朴专一,奉行清心寡欲、与世无争的养生之道。道教吸收了道家思想,要求人们追求精行俭德、澹泊自守,企求人寿年丰、世事和平,达到清静之境。道教认为心是一身之主,百神之师,静则生慧,动则生昏。虚静可以推天地,通万物,因此“静”也成为道教的显着特征。茶道精神与道教思想是相辅相成的。茶清静淡泊,朴素天然,无味乃是至味。茶须静品,只有在宁静的意境下才能品出茶的真味,感悟品茶的要义,获得品饮的愉悦。静品才能使人安详平和,实现人与自然的完美结合,进入超凡忘我的仙境。道教和茶道在“静”的方面高度契合。历代文人雅士煎茶、咏茶,追求品饮之中蕴含的超凡脱俗、返朴归真的境界,这正是文人雅士受道教思想和道教文化潜移默化影响的真实体现。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中国茶道道法自然的内容相关文章:

1.茶道与道法自然的关系是什么

2.茶道道法自然包含三个层次

3.茶道道法自然法则

4.有关茶道的书籍

5.花道与茶道的关系

3106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