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怎么过除夕
除夕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你知道人们过除夕的习俗吗?相信不少人都不是很清楚吧,下面学习啦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人们过除夕的习俗,感兴趣的一起来看看吧!
古代人们过除夕的习俗
挂门神:呔!妖怪,大老虎你怕不怕?
持着万物皆有灵的观念,中国古人封了五大家神——其中有两个是广义上的门神,是古人一度极为看重的腊祭的祭祀对象。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已知最早的门神大概是老虎。古人门前画虎的风俗由来已久。早在《左传·昭公十年传》中,就有过“遂伐虎门”的说法。这的“虎门”可不是地名,而是画了老虎的门。东汉大学者王充的《论衡》卷十二《谢短篇第三十六》记载当时的民俗称:“岁终逐疫……画虎于门阑。”《风俗通记》也说:“县官常以腊除夕饰桃人,垂苇茭,画虎于门。”可见画虎成为了傩日的传统。
我们今天比较熟悉的早期的人格化门神——“神荼[tú]”、“郁垒”也与老虎有关。《论衡》卷十六《乱龙篇第四十七》记载了关于神荼、郁垒的早期传说:“上古之人,有神荼、郁垒者,昆弟二人,性能执鬼,居东海度朔山上,立桃树下,简阅百鬼。鬼无道理,妄为人祸,荼与郁垒缚以卢索,执以食虎。故今县官斩桃为人,立之户侧;画虎之形,著之门阑。”这里记载神荼、郁垒兄弟二人,在有恶鬼作乱的时候会用芦苇绳缚厉鬼,拿去投喂大老虎,于是古人在门框上画上大老虎,吓唬小妖精。
磔禳[ráng]:大傩当日的碎前故事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除了用老虎和人物充任门神,古人还用别的动物来守门镇鬼。这其中,最常用的是鸡、狗二种。
杀鸡的风俗大概西汉时期就有了。东汉应劭《风俗通义》卷八《祀典》中引用了西汉太史丞邓平的一种说法:“腊者,所以迎刑送德也。大寒至,常恐阴胜,故以戌日腊。戌者,温气也,用其气日杀鸡以谢刑德。雄著门,雌著户,以和阴阳,调寒配水,节风雨也。”在古人眼里,鬼怪藏于黑暗中,而鸡能报晓,预示光明,所以被认为是能祛鬼的阳兽。腊祭时,因为害怕阴气太盛,所以要杀鸡来“谢刑德”,还分别给公鸡和母鸡安排了不同工作岗位。
可能因为懒得杀鸡,后来也有人选择在门上画或挂一只假鸡。《荆楚岁时记》记载正月一日要“帖画鸡,或斫镂五采及土鸡于户上”,就是说要画一只鸡贴在门上,或者雕一个五彩图案和一只土鸡,再把它们挂到门上。
如果连画鸡都懒,那还可以画鸡蛋(此处没有达芬奇)。《太平御览》卷二十九《时序部十四》宣称引用一本叫《易通卦验》的汉代纬书说:“正月五更,人整衣冠,于家庭中爆竹,帖画鸡子,或镂五色于户上,厌不祥也。”这里“鸡子”就是鸡蛋,“厌”就是压。尽管这条材料标注的出处很可能有问题,未必真的来自汉代,但它至少应该是古代某时期真实风俗的反映。
如果连鸡蛋都懒得画,怎么办?《太平御览》卷二十九《时序部十四》引用“三横”里那个周处的《风土记》说:“正旦当生吞鸡子一枚,谓之练形。”生吃一个鸡蛋亦可——可见这祛鬼的仪式,还挺宽容的。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碎完了鸡,古人还要杀狗。东汉应劭《风俗通义》卷八《祀典》说:“犬者,金畜;禳者,却也。抑金使不害春之时所生,令万物遂成其性。”又说:“今人杀白犬,以血题门户。正月白犬血辟除不祥。”是说狗在五行里属“金”,而春天属“木”,五行学说认为金克木,所以要杀掉狗来避免它拦住春天的脚步——你看,前面说鸡比较阳,顺应春天的趋势,所以要杀;这里又说狗属金,阻碍春天的脚步,所以也要杀。可见古人想杀你,借口总是不缺的。
如果这就觉得古人逻辑有问题了,快来看《风俗通义》记载的另一种民间说法:“狗别宾主,善守御,故著四门,以辟盗贼也。”意思是狗能看家,所以(这也能所以?)要在四面的门口杀狗,碎完以后“盗贼”就不会来了……
现代除夕人们做的事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传统除夕习俗1:年夜饭
除夕夜的年夜饭也叫团圆饭,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因为正值冬天,北方人常常在饭桌中间设置火锅,因此也称围炉。
传统除夕习俗2:传统座次
按照老礼,除夕夜传统的座次是“尚左尊东”、“面朝大门为尊”。年宴的首席为辈分最高的长者,末席为最低者。如果是请客,首席为地位最尊的客人,主人则居末席。首席未落座,其余都不能落座,首席未动手,大家都不能动手。
传统除夕习俗3、守岁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守岁的习俗在中国有近两千年的历史。晋朝人周处《风土记》中说到蜀地年俗,年末人家相互馈送年节礼物,称为“馈岁”;相互宴请,称为“别岁”;除夕通宵不眠,称为“守岁”。这是现今看到关于守岁习俗的最早记载。但这时守岁似乎还是地方性年俗,隋唐之后,守岁成为全国的共同年俗。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传统除夕习俗4、放爆竹
当午夜交正子时,新年钟声敲响,整个中华大地上空,爆竹声震响天宇。在这“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时刻,有的地方还在庭院里垒“旺火”,以示旺气通天,兴隆繁盛。在熊熊燃烧的旺火周围,孩子们放爆竹,欢乐地活蹦乱跳,这时,屋内是通明的灯火,庭前是灿烂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响声,把除夕的热闹气氛推向了最高潮。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传统除夕习俗5、隔年饭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在北方,有的人家还要供一盆饭,年前烧好,要供过年,叫作“隔年饭”,是年年有剩饭,一年到头吃不完,今年还吃昔年粮的意思。这盆隔年饭一般用大米和小米混合起来煮,北京俗话叫“二米子饭”,是为了有黄有白,这叫作“有金有银,金银满盆”的“金银饭”。
除夕人们吃的食物
馄饨
新年吃馄饨取其开初之意。传说盘古氏开天辟地,使“气之轻清上浮者为天,气之重浊下凝者为地”,结束了混沌状态,才有了宇宙四方。再则取“馄饨”与“浑囤”的谐音,意思是粮食满囤。
饺子
是中国的传统食品之一。也称作扁食或煮饽饽。古来只有馄饨而无饺子。后来将馄饨做成新月形就成饺子了。在唐代吃饺子的习惯已经传到中国的边远地区了。除夕夜,十二点钟声一敲响,就开始吃饺子,因此时正是子时,取其新旧交替,子时来临之意。
长面
也叫长寿面,新年吃它,预祝寿长百年。古代的一切面食都叫做饼,所以汤面起初也叫汤饼,开始的面片不是擀成或压成的,而是将和好的面,用手往锅里撕片片,和北方吃的“乌鸦头”、“猴耳子”等的做法差不多。到唐代以后开始用案板擀面,才逐渐有了长面、短面、干面、素面、荤面、挂面。
猜你喜欢:
1.除夕的英文怎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