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实用范文 > 个人写作 > 反思 > 将相和教学反思

将相和教学反思

时间: 刘丽859 分享

将相和教学反思

  《将相和》这篇课文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组成。下面是学习啦为大家准备的将相和教学反思,希望大家喜欢!

  将相和教学反思范文1

  《将相和》一文是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组成。从故事中我们可知,两个人物既有个性,又有共性。个性品质:蔺相如的机智勇敢、临危不惧、顾全大局等,廉颇的知错就改等;共性品质:他们都以国家利益为重,爱国。个性的品质学生容易把握,共性品质学生把握还是有一定难度。为此,教学中我让学生充分去读、悟、演,写领悟人物的个性品质和共性品质。这一过程充分体现语文学习的趣味性、主体参与性和创造性原则。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蔺相如和廉颇在文中同是熠熠生辉的人物。蔺相如因“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一升再升,官位居于廉颇之上,这是将相不和的表面原因,实质上缘于廉颇的错误认识“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言辞无礼,充满不满情绪。理解廉颇这段话,是一个重点也是难点。在这课的教学中,用这句话统领教学,全课教学的思路清晰:“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先让学生理解这句话,之后练读这句话,注意让学生读出不服气的语气来。学生体会到了廉颇的想法后,问学生:廉颇说蔺相如就靠一张嘴,当上了上卿,你们觉得他说的对么?那么我们就来看看蔺相如的这张嘴说出了哪些话,请同学们在文中画出蔺相如的语言来。于是学生们动手在文中找出蔺相如的语言,自由汇报,体会、理解人物的品质,最后回归到廉颇也认识到自己错了,从而负荆请罪。这么设计,脱离了繁琐的分析,给了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让学生做了学习的主人。

  讲读时,我以廉颇的身份来引导学生思维。引导学生讨论:蔺相如究竟是不是“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让学生从文中找到说服我的理由,学生的积极性很高,采取勾画、读中感悟、交流汇报等形式来说明蔺相如的才智过人、做事果断、不畏强暴、为维护国家尊严不顾个人安危等品质。接着,我说:“现在廉将军可生气极了,你们既然明白蔺相如不是仅靠一张嘴,你们帮忙劝劝廉将军好吗?”学生一听,来劲了,大家七嘴八舌地说起来,他们从“完璧归赵、渑池会见”两个故事中找根据,既加深了对蔺相如这一人物的认识,又复述了故事,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为了推出两个人共性的品质,我步步紧逼“如果没有我在边界上做好抵御秦兵的准备,秦王能放你们回国吗?”带动全班同学通过辩论明白:只有二人齐心协力才能取得胜利!接着,我以廉颇的口气说道:“我明白了,我是有勇无谋,而蔺相如才是一位智勇双全的英雄啊!我起先还以为他怕我呢!现在看来,他不是怕我,他是有他自己的想法啊!他考虑到什么了?”学生通过读蔺相如的话,体会到了蔺相如是位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高尚品质,而通过廉颇最后的行为也体会到了他和蔺相如一样,都能够以国家利益为重,而且勇于认错,是个知错就改的人!

  在此,讲完“负荆请罪”这个结果时,我还给学生们布置了写的训练:廉颇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两人可能说些什么,课文没有写,请学生想一想他们各会说些什么并写出来。通过学生拓宽思维,并交流自己的感受,使得学生的思路大开,既更深的理解了课文,还锻炼了学生的思维。

  真正做到了“简简单单教语文,完完全全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

  将相和教学反思范文2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将相和》这篇课文是根据司马迁《史记》中《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写而成的一篇历史故事。它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的活动为线索,记叙了“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三个小故事相对独立且又互相联系。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教学时,我先让学生读课文,理清层次,找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接着重点教学《完璧归赵》,画出描写人物言行的句子,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总结学习方法,最后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我注重对学生进行“抓住人物特点”的学习方法指导。蔺相如被封为上卿,廉颇很不服气。我让学生体会廉颇为什么不服气,有个学生说要站在廉颇一边,他说:“廉颇在战场上出生入死,拼了命地在对抗敌人,多危险啊!所以廉颇不服气,我能理解。”被他这么一说,个别学生一致赞同他的看法,都觉得蔺相如不过是凭一张嘴,就爬到廉颇头上,觉得不公平。于是,我抛出探讨的问题:“蔺相如是不是真的靠一张嘴,没什么能耐?说说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了蔺相如并不仅仅靠一张嘴,他是有能耐的。”学生通过学习讨论,找出句子说明蔺相如并不仅仅靠一张嘴,他是有能耐的。如“……我指给您看”这是有谋。“我的脑袋和璧就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这是有勇。“我就跟你拼了”这是舍身救主。“秦王被逼得没法,只好为赵王击缶。”这体现了不畏权势。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当我问到课文中你更喜欢谁的时候,很多学生说喜欢两个人,并且能细致地说明喜欢的理由,特别是说蔺相如的,把人物的性格特点说得很全面、很到位。比如有:政治眼光长远,懂得权衡利弊,不与廉颇争执,心胸宽广,机智勇敢,一心为国,维护国家尊严。而说廉颇的基本是英勇善战和勇于认错。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通过学习,学生对两个人物的形象有了基本认识,但是要想真正领悟品质还需要一个内化的过程。为此,我大胆地请同学自编、自演课本剧,学生可以从中选择一个故事或一个角色进行表演,本课的课本剧表演有进步 ,孩子们能够把人物的特点表现出来。比如蔺相如说话时的理直气壮和廉颇的不服气和后悔、惭愧都能奶好地表现出来。

  通过演课本剧,学生们对人物性格的感受越来越真切,但同时也会对廉颇这一人物形象的认识产生偏差。所以我最后安排了小练笔“廉颇深夜静思”。孩子们的思考过程,其实就是廉颇认识转变的过程。练笔之后,廉颇的形象也在学生们的脑海中树立起来了。此时,他们明白了:蔺相如也好,廉颇也好,他们的伟大就在于以国家的利益为重。

  将相和教学反思范文3

  本课是根据司马迁《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写的。故事中人物形象鲜明、故事情节曲折动人,引人入胜,更以主要人物蔺相如的高尚品质给人启示和教育;廉颇这位老将脱下战袍,背上荆条,登门请罪的精神也令人敬佩。根据文章的这一特点,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动心动情,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将相和》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组成。每个故事都有矛盾的发生、发展和结果,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又紧密联系,第二个故事是第一个故事的发展;前两个故事的结果,又是第三个故事的起因,合起来构成“将相和”这一更加完整曲折的故事。教学的时候,我的思路是,先引导学生比较充分地阅读全文,从整体上弄清“将相和”这个故事的来龙去脉,弄清三个小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然后再精读各个小故事,深入研究每个小故事涉及的有关问题;最后再引导学生联系全文评价故事的主要人物。

  弄清三个小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对人物作出评价之后,我让学生给三个小故事加个小标题,主要是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只要基本符合故事内容我都给于了肯定,关键是要求学生讲出概括的理由。在让学生弄清三个小故事之间的联系时,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只要他们能说出其中的因果关系即可,没有过高的要求,目的要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学生精读课文时,我结合课后“思考·练习”,让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或不懂的问题,组织学生交流讨论,先分小组讨论交流,再由代表参加全班的交流讨论。学生的积极性高,学习兴趣很浓。对于提出的问题,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梳理,主要是理出那些围绕课文重点、难点的问题,供学生讨论;对于那些跟课文关系不大的问题,启发学生课外去研究。这样真正达到了课堂效果。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本课不但以鲜明的人物形象、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引人入胜,更以主要人物蔺相如的高尚品质给人启示和教育;廉颇这位老将脱下战袍,背上荆条,登门请罪的精神也令人敬佩。教学时,我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动心动情,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结合“思考·练习”让学生说说喜欢课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喜欢他,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把自己的见解说具体,说清楚。只要言之有理,我就加以肯定。目的是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训练他们口头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爱国思想和各自的美好品质。

  回顾这一课的教学,老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愉快,追其原因是把新的教学理念融入课堂,把课堂这个主“阵地”交给了学生。

  但细想过程,也存在不足。一是在有感情的朗读训练上缺乏频率,当时有些忽略;对于人物形象的分析,老师包办代替的话语有些多,应放手让学生讨论交流。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学习,不断探索,把新的教学理念贯穿课堂,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自学自悟,在教师重难点指拨下,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发展。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看了将相和教学反思的人还看了:

1.语用的重要性 ──《将相和》的教学目标

2.五年级语文《将相和》优秀教案

2336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