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传统婚礼的注意事项
在中国传统习俗中,婚俗的讲究占是非常重要的。结婚意味着两个姓氏的结合,是每个人人生中的头等大事。因此,传统婚俗中的禁忌颇多。比如中国古代有同姓不婚的禁忌,中式婚礼婚礼禁忌也很严格。我们一起来看看中式婚礼中有什么需要注意的。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中式传统婚礼的注意事项,希望你喜欢。
中式传统婚礼的注意事项介绍
一、生花易于枯萎,故婚事讳之,只有连招花和石榴不禁。因为前者的红色花瓣开自叶心,其状可以意喻闺女出嫁,诚等丈夫,后者则意谕多子多孙。中国传统婚俗中非常重视多子多孙的寓意。
二、安床后到新婚前夜,准新郎忌一个人独睡新床,要找个未成年的男童,和新郎同睡在新床上。婚俗礼仪谓之〝困空铺,不死尪,亦死某″认为是凶兆。有个小男孩先同新郎同睡新床也预示着多子多福。
三、婚后三日,按照婚俗礼仪新人要回门,须在当天日落以前赶回夫家,不能留宿。万一有特殊原因无法回家,夫妻也要分开睡,以免新娘子蜜月里的血光,冲撞了娘家人使娘家倒霉。
四、迎娶途中,若花轿和花轿相逢,叫做〝喜冲喜″,会带来不祥。解决的办法是所以必需互放鞭炮,或是双方媒人各以预备的花交换,婚礼习俗中这叫做换花。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五、新郎到女家接新娘时,新娘可能离开娘家或在过度兴奋下喜极而泣,这也甚为普遍而不成问题(甚至是好事,留下“水头”旺女家)。但过门至男家后就不能流泪。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六、新娘于结婚吉日忌穿“旧鞋”。所有的婚纱鞋、绣花鞋及晚装鞋等应全是新的。若恐防新鞋硬而不舒服,宜较优质的软皮,尺寸不妨预松少许及加上厚垫,亦不宜穿着过高的高跟鞋。
中式婚礼习俗中媒婆的重要性
媒婆还有月老、红娘、伐柯和冰人等许多称谓。封建社会男女“授受不亲”,强调“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亲”。两家要想结得秦晋之好,即结为儿女亲家,这时候就需要媒婆从中牵线、说合,称为“说媒”。建国之后,“说媒”曾改称为“做介绍”,媒人也改成为“介绍人”。随着社会的进步,青年男女通过自由恋爱,两情相悦而结成伴侣已占了相当的比例,但由于工作环境、生活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制约,许多还是沿用传统作媒的方式,因而通过媒人介绍也是男女婚姻常见的择偶方式。
古代的媒人大多是专职的。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使人们的劳动、教育、娱乐的圈子大都局限在家庭里,家长对于儿女的婚事只能通过媒人的搭桥牵线才能缔结成功。说成一桩媒,媒人可以得到一些钱财,称之为“谢媒礼”。这笔钱一般由男方支付(如果是男到女家,则由女方支付),在成亲的前一天,连同送给媒人的鸡、肘子、鞋袜、布料一起送到媒人家。媒人第二天一定要去引导接亲,称之为“圆媒”或“启媒”、“发媒”。谢媒钱的多少,视主家经济状况自行决定,但无论多少,均需用红纸封好,称为“红包”或“包封”。红包上习惯写上“包封签子”。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说媒不是一件轻松事,俗话说“说好一门亲,好穿一身新”,媒人只有嘴上功夫十分了得,才能获得相应的高收入。说媒是一种技巧,媒人不仅要熟悉男妇双方及其家庭的基本情况,力求门当户对地提亲,而且必须做到既基本上准确地向男妇双方及其父母反映对方的情况,又要尽可能隐恶扬善,使双方充分认识对方的长处,从而乐于达成嫁娶的协议。就是说,要生就一张“媒婆嘴”。做媒人要勤于跑腿,从开始为男女双方牵线搭桥之日起,要经常往来于男女两家之间,交流情况,传达彼此的愿望和要求,防止发生意外的变故。习惯上男女两家都有义务招待媒人,乡下人说“媒百餐”并不是夸张,可见其奔走撮合之勤。
在男女两家对婚事取得基本一致的意见之后,媒婆要引导男方去相亲,代双方送换庚贴,带领男方过礼订婚,选择成亲吉日,引导男方接亲,协办拜堂成亲事宜,一直到“新人进了房”,才把“媒人抛过墙”。媒说得好,双方都满意,以后常来常往,成为故旧;媒说得不好,双方不满意,往往归咎于媒人,从此视为路人。
传统婚俗跨火盆
跨火由来
跨火,亦称燎火、跃火,是民间殡葬活动中的一道程式。大抵是丧家和送葬者由葬地归来后,在进家门前,须从一盆火或一堆火上跨过,有的还伴有磨刀、含糖(或吃糖茶)、洗手、熏衣等各种手续。《金瓶梅》第六十五回叙李瓶儿葬礼毕,“众主管伙计,都陪西门庆进城。堂客轿子压后。到家门首燎火而入”,便是此等风习在文艺作品中的写实。如今普遍实行火葬,葬地由坟场变成了火葬场,但这一习俗依然保留着,有所变异的则是火盆草木改成了将一二只从火葬场带回来的花圈点燃,也有再添上一些死者生前穿用的衣物以助火势的。
跨火习俗始于何时,似已失考,但明清史籍上记录颇多。清范祖述《杭俗遗风》:“孝子孝眷人等,将孝衣脱下,往火上熏越毕,均皆吉服洗手进内”;明沈榜《宛署杂记》:“送葬归,以盂盛水,置刀其旁,积薪燃火于宅门之外,丧主执刀砺盂者三,即跃火而入,余从者如之”。略见南北习俗虽有熏衣、砺盂之别,但举火的主题则是一致的。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沈榜曾于明代万历年间任宛平知县,因留意时事世俗,搜求掌故佚闻,所以笔下连“跃火”这一细节也没有放过,但写毕这条资料,又加一句“不知何义”,表示他也不知这种风俗的意义何在。
关于“跨火”这一习俗的确切涵义,人们曾作出过种种解释。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一说此俗目的是防止死者亡魂跑回家来:俗信以为新殁者的亡魂害怕去陌生的冥界,即使把他埋进土里,依旧有可能钻出坟墓,随送葬者的背后返家。所以过去有“绕墓三周鬼不追”的俗话,即葬礼毕,送葬者皆绕新坟转三圈,以使亡魂迷失方向;如今送参加葬礼者去殡仪馆的车辆,往往有去时一条路转回时必须另走一条路的讲究,或也是此义。但即便如此,送葬者仍不放心,恐亡魂贴附在衣服上,掼甩不掉,故又点燃火焰防范,因鬼魂喜寒怕火,送葬人只要跨火,它就只得开溜,至于“执刀砺盂”则带有恐吓的意味。
一说“跨火”防范的对象是坟地野鬼。俗信以为坟场乃游魂野鬼丛集之地,这些游魂野鬼有追随生人返归阳世登堂入室的可能,因此要执刀燎火赶走它们。这一点,《民社北平指南》曾有明确表述:“丧眷戚友,均磨刀于街门外之小盆中,始入;汉俗更焚草于门前,每人给冰糖一块而含之,跨草而入——意避外鬼也。”倘是自己亲友的亡魂,哪有动刀恐吓的道理?再如日人武田昌雄《满汉礼俗•白事篇•无名礼》对此习俗的解释,也说是“送殡的人带回凶煞,如此一办可以吓退的”。
一说此俗的意义在于趋吉避凶,变祸为福;以盂盛水有洗手之意,表示此后不再有送葬之事,转而引申出希望活着的人增寿添岁之义,故含糖品甜以示祝吉,而跨火之举则有从此远离不祥、兴旺蓬勃的象征。如今有些葬礼归来的年轻人没有迷信观念,不肯跨火,表示不信鬼魂附体,丧家却不高兴,原因就在于认为没给他们祝吉。
中式传统婚礼的注意事项相关文章:
1.中国传统婚礼礼仪
5.中式婚礼流程
中式传统婚礼的注意事项
上一篇:白族人的婚俗习惯介绍
下一篇:四大中国传统婚礼习俗介绍