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课时训练12
时间:
刘惠25由 分享
中国古代人民的农业和手工业发展是如何的呢?一起来个课时训练吧。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您整理的高考历史课时训练12,仅供参考!
高考历史课时训练12试题及参考答案
中国古代的农业及手工业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恩格斯说:“铁已在为人类服务,铁使更大面积的农田耕作,开垦广阔的森林地区成为可能。所以它是在历史上起过革命作用的各种原料中最后和最重要的一种原料。”下列史实最能反映出铁的这种“革命作用”的是( )
A.促使牛耕技术得以推广
B.推动水利的兴修
C.出现著名的冶铁中心
D.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形成
解析:铁器的使用和推广,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使私田大量开垦,最终封建土地所有制形成。
答案:D
2.“过春节”又称为“过年”。“年”的甲骨文写法是上面部分为“禾”字,下面部分为“人”字。这一节日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
A.人们祈求谷物生产大丰收
B.自然经济在中国古代一直占主导地位
C.为了纪念神农氏
D.农业生产是中国古代立国的根本
解析:“禾”是谷物的总称,年成的好坏,主要由“禾”的生长和收成情况来决定,体现农业生产在中国古代的地位。
答案:D
3.欧洲中世纪谷物的收获量通常是播种量的三至四倍,最好的年成也不过是六倍。从云梦竹简的材料来看,早在秦汉时期中国谷物的收获量就至少为播种量的十倍或十几倍。古代中国农业相对发达的主要原因是 ( )
A.土地私有制度的确立
B.基于小农经济的农业精耕细作
C.铁制农具的使用与推广
D.黄河、长江流域适宜农业发展
解析:本题考查中外古代农业的发展。A、C、D涉及农业生产的土地制度、农具、地理原因,中外基本相同,只有B是中国古代农业的特点。
答案:B
4.《新全球史》记载,从公元前6世纪开始,铁制农具在中国骤然增加,铁犁、铁镐、铁锹、铁锄、铁镰刀和铁耙在乡村里成为日常用具。这一现象给当时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包括
( )
①私田开始出现 ②农业产量的提高 ③“宗庙之牺,变为畎亩之勤” ④小农经济逐步形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是生产力的进步,促进了小农经济逐步形成,推动农业的发展。“公元前6世纪”是春秋时期,这时井田制存在,在井田制下,土地分为“公田”和“私田”,所以①私田开始出现是错误的。
答案:D
5.近年河南省发掘的9 000年前贾湖文化遗址中,发掘出我国最早的碳化稻米及石磨盘、磨棒、石铲等实物资料,这表明 ( )
A.我国农业起源于本地区
B.当时南方的稻作推广到中原,改变北粟南稻格局
C.当时本地先民生产生活比较先进
D.中原地区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
解析:仅凭河南发掘出碳化稻米及石磨盘等不能说明A、D,而中国古代南稻北粟格局并未改变,B也排除。从出土的石磨盘、磨棒、石铲等磨制石器以及时间信息可知当时本地生产生活比较先进。
答案:C
6.十字绣是我国一种古老的民族刺绣。下图中的十字绣形象地反映了古代中国( )
A.落后的原始农业经济
B.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C.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
D.缓慢发展的资本主义经济萌芽
解析:从图中的耕牛、纺车等信息可知其反映的是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故B符合题意。
答案:B
7.2010年在安徽省蚌埠市发掘出双墩1号墓,出土随葬品2400余件(如图),据考古专家论证,该墓主极有可能是春秋时期钟离国的国君。下列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
A.当时人们还不会烧制瓷器
B.当时冶金业特指青铜铸造
C.当时金属乐器铸造术先进
D.当时钟离国国君身份是大宗
解析:材料中的“铜器编钟一组”,揭示了春秋时期金属乐器铸造术的先进。
答案:C
8.在今天的收藏领域,官窑瓷器比民窑瓷器更受青睐,拍卖价格也更高。这主要是因为官窑产品( )
A.年代久远 B.存世量大
C.造型别致 D.工艺高超
解析:官营手工业凭借国家权力,资金雄厚,规模经营,分工细密,工匠技艺高超,使用上等原料,对产品质量要求高,产品大多精美绝伦。出现材料中现象的原因即是官窑工艺高超。
答案:D
9.《春秋公羊传》对“四民”的解释:“一曰德能居位曰士;二曰辟土殖谷曰农;三曰巧心劳手以成器物曰工;四曰通财鬻货曰商。”材料对“士、农、工、商”的划分依据是 ( )
A.社会地位 B.职业分工
C.道德品质 D.知识水平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材料反映的是依据职业分工来划分四民,故答案为B。
答案:B
10.沈括《梦溪笔谈》载:“世间锻铁所谓钢铁者,用柔铁屈盘之,乃以生铁陷其间,泥封炼之,锻令相入,谓之团钢。”这项技术最早出现于 ( )
A.春秋时期 B.西汉
C.南北朝 D.北宋
解析:材料反映了炼钢技术的成熟,“以生铁陷其间”,据此判断应为灌钢法,这项技术最早出现于南北朝时期。
答案:C
11.据史料记载,明洪武二年(1369年),朝廷在景德镇设“御窑厂”,镇内有官窑58座,“昼间白烟掩盖天空,夜则红焰烧天”,生产规模宏大。一般来说,历代由朝廷垄断专用的瓷窑均称“官窑”,由官员管理。这样做主要是可以 ( )
A.保证朝廷有丰富的财政收入
B.生产足够精美的产品
C.显示朝廷的威严
D.保证新技术的传承与创新
解析:官营手工业拥有技术、规模优势,故选B。官窑产品不投入市场获利,排除A。与朝廷威严无关,排除C。官窑实行技术垄断,不利于创新,排除D。
答案:B
12.明中期以后,政府开始在江南地区大规模加派丝织品,尤以嘉靖、万历年间为甚。由于派织数量远远超出官营作坊的生产能力,各地方织染局为了完成任务,便纷纷实行“机户领织”制度。这是一种通过中间包揽人,利用民间机户生产的“加工订货”的生产形式。上述材料反映了明朝时期 ( )
A.民营手工业占据主要地位
B.政府严格推行“重农抑商”
C.自然经济已经退居次要地位
D.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解析:注意对材料中民间机户生产的“加工订货”的理解,这应该属于计工受值的生产方式,本质上属于资本主义形式的生产方式,因此D正确。
答案: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0分,第14题20分,共40分)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卜风贤《传统农业时代的灾荒风险和粮食安全》
材料二 植茶业在唐代相当发达,产茶地90%集中于今天浙江、福建、江西、江苏、安徽、湖北、湖南、四川等省。据唐朝张途记载:“(祁门县)山多而田少,水清而地沃。山且植茗,高下无遗土,千里之内,业于茶者七八矣。”
——据郭亮《从茶产地的分布看唐代区域经济的开发》
材料三 唐代饮茶之风遍及大江南北。陆羽的《茶经》提出饮茶“宜精行俭德之人”,标志着茶文化的正式形成。唐代的茶文化包含了和谐、中庸的思想,强调饮茶自修内省和超然物外、安详、平和的审美境界追求。
——据萧凤声《试论中国国民性与中国茶文化精神》
(1)依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战国到隋唐时期中国农业的发展趋势。
(2)材料二中“(祁门县)千里之内,业于茶者七八矣”的记录是否可信?请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唐代茶文化形成的原因。
答案:(1)发展趋势:①粮食亩产量提高;②人均粮食占有量增加;③耕地面积增加;④南方经济逐渐得到发展;⑤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减少。
(2)①可信:粮食种植业的迅速发展,为经济作物专业化生产提供了可能(或粮食产量的提高保障了粮食供应,更多的农业劳动力可以从事经济作物种植);祁门县山多田少,适宜茶叶种植。②不可信:在当时的社会条件(生产力水平低、重农抑商思想较强等)下,“业于茶者七八”的说法存在夸大之嫌,尚需存疑。(①②任选其一回答即可)
(3)形成原因:①政治基础:国家统一,政局稳定,人民生活较安定。②经济基础:商品经济发展;茶叶产量增加;各地生活习俗融合。③文化基础:儒家思想、佛教和道教的影响;科举制度的推行,文人阶层壮大。
14.制瓷业被称为“土与火的艺术”,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奋、智慧和创造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东汉晚期,成熟青瓷在上虞烧造成功,之后绵延千年,盛烧不绝……(唐、五代时期,越窑生产的“秘色瓷”)玲珑端巧的造型、精美繁缛的纹饰,表现了越窑鼎盛时期的制瓷水平……(北宋以后)器物种类繁多,形制各异,纹饰题材众多,装饰技法丰富,是浙江青瓷史上一个集大成的时期。唐以后浙江生产的精美瓷器,沿着海上丝绸之路,远飘世界各地。
——浙江博物馆青瓷馆前言
材料二 万历时王世懋《二酉委谭摘录》说景德镇是“天下窑器所聚,其民繁富,甲于一省”“万杵之声殷地,火光烛天,夜令人不能寝”,因而他戏称之为“四时雷电镇”。
万历三十四年萧近高说:“(景德)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人。”清代唐英在《陶冶图说》中也记载了当时的实况:“景德镇袤延仅十余里……以陶来四方商贩,民窑二三百座,工匠人夫不下数十万,藉此食者甚众。”
材料三 据中国文物网信息:汕头市南澳县发掘清理的古沉船“南澳一号”文物进行公开展示,船载文物主要为明代粤东及江西一带民间瓷窑生产的瓷器,大约有6万件之巨,已有富商出价人民币6亿元欲收购。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浙江瓷业发展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影响。
(2)材料二反映了明清时期制瓷业的发展出现了哪些特点?这能否说明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为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推测,材料三中游客可能从展品中见到哪些种类的瓷器?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古代制瓷业的发展。第(1)题,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浙江瓷业发展的特征;影响可以从手工业发展对商业和城市发展的影响来回答。第(2)题,根据材料二回答明清时期制瓷业的特点。中国经济结构是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较简单,由于自然经济仍然占统治地位,不能说明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第(3)题注意依据时间判断即可。
答案:(1)特征:历史悠久;工艺技术不断发展,产品精美;产品种类繁多;走向世界。影响:有利于商业和城市的繁荣;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2)特点:景德镇制瓷业繁荣发达(或“景德镇是全国制瓷业中心”);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产生;私营手工业开始占据主导地位。不能说明;因为在全国范围内,自然经济仍然占统治地位。
(3)青花瓷、彩瓷等。
高考历史课时训练12试题及参考答案
中国古代的农业及手工业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恩格斯说:“铁已在为人类服务,铁使更大面积的农田耕作,开垦广阔的森林地区成为可能。所以它是在历史上起过革命作用的各种原料中最后和最重要的一种原料。”下列史实最能反映出铁的这种“革命作用”的是( )
A.促使牛耕技术得以推广
B.推动水利的兴修
C.出现著名的冶铁中心
D.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形成
解析:铁器的使用和推广,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使私田大量开垦,最终封建土地所有制形成。
答案:D
2.“过春节”又称为“过年”。“年”的甲骨文写法是上面部分为“禾”字,下面部分为“人”字。这一节日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
A.人们祈求谷物生产大丰收
B.自然经济在中国古代一直占主导地位
C.为了纪念神农氏
D.农业生产是中国古代立国的根本
解析:“禾”是谷物的总称,年成的好坏,主要由“禾”的生长和收成情况来决定,体现农业生产在中国古代的地位。
答案:D
3.欧洲中世纪谷物的收获量通常是播种量的三至四倍,最好的年成也不过是六倍。从云梦竹简的材料来看,早在秦汉时期中国谷物的收获量就至少为播种量的十倍或十几倍。古代中国农业相对发达的主要原因是 ( )
A.土地私有制度的确立
B.基于小农经济的农业精耕细作
C.铁制农具的使用与推广
D.黄河、长江流域适宜农业发展
解析:本题考查中外古代农业的发展。A、C、D涉及农业生产的土地制度、农具、地理原因,中外基本相同,只有B是中国古代农业的特点。
答案:B
4.《新全球史》记载,从公元前6世纪开始,铁制农具在中国骤然增加,铁犁、铁镐、铁锹、铁锄、铁镰刀和铁耙在乡村里成为日常用具。这一现象给当时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包括
( )
①私田开始出现 ②农业产量的提高 ③“宗庙之牺,变为畎亩之勤” ④小农经济逐步形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是生产力的进步,促进了小农经济逐步形成,推动农业的发展。“公元前6世纪”是春秋时期,这时井田制存在,在井田制下,土地分为“公田”和“私田”,所以①私田开始出现是错误的。
答案:D
5.近年河南省发掘的9 000年前贾湖文化遗址中,发掘出我国最早的碳化稻米及石磨盘、磨棒、石铲等实物资料,这表明 ( )
A.我国农业起源于本地区
B.当时南方的稻作推广到中原,改变北粟南稻格局
C.当时本地先民生产生活比较先进
D.中原地区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
解析:仅凭河南发掘出碳化稻米及石磨盘等不能说明A、D,而中国古代南稻北粟格局并未改变,B也排除。从出土的石磨盘、磨棒、石铲等磨制石器以及时间信息可知当时本地生产生活比较先进。
答案:C
6.十字绣是我国一种古老的民族刺绣。下图中的十字绣形象地反映了古代中国( )
A.落后的原始农业经济
B.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C.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
D.缓慢发展的资本主义经济萌芽
解析:从图中的耕牛、纺车等信息可知其反映的是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故B符合题意。
答案:B
7.2010年在安徽省蚌埠市发掘出双墩1号墓,出土随葬品2400余件(如图),据考古专家论证,该墓主极有可能是春秋时期钟离国的国君。下列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
A.当时人们还不会烧制瓷器
B.当时冶金业特指青铜铸造
C.当时金属乐器铸造术先进
D.当时钟离国国君身份是大宗
解析:材料中的“铜器编钟一组”,揭示了春秋时期金属乐器铸造术的先进。
答案:C
8.在今天的收藏领域,官窑瓷器比民窑瓷器更受青睐,拍卖价格也更高。这主要是因为官窑产品( )
A.年代久远 B.存世量大
C.造型别致 D.工艺高超
解析:官营手工业凭借国家权力,资金雄厚,规模经营,分工细密,工匠技艺高超,使用上等原料,对产品质量要求高,产品大多精美绝伦。出现材料中现象的原因即是官窑工艺高超。
答案:D
9.《春秋公羊传》对“四民”的解释:“一曰德能居位曰士;二曰辟土殖谷曰农;三曰巧心劳手以成器物曰工;四曰通财鬻货曰商。”材料对“士、农、工、商”的划分依据是 ( )
A.社会地位 B.职业分工
C.道德品质 D.知识水平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材料反映的是依据职业分工来划分四民,故答案为B。
答案:B
10.沈括《梦溪笔谈》载:“世间锻铁所谓钢铁者,用柔铁屈盘之,乃以生铁陷其间,泥封炼之,锻令相入,谓之团钢。”这项技术最早出现于 ( )
A.春秋时期 B.西汉
C.南北朝 D.北宋
解析:材料反映了炼钢技术的成熟,“以生铁陷其间”,据此判断应为灌钢法,这项技术最早出现于南北朝时期。
答案:C
11.据史料记载,明洪武二年(1369年),朝廷在景德镇设“御窑厂”,镇内有官窑58座,“昼间白烟掩盖天空,夜则红焰烧天”,生产规模宏大。一般来说,历代由朝廷垄断专用的瓷窑均称“官窑”,由官员管理。这样做主要是可以 ( )
A.保证朝廷有丰富的财政收入
B.生产足够精美的产品
C.显示朝廷的威严
D.保证新技术的传承与创新
解析:官营手工业拥有技术、规模优势,故选B。官窑产品不投入市场获利,排除A。与朝廷威严无关,排除C。官窑实行技术垄断,不利于创新,排除D。
答案:B
12.明中期以后,政府开始在江南地区大规模加派丝织品,尤以嘉靖、万历年间为甚。由于派织数量远远超出官营作坊的生产能力,各地方织染局为了完成任务,便纷纷实行“机户领织”制度。这是一种通过中间包揽人,利用民间机户生产的“加工订货”的生产形式。上述材料反映了明朝时期 ( )
A.民营手工业占据主要地位
B.政府严格推行“重农抑商”
C.自然经济已经退居次要地位
D.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解析:注意对材料中民间机户生产的“加工订货”的理解,这应该属于计工受值的生产方式,本质上属于资本主义形式的生产方式,因此D正确。
答案: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0分,第14题20分,共40分)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朝代 |
粮食亩 产量(市斤) | 人均粮食占有量(市斤) |
全国耕地 面积(亿市亩) | 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所占比重 | ||
总面积 | 北方 | 南方 | ||||
春秋战国 | 91(全国) | 614.8 | 2.3 | 94% | ||
秦汉 | 117(全国) | 1048.35 | 5.72 | 94% | ||
魏晋 南北朝 |
122(北方粟、麦) 215(南方稻谷) | 1167.7 | 3.85 | 1.925 | 1.925 | 90% |
隋唐 |
124(北方粟、麦) 328(南方稻谷) | 1450.92 | 6.42 | 3.21 | 3.21 | 90% |
材料二 植茶业在唐代相当发达,产茶地90%集中于今天浙江、福建、江西、江苏、安徽、湖北、湖南、四川等省。据唐朝张途记载:“(祁门县)山多而田少,水清而地沃。山且植茗,高下无遗土,千里之内,业于茶者七八矣。”
——据郭亮《从茶产地的分布看唐代区域经济的开发》
材料三 唐代饮茶之风遍及大江南北。陆羽的《茶经》提出饮茶“宜精行俭德之人”,标志着茶文化的正式形成。唐代的茶文化包含了和谐、中庸的思想,强调饮茶自修内省和超然物外、安详、平和的审美境界追求。
——据萧凤声《试论中国国民性与中国茶文化精神》
(1)依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战国到隋唐时期中国农业的发展趋势。
(2)材料二中“(祁门县)千里之内,业于茶者七八矣”的记录是否可信?请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唐代茶文化形成的原因。
答案:(1)发展趋势:①粮食亩产量提高;②人均粮食占有量增加;③耕地面积增加;④南方经济逐渐得到发展;⑤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减少。
(2)①可信:粮食种植业的迅速发展,为经济作物专业化生产提供了可能(或粮食产量的提高保障了粮食供应,更多的农业劳动力可以从事经济作物种植);祁门县山多田少,适宜茶叶种植。②不可信:在当时的社会条件(生产力水平低、重农抑商思想较强等)下,“业于茶者七八”的说法存在夸大之嫌,尚需存疑。(①②任选其一回答即可)
(3)形成原因:①政治基础:国家统一,政局稳定,人民生活较安定。②经济基础:商品经济发展;茶叶产量增加;各地生活习俗融合。③文化基础:儒家思想、佛教和道教的影响;科举制度的推行,文人阶层壮大。
14.制瓷业被称为“土与火的艺术”,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奋、智慧和创造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东汉晚期,成熟青瓷在上虞烧造成功,之后绵延千年,盛烧不绝……(唐、五代时期,越窑生产的“秘色瓷”)玲珑端巧的造型、精美繁缛的纹饰,表现了越窑鼎盛时期的制瓷水平……(北宋以后)器物种类繁多,形制各异,纹饰题材众多,装饰技法丰富,是浙江青瓷史上一个集大成的时期。唐以后浙江生产的精美瓷器,沿着海上丝绸之路,远飘世界各地。
——浙江博物馆青瓷馆前言
材料二 万历时王世懋《二酉委谭摘录》说景德镇是“天下窑器所聚,其民繁富,甲于一省”“万杵之声殷地,火光烛天,夜令人不能寝”,因而他戏称之为“四时雷电镇”。
万历三十四年萧近高说:“(景德)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人。”清代唐英在《陶冶图说》中也记载了当时的实况:“景德镇袤延仅十余里……以陶来四方商贩,民窑二三百座,工匠人夫不下数十万,藉此食者甚众。”
材料三 据中国文物网信息:汕头市南澳县发掘清理的古沉船“南澳一号”文物进行公开展示,船载文物主要为明代粤东及江西一带民间瓷窑生产的瓷器,大约有6万件之巨,已有富商出价人民币6亿元欲收购。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浙江瓷业发展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影响。
(2)材料二反映了明清时期制瓷业的发展出现了哪些特点?这能否说明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为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推测,材料三中游客可能从展品中见到哪些种类的瓷器?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古代制瓷业的发展。第(1)题,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浙江瓷业发展的特征;影响可以从手工业发展对商业和城市发展的影响来回答。第(2)题,根据材料二回答明清时期制瓷业的特点。中国经济结构是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较简单,由于自然经济仍然占统治地位,不能说明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第(3)题注意依据时间判断即可。
答案:(1)特征:历史悠久;工艺技术不断发展,产品精美;产品种类繁多;走向世界。影响:有利于商业和城市的繁荣;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2)特点:景德镇制瓷业繁荣发达(或“景德镇是全国制瓷业中心”);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产生;私营手工业开始占据主导地位。不能说明;因为在全国范围内,自然经济仍然占统治地位。
(3)青花瓷、彩瓷等。
高考历史课时训练12
中国古代人民的农业和手工业发展是如何的呢?一起来个课时训练吧。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您整理的高考历史课时训练12,仅供参考! 高考历史课时训练12试题及参考答案 中国古代的农业及手工业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恩格斯说:铁已在为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上一篇:高考历史课时训练11
下一篇:高考历史课时训练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