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实用范文 > 其他范文 > 事迹 >

2024年共和国勋章李振声的事迹材料

时间: 梦荧0 分享

李振声是著名小麦遗传育种学家,那么2024年共和国勋章李振声的事迹材料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些2024年共和国勋章李振声的事迹材料,仅供参考。

2024年共和国勋章李振声的事迹材料

2024年共和国勋章李振声的事迹材料篇1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李振声1931年出生于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南谢村,在兄妹4人当中排行老二。

虽然家境贫寒,但重视教育的父母一直供他念书,先私塾,后学堂。13岁那年父亲去世,母亲一人带着4个孩子,日子愈发艰难。哥哥资助李振声读到高中二年级,便再也无力支撑。

李振声弟弟李永渚曾回忆,当时他们兄妹4人全在当时的光被中学上学,因为战乱,光被中学的小学部留在周村,中学部迁到了济南,他在周村读小学,李振声到济南读初中。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在弟弟李永渚的印象里,二哥很老实。李永渚曾说:“父亲去世很早,母亲在世的时候,二哥差不多每年都要回来一次,母亲去世后,他回来就比较少了,大哥生病的时候,他虽然工作繁忙,总是抽空给大哥寄钱、寄药。”李永渚说,李振声每次回来,村里人来看他,他总是两只手紧紧跟大家握着,那么亲切、自然,一点儿也没架子。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李振声读到高中二年级就辍学了,原来就想到济南托人找个工作,一个偶然的机会在街上看到山东农学院(山东农业大学前身)的招生广告,上面提到了可以提供吃住等非常吸引人的条件,于是就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报考,结果考上了。李振声曾对山农大校友们说:“这样一个意外的惊喜,应该是我人生的一大转折。”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1951年,李振声从山东农学院毕业后参加工作,与小麦打了一辈子交道,成为一位科学大家。

2024年共和国勋章李振声的事迹材料篇2

1951年,李振声毕业后被分配到位于北京的中国科学院遗传选种实验馆,从事牧草栽培工作。1956年,响应国家支援大西北的号召,他被调往位于陕西杨凌的中国科学院西北农业生物研究所工作。

而就在这一年,中国农业史上最严重的“小麦条锈病”大流行,造成不少地方小麦产量减产30%到50%,甚至有的地方绝收。李振声说,这种病非常可怕,谁要是穿条黑裤子在麦地里走一趟,就会全变成黄裤子。我看见不少农民都在地头抱头痛哭。当时全国的粮食只有2000多亿斤,一下就减产100多亿斤。故有专家们把“小麦条锈病”称之为“小麦癌症”!

据全世界25个国家统计,“小麦条锈病”的病菌变异速度很快,平均5年半就能产生一个新的病种,而要培育一个优良抗病麦种至少需要8年!因此攻克“小麦条锈病”,成了当时一个世界性的难题。

李振声决定从事优良抗病小麦的研究。通过研究史料,他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能不能通过牧草与小麦杂交,培育出一个抗病性强的小麦品种呢?“小麦经过了数千年的人工栽培,就像温室里的花朵,抗病基因逐渐丧失;野草在自然界通过层层筛选,是非常好的抗病基因库。”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李振声的设想得到了植物学家闻洪汉和植物病理学家李振岐的支持。他牵头组建青年科学家课题组,对牧草和小麦“远缘杂交”展开攻关。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开展远缘杂交研究有三道难关:杂交不亲和,很难实现杂交;杂种不育,后代像马和驴的后代骡子一样,没有生育能力;后代“疯狂分离”,抗病性状很难保持。他们迎难而上,从数百种牧草中挑选了12种与小麦杂交,发现长穗偃麦草的后代长得最好。偃麦草花期比小麦晚,他们加灯补光调整开花期,使它提前两个月开花,成功授粉。一个杂交种看着很好,下一代却面目全非了,他们就一次次地重复鉴定、筛选。

1978年,李振声带领课题组“鏖战”22年的成果——高产、抗病、优质的小偃系列小麦新品种,在初步生产推广应用中取得良好效果,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

2024年共和国勋章李振声的事迹材料篇3

由于远缘杂交育种耗费时间长达数十年,别人很难重复,于是,李振声将染色体工程技术引入小麦育种领域,创建了蓝粒单体小麦系统、自花结实缺体系统和缺体回交法,仅用3年半的时间就育成了新的小黑麦异代换系,为染色体工程育种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这项原创性成果为李振声赢得了广泛的国际声誉。美国遗传学会主席西尔斯等知名专家提议将1986年的“第一届国际植物染色体工程学术讨论会”地点定在西安,为的就是到李振声的试验田里见识一下他的成果。

1985年,“小偃6号”荣获国家发明一等奖,获得2万元奖金。李振声提出课题组平均分配,每人1000元,剩下的一万元感谢参与、帮助课题的有关人员,连后勤部门的人也包括在内。

李振声的大事业不仅在小麦育种上,还体现在对国家农业安全的战略规划上。

20世纪80年代,我国粮食产量连续出现三年徘徊,而人口增加了5000多万。“解决好中国的粮食问题,只有到田里去,到群众中去。”李振声与中科院农业专家,通过翔实的实地调研,提出了黄淮海中低产田治理方案。此后,李振声组织25个研究所400多名科技人员深入农村,打响了农业科技的“黄淮海战役”。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项目实施的6年中,黄淮海地区粮食增产504.8亿斤,与李振声提出的500亿斤的预计非常吻合。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2005年在博鳌论坛上,李振声用自己的研究成果,对美国经济学家莱斯特·布朗10年前提出的《谁来养活中国》的文章逐一批驳,并且用实际行动告诉全世界,中国人能够养活自己。

2011年,围绕我国粮食产量连续7年增产的实际,李振声把目光投向环渤海三省一市中低产田上,牵头提出建设“渤海粮仓”,向盐碱地“要粮”。以长穗偃麦草为亲本培育的耐盐小偃麦新品种“小偃60”成为渤海粮仓示范推广的主导品种。李振声带领课题组发展了一套完整的小偃麦种质规模化创制体系,并建立了一套综合评价小偃麦耐盐特性的方法。“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项目实施期间,累计在河北、山东、天津和辽宁示范推广8016.7万亩,增粮209.5亿斤,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影响。

2024年共和国勋章李振声的事迹材料篇4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1987年,李振声告别杨凌,担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从亲力亲为的耕耘者成为运筹帷幄的中国麦田谋划者,在我国多次粮食“危机”中挺身而出。

当时,我国粮食生产连续3年徘徊在8000亿斤左右,但人口增长接近5000万。李振声会同中国科学院的农业专家,经过3个月的调查,提出了黄淮海中低产田治理方案。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在推动什么事情时,我们常说‘手中无典型,说话没人听’。”李振声说,为了找到鲜活的典型,他带队跑遍黄淮海地区。时间紧、任务急,他们就夜里坐车、白天调研。在一次次实地调研中,他逐渐成竹在胸。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李振声的女儿李滨记得,有一年为了写调查报告,父亲每天都睡得很晚,似乎梦里也在思考。他想到什么,醒来马上打开台灯,把问题记下来。那段时间,父亲的卧室经常在半夜或凌晨透出光亮。

1988年2月,在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周光召的支持下,李振声带领25个研究所的400多名科技人员深入黄淮海地区,与地方科技人员合作开展了大面积中低产田治理工作。我国粮食年产量从8000亿斤增长到9000亿斤,仅黄淮海地区就增产504.8亿斤。

我国粮食产量多次徘徊,李振声都及时敲响警钟,提出增产对策。

1991年至1994年,我国粮食生产出现4年徘徊。1995年,李振声率领中国科学院农业问题专家组进行调查研究,撰写了《我国农业生产的问题、潜力与对策》报告。

1999年至2003年,我国粮食生产出现5年连续减产。2004年,李振声在“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上发表题为《我国粮食生产的问题、原因与对策》的演讲,分析了连续5年减产的原因,提出了争取3年实现粮食恢复性增长的建议。

2005年,在博鳌论坛上,李振声对美国经济学家莱斯特·布朗10年前发表的文章《谁来养活中国》逐一批驳,并果敢地提出“中国人自己养活自己”的思路。

一个个响当当的科研创新成果和农业策略的落地,让李振声在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06年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24年共和国勋章李振声的事迹材料篇5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对于粮食,李振声一如既往地珍爱、敬畏。在李滨的印象里,父亲从没说过哪顿饭“不好吃”。

在陕西插队时,李振声总是和农民打成一片。陕西人喜欢吃面,当时农户的饭桌上经常放一盆面、一小盘醋、一小盘辣椒面、一小盘粗盐粒就开始吃。李振声很能适应这种饭食,对初到陕西农村蹲点的徒弟穆素梅道:“放几个盐粒,放点醋,放点辣椒,一搅就挺好吃。”

后来,到了北京,他们实验室开完组会订饭时,他很多时候就只点一碗牛肉面,怕“多了吃不了”。在昌平育种基地农场的食堂打完“份饭”后,担心自己吃不完,他会先让学生拨走一些再吃,他的餐盘里从不剩一粒米,而且要求学生也要做到。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中国用全球9%的耕地养活了世界近20%的人口,这非常不容易。”他说。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在同事和学生眼中,爱惜粮食、想要种好粮食的“老李”十分好学。

李振声64岁时,为了开展高光效育种,向沈允钢院士、匡廷云院士请教有关光合作用的知识和研究方法。他听说中午时叶子的气孔会关闭,就和匡院士大日头底下一起跑到田里观察叶子。

他40岁学英语、50岁学电脑、80多岁学用微信交流,样样不落。90岁后,他不能亲自到田间地头去,就用微信向学生、遗传发育所副研究员李宏伟了解“滨海草带”工作的落地情况。

李振声认为,科研生涯中能够取得一些成绩除了要有社会责任感、要有持之以恒的毅力、要依靠集体和团队,还要有明确的目标。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在今天的遗传发育所,很多科学家都知道他说过的这句话:“做科研要‘打大鸟’,而不是弄一堆‘小麻雀’。”

227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