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作品读后感
南怀瑾作品读后感
南怀瑾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传播者。大家读他的作品收获多少知识?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精心为你整理南怀瑾作品读后感,一起来看看。
南怀瑾作品读后感篇1:论语别裁读后感
南怀瑾先生说:学问不是文学,文章好是这个人的文学好;知识渊博,是这个人的知识渊博;至于学问,哪怕不认识一个字,也可能有学问——做人好,做事对,绝对的好,绝对的对,这就是学问。这不是我个人别出心裁的解释,我们把整部《论语》研究完了,就知道孔子讲究做人做事,如何完成做一个人。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小时候不管老师还是长辈都告诉我们: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习好了,将来什么都会有的!“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刚知道这句话时候,还拿着书找了半天,以为可以从里面找到“颜如玉”或则“黄金屋”来。十几年的传统教育,把我们的脑子都固化了,认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句话就是真理。然而读书是为了什么,过去没有深想,不就是为了“什么都有么”,历史经验还能有错?好好读书就是了,以为书读得越多,就是学问越多。而今,南怀瑾先生却说:至于学问,哪怕不认识一个字,也可能有学问——做人好,做事对,绝对的好,绝对的对,这就是学问。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以前看过一个历史故事,用在这里刚好可以说明学问就是做人做事。从前有一个名叫公明宣的人在曾子门下学习,却三年不读书。曾子说:“你在我家里学习,三年不读书,那学什么?” 公明宣说:“我看见老师在家里,只要有长辈在,连牛马也没有训斥过,我很想学习您对待长辈的态度,可惜还没有学好。我看见老师接待宾客,始终谨慎谦虚,从来没有松懈过,我很想学习您对待朋友的态度,可惜还没有学好。我看见老师在朝廷办公事,对下属的要求很严格,但从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我很想学习您对待下属的态度,可惜都还没有学好。”曾子离开座位,向公明宣道歉说: “我不如你。我只会读书罢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曾子倒不必要向公明宣道歉,因为学做人、做事和读书两不误啊,再说了,文字是沟通的一种方式,是帮助学习和提高的。我认同南怀瑾的观点,学习是为了做人和做事,不要做了学问以后就忘记了为何而做学问了!
做学问的目的,归根结底是用于做人做事。学问在哪里?在书本上,在别人的头脑里,在生活琐事之中,要靠学与问得来。但读书多少却跟是否掌握了做人做事的道理不成正比。我们每年都能看到很多关于少年大学生、研究生的报道,这些学生多是父母陪读,学习是很厉害,可惜为了“一心只读圣贤书”搞得年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都没有,离开父母无法生活,到了单位无法工作,难道要一辈子学下去么?有的面对生活的困难、工作的困惑,最终选择了自杀了事!这些“天才”还比不上现在社会上的一些“留守儿童”,他们在家里洗衣做饭,照顾弟弟妹妹,虽说学习成绩不怎么样,但是听话乖巧,知道体贴父母,能够面对生活的困难,去克服,能忍受。依我看,这些乖孩子如果有了“学问”,那就是国家正真的栋梁。这就牵扯到下面南怀瑾关于《论语》一段话的翻译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论语》子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南怀瑾先生的翻译大概是这样的:孔子说:“能随时将所学知识在实践中运用,不是很开心的事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与我探讨学问,不是很快乐的事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心里没有恼怒的感觉,不是一种君子风度吗?”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我敢说要是高考前读了南怀瑾的翻译,高考成绩定要受影响:学生会怀疑自己的课本是对还是错,简直没法学了!老师不知自己教得是对还是错,也没法教了!但话说回来,我还是认同“能随时将所学知识在实践中运用,不是很开心的事吗?”这种理解的。学习不就为了应用么,要不学它干吗?能够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于实践,这才是真学问。有些人,学了一脑门稀奇古怪的学问,就自以为博古通今,很了不起。高谈阔论肘,谁也比不上他;需要行动时,却什么也做不好,一辈子碌碌无为,还愤世嫉俗觉得“伯乐”难遇,企业里就常有些这样的同事,如果是我的下属,被我发现是这样的人,我一定毫不客气地马上请他离开。
总之,读书、做学问都是为了学做人、学做事,为了生活,自己和别人的生活,为了这个世界更美好,为了生活更开心更舒适。今天看到南怀瑾先生在《论语别裁》里这样强调,我们也应该和他老人家一同去执行、去宣导。
南怀瑾作品读后感篇2:死后七天读后感
南怀瑾先生在《死后的七天里》谈道:“至于怎么死亡又是一个科学,讲起来很有意思,很长的。死了断气以后,再像睡觉一样醒过来,就是中阴身。那个醒转过来的生命,也能够看见,能够听见,能够说话,能够行动。可是我们摸不着,接触不了,因为他没有物质的身体。有一个英国科学家的解释,他说有名称叫“超等的电磁波”,那个与我们不同,所以接触不了。我说你们讲对了。
所以人死后再醒过来,就具备了神通,没有时间的阻碍,没有空间的阻碍。假设他有一个亲人在美国,这个亲人在梦中,一下子就感觉不对,啊!好像看到我的爸爸或者看到我的妈妈,是真的,他来了。因为他这个超等的电磁波,就是佛学说的“中有”的感应。也就是这个生命死了,下一个生命还没有开始以前,中间存在的这一段。中阴身具备五通,只要念头一动,就到达他要去的地方了。
这个中阴可能对我们说,算了吧!你们不要哭了,我已经走了,另外换一个身体了。假定是这样,我们听不到,但是我们心里想的他知道。这个我们普通叫灵魂,这不是鬼哦!鬼是另外一种生命,这叫中有之身。这个中有之身,中间变化很妙,很妙!
中有还有生死没有?还有生死。七天一个生死,又是七。印度与中国一样,譬如我们中国人常说,“你这个家伙做事乱七八糟。”这是《易经》上的话,七跟八不正常了。“你这个人怎么搞的,颠三倒四。”也是《易经》上的话。譬如我们写信给和尚,佛教里行个礼叫“合十”,两个五合起来叫合十。我们中国人讲“合适不合适”,写错了,其实是合十不合十。这些都是《易经》的数字,现在又讲到数字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所以中有之身是七天一个生死,它也有生死。那么民间流传死了以后叫和尚念经,有用没有用?我们不批评,也不讨论。反正告诉你七天一个生死,有些人不一定七天哦!譬如大好人、大善人没有中阴,这里一死,立刻就到另外一个世界。大坏蛋也没有中阴,这里一死,马上就下地狱了。”
之所以引用南怀瑾先生如此长的一段话,不是为了在读后感中增加字数,主要是想在这里讨论一下上面几段中涉及的两个问题。
第一是关于“中阴身”的有无。小时候有发生过这样一件事,夏天的晚上,父亲在自家的院子里看见他的一个长辈,穿着白色长袍出现,父亲慌忙起身去迎接,正要去握手,结果人就不见了,找了哪里都没再发现他。当天晚上父母就议论了,猜测这位老人家是不是已经去了,而且那身打扮很是奇特,当时是很少有人穿长袍的。第二天一早,父亲就赶去那位长辈家,老人家已经驾鹤西去,身上穿的随葬衣服就是一件白色长袍。现在都很少看见或听到类似的案例了,可能是现在的中阴身们觉得电话那么发达,一个电话拨过去就告诉了,没必要在让自己东奔西走地暗示亲友了,死前如果牵挂谁,打个电话也就能了却一下心愿。
第二,想接着上篇文章再讨论一下“中阴身”的生死问题。浙江天台县下路王村蔡姓兄弟一家5名孩子是2月18号日溺水身亡的。如果他们有中阴身的话,为何不告诉自己的父母,他们哪里去了,或则是怎么死去了的,这样公安机关破案也就有了点方向,或则他们的亡灵也应该去安慰一下他们的父母。南怀瑾大师说了:“反正告诉你七天一个生死,有些人不一定七天哦!譬如大好人、大善人没有中阴,这里一死,立刻就到另外一个世界。大坏蛋也没有中阴,这里一死,马上就下地狱了。”这么说,孩子们可以被理解为大善人,立刻去了另外一个世界,权当都去了极乐世界吧。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中阴身“死”的形式也许还有别的方式,比如又到了人间,称为死而复活。我的表哥的爷爷,曾经死去四五日,虽然心胀不再跳动,呼吸停止,但因为身体还没有僵硬,家人硬是没舍得把他埋掉。结果他又活过来!醒来时就冲着守护他的家人大喊一声:别找了,我回来了!家人问:“你从哪里回来了啊”?他说,“刚才我在东街上晃悠,家南面的老黄拍了一巴掌,他说:‘你还在这闲逛呢,还不赶快回去,你家人找不到你,哭得快断了气’,所以我就赶着回来了”。他家南面的老黄,是表哥爷爷认识的一个人,不过当时已经去世几年了。大家根据他讲的地理位置,分析东街其实就是埋葬死人的公共坟地。表哥的爷爷说那个集市和我们的集市一样,卖什么的都有,热闹的很。老人家后来又活了十几年。父倍们都说他是去了阴间,但我想也许他是醒来时做了一个梦吧,毕竟他还没有真正死去。
科学是在建立在能实验、现象能重复的基础上的,而和生命有关的事情,尤其是生死问题,几乎都是不可逆转的,怎么用实验的方式解决?这个世界和那个世界,中间到底有没有可以沟通的方式,沟通又是不是可控的,到现在科学也不能解释,所以关于生死问题,世间可谓有很多迷惑,有待于科学的进步去进一步解释,因为只有科学才是更能让大家信服的。是是非非,生命啊,真可谓神奇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