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共和国勋章李振声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李振声是除了袁隆平之外,另一位养活中国人的粮食英雄,那么共和国勋章李振声事迹材料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共和国勋章李振声事迹材料,仅供参考。
2024年共和国勋章李振声个人先进事迹材料(篇1)
“共和国勋章”是国家最高荣誉,目前仅授予了13人。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李振声组织实施的农业科技“黄淮海战役”、提出并推动的“渤海粮仓”项目建设都与河北有关,前者包含河北,后者以河北为主战场。
2017年,河北日报记者曾就“渤海粮仓”项目专访过李振声。
近日,记者走访了他的学生、同事,还原这位小麦远缘杂交育种奠基人和国家农业发展战略专家,为中国粮食安全做出的贡献。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1931年,李振声出生于山东淄博。
因为家贫,他报考了不要学费的山东农学院。
1951年,大学毕业后的李振声进入中国科学院遗传选种实验馆工作。
当时,小麦条锈病在黄河流域蔓延多年,造成小麦减产五十多亿公斤,相当于4000万人口一年的口粮。
很多育种科研人员都在努力寻找更抗病的小麦新品种,包括李振声。
1952年,他大胆设想,将野生的偃麦草与小麦杂交,能否得到一个抗病性强的小麦新品种?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1956年,李振声响应国家“支援大西北”号召,到新成立的中国科学院西北农业生物研究所工作,同时带去的,还有他的远缘杂交育种实验。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1965年,李振声带领课题组转到新成立的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陕西杨凌的试验田里,他年复一年带着学生播种、授粉、筛选、鉴定……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1970年,李振声带领课题组得到“小偃96”,1971年培育出第一代“小偃6号”,1977年得到“小偃6号”原始株。这意味着,“小偃6号”可以量产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在有限灌溉条件下,“小偃6号”亩产超过350公斤,比对照品种增产17%。
这一年,他搞远缘杂交育种已经整整25年。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1978年,“小偃6号”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1985年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之后,中国国家博物馆将小麦远缘杂交品种“小偃6号”标本收录为展品。
“小偃6号”成为中国小麦育种的重要骨干亲本,衍生品种达80多个。截至2003年,全国累计推广3亿多亩,增产小麦逾75亿公斤。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因此,李振声被誉为小麦远缘杂交育种奠基人,他开创了小麦远缘杂交品种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先例。
2024年共和国勋章李振声个人先进事迹材料(篇2)
李振声自幼对自然科学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在1950年代,他考入了山东农业大学,学习植物遗传学。在校期间,他不仅努力学习专业知识,还积极参与科研活动,展现出卓越的科研潜力。1956年,李振声毕业后进入中国农业科学院工作,开始了他辉煌的科研生涯。
在小麦遗传育种的研究中,李振声致力于开发新型的育种技术,特别是远缘杂交育种。他的研究重点是通过与其他物种进行杂交,来引入优良的基因,从而改善小麦的抗病性、抗逆性和产量。这一创新方法在当时是相对前沿的,李振声通过不断的实验和实践,成功培育出多种具有优良性状的小麦品种,显著提高了中国小麦的生产能力。
李振声的研究不仅限于理论探索,他还积极推动科研成果的应用。在他的推动下,中国的小麦生产逐步实现了由传统育种向现代育种的转变。他的工作帮助中国解决了粮食安全问题,为国家的农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李振声还参与了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小麦育种合作项目,推动了国际农业科技的交流与合作。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作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和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李振声在学术界享有极高的声誉。他曾多次应邀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分享他的研究成果和经验,促进了全球范围内的学术交流。他的贡献不仅体现在科研上,也体现在人才培养上。李振声在教学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农业科学人才,为中国农业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24年共和国勋章李振声个人先进事迹材料(篇3)
李振声,出生于山东省淄博市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他的成长经历充满了困苦与挑战。1931年,家乡遭遇饥荒,李振声第一次品尝到了饥饿的滋味。尽管家庭贫困,但他的父母始终支持他的教育,即使在艰难的时期,也愿意舍弃一切来供给他读书。李振声的求学之路并不平坦,但他的聪明才智和不懈努力让他最终考入了山东农学院。
高中二年级时,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李振声不得不辍学去济南打工。在打工期间,他结识了一位山东农学院的老师,这位老师看出了李振声的潜力,鼓励他报考山东农学院。李振声抓住了这个机会,他努力学习,终于在1951年考入了山东农学院。在大学期间,他接触到了遗传学和育种学,这让他对农作物的遗传改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毕业后,李振声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北京遗传选种实验馆工作。在这里,他开始了他的科研生涯,致力于小麦遗传改良的研究。1956年,国家开始大力支持西部地区的建设,李振声响应号召,毅然前往陕西杨凌,开始了他的小麦育种工作。
在陕西杨凌,李振声面临着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艰苦的工作条件。然而,这些困难并没有击垮他,反而激发了他更强烈的斗志。他深入研究小麦的遗传特性,探索如何通过育种技术提高小麦的产量和抗病性。在漫长的岁月里,他几乎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小麦育种的研究中,为了寻找合适的育种材料,他走遍了大江南北。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经过无数次的试验和失败,李振声终于在1979年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他成功地将野生偃麦草的抗病基因转移到了小麦中,培育出了一系列抗病性强的小麦新品种。这些新品种在随后的年份里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种植,极大地提高了小麦的产量,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
2024年共和国勋章李振声个人先进事迹材料(篇4)
李振声1931年出生在山东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小时候遇到连续大旱,村里人把树皮都吃光了。因为饥饿,他父亲患上严重的胃病,在他13岁时撒手人寰。这让李振声深知粮食的珍贵。
1948年,完成高中二年级学业的李振声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决定辍学到济南寻找工作。那时,山东农学院一则招生启事中的“免费食宿”吸引了他的注意,他试考成功,从此走上小麦育种的道路。1951年,李振声毕业后被分配到位于北京的中国科学院遗传选种实验馆,从事牧草栽培工作。1956年,响应国家支援大西北的号召,他被调往位于陕西杨凌的中国科学院西北农业生物研究所工作。
上世纪50年代,小麦条锈病一年能“吞掉”120多亿斤口粮,让本就吃不饱的中国人更加饥肠辘辘。在杨凌,李振声体会到条锈病的可怕:穿黑裤子在麦地里走一趟,裤子就会变成黄色,不少农民在田里抱头痛哭。
小麦一旦感染条锈病,就会减产30%到50%,甚至绝产。将外来抗病小麦与本地小麦杂交,培育抗病新品种需要8年左右,而小麦条锈病让这些“近亲繁殖”的新品种失去抗性平均只要5年半。
如何才能解决育种速度赶不上病菌变异速度的致命缺陷?
李振声苦苦思索后大胆设想:能不能通过牧草与小麦杂交,培育出一个抗病性强的小麦品种呢?“小麦经过了数千年的人工栽培,就像温室里的花朵,抗病基因逐渐丧失;野草在自然界通过层层筛选,是非常好的抗病基因库。”
李振声的设想得到了植物学家闻洪汉和植物病理学家李振岐的支持。他牵头组建青年科学家课题组,对牧草和小麦“远缘杂交”展开攻关。
开展远缘杂交研究有三道难关:杂交不亲和,很难实现杂交;杂种不育,后代像马和驴的后代骡子一样,没有生育能力;后代“疯狂分离”,抗病性状很难保持。他们迎难而上,从数百种牧草中挑选了12种与小麦杂交,发现长穗偃麦草的后代长得最好。偃麦草花期比小麦晚,他们加灯补光调整开花期,使它提前两个月开花,成功授粉。一个杂交种看着很好,下一代却面目全非了,他们就一次次地重复鉴定、筛选。
1978年,李振声带领课题组“鏖战”22年的成果——高产、抗病、优质的小偃系列小麦新品种,在初步生产推广应用中取得良好效果,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
2024年共和国勋章李振声个人先进事迹材料(篇5)
在近七十年的科学生涯中,李振声院士始终把让中国人吃饱饭、吃好饭放在第一位,他在异常艰苦的环境中始终默默无闻地坚守科研一线。他专注小麦遗传与远缘杂交育种研究,在小偃麦新种质规模化创制、耐盐小偃麦新品种的选育与推广、高光效与抗锈小偃麦新品种选育与推广等三个重要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科学成就。他开展农业发展战略研究,组织了“黄淮海中低产田治理”和“渤海粮仓”等重大农业科技攻关,多次在我国粮食危机中挺身而出,提出粮食增产对策,并在90岁的高龄提出发展“滨海草带”的建议。
李振声院士在承担科研任务、担任领导职务的同时,也在培养高水平、跨世纪科技人才工作中作出了卓越贡献。他对待科研工作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深刻影响了青年人。他教育学生“要跟着国家的需求选择自己要做的事情”,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为青年人发挥创新精神提供了成长空间。在李振声院士的悉心指导下,研究组培养了一批博士生、科研技术人员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着重要的骨干作用。
李振声院士的远见卓识也为遗传发育所的发展提供了宏观指导,使得研究所在国家和中国科学院部署的一系列重大任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面向盐碱地综合利用进行了长期系统性布局。“十四五”期间,研究所将“盐碱地适生作物创制与产能提升技术体系”列入发展规划主攻方向,集聚科研团队,针对不同区域盐碱地障碍和区域农业经济特征,以南皮试验站和东营试验站为核心,揭示作物耐盐分子机理、编辑作物耐盐基因、选育耐盐作物品种、研发盐碱地利用技术、构建盐碱地农业范式,从理论探索、品种创制、技术研发到示范推广开展环渤海和黄河流域盐碱地综合治理体系研究,服务于国家粮食安全及地区高质量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