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粥起源于开封
腊八粥起源于开封
腊八,祭灶,年夜来到,闺女要花,小子要炮,老婆儿要衣裳,老头儿打饥荒……一到“腊八”,开封便有“年味儿”了!腊八节除了喝腊八粥以外还有哪些传统?过年的习俗你都了解吗?开封“老炮”带你涨姿势,在开封过腊八节,你一定要知道的事情!
过了腊八就是年,原来腊八粥起源于咱开封!
1
腊八粥
腊八节,俗称“腊八”,即农历十二月初八,在中国有着悠久的传统和历史,中国人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开封。腊八粥之于开封,还有着更深层次的关系,研究表明:腊八粥的发祥地就是咱开封。
腊八就要到了,教你腊八粥的做法,赶紧get~
桂圆腊八粥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适合体质:气虚、血虚和阳虚。
桂圆亦称龙眼,性温味甘,益心脾,补气血;具有良好的滋养补益作用。因此,这一类型的腊八粥首选桂圆为原料。此外,像红枣、花生、红豆、红糖、白果、枸杞子都是补血、温阳的好食品,可以将它们与桂圆互相搭配,连同粳米一起煮腊八粥喝,是很好的驱寒保暖良方。
薏米腊八粥
适合体质:湿热。
薏仁是五谷类中纤维质最高的,有利于帮助排除应酬时摄入的过多垃圾食物。薏仁中含有丰富的水溶性纤维,可以由吸附胆盐,使肠道对脂肪的吸收率变差,进而降低血液脂肪浓度。因此,以薏仁为主要辅料的腊八粥,适合经常喝酒、大鱼大肉应酬的人食用。
栗子腊八粥
适合体质:气虚、血虚。
冬季正是吃板栗和街边糖炒板栗的好时节。但是很少有人会想到用板栗来熬粥,其实对于适宜养肾的冬季来说,在腊八粥里放些板栗是非常养身体的一种食疗方法。
燕麦腊八粥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适合体质:平和。
燕麦具有降低血中胆固醇浓度的作用,食用燕麦后可减慢血糖值的上升,在碳水化合物食品中添加燕麦,可抑制血糖值上升,因此对于糖尿病以及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不妨在粥里放点燕麦。
黄豆腊八粥
适合体质:湿热。
黄豆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纤维、钙、磷、铁、胡萝卜素、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等,营养十分丰富,并且具有降低血中胆固醇、预防心血管病、抑制多种恶性肿瘤、预防骨质疏松等多种保健功能。
2
泡制腊八蒜
腊八这天,家家都会用醋浸泡一些大蒜,以备在大年初一时吃饺子佐食,这蒜就俗称“腊八蒜”。用蒜和米醋,把蒜瓣的老皮去掉,浸入米醋中,装入小坛封上口放到一个冷的地方,直到蒜变成绿色。
腊八节起源于朱仙镇!附开封人过年老规矩(史上最全)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腊八节传说来自朱仙镇!
有关腊八节的由来,传说是出于人们对忠臣岳飞的怀念。当年,岳飞率部抗金于朱仙镇,正值数九严冬,岳家军衣食不济、挨饿受冻,众百姓相继送粥,岳家军饱餐了一顿百姓送的“千家粥”,结果大胜而归。这天正是十二月初八。岳飞死后,人民为了纪念他,每到腊月初八,便以杂粮豆果煮粥,终于成俗。
开封人过年都有啥老规矩?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开封民间称春节为“过年”。伴随着渐渐浓郁的“年味儿”,大街小巷响起一首过节民谣:“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蒸馒头;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杀只鸭;二十九,去灌酒;三十,贴门旗儿;初一,撅着屁股乱作揖。”
一到“腊八”,开封便有“年味儿”了,但却是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正式启动“过年”模式。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二十三,祭灶官。”
农历腊月二十三是我国民间“祭灶节”。传说灶王爷是玉皇大帝派往人间监督善恶之神。在灶王爷上天之时,人们供灶王爷灶糖,希望灶王爷吃过甜食,在玉皇大帝面前多进好言。
这一天,每家每户都要将灶台旁边贴着的灶王爷旧画像撕下来,重新贴上新买的灶王爷画像,同时在旁边用黄纸贴上新的对联,“二十三日去,初一五更回”或是“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横联一般写的都是“四季兴旺”,以此祈祷来年家中平安兴旺。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祭灶第二天俗称“交年”,男人们忙着上街置办各种年货,妇女们则在家忙着打扫房子、蒸馒头。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二十四,扫房子。”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从农历腊月二十三起到除夕止,都是开封老百姓的“扫尘日”。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也叫“扫房”,意在除旧迎新,祛除不祥。家庭主妇通常用竹竿绑牢鸡毛掸子,将屋子里里外外打扫得干干净净,焕然一新。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二十五,磨豆腐。”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祭祀了灶王爷,房子也整理一新,按老理儿,农历大年三十和初一都不能动刀,初二开始又有人来串门儿,所以从农历腊月二十五开始要做出年后四五天所有的吃食,所以有了“二十五,磨豆腐”的说法。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这天,人们将浸泡的黄豆磨碎,过箩去渣,煮沸点浆后,捞入筛子积压成豆腐。做好的豆腐切小块儿放入加盐的清水里保存,供春节期间食用。其实这也是要给来年取个好的彩头,取锦衣玉食之意。
“二十六,蒸馒头。”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开封民间过春节,面食的品种可谓丰富,不仅有馒头、豆包、枣包、油饼,还有枣馍、枣馍山、包子、麻叶、馓子等。每家每户蒸馍时,还要蒸出许多形状各异的枣馍和枣馍山。蒸好的枣馍在家中堂屋的条几上摆放,以示家庭富足、生活殷实。待春节期间走亲戚时,枣馍山便成为孝敬长辈的馈赠佳品。
特别是嫁出去的闺女回娘家,带去的枣馍山越高越大、层数越多,表明女儿越孝顺,同时也说明在婆家吃得好,不受穷。娘家人则在闺女离开的时候,在馍篮内放一些枣馍,意为富贵常有,也暗喻晚辈早(枣)开花、早结果、早成才、早立业。这天忌互相走访串门,说是怕带来“生气”,馒头蒸不熟,沾上一年霉气,还怕带跑了“福气”,主人一年会诸事不顺。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年三十,贴门旗儿。”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至此,过年进入高潮。农历大年三十惯称除夕,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以往这一天,开封还有诸多旧俗,如“文官封印”、“武官封操”、“商业封门”、“说书封板”、“讨饭的封棍”等。除了贴门旗儿外,家家户户还在门口张贴门神和财神,还有朱仙镇木版年画,家家户户还要倒着贴四方“福”字,表示福到了。
除夕还要包饺子,将一个有小孔的铜钱放在饺子里,谁吃到,新年一定有福。这一天还要举行隆重的祭礼,祭祀祖先。晚辈也要向长辈磕头,意为“辞岁”,长辈要给压岁钱。然后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团圆饭,饭后,一家人要“守岁”到凌晨。当午夜的钟声响过,人们争放第一挂鞭炮,这又意味着开封人开启未来的决心和干劲。
正月初一
开封俗称大年初一。家家户户都很早就起床,换上新衣,洗涮完毕,首先燃放鞭炮,拜祝先祖遗像。接着,晚辈向长辈拜年,长辈要给晚辈压岁钱。全家人吃过年饺子,随后开始到亲友家拜年。
旧时拜年一般多由家长带领,先拜长辈近族、邻友,然后再去远处各家。各家为接等贺年客人,家里常备烟、茶、瓜子、花生、糖果等。按开封“早拜年,晚拜寿”的习惯,农历正月初一午后,拜年活动即告结束。
正月初二
这是闺女回娘家的日子。闺女回娘家,要带元宝式竹篮,表示招财进宝。篮底铺扁圆形柿饼一串,表示事事如意;篮内装一斤重红枣馍两个,名为长寿馒头,又叫“兴隆吉糕”,枣花馍要成双成对,油炸麻叶要10个,熟肉两方,年糕或桂花糕两块,油炸酥鱼两条,意为年年有余(鱼),篮子最上层还要放糖,用红布或花布、毛巾蒙住。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娘家要把馍留下,柿饼一个不留,其余的收一半回一半。闺女、女婿走时要搬走娘家灶君前供的一座枣馍山。
正月初三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是祭坟、祭祖的日子,忌走亲戚。农历正月初五为破五节,民间认为初五是年后第一个不吉日,亲友之间忌相互串访。在旧时开封,农历正月初五也是一个重要日子——财神的生日。这一天,家家户户都忙着置办酒席,把财神接到家里,希望财神带来一家的好财气。
正月初五
除了宴请朋友外,就是上街游玩、狂欢的日子。秧歌、旱船、高跷、舞龙舞狮等各种民俗活动异彩纷呈,观者如潮,大街小巷人山人海,一派喜气。
正月十五
开封人称为“小年”,即元宵节。民谚有“十五吃扁,十六吃圆”的说法。“扁”指饺子,“圆”就是元宵了。元宵节最热闹的民俗活动就是灯展了,因此元宵节又被称为灯节。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我国历史上灯节最盛时期是唐、宋两朝,那时全国各地张灯3天,开封从农历正月十四至十八张灯5天。农历正月十六这天一家人要围坐在一起,每人吃上一碗元宵或汤圆,取大团圆之意,也含有大圆满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